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核电政策
核电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核电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适当发展”到“积极推进发展”再到“安全稳妥发展”的变化。
1.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
2.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
1.1倍给予补贴。
3.
1.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飞速发展起2011年初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篇第十章提到汽车产业要加强节能减排科研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进一步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明确了目标。
拓展资料: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核电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前景的,因为现在国家政策上支持核电相关行业的发展,到2025年底我国基本上全国有20多个省份,表示要建成一些核电站。现在方向就在这了,能不能赚钱那就得各凭本事了,就算再利好的行业也同样有亏钱的人,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赚钱。
这个投资是有门槛的,一个是技术门槛,一个是资本门槛技术上的就是要有这方面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资本上的是最大的问题,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更大的资金量来弥补。毕竟只要锄头舞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只要薪水开的高,没有人才招不到,但是大部分普通的民营企业没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实力。刚开始自然不好做啊,进入这个行业就要求这个企业自身的资金,拥有量必须要充足,就算是玩杠杆,它也得先有自己的资本才能杠起来。
说这个行业有前景,是因为现在全国20多个省份,陆陆续续都表示要去修建核电站,而核电站最大的特点就是刚开始投资比较大,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但是它发电效率很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限。因为核电它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技术上如果支持的话,能保证它不泄漏的话,这个发电的效率还是很可观的。这能大大降低人们对传统的能源结构依赖,企业参与到这样一个环境竞争之中自然是有的赚的。
国外有一些国家已经在5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发展核电站了,对于那些能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和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来说都是优先考虑的,甚至有国家已经把核电列为传统能源之一,不再是新能源,这是根据它的技术发展程度而确定的。人家可以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做,只不过我们之前一直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没有把核电站的修建当做是一个特别必要的事情。
政府对新能源的扶持:
根据现行政策,政府对风电(陆上、海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提供电价补贴。具体标准是:
1、风电 执行的是国家发改委推行的标杆电价政策,即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标杆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政府根据各省区风电标杆电价与当地煤电标杆电价的差价给予风电价格补贴。
2、太阳能光伏发电 国家对分布式光伏示范区的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
3、生物质能发电 没有国家标准,由各省自行确定补贴标准。具体新能源扶持政策请咨询当地发改委或者能源主管部门。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扩展资料特点
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比如,陆上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为253GW, 而截止2003年只有0.57GW被开发利用,预计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达到4GW, 到2020年到20GW,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和离网应用量预计到2020年可以从的0.03GW增加1至2个GW。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能源
新能源补贴2022年最新政策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进行确定。对于已经满足了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照每千瓦时三千元人民币进行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最高的补助是每辆车补助五万元。纯电动乘用车的最高补助是每辆车补助六万元。如果每家公司卖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乘用车都达到了五万辆车的规模之后,中央财政将会适当地降低补助的标准。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第五条 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包括私人直接购买、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三种形式。
(一)直接购买:中央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助,汽车生产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
(二)整车租赁:中央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助,汽车生产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租赁企业。
(三)电池租赁:中央财政对电池租赁企业给予补助,电池租赁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向私人用户出租新能源汽车电池,并提供电池维护、保养、更换等服务。
首先是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发展核电有重要作用。中国视核安全为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贯彻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方针,加强核电规划、选址、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贯穿全寿命周期,完善多层次核能和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核应急预案和法律、制度、制度建设,形成有效应对核事故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
其次是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有很大作用。未来20年是我国核能从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国核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强化核电发展顶层设计,统领我国核电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规划,批量化建设自主三代核电机组,保持核电发展的连续性,更好地发挥我国核工业完整产业链的已有基础和体系优势,确保核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再者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低碳电力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在“3060”目标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将进一步加强。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迅速,但难以克服静态稳定的天气和昼夜变化带来的间歇性、波动性和发电效率低等问题。在诸多瓶颈的现实中,迫切需要稳定的基荷供电来支持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并网。
要知道的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确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生态环境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大“放管服”力度。“改革力度,继续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保障。
法律分析:补助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新能源汽车主要指插电式(plug-in)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一次性充电补贴:1.纯电动乘用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分别给予一次性充电补贴5000元、1000元。2.纯电动专用车、货车。对载重3吨及以下轻型、微型货车,并取得我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营运许可的,按电池容量每千瓦时6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充电补贴。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第三条 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落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缺陷调查及主动召回。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理处罚的,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主动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门责令召回的,视程度予以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运营、报废等全流程监管,对于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开展跨部门联合调查。进一步加强购置补贴审核,提高重点关注企业现场审核比例。落实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车积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车积分交易制度,承接购置补贴有序退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