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上第一次挖煤是在什么时候?
山西省形成规模煤炭开采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清代中、后期,官府鼓励办矿,当时煤矿数量及煤炭产量开始增多。如大同市左云县店湾镇西沟村等村庄,就是因为在明末清初挖煤的人不断聚居此地而形成村落。
国民初期及中期,山西原煤开采的矿点及产量有所增加,然而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煤矿工业发展受限。这个时期,山西开始进入商业采煤时期。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大同市被日军攻陷。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此制造了一段中国煤炭开采的血泪史。
为了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日本侵略者在大同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很多矿工仅仅是因为丧失劳动能力——就被活活扔进大大小小的“万人坑”和炼人炉。据了解,在此期间,日本侵略者掠夺大同煤炭约1418万吨,杀害矿工6万多人。
1949年10月1日以后,山西所有煤矿收归国有。据多位在煤炭行业工作多年的专家向记者介绍,在“改革开放”之前,乡、村一级都不允许开办煤矿;“改革放开”以后,该省的煤炭开采历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当时,中央政策是“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 。以前被称为“资本主义尾巴”的私人小煤窑,一夜之间在山西遍地开花。
“这个阶段,煤炭开采的特点是健康、稳定和快速。”一名煤炭局局长对记者说,几乎所有的煤矿都在政府有效管理之下,由于开采煤层浅所以基本没有机械化,且安全管理抓得好,“基本没有大矿难,小矿难也很少发生。”
第二阶段,从1990年到1998年。那时,山西普遍出现了“私开矿”,非法煤窑呈泛滥之势,“无序发展”。以大同市左云县为例,在此期间政府审批的合法煤矿约120个,而“非法井口”也将近120个,私开的煤矿则有150余座。“私开滥采,矿难频发”。
第三阶段,即1998年到现在。在矿难明显增多的形势下,为了遏制矿难,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在中央政府对矿产资源进行一系列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山西实行了所谓“严查重罚、双管齐下、四位一体、关小建大”的十六字方针。全面推进煤矿探矿权、采矿权有偿转让,实施资源整合、采煤方法改革,以及严厉打击违法私开矿。
月门沟群零星出露于章丘市曹范-文祖、双山、官庄、青野等地,在历城区郭店、济南高新区孙村、章丘市圣井(山后寨)、枣园、埠村、普集一带隐伏分布。地层总厚度300m。
本溪组:岩性以紫色、黄绿色泥岩、页岩为主,底部发育铝土质页岩、铁铝质泥岩,上部偶夹黄灰色泥质粉砂岩。厚度20~36m,呈西部厚,中、东部薄的变化趋势。与下伏马家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太原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组成,夹黏土岩、泥岩、含砾粗砂岩、薄层石灰岩及煤层。含11~13层煤(煤5~煤13)。含六层石灰岩(自下而上依次为徐灰、一灰、二灰、三灰、四灰、五灰),均为很好的标志层;其中徐家庄灰岩较稳定,厚6.0~10.26m、平均7.30m,以含燧石结核为特征。由灰岩(徐灰)底界面至五灰顶界面,厚度210m左右。
山西组:为本煤田重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黏土岩夹中砂岩等,底部以厚度3~5m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下伏太原组顶部灰岩整合接触,总厚94.02~139.14m,平均厚119m。含煤4层(煤1~煤4)。
章丘煤田受岩浆岩破坏严重,地层厚度、岩性变化大,地层对比较困难。
1985年
1985年 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成立,科级建制,于树萱任经理。
1985年9月 召开第一次煤炭工作会议
1986年
1986年5月30日 成立“准格尔旗矿山救护中队”,股级建制,属旗煤炭工业公司下设的事业单位编制15人
1987年
1987年 筹建第一个公司经营、所属煤矿—西纳林沟煤矿
1987年11月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升为县级企业,段存仁担任准旗煤炭工业公司经理
1988年
1988年 公司成立党委
1988年 7月16日,马占海任公司党委书记
1989年
1989年 公司党委组建共青团,准旗煤炭工业公司总支委员会
1989年 公司成立业余党校
1989年 公司组建共青团总支委员会
1989年3月 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9年 成立驻呼分公司
1990年
1990年 公司设立纪检委
1990年7月 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驻包头经销公司成立
1991年
1991年—1997年 郭金树任准旗煤炭工业公司经理
1991年6月 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1992年
1992年12月7日 成立“转换经营机制”改革领导小组
1993年
1993年 准旗煤炭工业公司被评为一九九三年全盟煤炭行业先进集体
1995年
1995年8月26日 郭金树任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
1995年10月6日 公司党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6年
1996年10月20日 杨二喜任煤炭工业公司副经理(主持煤炭工业公司工作)
1997年
1997年4月11日 设立准格尔旗煤炭工业管理局办公室,负责煤炭工业管理局日常事务工作
1997年 杨二喜任党委书记 苏世才任纪检书记
1997年 成立准旗煤炭工业公司团委
1998年
1998年 全旗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1998年 全旗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 第一次转制为国有资产控股,职工参股,改名为准格尔旗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与准格尔旗煤炭管理局机构分设
1998年4月 郝锐军任公司党委书记,杨二喜任副书记
1998年 公司党委被评为全旗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1998年 公司党委被评为全旗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 王爱平被为1997年度全旗“十佳主人翁
1998年6月8日 杨二喜、郝税军、王生贵、王培清、石关印、刘波、祁孝清、张利清、李金良、李贵生、赵建民、康建明当选为董事会成员
杨二喜任煤炭工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郝锐军任煤炭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付二银、刘海祥、张耿、苏世才、李效先当选为监事会成员
张耿为监事会主席
1998年2月25日 准旗煤炭集团公司被盟行署确定为重点工业企业
1998年 从陕西省神木三江煤化工研究所引进技术,成立了准旗第一家机制炼焦厂。
