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核增产能是什么意思

甜甜的银耳汤
沉静的跳跳糖
2023-02-14 15:57:46

核增产能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呆萌的方盒
文艺的雪糕
2025-08-21 05:44:46

所谓核增产能指的是对于生产煤矿项目,根据《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煤矿各系统环节能力进行评估,综合得到其最大的实际产能数值,高于其证载能力的情形,将证载即批准的合法登记产能调高至其系统最大产能的过程,叫作生产能力核增。

作为控制煤矿产量限度的核定产能与煤矿实际具备的生产能力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有分析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煤矿至少可具备其核定产能120%至130%的生产能力,但在超产入刑等强监管措施下,煤矿自身增产动力有限。

目前煤矿产能主要用于保供。一家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煤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对口保供范围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地区的数家煤电供热企业,应能源局的调剂要求,需要完成42万吨的保供任务,该煤矿将42万吨煤炭销售给规定的任一保供对象均可。

现阶段其实是用存量的煤炭产能补保供,而非用新增产能保供。煤炭企业的产能,一部分用于保障长协合同,一部分向市场外销。

最新回答
友好的鱼
虚拟的画笔
2025-08-21 05:44:46

将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已核增煤炭产能2.2亿吨左右,并增加应急产能约1亿吨。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再“出手”,明确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并新增3亿吨煤炭产能,彰显了强化能源稳价保供的坚定决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新增煤炭产能解读为鼓励和扩大煤炭消费,更不能误读为是给“双碳”目标变相松绑。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21年,虽然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56%。从今年的供需形势看,我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给弹性增强,运输保障能力加强,煤炭市场供需总体上将保持平衡态势。但是,由于国际能源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安全环保约束、疫情反复、极端天气、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等因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繁荣的巨人
刻苦的月亮
2025-08-21 05:44:46
增加煤炭产能主要靠先进产能的产出增加,先进产能指的是一级安全标准煤矿、优化生产系统煤矿、煤电联营煤矿等。这部分产能的产能置换指标折算能达到130%-300%,也就是说最高能释放出三倍的设定产能。

高兴的黑米
含蓄的黑猫
2025-08-21 05:44:46

一、行业状况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中国能演消费的主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长期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实施将使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因此长期看煤炭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但增速将放缓。短期看煤炭行业将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煤炭资源整合、运输通道建设、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影响。2014年初以来我国煤炭需求直线下滑,煤炭企业库存快速上涨,价格连续发生下滑。2014年四季度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略有回调,单“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并未改变。2015年以来,受需求下降、供大于求的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较大。

二、行业前景

总体来看,目前受国民经济景气度下行以及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但在国家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煤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在包括取得国际能源定价权方面,我国也更加需要做强做大资源类企业。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煤炭市场将会呈现供需平衡的基本格局。随着国家各项行业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煤炭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也将得以强化,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

1、煤炭供给

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储量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为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继续负增长,同比下降3.28%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仅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10.22%。从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三大煤炭主产区来看,煤炭产量总体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几年煤炭供给将处于收缩的状态。

