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无烟煤影响价格的因素

羞涩的花卷
壮观的帽子
2022-12-22 04:39:10

无烟煤影响价格的因素

最佳答案
虚拟的项链
缥缈的项链
2025-08-15 03:02:19

影响无烟煤价格的因素有:

1.煤炭生产能力

2.运输成本

3.消费状况

4.国家政策

5.国际市场煤炭价格 6.上下游产品的供应情况

最新回答
微笑的香烟
开放的银耳汤
2025-08-15 03:02:19

今年一季度,煤炭价格呈明显上涨态势,部分煤种价格月环比涨幅有所扩大,预计二季度煤炭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但涨势将趋缓。 一季度煤价上涨明显 一季度,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水泥用煤和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373。

8元/吨、677。4元/吨、 626。6元/吨、359。7元/吨和1176。0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1。84%、15。89%、15。67%、16。45%和35。91%。 从各月煤炭价格走势来看,前3个月煤炭价格均呈明显上涨态势。

其中,1月份煤炭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扩大,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水泥用煤和焦炭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8。17%、4。35%、4。87%、4。66%和7。23%。2月份,除了动力煤、焦炭价格,环比涨幅分别回落2。

47、2。15个百分点外,其它三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扩大。3月份,除了焦炭价格比上月上涨8。59%,涨幅比上月扩大3。51个百分点外,其它四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均明显缩小。 此外,主要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煤炭平仓价为488。

3元/吨,环比上涨13。72%,同比上涨16。37%。其中,动力煤、炼焦用洗精煤、化肥用煤和水泥用煤平仓价分别为535。2元/吨、441。4元/吨、485。4元/吨和518。6元/吨。 二季度涨势将趋缓 从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来看,影响后期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 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

目前,国有煤矿企业由春节期间超负荷生产向正常生产水平回归。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等近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这对乡镇煤矿企业产能释放形成抑制作用。 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冬季生活用煤需求增加、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一些电厂、钢厂、化肥厂等企业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市场供应严重短缺,甚至出现抢购焦煤、肥煤的现象。

进入3月份,随着各地天气逐渐转暖,生活用煤数量明显减少,加之铁路运输压力有所缓解,水力发电逐渐恢复,火电机组陆续开始停机检修,煤炭市场需求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不过,受南方灾后重建、工业生产恢复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不会大幅下降。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去年以来,国家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向煤炭生产企业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提高焦煤资源税,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构成较大压力。

今年以来,受燃油成本上升、煤炭运输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中海海盛、宁波海运等企业先后大幅度上调了2008年度煤炭运输价格,对未来煤炭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发生洪水灾害及港口拥挤导致出口下降,南非电力供应出现中断,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出口国均下调2008年煤炭出口数量,导致全球煤炭市场供应趋紧和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煤价差距扩大,进而影响国内煤价上涨。

综合当前国内外煤炭市场形势来看,进入二季度,煤炭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煤炭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但受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二季度煤炭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但涨势趋缓,涨幅可能有所回落。

阔达的小懒猪
现代的裙子
2025-08-15 03:02:19
将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已核增煤炭产能2.2亿吨左右,并增加应急产能约1亿吨。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再“出手”,明确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并新增3亿吨煤炭产能,彰显了强化能源稳价保供的坚定决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新增煤炭产能解读为鼓励和扩大煤炭消费,更不能误读为是给“双碳”目标变相松绑。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21年,虽然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56%。从今年的供需形势看,我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给弹性增强,运输保障能力加强,煤炭市场供需总体上将保持平衡态势。但是,由于国际能源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安全环保约束、疫情反复、极端天气、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等因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潇洒的凉面
饱满的高山
2025-08-15 03:02:19
原因就在于——煤炭出口配额管理。

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开始对出口的煤炭实行了严格的配额限制,并且从2004年开始将煤炭出口退税率进行逐步下调,并且在2006年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税。

不仅如此,从2006年11月起对出口的煤炭首次加征5%的关税,正因为如此,我国煤炭出口量开始大幅度下滑,从2003年的9393万吨,骤降至2021年的260万吨。我想咱们搞这个煤炭出口配额限制,一个方面是保证我国国内煤炭的需求,不会出现2003年部分地区煤荒的现象,毕竟保证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是第一位的。

另一个方面是遏制资源浪费,国家近十年来一直在关闭大批不合法的小煤窑,如果不限制出口,像今年全球抢煤导致煤炭价格飙升的现象出现,一大批人又要顶风作案了,毕竟这利润实在可观呀!最后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会严重。

根据数据统计,在2008年以前,中国出口量一直是大于进口量,而从08年后中国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在2012年中国煤炭消耗就占了全球的一半,中国五年耗煤的增量几乎等于全球所有国家的增量。

谦让的芝麻
纯真的哑铃
2025-08-15 03:02:19
煤的岩相测定原理是反射率的原理。根据查询相关的公开信息,反射率是指在反射光下,显微组分表面的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的比值。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不仅能够反映煤的变质程度,而且在测定过程中不会受到煤中岩石成分的影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随着有机组分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高,随着挥发分的增高而减小。反射率的大小可以很好的反映煤的变质程度。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将镜质组反射率作为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感动的老师
稳重的猎豹
2025-08-15 03:02:19
全球粮价上涨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事实上,粮价上涨并非是近期才发生的事,从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开始,反映粮价最重要的指标——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就开始一路飙升,并且屡创新高。自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上涨已超过65%,达到了170.1,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当某一产品价格大涨,一定是供小于需导致的,比如粮价大涨,是否也意味着全球“缺粮”了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粮价上涨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在主导。

一、到底缺不缺粮?