1999年
1999年 杨二喜被评为1999年度全旗“十佳主人翁”
1999年 郝锐军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9年 新建全市第一家活性炭企业。
1999年7月7日 全公司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制度
1999年3月4日 一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召开
2000年
2000年2月16日 一届二次股东代表大会召开
2000年8月28日 准旗伊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民营化转制
2000年11月15日 公司召开一届二次股东大会
2000年 12月15日 同意伊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分公司黄河水泥公司分立
2000年 公司被评为全旗“四个有”企业党委
2000年 公司工会被评为全旗工会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2001年
2001年7月4日 设立“准格尔旗伊东集团技术开发中心”,杨二喜任准旗伊东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兼)
2001年11月15日 召开准旗伊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一届二次股东大会,选举范林为公司监事会主席
2001年 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合作开发全国首家超纯煤项目
2001年6月 公司党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2001年 郝锐军被评为2000年度全旗“十佳主人翁”
2002年
2002年1月,被鄂尔多斯市煤炭局评为二00一年度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2年 筹建鄂尔多斯地方煤炭企业第一家机械化,综合开采矿井—牛连沟煤矿
2002年2月24日 成立准旗伊东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3月6日 召开一届四次股东代表大会
2002年4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2年 被准格尔旗煤炭工业管理局评为2001年度全旗地方煤矿安全管理一等奖
2002年9月27日 企业名称变更为“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 公司被评为全旗经济技术创新单位,杨二喜被评为创新能手,公司工会被评为准格尔旗先进工会
2002年 公司工会被开发区评为2001年度工会工作实绩突出单位,范林被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2002年 杨二喜、丁海宽被评为2001年度全旗十佳个人
2003年
2003年3月 公司工会被评为全旗工会工作先进集体、范林被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2003年3月 被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局评为二00二年度全旗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一等奖
2003年7月 公司团委被评为全旗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2003年,公司进入“自治区20户重点煤炭企业”
2004年
2004年4月5日 建设壕—羊公路
2004年9月21日 准格尔旗煤转化研发中心在集团设立
2005年
2005年4月8日 召开二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成员(13人)杨二喜任董事长、郝锐军任副董事长;新一届监事会成员(3人)范林任监事会主席;新一届工会成员(7人)范林任主席
2005年7月 公司党委被评为2004年度全旗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等奖
2005年8月16日 公司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2005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2005年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周年,民营5周年
2005年 被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2006年
2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一行来我公司扶贫煤矿视察指导工作。
3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全旗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
3月,我公司被鄂尔多斯市煤炭管理局授予2005年度全市煤炭行业先进集体。
3月,被准格尔旗总工会评为2005年度工会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3月16日,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十五”期间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3月20日,公司团委被评为2005年度全旗共青团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
3月21日,自治区党校组织全区各旗、县主要领导来公司扶贫煤矿参观考察。
3月24日,旗四大班子领导贺隽、李靖、白智、淡憨、尚志强、王建民携旗财政、教体、水利、林业等部门的领导来我公司调研。
3月25日,被中共准格尔召镇委员会、准格尔召镇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纳税大户企业。
4月,被中共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委员会、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评为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等奖。
4月14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决策层与经营层分设,杨二喜任董事长,刘二文任总经理。
5月,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贡献十佳企业奖。
5月2 5日,内蒙古伊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人会议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集团公司隆重召开,筹备成立。
6月20日,伊东高岭土公司1万吨高温煅烧高岭土项目开工。
7月1日,被旗委评为2005年度全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等奖。
8月5日,伊东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及酒店工程封顶。
8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布2005年度百强工业企业名单,公司位居第27位。
