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如何计算
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生物质能发电(秸秆发电),它的原料是秸秆,其利用率就是秸秆电厂最终获得的电力输出和所需要的总的秸秆本身的热量之比,一般的秸秆电厂的发电效率为30%,秸秆电厂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就是秸秆电厂的效率。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我们提出了几个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一是它的能量回收期,即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是要消耗能量的,但是在产品形成发电系统是它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目前一般的晶硅电池的能量回收期视使用地区不同有不同,在江苏地区,回收期约为2~3年。二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这是对光伏电站而言的,它的定义是系统发出的电量和光伏组件提供的额定功率下发出的电量之比,一般目前的光伏电站的效率可以达到70~80%左右,如果考虑到太阳能提供的功率,则这个效率只有约0.12左右。
对于太阳能热利用而言,具体到太阳能热水器,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0~60%左右,这是因为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解决要成熟得多;
100%-(设计建筑能耗/基准建筑能耗)%,即为该建筑的节能率。
提出的50%或65%节能目标,是有其比较基准的。在保持与目前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条件下,计算“基准建筑”全年的暖通空调和照明能耗,将它作为100%。我们再将现在设计的建筑按节能标准的规定参数或实测参数进行调整。
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扩展资料: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依据JGJ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室内平均温度、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补水率、室外管网热损失率、锅炉运行效率、耗电输热比等进行节能检测。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
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节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能率
目前可再生能源主要分为几种,分别是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
中国2010可再生能源达15%利用率,而欧盟等发达地区则为20%.
到目前为止中国投入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排名前三位,但由于科技较已发展国家低,
在发电效率、效能等方面都有些差距.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分别有 “资金”“科技”“地理及环境”等.
为楼主介绍几个可再生能源发展发达的国家
冰岛 地热能最为发达
芬兰-荷兰 风能最为发达
中国 水能发电较为发达(著名的三峡工程)
中国美国 太阳能 日照时间较佳 (中国东北或其他偏远三区太阳能已经普遍的运用)
至于太阳能.以理论上说地球大部分地区为海洋所覆盖,海洋能理应发展最为发达.
但是因为 海洋能 的发展都还尚未成熟以至于发展较其他可再生能源缓慢、
所以,我认为,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应该是供给系统负荷的功率/系统接入的功率。
但是,一般我们计算的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不太关注
建筑节能计算:
扩展资料: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
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制定出相关配套政策法规,该强制执行的要加大执行力度;要有相配套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便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
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等,要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总而言之,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只要相关部门、各级政府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我国的节能目标就能达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节能
乙
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
0.331
。三、建筑为
框架
结构,采用外墙
外保温
体系,墙身细部:
女儿墙(08BJ1-1图集B93页2)、檐口(08BJ1-1图集B93页2)、挑板(08BJ1-1图集B90页1)、勒脚(08BJ1-1图集B86页3)、窗井(08BJ1-1图集B85页1)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08BJ1-1图集
。四、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1.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序号部位保
温材
料保温材料厚度(mm)构造做法传热系数KW/(m2.K)1屋顶平屋顶1挤塑聚苯板6008BJ1-1平屋230.50平屋顶2挤塑聚苯板6008BJ1-1平屋160.49种植坡屋面挤塑聚苯板5008BJ1-1种屋110.492外墙1挤塑聚苯板7008BJ1-1外墙51M0.442玻璃岩棉板7008BJ1-1外墙580.553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岩棉保温板6008BJ1-1棚温1A0.474非采暖空调间与采暖空调间隔墙玻化保温砂浆3008BJ1-1内墙温2C1.50楼板超细无机纤维2008BJ1-1棚温3A1.25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①平屋顶1为:
屋面
;平屋顶2为:
四层露台
;②外墙1为:
陶粒砼空心砌块填充墙部位
;外墙2为:
非透明幕墙部位
;③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包括:地下室顶板
;④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括: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用房及设备管井
;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东0.132西0.481南0.022北0.036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M=
0
。3、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采光窗、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序号部位框料选型玻璃种类间隔层厚度mm传热系数K
W/(m2.K)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SC1外门窗断桥铝合金无色在线Low-E中空122.65630.632透明幕墙明框无色在线Low-E中空122.260630.633屋顶采光窗无无无无无无4屋顶天窗无无无无无无注:1、透明幕墙设置内遮阳百叶
,遮阳系数SC达到
0.38
,满足限值要求。2、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
空气层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的
6
级水平,透明幕墙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的
Ⅲ
级水平,外门窗立口
均与外墙齐平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08BJ1-1页次B87
。附录D-2
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4
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设计建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及透明屋顶做法表
PAL是通过建筑用途,建筑规模来计算耗电量(照明,插座,动力等等)的。有节能设备或节能技术,会对建筑耗电量打折扣,最终可以算出使用节能设备或技术年耗电量与不用的比值,比值越大节能越多。
CEC是通过建筑物的照明,空调,换气,热水以及电梯几个专项,根据实际安装设备的数量,功率以及年使用时间估算建筑年耗电量,并转换成热能。又节能设备或节能技术的话,可以减少实际耗电量。更PAL相同,最终结果是一个比值。比值越大节能效果越好。
我刚刚设计的办公楼,总体年耗能比值为57%。也就是说,采用高效设备,节能系统以及自动控制后,比不适用节能进一般。这里的节能不只是电能,包括热水等。
1、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应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甲类建筑应设置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可在下列装置中任选一项或多项:
1)太阳能热水系统;
2)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或光诱导系统。
2、当甲类建筑仅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时,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量应不小于建筑物生活热水量的50%。
3、当甲类建筑仅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时,其承担采暖空调负荷的比例不少于20%,无稳定热负荷需求的建筑除外。
4、当甲类建筑仅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光诱导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时,其总功率应不低于建筑物总变压器装机容量的2?,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光诱导系统的容量折算可按每个采光孔150W功率计算。
5、当甲类建筑物受建筑条件限制,仅采用本标准第1条中的一种措施,且不能满足本标准.2~.4条相应要求时,应采取其他相关措施加以补充。补充措施的容量设置应补足原措施容量设置不足部分的相应百分比。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