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碳的能源利用率是多少
65%
国的煤炭产量,1987年为9.28亿吨。从这一年开始直到现在,总是位居世界首位,1996年煤炭产量已达12。24亿吨。
虽然我国的煤炭产量很高,但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和人均消费量并不高。以1989年为例,世界人均煤炭储量为312.7吨,中国仅为234.4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原苏联人均煤炭储量为1045吨,美国为1846啼。也就是说,煤炭的人均储量原苏联是我国的4.6倍,美国是7.9倍。
1992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仅及世界平均值的1/3,日本比我国多5。9倍,美国比我国多12.5倍,就连马来西亚也比我国多2.2倍。
至于人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国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加上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下,人均享受到的能源数量就更低了,因此我们还是一个能源的贫困者。
谈到能源利用率,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是很落后的,仅28%~32%,而欧洲共同体为40‰,美国为51 O,日本高达75%。以我国1995年煤炭产量12.2亿吨计算,按我国的能源利用水平,有效利用的煤炭只有3.66亿吨,如在日本可利用9.15亿吨,也就是说,我们浪费了5.49亿吨,浪费了将近当年产量的一半。
能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粉设备工业产品能量单耗比国外高40%,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其中冶金吨钢耗标准煤1 000千克,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0~400千克;化肥吨合成氨耗标准煤1300千克,比国外高出一倍;煤粉碎机工业锅炉和窑炉比国外先进水平多耗煤20%。还有每生产1美元产值的能耗,我国比印度高1.65倍,比美国高2.16倍,比巴西高3.82倍,比法国高4.98倍。
一、能源生产和消费基本情况
(一)能源生产和供应现状
2006年,焦作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1.1%。其中:煤炭开采业12.3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3.8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3.7%和7.3%。2006年焦作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量达550.1万吨,占全省的3.0%,比2000年增长25.7%;发电量154.7亿千瓦小时,占全省的9.7%,比2000年增长37.8%。能源生产的可喜形势,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但目前焦作消费的主要能源品种只有电力能达到自给自足并有盈余,原煤75%需要从外地调入,成品油和天然气需要100%从外地调入。焦作能源生产不能实现自给,大部分能源依赖外地调入。
(二)2006年主要能耗指标情况。根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统计局2006年的能耗公报,2006年焦作单位GDP能耗为2.198吨标准煤/万元(GDP为2005年可比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4.10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989.35千瓦时/万元,分别比去年下降4.10%、11.27%和9.20%,单位GDP能耗、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电耗的降低率分别比全省高1.12个百分点、5.34个百分点和7.62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7个百分点、9.29个百分点和11.95个百分点,这说明2006年焦作节能降耗工作初显成效。
表1:焦作与全国、全省能耗情况对比表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值上升或下降指标值上升或下降指标值上升或下降(吨标准煤/万元)(±%)(千瓦时/万元)(±%)(吨标准煤/万元)(±%)全国1.206-1.331388.82.752.53-1.98全省1.34-2.981257.5-1.583.78-5.93焦作2.1979-4.11989.35-9.24.1-11.27
(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1、行业消费构成集中。世界各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一般只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工业能耗占近70%,焦作尤为突出。2006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一产业农业消费26.9万吨标煤,占到全市总量的1.93%;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消费1276.8万吨标煤,占到全市总量的85.82%;建筑业消费13.2万吨标煤,占到全市的0.97%;第三产业消费87.5万吨标煤,占到全市的6.19%;人民生活消费81.8万吨标煤,占到全市的6.06%。从上述消费结构中可以看出,工业部门特别是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所占比重最高。如此高耗能的结构,将严重影响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2、能源消费仍以煤炭和电为主。分品种看,焦作消费的能源共涉及原煤、洗精煤、焦炭、天然气、柴油、电力等18个品种。2006年全市消费能源主要品种分别是煤及煤制品、焦炭、柴油、电力,消费量分别为966.7万吨、71.6万吨、44.5万吨、134.5亿千瓦时。从能源的消费结构看,全市能源消费仍以煤炭和电力为主,煤品燃料消费占全部能源的比重为47.0%油品燃料消费量占全市总量的7.4%;电力消费量占全市总量的37.2%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市总量的0.5%其中: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增长了2.8倍,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提升了0.4个百分点。2006年,焦作全社会用电量比去年增长0.8%。天然气和电力消费的增长,说明了焦作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正日趋优化。
表2: 能源终端消费量和消费比重 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消费比重(%)2005年2006年2005年2006年煤及煤制品561.1683.143.147其中:原煤515.863439.643.7石油及制品106.2106.88.27.4电力490.1497.637.734.2天然气2.77.50.10.5其他能源141.3158.210.910.9终端消费总计1301.41453.2100100
3、分行业看,高耗能行业消费所比重较大。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消费量排前10位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10个行业消费总量共计有1130.0万吨标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1.1%,消费量均在24万吨标煤以上。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费350.0万吨标准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223.2万吨标准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消费184.4万吨标准煤,分别占全市消费总量的28.2%、18.0%和14.9%。前10位中高耗能行业有7个,共消费1048.6万吨标煤,占全市消费总量的84.6%,少数几个重点行业消费了大部分的能源。
