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的禁运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什么?将带来哪些影响?
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的禁运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什么欧洲地区会降低和俄罗斯的合作,其次就是俄罗斯在经济方面的增长速度会放缓,再者就是欧洲地区会加强对于一些巴西等国家的煤炭的进口,还有就是俄罗斯会减少一些商品对于欧洲的出口。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的禁运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什么,以及将会带来哪些的影响。
一、欧洲地区会降低和俄罗斯的合作
首先就是欧洲地区会降低和俄罗斯的合作 ,对于欧洲地区而言之所以会降低和俄罗斯的合作就是这样子可以使得欧洲地区获得一个其它方面的保障。
二、俄罗斯在经济方面的增长速度会放缓
其次就是俄罗斯在经济方面的增长速度会放缓 ,对于俄罗斯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发展速度势必会放缓的,主要是俄罗斯自身的一个经济情况会收到一些不利的因素。
三、欧洲地区会加强对于一些巴西等国家的煤炭的进口
再者就是欧洲地区会加强对于一些巴西等国家的煤炭的进口 ,对于欧洲地区而言之所以会加强对于一些巴西等国家煤炭的出口就是巴西等国家的煤炭资源丰富,并且可以通起到替代的作用。
四、俄罗斯会减少一些商品对于欧洲的出口
另外就是俄罗斯会减少一些商品对于欧洲的出口 ,对于俄罗斯而言之所以会减少一些商品对于俄罗斯的出口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像以前那么和谐了,所以会引发一些贸易方面的恶性竞争。
俄罗斯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合作,主动缓解和欧洲地区的发展关系,并且加强商品的出口,同时应该加强多边贸易。
国外煤炭价格比中国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条,1,开采成本低。2,自己没有多大使用量,开采量远远大于生活和工业生产用量而造成囤积过剩,再不卖就自然了。3,就是低他们也在贸易中赚钱,当然我们也相对赚钱,买卖是双赢性质的。
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开始对出口的煤炭实行了严格的配额限制,并且从2004年开始将煤炭出口退税率进行逐步下调,并且在2006年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税。
不仅如此,从2006年11月起对出口的煤炭首次加征5%的关税,正因为如此,我国煤炭出口量开始大幅度下滑,从2003年的9393万吨,骤降至2021年的260万吨。我想咱们搞这个煤炭出口配额限制,一个方面是保证我国国内煤炭的需求,不会出现2003年部分地区煤荒的现象,毕竟保证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是第一位的。
另一个方面是遏制资源浪费,国家近十年来一直在关闭大批不合法的小煤窑,如果不限制出口,像今年全球抢煤导致煤炭价格飙升的现象出现,一大批人又要顶风作案了,毕竟这利润实在可观呀!最后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会严重。
根据数据统计,在2008年以前,中国出口量一直是大于进口量,而从08年后中国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在2012年中国煤炭消耗就占了全球的一半,中国五年耗煤的增量几乎等于全球所有国家的增量。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主要产业一个是能源产业,另外一个就是军火贸易。之所以俄罗斯仍然没有彻底的成为2流国家,俄罗斯的能源产业无疑是最大的功臣,没有之一。
首先就是俄罗斯的能源储藏量非常丰富。首先说说俄罗斯的石油储量,俄罗斯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七,仅次于中东等石油出口国。而且俄罗斯也将石油大量的外售,特别是近端时间俄罗斯使用欧元代替美元作为结算国币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更是上升到了一个顶峰,但是目前西伯利亚贮藏的石油已经全部被踩空,俄罗斯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靠近北极圈的地区。
其次就是俄罗斯的煤炭储量,俄罗斯的煤炭储量位列世界第三名的位置,之所以煤炭的产业最多,还是因为俄罗斯本身的气候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历史上俄罗斯一直是欧洲最大的煤炭供应商。在最高峰时期,欧洲煤炭的进口量的60%都来自俄罗斯。但是煤炭行业随着新能源的崛起开始没落了,所以俄罗斯又开始打天然气的注意。
最后就是俄罗斯的天然气,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为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天然气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在由重工业能源向清洁能源过度的过程中,天然气担任了承上启下的重任。所以俄罗斯的能源产业还是能够很好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俄罗斯也能够靠卖能源来养活自己。
第一条 为加强出口煤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保证出口煤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出口煤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检验检疫局)主管全国出口煤炭的检验工作,国家检验检疫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分工分别对出口煤炭实施产地监管和口岸检验监管工作。
第四条 国家对出口煤炭实行出口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出口质量许可的煤炭不得出口。
第二章 产地监督管理
第五条 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应当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推行全面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出口煤炭质量。
