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含水率一般是多少?最高能达到多少?
煤的含水率差别很大,除了褐煤含水率较高以外,其他的几个煤种,无烟煤、烟煤,还有的煤种细分有贫煤、瘦煤等含水率应该在20%以下,有的在10%以下,甚至更低的低于5%。
比如:烟煤中的大同优混1号,全水8.5%;大友6号煤,全水5.2%;活鸡兔的煤全水17.3%,安太堡的煤全水4.8%。
主要用途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燃烧,煤炭是人类的重要能源资源,任何煤都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
炼焦,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
内水主要是指以机械方式吸附在煤内部细小毛细孔内的水分。它在室温下不能析出,所以很难在室温下除去,必须在105--110摄氏度的温度下才能除去,内在水分的含量与煤的性质有关,也就是说与煤的结构有关。
不同地方的煤炭,内水也不一样
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经破碎过筛,粒度达到0.3mm后,准确称量1克(精确至0,.0002)左右煤样并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05℃±5℃下进行烘干,烟煤约1.5小时,无烟煤2小时,盖上称量瓶盖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皿中约10分钟,称量后,计算内水:
煤的产地不同有不同的内在水,这种煤的内在水的含量是比常见高些,但这一般说除特定的炉型外都可以使用,就当前的煤碳市场提供的燃料用煤来说这算是较好煤了,有很高的挥发份,易烧,
关于煤的内在水的标准,还没有,这顼高将降低煤的低位发热量,在按发热量确定煤的缴别时,也只能影响到级别,
1 特低全水分煤 Mt≤6.0
2低全水分煤 Mt: 6.0 ~8.0
3中等全水分煤 Mt: 8.0 ~12.0
4中高全水分煤 Mt: 12.0 ~20.0
5高全水分煤 Mt: 20.0 ~40.0
6特高全水分煤 Mt: >40.0
而各类煤炭在做不同用途的时候,也会有单独的水分要求,比如铸造焦的Mt≤9.0 %即为1极;9.1~10.0为2极;10.1~12.0为3极。
煤炭的内水是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分。
由于毛细孔吸附力的作用,内在水分较难蒸发。煤样在温度30℃,相对湿度96%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测得的内在水分称为最高内在水分(MHC)。
因为煤的孔裂隙与煤的变质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所以最高内在水分是煤质的特征标志之一,可用以表明煤的变质程度。
扩展资料
由于煤质分析报告一般不以分析基表示各项指标的结果(空气干燥基水分除外),所以一般认为内在水分对煤炭质量没有影响,因为它只是一个换算指标,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第一煤中水分危害较大。
水分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它在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加工利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存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分高不是一件好事。
例如在锅炉中水分大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和热导性;在炼焦工业中水分也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上,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和计量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内在水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在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