8月21日,伊东集团神山矿区移民新村开工奠基仪式在准格尔召镇黄天棉图村隆重举行。
9月8日,我市地方煤炭企业建设的第一座机械化综采矿井——伊东集团扶贫煤矿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改完成并投入试生产。
9月21日,由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内蒙古工业大学和我公司三方合作建设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正式在薛家湾签约。
2006年被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授于2005年度 AAA信用企业。
11月25日,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主办,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大力支持的“2006年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公司以770.48%的成长速度入围非上市非国家控股企业前十强,居第四位。在参选能源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一。
2006年12月被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突出贡献企业一等奖。
12月16日,召开了中共伊东煤炭集团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丁海宽、马金山、王浩勇、刘二文、刘向谢、杨二喜、苏巧荣、郝锐军、袁永刚为公司新一届党委委员。选举产生丁海宽、刘文清、赵光明为第四届纪律委员会委员。
12月16日下午召开的中共伊东煤炭集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选举郝锐军为公司党委书记,选举杨二喜、刘二文、苏巧荣为党委副书记。
12月16日下午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一次会议上选举丁海宽同志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2月26日,我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2月底,伊东集团矿山救护中队被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评为“2006年度全区矿山救援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
2月4日,董事长杨二喜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英才。
2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自治区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名单(内政办发[2007]8号),我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榜上有名。
3月8日,召开二届三次股东代表大会暨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会上董事会奖励经营班子50万元。
3月,被共青团准格尔旗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全旗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
4月4日,公司召开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方案优化论证会。
4月6日,扶贫煤矿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自治区验收。
4月12日,公司在锡盟建设的花岗岩生产线开机生产。
4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全旗煤炭工作一等奖。
4月,被中共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委员会、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等奖。
4月,被准旗工会评为“2005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4月,被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全旗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企业。
4月,加入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协会,成为安全生产协会团体会员。
5月10日,被鄂尔多斯市总工会授予全市五一劳动状荣誉称号。
5月14日,公司扶贫煤矿改扩建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5月,获准旗团委、准旗党委组织部、准旗党委宣传部、旗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全旗首届“凯源汽贸杯”旗情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5月,被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中企标国际信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企业信用评级组委会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5月23日,自治区团委副书记刘春来公司视察指导工作。
5月30日,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云峰来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视察。
6月5日,全国煤矿整顿关闭现场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公司整合技改矿井东圪堵煤矿被作为此次全国煤矿整顿关闭现场会的参观点。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付建华及现场会与会人员到东圪堵参观指导。
6月7日,自治区经委副主任韩瑞峰率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自治区环保局检查组到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就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6月9日,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部长斯琴来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6月,被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计协会确认为2007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
6月,被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全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等奖.
