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怎么发帖
可再生能源: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地热能也可算作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
当然会.
不过是有过程的.因为在太样6月23号前后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而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去域会出现极昼.
因此太阳辐射量大.所以冰会融化.而随太阳的慢慢向南移.北极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所以冰又会慢慢结上.
1、可以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它们在能源政策和低碳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可以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新技术及应用,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3、可以学习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管理模式,以便于更好地实施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发展战略,推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发展。
4、可以学习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国际合作模式,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提起全球变暖这一话题,许多人可能还会觉得全球变暖离我们还有段距离,现在还不需要去考虑这些问题,但是如果人类再不做出一些什么举动来加以控制的话全球变暖将会迅速来临,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实际上近几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悄悄的来临,只是还没有到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的地步而已。
从2019年的数据显示,北极常年冰在过去的35年里整整消失了95%,或许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北极将会出现无冰的情况。1984年的1月北冰洋的海冰有310万公里,到2019年的1月已经缩短到仅剩下11.6万平方米,如此迅速的变化让人触目惊心,更何况已经到了2020年,我们能感受得到今年的气候十分温热,每天都是差不多35到40度的高温,可想而知,人类再不做出一些改变的话,全球变暖将会发展得越来越猛烈。
而全球变暖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可怜的北极熊,它们正在面临灭亡的危险,而造成它们灭亡的原因无外乎两个,饿死和溺死。在过去的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北极熊在长达5~8天无尽头的游泳中发生溺死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许多的北极熊不敢下水捕猎造成饿死,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残忍的现象,公熊们因为不敢去捕猎而只能杀死同伴,吃同伴的肉体,不顾母熊的哀嚎,猎杀小熊。
除此之外,人类的生存也遭受威胁。第一发生大海啸,北冰洋的冰山被融化,而那些水就会流进大洋里面,如果这些水流到海拔相对低的地方,那么就会淹没这些海拔低的地方,如果刚好有人类居住在这些地方,那么就要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第二发生温盐环流失效,这个温盐环流其实就是地球自我平衡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倘若失效的话就会造成低纬度地区热死了,高纬度地区处于冰天雪地。
但由于洋流的运动,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地漂移、裂解与融化,因而不可能像南极大陆那样经历数百万年积累起数千米厚的冰雪。所以,北极地区的冰雪总量只接近于南极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岛屿及周边陆地的永久性冰雪量仅占很小部分。 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北冰洋海冰平均厚3米,冬季覆盖海洋总面积的73%,约有1000~1100万平方公里,夏季覆盖53%,约有750~800万平方公里。中央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续存在
300万年, 属永久性海冰。
海冰南界不固定,随着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往往能变动几百公里。在风和海流的作用下,浮冰可叠积并形成巨大的浮冰山。通常所见的绝大多数冰山指的是那些从陆缘冰架或大陆冰盖崩落下来的直径大于5米的巨大冰体。
所以,北极的冰雪在夏天不一定会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