第六条 出口煤炭生产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产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出口煤炭生产企业质量许可证的考核、发证和管理。
第七条 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
(一)对出口新煤种、煤质发生变化或新获质量许可的煤炭生产企业进行煤质检查;
(二)对获得生产质量许可的煤炭生产企业进行年度审核;
(三)收集和掌握所辖地区当月出口煤炭质量状况和发运计划等,并及时通知煤炭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
(四)根据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反馈的情况对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及时进行检查;
(五)对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反馈的出口煤炭质量事故及时调查处理。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可暂扣或吊销有关企业的出口煤炭质量许可证:
(一)发生严重质量事故,国外客户反映强烈,造成退货、索赔或降价的;
(二)生产企业年度审核不合格的;
(三)煤质检查不合格,经整改后,仍然不合格的;
(四)涂改、冒用许可证发运出口煤炭的;
(五)拒不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管理,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第三章 口岸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九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口岸出口煤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 出口煤炭经营部门应当对集港出口煤炭进行质量验收。
第十一条 进入口岸堆场的出口煤炭应按煤种分别堆放,并设置明显标记,不得混堆。
第十二条 出口煤炭报检时,除提供外贸合同、信用证和发票等有关单证外,还应提供煤炭生产企业的出口质量许可证和经营部门出具的煤炭质量验收报告。出口混煤的,还应提供配煤方案、货物垛位和装载方式等资料。否则,检验检疫机构不予受理报检。
第十三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每月向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反馈出口煤炭质量状况,对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国外反映强烈的煤炭质量问题,及时会同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共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每年进行一次出口煤炭质量分析,向国家检验检疫局报告,并抄送产地检验检疫机构,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出口煤炭生产企业质量许可考核办法按照原国家商检局和原煤炭工业部发布的《出口煤炭质量许可证考核办法(试行)》执行。
法国的有关媒体报道,欧洲将转向煤炭以取代天然气,这会对欧洲地区的煤炭价格带来一些影响,但是对全球的煤炭价格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欧洲地区的煤炭价格可能会迎来上升的趋势。煤炭价格上升的范围幅度是多少,要取决于欧洲的部分国家对煤炭的需求量有多少,根据有关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例如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对于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已经高达80%以上,其中德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据到了德国整体比例的90%,取代了天然气以后,德国基本上要以90%左右的比例重新购买煤炭,欧洲的其他国家从50%~80%左右不等的比例购买煤炭,这将会使欧洲当地的煤炭价格直接飙升,预计可能会达到原来价格的2~3倍左右。
欧洲地区以外的煤炭价格上升趋势可能不是很大。第1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当地的煤炭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满足大多数国家的煤炭需求,第2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地区以外的煤炭想要运输给欧洲中间的交通成本是非常高的,这样的计划对于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来说是不划算的。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欧洲以外的其他煤炭价格可能会上升原来价格的30%~50%左右,但不会像欧洲的煤炭价格直接上升到原来的2~3倍左右。
全球的煤炭价格基本上是不受影响的,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为发达地区人口密度是比较小的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可能只有2000万左右,还没有我国的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基数也决定了对煤炭的需求量有多少,而全球的煤炭是非常丰富的,单靠一个欧洲无法改变煤炭的价格。
作为煤炭储存量丰富的大国,我们不断从外国进口煤炭也是有很多现实因素的。下面,就来简单的聊聊为什么我国虽然煤炭储存量丰富但还要进口外国的煤炭吧。
首先来说,与石油一样煤炭也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将其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来对待限制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所以需要从外国进口来弥补不足。煤炭资源不仅被用于民间家庭,很多的工厂也需要使用煤炭,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工部门同样也是需要使用煤炭的,它就和石油一样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也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我们将其列为了一种战略物资,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储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的,开采量就十分有限了。