7月,我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管理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中心评为2007年民营企业100强。
7月,公司董事长杨二喜被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管理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中心评为2007年内蒙古民营经济杰出贡献人物。
8月4日,伊东循环经济产、学、研挂牌仪式在科宇公司举行。
路桥公司松树墕收费站建成通车。
9月10日,中共准格尔召镇委员会、准格尔召镇人民政府授匾“捐资助学 扶贫济困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9月,公司被鄂尔多斯人民政府评为“全市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11月7日,集团公司搬入新办公大楼。
12月3日,公司被列为国家级煤炭行业六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
2008年
1月
17日,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在集团公司新办公大楼召开。
31日,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3月
1日,公司被评为“2007年度全市煤炭行业先进集体”;
18日,“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授牌仪式暨伊东煤炭艺术团挂牌仪式在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前举行;
18日—19日,集团公司二届四次股东代表大会暨四届一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在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会上董事会奖励经营班子1050万元;党委副书记苏巧荣当选新一任工会主席。
31日,栗家塔煤矿综采工作面试产成功。
4月
11日,中国企业文化经验交流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公司被授予中国安全文化管理示范单位称号,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郝锐军荣获中国文化管理特殊贡献人物。
21日,能源化工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在多功能会议厅召开。
23日,旗四大班子来公司调研。
23日,公司被评为“2007年度全旗党的基层建设工作”一等奖,和“2007年度‘心系农村 服务百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24日,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干馏煤,年产10万吨甲醇项目主体设备4号直立炉点火烘炉仪式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举行。
30日,市政协主席徐万山来我公司视察。
5月
14-20日,集团公司“迎奥运讲文明 树新风 促和谐”首届员工篮球、乒乓球比赛在准旗一中体育馆举行。
14日,公司机关全体员工为四川震区捐款10万多元。
被评为准格尔旗200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6月
3日,集团公司党委举行缴纳特殊党费支援震区仪式。公司全体党员共交纳9万多元。
4日,东方能源化工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东方能源化工公司第一届总支委员会。书记马金山,副书记刘文清,委员司建华、赵光明、郝丽琴。
6日,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中外合资签字仪式。
6月被评为2007年度鄂尔多斯市煤炭诚信企业。
26日,公司党、政、工、安委会联合在伊东广场举行“庆七一 迎奥运 保安全 促和谐”大型文艺晚会。
7月
公司党委被旗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授予全市城镇基层党建非公有制企业“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2日,旗团委邀集东南大学 团到公司做关于员工激励和团队精神的讲座。
16日,伊东酒店全面试营业.
28日,公司被评为鄂尔多斯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先进企业,
29日,全市街道社区暨“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会在东胜举行。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巧荣参加了会议。
29日,公司董事会成员到三联调研。
8月
22日、27日董事会和董事会(扩大)会议决议:出资三十五万元赞助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庆祝建党87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出资二百万元资助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建设;出资赞助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办学经费五十万元。
23日,自治区党委督察组(督察室副主任贾来宽一行)来我公司调研。
28日,宏测煤矿90万吨标准现代化矿井投入试生产。
30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曹玮一行来公司考察.