当前影响粮食市场最大的因素就是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俄乌两国均是粮食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两国的小麦出口占全球的29%,玉米则占到19%,大麦出口占到近30%,葵花籽油更是占到了70%以上,因此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粮食市场发生了较大波动。

另一方面,除了俄乌两国以外,其他一些粮食主产国也受到天气等影响,纷纷预期减产。例如美国受干旱天气影响,冬小麦长势偏弱,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等大豆产量也纷纷下调,近日印度又遭遇百年一遇的高温天气,小麦等粮食产量也堪忧……

“缺粮”仿佛已成定局。

然而,如果从粮食总量上来看,近几年,全球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例如从2018年至2021年(跨年度统计,即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全球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6.5亿吨,27.1亿吨和27.8亿吨,而预计2021-2022年度,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8亿吨。这意味着,全球人均可支配粮食数量约为710斤,显然这个数字并不低了。

因此,从总量上来看,全球粮食并没有明显的短缺。那么,究竟是什么助推着粮价大涨呢?

二、供需格局的改变

助推粮价大涨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全球粮食供需格局的改变。这种改变既包括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导致的全球市场的供需错配,也包括由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粮食进出口格局的改变,使得全球粮食贸易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方面,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以及随着一系列制裁影响,两国的粮食出口受到阻碍,这给深度依赖两国粮食出口的国家造成了很大麻烦。例如,埃及人口高达1.05亿,一直依赖于俄乌两国的小麦出口,但自冲突爆发后,使得埃及不得不开始寻找其他小麦进口途径,同时也使得小麦价格大涨。

其他国家如叙利亚、黎巴嫩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尤其黎巴嫩在2020年其最大的港口发生爆炸以后,粮仓也被损毁,因此粮食储备更为有限。

再加上全球粮食生产和布局的不平衡,粮食生产国高度集中,而消费进口国则相对分散,这就使得粮食供需的区域性矛盾更为突出。这种情况下,当粮食生产国发生变动时,极易影响区域粮食供给,区域供需不平衡凸显。

于是,这些国家不得不想办法储备更多的粮食,这种情绪传导到粮食市场,使得粮食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助推粮食价格上涨。而粮价上涨反过来又加剧了进口国的财政压力,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粮食。

三、能源与粮价的关系

粮食与能源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都知道,煤炭、天然气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而当前化肥价格大幅走高一方面是俄罗斯作为化肥生产大国出口受限后对市场产生了不小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煤炭、天然气价格走高,直接拉升了化肥生产成本,使得化肥价格一涨再涨。而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价格上涨,势必也会推高粮食价格。

其次,无论是粮食的播种、收割,还是运输,都离不开石油。粮食播种收割需要用到大型农机设备,没有燃料就无法运转作业,而粮食进出口运输也离不开运费,所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这些成本也将增加,最终都会反映到粮食价格上。

第三,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当石油价格的涨幅明显高于粮价时,将有大量的粮食将被“烧掉”。我国在用粮食制作生物燃料方面有严格的控制,一直保持着“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但是在国际上生物燃料十分普及,且发展十分迅速。

例如,美国就有几百座生物燃料乙醇工厂,它们一头连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另一头则连着交通业的清洁排放,因此近些年来,美国约有40%的玉米都会被加工成乙醇,然后在交通工具中被“烧掉”。

四、看“天”吃饭

农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从前是,现在也是。即便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天气变化仍然对农业,尤其是粮食作物有很大影响。

例如2019-2020年由干旱而引发的蝗灾重创东非、西亚、南亚等地区的粮食生产,其中东非有超百万公顷的土地被蝗虫侵扰,巴基斯坦、印度等国部分农作物受损。去年年初,巴西地区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大批农作物无法收割。西欧地区则暴雨成灾,夏季成熟的大麦和小麦等农作物的收成都受到了影响……

然而到了今年,天气的威胁仍在持续。专业警告称,随着气候变化加速,这些极端天气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这也意味着或将进一步推升粮价。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少不了资本的炒作。在粮食市场发生波动时,资本会最先嗅到,然后快速进入,扰动市场。

由此来看,粮食市场真正的“危机”远未过去,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叠加起效下,粮价就这样水涨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