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是什么
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特点;核电建设既可以发挥稳定投资的作用,又不会增加近5年内的供应能力,但对于推动未来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核电产业组成也是涵盖比较多,包括了核燃料供给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设计、科研、施工、安装、发电和输配电等企业,可以按照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共三个环节:
上游环节:核燃料供应,原材料生产;
中游环节:核反应堆、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
下游环节:核电站建设及运营维护。
核电站的好处: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4、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利用核能发电的机构。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
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核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核岛;常规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常规岛。
它曾给我们带来伤痛,也曾给我们带来欣喜,但在无数先驱的努力下,曾经“放荡不羁”的原子核也越来越接近我们心中的理想能源,尽管我们不知道,明天还有多少艰难的挑战,但回看核能,这段不到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坎坷但注定光明的未来。
2、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难题,如何解决能源匮乏的问题迫在眉睫。核能作为一种重要能源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而想要拥有核能就得有发电站,因此核电站的兴建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基础设施。核电站的系统和装备是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核岛和常规岛。核岛是指核的设备和系统,常规岛则是指常规的设备和系统。
核电站一般情况下都是修建在海边的,而之所以这么做则是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核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在海边用水方便,同时还能够避免淡水资源的浪费,毕竟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利用过的水是不能够循环利用的。
其次就是因为沿海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更大,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沿海地区相对来说经济更为发达,建设了大量的工厂。把核电站建立在海边,能够方便工厂的供电。还有就是考虑到安全性,因为核电站的许多设备和物质都是具有一定放射性的危险物品,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泄漏,那么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害。
今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能源紧缺问题,煤炭、电力、原油、天然气等的供应不充分。这一系列问题也导致市场经济受到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黎巴嫩因为燃料耗尽从而使得全国大范围内停电;印度煤炭紧缺,价格从每吨60美元疯狂飙升到每吨200美元,整个翻了三倍不止;孟加拉的天然气价格更是“涨疯了”,交易价格在30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毕竟马上冬天就要来临了,也实属没有办法;英国则是各种能源短缺,缺电、缺油、缺天然气等等。
德国作为欧洲的大国,也没有逃脱能源危机的命运。但是目前德国却宣布将在2022年关闭三座核电站,这也是德国仅存的三座核电站。这一举动不禁让大家感到惊讶,毕竟之前德国将近四分之一的电力都是依靠核电站提供的。同时德国还计划在2038年之前关闭所有煤电厂,2050年之前不再使用天然气。
不过虽然核能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源,但是却也有着一定的弊端,毕竟带有很强的辐射,具有一定风险,同时核电站修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德国可能是出于这一考虑,才选择在明年弃用核电站。
传统能源的退出也意味着新能源的“上场”,如今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技术日渐成熟,相信在日后也一定能够逐渐普及使用,并最终占领能源市场,更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