9月
1日,《走进伊东》栏目开播,开播晚会——音画青春在薛家湾六小举行。
5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培训班在秦皇岛开班,我公司派员参加。
9日,培训中心举行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仪式.
11日,董事长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赞助准格尔旗第五中学办学经费贰万元。
17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携自治区两名全国人大代表来我公司调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08年9月16日以中煤协会综合[2008]122号文件发出通知,公布2008年中国煤炭工业100强,我集团公司位列2008年煤炭工业100强第46位,比2007年排名上升了14位。
10月
16日,铁煤伊东煤机公司剪彩,正式投入试运营。
16日,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张勤一行来公司开展访问活动。
21日,呼铁伊东古城湾战略装车基地剪彩,正式投入试运营。
28日,集团公司安委会“扩大”会议在多功能厅举行。
11月
1日,集团公司与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年产1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合资签约仪式。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伊东集团股权占55%,西蒙集团股权占45%。
5-8日,伊东煤炭集团卓越领导团队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培训。
11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25日,在准格尔召镇召开了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宏测、宏鑫煤矿试产客户座谈会。
26日,印发《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27日,集团公司被准旗红十字会授予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献爱心先进集体。
11月, 集团公司跻身2007年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榜,居第894位。
12月
21日,在纪念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暨行业表彰会上,东方能源公司与董事长杨二喜分别被评为煤炭工业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扶贫煤矿及闫新林分别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和“双十佳”矿长称号。
2009年
1月
14日-15日上午在集团公司多功能会议厅召开2009年工作会议
2月
24-25日,召开第三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新一届董事会成员(13人)杨二喜任董事长、郝锐军任副董事长;新一届监事会成员(3人)范林任监事会主席。
3月
5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集团公司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
4月
20日上午,全旗党建工作会议在薛家湾会议中心召开。
25日,由旗总工会、旗直属机关工委、旗团委、旗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庆五一、迎五四,构建和谐准格尔”全旗职工文艺汇演在薛家湾会商中心举行,我公司选送的节目歌伴舞《中华情》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8日,旗工会召开全旗工会工作会议,会议上公司工会被评为2008年度全旗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巧荣被评为2008年度全旗工会工作先进个人。
5月
11日,伊东集团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甲醇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大路新区煤化工基地举行。
集团公司总经理刘二文、扶贫煤矿综采机电队长刘国清荣获“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2日,“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为支援灾区重建,集团公司举行“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暨博爱一日捐”活动。
31日,伊东集团100万吨电石项目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开工奠基。
6月
18日,“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职工文艺比赛在集团公司多功能厅举行。
20日,集团公司六月份生产经营调度会在东圪堵煤矿召开。
7月
1日,放歌伊东-纪念建党88周年暨职工文艺比赛颁奖晚会在多功能厅举行。
伊东集团 “保增长、保稳定、促和谐”宣讲进矿区
投资1000多万元的伊东集团研发中心办公楼及实验车间投入使用
8月
8月9日,内蒙古伊东菲尼克斯输送带项目在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开工奠基