2、煤炭需求

从煤炭需求方面来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四大行业,合计约占煤炭需求量的九成。受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政府坚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社会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耗煤企业的需求增速也随之放缓。此外,政府对高耗能产业节能的政策力度日趋增大,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呈下降趋势,对煤炭需求的增长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顺心的西牛
闪闪的篮球
2025-08-21 05:44:46
“煤化工”最近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里,是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要求“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 地方上,内蒙古提出了“到2020年把内蒙古东部地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的目标,并初步规划在东部地区建设呼伦贝尔、霍林河、锡林浩特三个国家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其他地方也不甘落后,新疆、山西、安徽、云南、宁夏、河南等省区也纷纷抛出壮语,积极筹建世界级煤化工基地。 这不禁让人想到三年前传统煤化工的窘境。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煤化工分传统和新型两种,传统的涉及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领域,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烃四种。目前国内传统煤化工已有很长的历史,新型煤化工才刚刚起步。 2004年以来,传统煤化工开始过剩,发改委的文件指出,根据各地在建和拟建项目情况及未来市场需求预测,2010年电石和焦炭产能仍将大大高于市场需求。 产能过剩将会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经营风险显著上升,因此,国家政策已经将其列为限制发展的范围。化肥市场有限,已经饱和;焦化也受到国家的限制。 正当所有的舆论都对传统煤化工喊停的时候,峰回路转,新型煤化工开始进军。随着国际国内投资者纷纷进入,新型煤化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 陈亚飞建议一些做传统煤化工较成熟、规模大的企业逐渐向新型产业发展,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采用参股、控股等形式与西部煤炭富足地区进行合作,同时与科研院所联合,寻找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做好前瞻性准备,培育新的产品,慢慢转型。 新煤化工时代 目前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有30项,总投资达800多亿元,新增产能为甲醇850万吨,二甲醚90万吨,烯烃100万吨,煤制油124万吨。而已备案的甲醇项目产能3400万吨,烯烃3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 从市场上看,石油资源短缺,油价一直高位运转,以煤化工产品替代石油是一种趋势;从战略上看,石油是战略资源,1/3靠进口,而且存在有钱买不到的情况,储备石油很重要;从成本上看,4吨煤一吨油,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在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3%,“缺油、少气、富煤”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煤化工是必然选择。 一个新的煤化工时代已经诞生。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新型项目也是各有利弊。企业新一轮抢滩煤化工领域,存在很大的技术和资金风险,每个企业只能自己衡量,两者相利取其重,两者相害取其轻。其中,煤制甲醇、二甲醚已经投产,产量也位于世界前列。甲醇盲目发展的势头逐渐显现,继续发展下去,到2010年甲醇供应就将明显过剩。另外,甲醇在替代交通领域原料上,存在热值低、机械腐蚀性等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关于甲醇汽油的相关国家标准迟迟不能推出。 发改委在2006年7月就曾发文:不再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 与甲醇的担忧不用,同是替代交通领域的材料,二甲醚却更为专家所认可,二甲醚是民用市场上最为成熟的替代燃料。发改委出台的关于煤化工产业管理意见上,也明确的将二甲醚定性为具备前景的能源替代品,适合中国能源结构的燃料。 煤制油和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徐斌说,“还存在技术和工程上的风险”。 陈亚飞说煤制油是个高利润行业,只要原油价格在每桶40美元就赚钱,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以及石油的稀缺性,煤制油等能源替代性的煤化工有巨大利润空间。 “煤制油只有我国和南非在做,只要有一条生产线成功,就是了不起的进步。”徐斌说。 煤制油和烯烃不是中小企业能做的,只有神华、兖矿等大型企业集团才能真正进军这些领域。按照国家不低于300万吨以下的要求,一万吨要一个亿的投入,一个项目至少要300亿元。 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是神华集团。2008年正式投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备受关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技术,由神华集团自主研发。规划规模500万吨油/年,一期工程的第一条生产线为100万吨油/年,已被中国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列为煤化工示范工程。除了内蒙古外,神华在宁夏、陕西等地也有煤化工项目,年产52万吨煤基烯烃项目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计划2009年竣工投产。在新疆,神华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持有新矿集团51%的股权,并与其开发千万吨级煤炭液化项目。 中煤集团是继神华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自2006年8月成立“中煤集团能源及煤化工技术中心”后,哈尔滨60万吨烯烃、220万吨甲醇项目相继实施,预计投资达到百亿元。另外,中煤也开始推进在鄂尔多斯的煤化工项目。 对于煤化工,兖矿集团显得与众不同。它选择了海外发展,德国威斯特伐伦州的鲁尔区被称为世界“煤的故乡”,兖矿集团在这里建成了鲁西南煤化工基地。山东煤炭自己濒临枯竭,国家鼓励兖矿这样的大国企走出去。而兖矿对自己的重新地位也把煤化工列为了主业之一。 除了煤炭企业,煤化工热也波及了其他央企。近期,山西晋城的煤化工产业就引起了中海油、中化集团极大兴趣,两大集团将联袂在晋城煤化工产业中作战略投资。另外,山东鲁能、中国华电、国投集团等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也相继在新疆等地签订协议,预计投资过千亿元。

自信的麦片
活力的河马
2025-08-21 05:44:46

——以下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和净进口量较维持小幅增长,有效供给保障增强。根据中煤协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原煤产量36.80亿吨,同比增长4.5%。从逐月产量来看,除了7月煤炭产量低于2.90亿吨,其余月份产量均维持在2.90亿吨以上。

2018年全国煤炭进口2.81亿吨,同比增长3.9%;出口493.4万吨,同比下降39%;净进口2.76亿吨,同比增长5.2%,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分月度来看,2018年7月煤炭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速高达49.1%。

需求方面,2018年煤炭消费同样保持小幅增长,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据测算,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1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6.2亿吨,建材行业耗煤5亿吨,化工行业耗煤2.8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6000万吨。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行业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但行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以彻底解决。例如,全国总体煤炭产能相对过剩的态势没有改变,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生产力水平有待提升,去产能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难、人才流失与采掘一线招工接替等问题仍然突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对此,要继续坚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不搞无序竞争;要加快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在当前的形势下要下决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退出不达标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产能,加快退出资源枯竭、生产成本高、煤质差、开采难度大、扭亏无望的落后产能。

同时,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逐步建立煤炭上下游产业链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障煤电、煤钢企业长期稳定供应、稳定价格、稳定运行,要构建煤炭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煤炭消费难以大幅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当前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总体产能相对过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随着煤炭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产量将进一步增加,2019年企业排产新增煤炭产量1亿吨左右。

从需求端来看,全国煤炭消费难以大幅增长,极有可能与2018年持平,,甚至可能呈现略有下降态势。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因素不支持煤炭消费快速增长,尽管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仍是好的,但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当前反全球化的外部环境趋势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竞争代价提升,经济增长很难超过前些年发展水平,难以支撑煤炭消费快速反弹。

另一方面,主要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费难于乐观。近几年我国电力供大于求态势未变,随着国家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大力促进清洁电力消纳,风电、核电等清洁电力消费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将会大于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速,全国煤电消费量很有可能持平或减少,将带动电力行业耗煤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十三五”后期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发展峰值期到来,这两个行业的煤炭消费增长有限;随着煤炭价格在相对高位稳定运行,现代煤化工发展的经济性不强,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增长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