其次就是,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国家也对煤炭的开采做出了很多的限制。绝大多数的煤炭资源都是埋藏在地表之下的,有些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很深,开采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比如煤矿周边可能因为过度的开采而出现塌方的情况,对地下水的水位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开采后的后续处理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多的恶劣影响,所以为了保护环境我们也不能过度的去开采煤炭资源。
最后就是,外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来说会更便宜一些,我们从外国进口煤炭资源也能节省一些开支。除了少数地区以外,我们的大部分煤炭资源的储存深度都比较大,开采起来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也非常的高,所以售价也就很高。而某些国家的煤炭开采难度比较低,工人、机器以及运输成本都更低,与我们自己开采相比更具有成本优势,所以我们每年也要从外国进口一些煤炭资源。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在已查明的煤炭资源中,有褐煤、低变质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中变质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分别占总量的12.97%、32.66%、27.38%、17.59%和9.40%。其中不粘煤、长焰煤、褐煤、气煤和无烟煤资源较为丰富,肥煤、焦煤和瘦煤较为贫乏,优质煤种即炼焦和化工用煤较少。我国是煤炭净出口国,除进口部分煤炭产品外,煤炭消费基本以国内供应为主(图5-21)。
图5-21 我国1990年以来煤炭进出口量
从图5-21中可以看出,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量快速增长。2005年以前,煤炭出口量大大高于进口量,2003年出口9403×104t,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但随着国内电力需求的增长,火力发电量上升,对煤炭的需求增加,2004年我国煤炭出口下降为世界第三位,自此煤炭出口开始下降,进口逐渐增加。2006年我国煤炭进口量较2005年增长40%,达到3810×104t2007年煤炭进口5102×104t,出口5319×104t2008年进口4040×104t,出口4543×104t,净出口为503×104t,煤炭进出口贸易呈现基本平衡态势。进入2009年,我国煤炭出口急剧萎缩,进口量大幅度上升。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6月份我国出口煤炭1167.5×104t,比2008年同期下降54.2%进口煤炭4826.9×104t,增长130.0%。上半年净进口达到3659.4×104t,其中6月份净进口达1493×104t,创下历史单月最高点,仅此一个月的进口量就占到2008年进口总量的40%。这种趋势表明,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煤炭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出口减少,进口逐年增加。
我国煤炭进口持续增长,除了国内需求增加的原因之外,也是国家政策引导的结果。为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自2006年起采取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性产品出口,鼓励进口的政策措施。对煤炭进出口,取消了出口退税,开征出口关税,2007年6月起煤炭进口关税全面取消。同时,为保证煤炭安全生产,降低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率,2001年以来,国家关停了约占我国煤炭总产量40%的各类小煤窑,导致国内煤炭价格上涨。2007年以来,国内的煤炭与国外进口煤炭相比,并无价格优势同时,进口煤炭在煤质、运输成本等方面有较强竞争力,由此国内的一些煤炭用户开始转向国际市场,采购价格较为便宜的进口煤炭。广东、福建等电厂将加大从澳大利亚、越南等地的进口煤炭数量。目前,中国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用户和电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煤炭供应不足的矛盾,并有利于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小煤矿,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
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保护利用的逐步深入,进口国外煤炭资源以满足国内需求,将成为现实的需要。国家对煤炭进出口税率政策的调整,体现出国家减少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意图,表明国家对煤炭资源实施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不再限制进口将有利于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在煤炭进口政策放开后,从煤炭消费需求增加、人民币升值、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考虑,我国将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全世界缺煤的原因还是供不应求。
煤炭属于自然基础资源,并不是直接从地底挖出来就能使用,使用前也需要进行工业加工,比如清洗、焦化等,我国煤炭行业虽然比较发达,但自身产量还不足以供应整个工业需求链,有很大一部分煤炭需要依赖进口。
而目前世界上除了我国能够正常开展全种类工业运作以外,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业影响,这势必就会影响到煤炭正常出口供应,直接导致国际煤炭价格上涨。
煤炭紧缺的三点原因:
1、下游电力需求扩张。根源在于去年以来出口驱动制造业生产扩张。
2、煤炭供给面临双重压力,国内产量不足并且国外进口资源较少。
3、二季度电厂和港口煤炭库存并未大幅累积。煤炭库存较低,加剧煤炭供给在应对炎热天气时的不确定性。
我国煤炭的基本情况: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