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的煤要比国内便宜呢
1、俄罗斯的煤在纯度、灰分含量和热量含量方面质量非常高,产量也高。
2、中国现在进口的俄罗斯煤炭是以折扣价购买的,虽然俄罗斯煤炭价格去年小幅上涨,但仍远低于印尼和蒙古等其他供应国的价格。
3、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正在大幅增产的燃料质量较低。
我作为理财师,早就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对于国外的进口煤比我们国家的国产煤便宜,我自己专门进行过一些调研,我发现其中的一些基本的情况,现在我把自己的一些个人意见和大家说一下,希望的大家可以参考,不对的地方多多指正:
第二、国外的煤炭贸易过多的费用,操作流程要简化很多,而我们国内的煤附加费用太多,和国外煤相比没有竞争实力,这点需要以后国家进行具体的调整,目前来说费用比较高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我们国家的煤炭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是国企,这类企业的弊端也不小,因为本身竞争能力不太强,在这种情况下,成本就会上升,这也是煤炭价格比国外高出很多的原因之一。
第三、国内煤炭企业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煤炭企业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所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煤炭企业的改革,就是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我们国家的煤炭生产的科技水平落后,生产的方式十分单一,没有一个统筹的科学生产机制,现在这种状况没有办法避免,因为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国内所有资源开采行业必将经历的过程。
综合上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煤炭企业的未来必须是税费减少、企业改革有成效,这两点至关重要,企业的产能和科技水平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内部机构也要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做到跟国外媒体企业竞争。
首先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内容非常庞杂,但可以从全员工效来看,全员功效高成本就低,全员功效低成本就高。
到澳大利亚煤矿去看过的人都知道,澳大利亚煤矿在坑口连洗澡间都没有,工人开车来上班,下班连衣服都不换开车就回家,一个矿的管理人员也仅数人,没有办公楼,几个由集装箱改造的简易房就是办公室,相对于我们国家煤矿的工业广场上的设施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如此比较起来,中国煤炭生产的成本怎能比得过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煤炭生产成本。
九三年全美国煤炭矿工人均年收入为42300美元,平均全员工效:井工矿22.45T ,露天矿53.31T,平均40吨。我想我国到目前为止多数煤矿达不到美国二十年前的水平。本人曾下井参观过神华集团神东公司的补连塔矿,一井两面,年生产能2200万T,全矿职工人数仅800人,从机械设备到生产技术可说是世界第一,按每年300天生产来算全员功效达到33吨,高于美国九三年的水平。但是这仅是指一个矿而言,而没有将神华的总员工数加入到全员工效的计算中来,我们可以到北京神华总部的办公大楼看一看就清楚这一点了。如今神华对外称已具五亿吨/年的生产能力,如果这五亿吨煤由一万名员工生产全员工效为55吨,由两万名员工生产全员工效27.8吨,如果是由三万名员工生产全员工效只有18吨。手头没有神华的具体统计数字,但估计这五亿吨煤的生产者不会少于三万人。由此可见,尽管中国目前许多煤炭生产企业都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是我们在管理上还是落后于世界。
其次物流。俄罗斯在海参威港下水的煤,基本是由乌拉尔地区调运过来的,运距超过3000Km,可是俄罗斯的煤能以比中国的下水煤低的价格向中国出口。我国新疆乌鲁木齐煤田的煤如果要运到连云港,运距也在3700Km左右,运输费按T公里0.11元/T来算也只有407元/T左右,可是新疆的煤如果这样运
作,怎么样也算不过账来,基本没有操作的可能性。这就说明一是煤炭生产成本高,二是物流环节多,收费多,造成物流成本高。而铁路运输环节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的分区管理体制,以乌鲁木齐--连云港的煤运来说,其计划管理分属五个铁路局,即:乌鲁木齐局、兰州局、西安局、郑州局、上海局。在跨五个局的情况下,即使客户可以承担运输费用,直达运输计划也难以批下来,除非是部令。
最后政府收费。除了税收以外,政府的收费已占到了净利润的43% ,煤炭行业的收税和收费项目总计达109项,所以说比“梁山好汉”还要多。在讨论如何应对目前经济减速问题时,有人提出了减税的问题,但是反对减税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是中国的税负率已低于全球许多国家,从国家法定的税目上看这种说法一点没问题,可是他们却没有看到地方政府的各种法外收费的状况。
2、水电开始发力:根据预报5月份两湖地区降雨天数在15天左右。伴随着南方雨季来临,来水增多,水电将逐渐发力对火力发电形成制约,导致煤炭需求进一步下滑。