表3: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费量及比重指 标2006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比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502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3.2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84.414.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4.69.2*造纸及纸制品业 96.7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2.84.3 橡胶制品业30.42.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6.92.2 通用设备制造业 26.32.1 饮料制造业24.62以上10个行业合计113091.1高耗能行业(带*)合计1048.684.6规模以上工业合计1240--
(四)生活消费能源增加。2006年,焦作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综合能耗81.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81%。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消费37.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居民生活消费43.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64%。2006年人均生活能耗为238.3千克标煤,比去年增长0.98%,其中:农村人均生活能耗比去年增长4.82%。
三、节能降耗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低,能耗偏高。焦作主要单耗绝对量指标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焦作万元GDP能耗为2.1979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579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国0.9919吨标准煤/万元,位居全省第4位,低于安阳(2.703)、济源(2.612)、平顶山(2.225);万元GDP电耗为1989.35千瓦时/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31.85千瓦时/万元、高出全国600.55千瓦时/万元,位居全省第2位,低于三门峡(2123.78千瓦时/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4.10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32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国1.57吨标准煤/万元,位居全省第3位,低于济源(5.53吨标准煤/万元)和安阳(5.04吨标准煤/万元)。详见表1
(二)产出率不高。从产出率看,焦作综合能耗产出率虽逐年上升,但增幅相对不大。据统计,2006年焦作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产出率为4.6元/千克标煤,比2005年增加0.2元。综合能耗产出率大约比全省7.5元/千克标煤的平均水平低39%,也就是说消耗一吨标准煤的能源所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9元,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就更大,福建、浙江和江苏省2005年就分别为13.3元、11.4元和11.2元。
(三)高能耗行业增长较快。2006年,焦作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高耗能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累计消耗能源1048.7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增长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84.6%,这些高耗能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67.0亿元,占全市增加值总量的51.5%,增加值比去年增长17.2%,对全市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0.2%,而且这些高耗能行业中支柱行业占多数。
(四)技术装备仍较落后。焦作在形成高耗能产业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高耗能行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单位产品能耗和生产工艺落后于国家先进水平。如焦作水泥行业能耗较高,生产工艺良莠不齐,落后的生产线占有相当数量,规模和生产工艺上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2007上半年,焦作火力发电标准煤耗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每吨水泥综合能耗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2%,每吨纸和纸板综合能耗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3.4%,吨钢综合能耗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9.8%。总之,焦作高耗能企业表现为一是行业整体经营发展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二是落后的生产工艺仍占有相当比重,导致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三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五)煤炭消费比重较高,洁净能源消费比重低。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偏高,2006年焦作为47.0%,比上年高3.9个百分点,其中91.8%是工业消费。这种过高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直接影响到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油和电是主要能源消费产品,世界平均水平煤炭消费也只有26.9%。2006年焦作天然气等新型洁净能源的消费比重低,仅有7.5万吨标煤,只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5%。
(六)重点耗能企业数增加。随着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千吨标准煤的增至219家,企业数比上年同期增加57家;超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13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4家;超5万吨标准煤的企业3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超10万吨标准煤企业2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显示出重点耗能企业数增加较快特征。
(七)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消费结构升级。近年来,焦作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有大量的农民转移到城市。目前,焦作城市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为农村居民的1.2倍,那么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能源消费将大大增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焦作私人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石油消费将大大增加。
