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能源的利用应当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利用效率的方针;节能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技术进步、降耗增效、保护环境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或者同级人民政府指定的主管节能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管理和监督工作。
省、设区的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的节能监察中心负责节能日常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节能管理监督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节能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石油消耗,增加电力消耗。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专项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由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科研机构以及其它单位和个人的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促进高新节能技术产品的产业化。第八条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合理用能的节能篇(章)。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第九条 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在5千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省重点用能单位。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对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在3千吨以上、5千吨以下标准煤的用能单位,可以参照省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管理。第十条 用能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或省制定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市、州、县(市、区)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进行考核,并向上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考核结果。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重点用能单位直接进行考核。第十一条 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量大面广的用能产品行业和高耗能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企业加强监督,督促其采取节能措施,逐步降低用能产品能耗。第十二条 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目录,结合本省实际,区别生产、销售和使用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耗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可以委托具有检验测试资格和条件的机构对其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
能源利用监测机构应当公正、客观、负责地向委托单位提供能耗的有关数据和分析监测报告,不得向被监测单位强制提供服务或者强制扩大服务项目。第十四条 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和保护环境的机制,推行科学的节能管理方法,制定并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措施。
用能单位每年可以安排一定的节能资金,用于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
用能单位可以从节约能源的价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的奖励。第十五条 供、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加强能源计量、统计管理,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消耗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健全能源消费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每半年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统计部门如实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第十六条 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法定认证机构提出用能产品节能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认证证书和节能认证标志的使用权。
经认证合格的节能产品,在省内优先推广使用,并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或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四川启动了突发事件能源供电保障一级应急响应,今年的降雨量是历史同期最低的,四川虽然有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向家大坝水电站等9座大型水电站,大部分已经干涸见底。这对于发电大省四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四川始终肩负着三分之一的输电责任,四川对外输电就达到1300亿千瓦。
受四川停电影响,上海本土车企出现零配件短缺问题,要求电力公司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权力倾斜。现在四川遭遇了最严重的缺电,国家电网也在最大程度地支持川渝两地供电。北京、安徽、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13个省市已赴四川支持供电。
四川迎来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面对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的叠加,短期电力供需形势异常紧张.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等单位已启动三级管控措施,保电保民生。在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为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需要,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救灾救灾社会责任,最大限度支持保障安全、保障民生和保障极端条件下的重点工作。电动汽车正在改变人们使用能源的方式,推动着新能源革命的到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相结合,与车联网进行交互,可以构建全新的智能电力系统。要想实现以上美好的目标,就必须付出高昂的探索和时间成本,各种阵痛无法避免。
水电大省四川电力供应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我们应该正视目前的电力紧张问题,才能更好解决缺电难题。遇到电力紧张的反馈不要逃避,要及时了解情况,并且能够尽快出台解决措施。水电大省缺电,跟极端高温天气有莫大关系,我们只有全面了解电力紧张的原因,更加清楚目前局势,才能给出合理,并且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1.正视目前电力紧张的问题,就要了解电力问题产生的原因跟背景
从供给来看,也是因为今年夏天的天气尤为炎热,所以导致很多河流都出现了水位下降的问题,四川向来靠水力发电,所以也给四川带去了非常大的用电压力。也是因为可再生能源不足,风力发电不给力,火力发电也并不是那么完善,才导致如今限电的局面。当前局势是否能够靠火力发电补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目前电力确实紧张,要正视这一问题,更要深入民众
要切实了解民众的用电困难,要听听民众心里的声音。对于限电民众是怎样想的,而电力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民众会有什么需求,及时收集民意,这也是地方有关部门应该做的。不能逃避这一问题,对于民众遇到的困难要切实解决,并且解决一些极端高温地区的用电难题。
3.解决电力紧张的问题,应该及时可行,解决之前更要正视,要客观公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电跟气的供求矛盾很突出,我们不仅要解决当下所面临的电力紧张局面,还有预防进入冬季之后的电力紧张局势,拉闸限电势必会对经济造成影响,更应该要出台能源政策。要增加供给量,并且锁定资源,倡导民众节约用电,有序用能,并且加大储备量,以备不时之需。进行能源的有效控制,要加快新能源发电量。
1、加强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3、推广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污染;
4、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5、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推广碳捕获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小金县大坝口并网光伏电站,利用可再生太阳能资源进行发电并入华中电网。
本项目实施前,此部分电力全部由华中电网范围内的其他并网电厂运行产生或者由新增电源提供。本项目实施前情景和基准线情景相同。本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并入华电网,从而替代华中电网火电供应为主的同等电量,由此避免了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