3、电力体制改革的影响:国家深入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开展电力直接交易,火电厂较新能源发电成本较高,火电厂必须降低成本,而煤炭作为火力发电主要成本,其价格必然受电厂压制。
4、煤炭进口逐步增加:进口煤的价格比国内明显降低,沿海电厂已经转而采购进口煤。
5、部分煤炭企业主动下调价格:神华集团5月份下水动力煤长协月度价:5500大卡动力煤长协用户月度价格从644元/吨降为630元/吨;大型煤企下调煤价,用户观望情绪增加。
众所周知石油是可以提炼成原油和成品油的,我国每年进口的石油非常多,通过提炼剩余的成品油也是很多,但成品油在市场上并不却,我国炼油能力又非常强,所以为了让成品油大量出口,我国才会把成品油的油价降低,而且我国出口产品都是很有性价比的,我国出口的油价一般都是会低于一些地方油价,所以这样就在当地就更有竞争力。
出口成品油其实对我国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不仅能赚钱,还能返还增值税呢,所以我们出口的价格是国内价格的一半,我们国内的成品油油价较高,也是因为和税有关,我国成品油其中包含的税就要达到油价的一半了,而且我国还是一个用油大国,很多国家的石油储蓄量很庞大,所以国外油价很便宜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我国在世界上也是一个石油化工大国,但是我国自己的石油是远远不够的,从国外进口的石油,不仅贵还有很多税,就拿中国和美国来比较,美国的石油要比中国的石油便宜将近一半,而且在市场上石油的竞争力是很强的,我国如果像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要拿出一些办法,所以我国售的油价很便宜也是情有可原。
而我国自己使用的石油,进口价其实并没有这么贵,只是因为其中的步骤使得油价变得很贵,其中成本最高的就是税和提炼的成本,这才会使得我国成品油的价格一直都很高,
这次实施进口煤炭0税率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国内煤炭价格,增加能源储备。
首先,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我每一年的能源进口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对于煤炭石油这样的关键工业资源来说,我们也是从世界上多个国家来进行进口的,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保证能源供应,另一方面,一是为了避免因为国际政治出现风险和矛盾,导致我们国家的能源供应出现问题,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家在这个时候实施,零进口残留水率就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因此同时我们国家也在不断的调整我们国家的能源需求结构,而对于煤炭是由这样的传统化石能源来说,我们国家也在做这样的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而且国内的大部分煤矿他们也面临着这样控制的问题,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能够实现我们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那么就需要进口一部分原料来作为我们的能源供应,而且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我们每年需要的能源消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仅靠国内生产也是不能够满足需求的,所以说我们每年也有着非常大的能源消费需求。
最后,全世界通货膨胀和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整个国际能源的消费价格一再不断上涨,而且国内的动力煤的价格也是不断飙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需要调整进口关税,来让国外的煤炭资源供应到我们国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炭供应量,各从而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国内经济更好的持续运转下去,从而削减能源大幅度上涨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
税费等其他费用,02年前一个10万吨左右小煤矿20——50万,现在翻10倍都不止。(相比国外10年低通胀,工资变化不大的基础上)
二、运输:1.国内油价比国外贵大概30%左右。2.海运比陆运便宜3.中国重复建设导致公路相关费用增加。4.运输从业人员相比美元计价工资提高。
三、寻租费用居高不下,煤炭火爆得时候推高了各项费用,现在很难一下减下去。
四、开采难度,露天煤矿在90年代基本采光,易开采费用低的浅煤层也采的差不多了。现在开采的深层煤成本增加。
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8354万吨,同比增长1.5%。1-10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285279万吨,同比增长4.8%。
10月,陕西生产原煤5004.73万吨,同比增加554.03万吨,增幅为12.45%;1-10月,陕西累计生产原煤43589.62万吨,同比增加7020.98万吨,增幅为19.20%。