8月9日,伊东集团在呼伦贝尔市召开2009年煤炭业务座谈会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2009全国煤炭企业100强第39位,2009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第29位
9月
9月2日到5日,伊东集团卓越领导团队高级研修班举行第八次培训并进行结业典礼
9月13日,伊东培训中心举行第三届综合机械化采煤操作工岗前培训班开班
9月10日 ,准格尔旗教育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伊东集团注资200万元。
9月13日,伊东培训中心举行第三届综合机械化采煤操作工岗前培训班开班。
9月2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到伊东集团调研指导工作。
9月29日,鄂尔多斯市国礼陶瓷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暨“四个基地”揭牌仪式,
10月
公司位列2009中国民营500强企业132位
10月27日,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大会在东胜区隆重召开,,伊东集团荣获“创新型企业”荣誉称号,回收兰炭生产中的干馏煤气联产甲醇项目获得“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奖”。
12月
12月22日,我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联合重组完成,12家民营企业以总资产243亿元组建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
与太原组为连续沉积,局部可见冲刷接触,为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含煤地层。底以太原组顶部灰岩顶面为界,顶以泥岩基本结束、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大量出现为界。
主要由3个砂体构成山西组含煤地层的沉积骨架。以下部的S1砂岩底作为山西组底界,含煤2~4层,最上部的煤层称之为2煤,中下部的厚煤层称为3煤层,3煤层常分叉为3上、3下两层,间夹S2砂体,当3上、3下合并时,S2砂体即尖灭。山西组为山东省鲁西南地区主要含煤组,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对比可靠。上部的2煤层,在淄博、章丘煤田局部可采;黄河北煤田编号为2、3煤层,不可采。统一编号的3上、3下煤层,相当于淄博煤田的3煤层,章丘煤田的3、4煤层,黄河北煤田的4煤层。
在山东省境内,山西组地层厚度、岩性、含煤层等各地差异较大,厚度整体显示北东厚、南西薄之特点。从岩性上看,淄川、昌乐、莱芜、济宁、枣庄一带砂岩比例较大,自南西向北东有增厚变粗之势。所含煤层,南北差异明显,肥城-平邑地层小区以北,煤层较多,但煤层均较薄,可采煤一般仅有2层;而济宁-临沂地层小区,含煤一般2~3层,但可采煤一般都有2层,且单层厚度大,横向变化稳定,是该区主要的采煤层,具有重要工业价值。
本研究区内,山西组仅在章丘、淄川一带见有露头。淄川、昌乐一带地层厚度在119~122m左右,阳谷—茌平一带在63~85m左右,章丘一带最厚,达218m,岩石颜色主要呈灰—深灰色,少量砂岩呈灰白色,在淄川一带砂岩整体偏褐灰—褐黄色调。在岩性上,阳谷-茌平和章丘一带以泥岩偏多,砂岩与泥岩厚度比在0.3~0.78左右;淄川一带,砂岩含量增多,砂岩与泥岩厚度比为3.4:1;而东部昌乐一带则主要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少量泥岩,砂岩与泥岩之比高达6.6:1。该组所含煤层变化亦比较大,聊城东部见3层煤,厚度在3m左右,而淄川一带仅见1~2层煤线。可见,该组自西向东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地层厚度西薄东厚,而所含煤层厚度则是东西两侧稍厚,中间薄,整体可采性差。
综合盆地沉积记录、岩浆作用和构造变形方面的研究成果,鲁西 ( 南) 地块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序列性、阶段性和构造应力体制的交替性,可将研究区沉积 - 构造 - 岩浆演化历史划分为 11 个阶段 ( 山东煤田地质局,1993张锡明等 2007李三忠等,2005) ,每个阶段之间的构造性质和盆地格局不同,它们之间的转换勾画了区域构造动力体制和岩石圈深部热体制的演化。
( 1) 早古生代前含煤盆地基底形成阶段
聚煤前华北地区是我国形成较早的古隆起区,石炭 - 二叠纪含煤岩系是在华北寒武 -奥陶纪盆地地台基础上沉积的。华北盆地基底主要为太古宙、元古宙深变质岩组成的稳定地块。古元古代末的吕梁运动时期,华北北部边缘的阴山构造带已经出现,南缘的秦岭构造带也开始显现。吕梁运动界面之上相继沉积了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等碎屑岩、泥质岩及硅镁质碳酸盐岩,这是基底之上的第一套盖层。震旦系属浅海相沉积,但华北一般都缺失该套地层。寒武系底部与青白口系间的沉积间表明华北主体部分在距今 7 亿年前后曾一度大规模隆起。
寒武系与奥陶系间多为整合接触,在全区均有沉积,厚 600 ~1500m,属浅海沉积,表明再度沉降接受沉积后华北古隆起区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色。中奥陶世后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华北地区整体隆起,使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缺失,华北地区经历了长期剥蚀、夷平和准平原化,为晚古生代含煤岩系的沉积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溪组广泛地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不同层位的灰岩侵蚀面上。该侵蚀面较平缓,总体呈准平原型岩溶地貌。