(八)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焦作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耗能阶段,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大,经济增长也主要靠高耗能行业推动,这种状况目前仍在持续发展。按照焦作的“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1%,平均每年需要降低约4.8%。而2006年,焦作单位GDP能耗只比上年下降了4.1%,没能完成年度目标,再考虑今年下半年焦作一些高耗能企业如万方电解铝产能增加、沁澳公司14万吨电解铝全面达产、昊华宇航“双二十”项目投产等因素,显然,焦作节能降耗工作形势将非常严峻。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节能降耗涉及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等方方面面,节约能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能意识,使节能降耗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只有营造全社会节能的氛围,才能把节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十一五”末焦作节能目标的实现。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焦作偏重的产业格局,在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为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是加大以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力度,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产品;二是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对高耗能模式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火力发电、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企业要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发挥科技在节能降耗中的重要作用。焦作的节能工作要加强科技先导的作用,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能源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密集度,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企业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淘汰高耗低效设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对于有能源加工转换的企业,应通过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投入,研究开发新型环保生产技术,对企业重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通过减少加工转换过程中的能源耗用量,降低中间损耗和浪费,增加二次能源产出量,从根本上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三是积极运用先进环保技术,建设降耗减排的工程,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狠抓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焦作13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市工业消费的89.3%。因此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全市能耗水平的关键。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根据焦作实际将节能降耗目标分解和量化到各重点能耗企业,并严格进行监测和考核。各重点耗能企业也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好节能降耗长远规划,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和效率分析,通过降低企业单耗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促进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以点带面,推动焦作工业实现低耗高效。
(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焦作的能源结构,以推进多元化、清洁化为主要目标,提高水电、新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根据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大幅度降低重点用能部门的能耗,能源总消费量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增速;大力引进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并严格控制燃煤总量,大幅度提高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的比重;同时,要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
在生活中,一吨煤燃烧产生热量在5000大卡左右,而一吨木材燃烧产生的热量约为1700大卡,所以,平均一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三吨木材燃烧产生的热量。
标准煤的定义是:
在标准状态下(25摄氏度,1个大气压)煤充分燃烧放出的7000千卡热量为1kg标准煤(2.9260*10^7J/kg),其它燃料也是按照此标准计算。
干木材的热值是1.2×10^7J/kg。所以,一吨干木材相当于1.2*10^7/2.9260*10^7=0.41吨标准煤。
扩展资料:
煤炭开采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1)地表塌陷
煤炭开采多数以地下矿井开采为主,这种开采方式必然会造成地表塌陷,而且地表塌陷的面积要比煤炭开采面积大1倍左右,长时间的地表塌陷就会在平原地区出现积水受淹的现象,部分地区也会出现土地资源盐渍化的现象。
(2)水资源污染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一般在利用完之后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而煤炭开采的废弃水资源对土地和地表植物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还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3)大气污染(SO2污染)
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露天煤矿、矿场矸石自燃、煤矿层瓦斯抽排等作业活动都会产生或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粉尘,废气主要包括CO、CO2、SO2、CH4等。
其中,CO、CO2、CH4会造成温室效应;SO2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影响矿区植物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酸雨产生。酸雨不仅能大面积破坏森林、农作物,还会导致水质酸化而使大部分水生物死亡,更能腐蚀一些建筑物及其他室外材料。
(4)固体废弃物污染
煤炭开发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煤矸石的固体废弃物,这种物质是煤炭开发中最重要的固体废物,由于其没有使用价值所以被排放出来之后也是常年的堆积在一起。
这种情况就会占用矿区周边大量的土地,同时其在风化之后还会产生自燃的现象,自燃后排放出的有毒气体对矿区附近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并且在遇到暴雨后堆积成山的煤矸。
(5)地质损坏
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不合理开采煤矿对地质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即: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引发矿山地质灾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第一,所谓高能耗企业,指的是耗能较高的企业,其单位耗能和总耗能较高。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水泥、合金、钢材、煤炭、石灰、焦化等行业。
第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规定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高能耗企业在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首先是对资源的影响,由于耗能高,使得供电量剧增,引起工业结构深层次矛盾;而其中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过大,对未来能源危机埋下隐患。其次是高耗能企业对周边的居民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