此外,前三季度内蒙古原煤产量68066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6.3%,同比增长12.8%;山西原煤产量64184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4.8%,同比增长7.5%;陕西原煤产量41294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15.9%,同比增长12.2%。
三省区上半年生产原煤17.35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67%。随着国家层面有步骤地释放优质产能,全国煤炭供应形势逐步宽松。
二、大秦线沿线港口库存居高不下
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呈稳步回升的态势。截至11月8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虽受大秦线检修影响有所回落,但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较去年同期回升270万吨,涨幅达63.16%。
1-9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5.44亿吨、同比增加7580万吨、同比增长16.2%。
9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家发改委的保供应政策显效,铁路总公司、太原铁路局加大调运力度,日均装车高位运行,日均运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秦港方面也高效接卸,港口日均卸车稳定在8000车以上,对港口煤炭场存形成了明显的补充。
三、港口贸易商抛货情况逐渐增多
近期由于沿海电厂耗煤量持续下滑,库存量明显提升,加之长协煤保供以及对后市预期偏悲观的影响下,整体终端对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不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实际交易较为冷清。
港口贸易商抛货情况逐渐增多,不乏有一些低价货出现。在市场下行的过程中,终端接货也会带一部分预期来出价,所以整体还盘接货价格压得很低,报还盘价差较大,实际成交稀少。
进口动力煤市场也非常冷清,报盘和询盘都比较少。由于外矿当月可售货源不多,多数货量在贸易商手上,离岸报价相对比较坚挺,然而由于中国国内煤价开始走弱以及进口煤减少等因素影响,下游观望增多,需求明显减弱,进口贸易商也有开始抛货的情况,另外国际海运费也有下降,使得进口煤到岸价较前期有一定幅度的下跌。
四、供暖季需求不佳
10月份沿海六大电厂平均日耗、库存均呈回落的态势。当月沿海六大电厂日均库存量为1032.00万吨,较上月回落30.01万吨,环比跌2.83%,日均耗煤量为63.64万吨,较上月回落7.54万吨,环比跌10.60%。
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52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环比下降12.2%,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36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15.94%。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发电用煤需求随之走低,六大电力集团沿海电厂日均耗煤不断下行,库存不断攀升。截至11月3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为1235.85万吨,日耗煤量为49.39万吨,存煤可用天数恢复至24天,目前下游电厂随着日耗的走低,采购积极性减弱,助推港口煤价进一步下行。
五、限产或停产影响
环比来看,9月份除水泥产量略有增加外,火电、生铁产量增出现下降。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在采暖季前(11月15日前),“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
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在采暖季将错峰生产。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下游限产、停产之下,对煤炭需求会有减少。
六、政策调控防止“煤超疯”
国家相关部门为稳煤价提前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包括释放产能、监管煤价、推进中长协合同的签订及履行等,有效的控制了市场的炒作因素。而11月神华长协价格出炉,年度长协价格较上月降了3元/吨。
通过对比了近四年的煤价走势。明显看出,2014、2015年煤价持续走低,2016年下半年煤价疯涨,今年煤价虽有波动,但波幅小于去年,季节性因素导致的上涨也较去年提前了一月。
后期,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晋陕蒙等主要产地煤炭供应稳中趋升,供应偏紧局面将得到缓解,整体供应趋于宽松。需求来看,虽然临近冬季用能高峰,但下游电厂日耗回落明显,加之供暖期错峰生产影响,需求预期并不乐观。
受供应趋于宽松影响,预计后期动力煤将呈现“旺季不旺”的态势,价格下跌趋势将继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