总之,早古生代华北盆地主压应力方向为南北向 ( 图 3. 8) ,盆地以垂直震荡运动为主。研究区及其外围与华北板块经历了共同的盆地构造演化历程。
图 3. 8 加里东 - 印支期南北向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示意图( 据山东煤田地质局,1993,修改)
( 2) 晚古生代 ( 晚石炭世—二叠纪) 盖层稳定发展阶段
晚古生代华北盆地继承了早古生代南北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 ( 图 3. 8) ,但盆地运动开始出现南北差异升降。晚石炭世早期 ( 本溪期) ,沉积盆地呈南 ( 盆地南缘呈现起伏不大的隆起区) 北高 ( 陆相沉积) 、东西相对低的古地理格架,海水主要由北东方向的辽宁、吉林和南部的安徽、河南及甘肃由北东、东、南东和北西方向侵入盆地,沉积了一套陆表海障壁 - 潟湖 - 滨外陆棚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晚石炭世晚期 ( 太原期) 盆地持续下降,地形更趋平坦,沉积范围更宽广。但由于南北向挤压应力场的不均匀作用,使华北沉积盆地变为北高南低的单斜古地貌,海侵由北东、东南和北西方向侵入变为由南向北方向侵入。至早二叠世山西期,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平稳抬起为陆,南部少数地区仍间有海水侵入事件,盆地的总体古地理面貌与太原期相似,但盆地沉积环境已有显著不同,广泛发育河流 - 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聚煤作用逐步南移。
总之,华北盆地古生代褶曲、断裂及岩浆活动都很微弱,处于稳定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研究区煤层在该时期经历了第一次稳定深埋和变质作用。根据淄博剖面资料,研究区煤系上覆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厚度在 980m 左右。
( 3) 晚三叠世整体抬升与挤压变形阶段 ( 240 ~ 200Ma)
二叠纪末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三叠纪中晚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拼合。印支运动使鲁西南地区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并发生挤压变形。
受到华南 - 华北地块沿秦岭 - 大别 - 苏鲁造山带碰撞的影响,在南北向主压应力场的作用下,鲁西 ( 南) 地块与华北地块其他地区一样,遭受挤压变形,形成近东西走向的宽缓褶皱,局部可见紧闭甚至倒转褶皱,但没有岩浆活动的报道。鲁西南地区当时可能为一个高原,没有晚三叠纪沉积,应处于强烈的剥蚀状态。这个时期郯庐断裂发生左旋剪切变形,变形时代在 210 ~214Ma ( Zhu G 等,2005) 。
印支期 ( 三叠纪) 是我国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转化期。印支期前,主压应力场近南北向 ( 图 3. 8) ,近东西向断层活动,在鲁西 ( 南) 还形成了一些与之近垂直的南北向断层,当时可能存在由北向南的幔流,故而东西向断层一般是向南倾的。印支后期主压应力变为北北西、北西方向 ( 图 3. 9) 。以昌邑大店断层为代表的北北东向断层强烈左行走滑,与其相关,原有的或后出现的北西、北东、近东西向断层也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当时地形与古生代不同,受扬子板块由南向北的挤压,华北地区南高北低,印支末期山东省几乎都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研究区及其外围在该时期主要处于整体隆升、均衡剥蚀阶段。
( 4) 早、中侏罗世弱伸展作用 ( 190 ± 10Ma) ———燕山运动第一幕
这是一个构造活动相对平静的时期,为燕山运动第一幕。继三叠纪碰撞造山之后,岩石圈发生拆离 ( 李曙光等,2001) ,大陆岩石圈内部应力场发生调整,华北地块整体处于弱伸展构造环境,鲁西 ( 南) 地块中的北西向断裂发生拉张,郯庐断裂带各主干断裂均已出现并发生纵张活动,在断裂带北部坊子一带及鲁中隆起区北部沿章丘至淄博等近东西向断陷地带发育坊子组沉积。闪长岩类杂岩侵入其中,成为这次岩石圈伸展作用的重要记录。该阶段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过渡时期,不仅传承了特提斯构造体制向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同时成为两个构造体制转换的重要分界。
图 3. 9 印支期晚期北北西向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示意图Fig. 3. 9 Map showing the NNW tectonic stress field of during late Indosinian epoch in research area
鲁西南地区可能继续延伸了晚三叠世整体处于隆起剥蚀的古地貌,据现有地质资料揭示,研究区及外围没有早、中侏罗世沉积。
根据区域钻探、地震揭露的地质资料,研究区及其外围三叠纪—早中侏罗世一直处于隆起剥蚀阶段。该时期剥蚀的地层主要是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均匀剥蚀厚度在 300m左右。
( 5) 中、晚侏罗世挤压变形与地壳增厚作用阶段 ( 170 ~ 135Ma)
自中侏罗世晚期开始,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发生了重要转折,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使东亚陆缘构造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从被动陆缘转换为主动陆缘,区域构造应力场也由南北向变为南东东 - 北西西向 ( 图 3. 10) 。受到这一板块动力学体系的影响,华北地块东部地区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变形,多幕式的挤压事件使鲁西 ( 南) 地块基底和沉积盖层发生不同程度的逆冲 - 褶皱变形,形成北北东至北东向紧闭 - 宽缓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
该时期地块东部边界的郯庐断裂发生左旋走滑活动,由其导生的北北西向与北北东向两组扭裂面利用已有断层又不同程度发展,特别是北西向断层有明显活动,山东省各区以隆升为主,但鲁西南地区相对下降,接受蒙阴山组 ( J3) 沉积,末期在鲁东沿着北东、北北东断层有岩浆侵入。鲁西南地区上侏罗统蒙阴山组分布明显受断层控制,主要分布于嘉祥断层以西 ( 图 3. 11) 。济宁凹陷侏罗系残余地层厚度变化在 0 ~ 1100m 之间,平均608m。侏罗纪地层残余厚度最小值出现在济宁凹陷东北和东南,为 0m侏罗纪残余地层厚度最大值出现在 YZ - 1 井,钻遇侏罗系 1146m,未钻穿。济宁凹陷侏罗系厚度总体由东北、东南向西、西南方向增厚。根据区域侏罗系残余地层厚度变化规律,推测预测区侏罗系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厚度变大,变化在 200 ~1000m 之间。
图 3. 10 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分布示意图
蒙阴山组分布特征说明,晚侏罗世研究区及其外围发生了受南北向断层控制的差异升降,与此同时,这种差异升降又对下伏石炭 - 二叠纪煤系地层造成二次剥蚀———差异剥蚀作用,即煤系地层在沉降的地方作为侏罗系沉积的盆地基底、相对抬升的地方作为侏罗系沉积的剥蚀物源区。研究区及其外围二叠纪煤系残留地层厚度如图 3. 12 所示。
由图 3. 12 可以看出,晚二叠世残余地层厚度也受断层控制,在西部菏泽凸起,受田桥断层控制,残余地层厚度表现为由西向东增加,变化在 0 ~ 360m 之间,地层残余厚度最大值出现在 Y32 和 P119 井附近,达442m。在东部济宁凹陷和成武 - 滕州凹陷西部,受嘉祥断层和孙氏店断层控制,残余地层厚度表现为由东向西增加,一般变化在 0 ~ 240m之间,地层残余厚度最大值出现在成武 - 滕州凹陷 J6 -3 井附近,达 427m。根据区域晚二叠世残余地层厚度变化规律,预测区上、下石河子组地层残余厚度总体呈由东向西厚度变大,推测变化在 80 ~160m 之间。
图 3. 11 预测区及其外围上侏罗统残余地层厚度等值线
图 3. 12 预测区及其外围上二叠统 ( 上、下石盒子组) 残余地层厚度等值线
( 6) 早白垩世岩石圈拆沉、大陆裂谷与地壳伸展作用阶段 ( 135 ~ 110Ma)
自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又一次发生重大转折,构造演化进入到以大陆地壳伸展和大陆裂谷占主导的阶段,表现为广泛发育的伸展构造、断陷盆地、异常活跃的双峰式火山活动等,郯庐断裂巨型古裂谷系在此阶段形成和发育 ( 许志琴等,1982) 。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东部构造体制从中晚侏罗世以陆内挤压变形和地壳增厚作用为主转变为早白垩世以地壳引张伸展作用和岩石圈减薄为主,这种转换主要的深部原因可能与增厚的大陆岩石圈发生突发性拆沉有关 ( 吴福元等,1999,2000) 。在这种构造背景下,鲁西地块同心环状分布形式的断裂构造正与这个时期的岩石圈拆沉和地幔上隆密切相关,即北西向陡倾基底韧性剪切带切割了深部华北地幔亚热柱向外拆离的地幔岩,导致其减压释荷形成深熔岩浆 ( 牛树银等,2004) 岩浆上侵使得变质基底隆升、周缘盖层拆离滑脱,形成典型的鲁西幔枝构造,在顶部则发育一系列明显的拆离掀斜断块。
( 7) 早白垩世末期挤压变形与盆地反转事件 ( 100 ± 10Ma)
这是一期区域性的挤压事件,使早期形成的断陷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地层褶皱或翘倾,上、下白垩统之间形成平行或角度不整合。这种现象在鲁西 ( 南) 不明显,在鲁东的胶莱盆地有明显的记录。郯庐断裂发生左行走滑活动 ( 朱光等,2002,2004) 。
( 8) 晚白垩世区域隆升阶段 ( 80 ~ 60Ma)
经过早白垩世末期的区域性挤压变形,晚白垩世地壳构造演化发生了明显的分异。这个时期,鲁西地块东界的郯庐断裂发生右行走滑活动 ( 张岳桥等,2004) ,鲁西地块进一步隆升。
图 3. 13 预测区及其外围新近纪残余地层厚度等值线
( 9) 古近纪整体隆升和新近纪区域伸展 - 差异升降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白垩纪末,随着太平洋板块向 NNW 方向挤压作用增强,研究区整体表现为北西 - 南东方向区域构造应力场 ( 图 3. 15) ,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左旋走滑作用,鲁西受挤压隆起初步形成现今地貌景观,并使鲁西南研究区缺失古近系。
新近系,随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北东西挤压应力的增强和太平洋俯冲带的东移,在热沉降和重力均衡作用下,研究区出现差异升降运动,研究区新近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嘉祥断层以西地区,济宁凹陷继续处于剥蚀状态 ( 图 3. 13) 。
( 10) 第四纪区域整体拗陷沉积阶段
鲁西南普遍发育第四纪沉积 ( 图 3. 14) 。
图 3. 14 研究区第四纪残余地层厚度等值线
图 3. 15 研究区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应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