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的上榜企业有哪些?
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协鑫第一 晶科第六
华夏能源网
10月22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能源报社共同发布“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魏秋利介绍,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500强”企业的入围门槛增速放缓,进入了一个平台期,这也反映了新能源产业整体发展的现状。
2019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产业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储能产业继续快速发展,而太阳能则继续放缓,储能产业首次超越太阳能产业。
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2019“500强”中国入选企业数及总营业收入双双下滑但是,中国入选企业的平均规模却继续增长,而且整体排名上升。
2019“500强”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有协鑫集团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列第一和第六。
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光伏企业榜单
排名公司国家/地区
1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6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
33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35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中国
36通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39NextEra Energy Inc.美国
43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47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中国
54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56First Solar Inc.美国
60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61Hanwha Q CELLS Co., Ltd.韩国
68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71BayWa R.E.德国
76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77Sunpower Corporation美国
81Solar Danmark A.S.丹麦
84Xcel Energy Inc. 美国
86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中国
88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中国
89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91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93Tata Power Ltd印度
96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138江苏苏美达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
140Solar Frontier K.K.日本
141Wacker Chemie AG德国
145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以色列
146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中国
155SMA Solar Technology AG德国
156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180晋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中国
188Ingeteam Corporation西班牙
190东旭蓝天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国
191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00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06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12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228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236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54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255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58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65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82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292Motech Industries Inc.中国台湾
315Meyer Burger AG瑞士
317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323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327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339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347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354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369中美矽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377Adani Green Energy Limited印度
382正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389Enphase Energy Inc.美国
394熊猫绿色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403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
430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美国
431江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448硕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458珈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477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4799REC Silicon A.S.A.挪威
487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498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可参考:资料来源
“新能源企业30强”中有13家上市公司。从企业性质来看,有,5家央企和18家民营企业;从行业来看,有12家太阳能、8家风能、4家新能源综合性集团、3家汽车新能源动力企业、2家核能和1家生物质能企业;从地区来看,江苏占7家、北京6家、河北3家、山东3家、上海2家、广东2家、深圳1家、新疆1家、江西1家、安徽1家、香港1家、湖南1家、浙江1家。
首届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评选活动历时近3个月。2010年6月初,组委会通过中国贸促会各地分会推荐、媒体推荐、行业协会推荐以及组委会直接电话联系等方式,征集了约300家新能源候选企业。2010年7月1号至16号,行业主流企业纷纷提交候选企业资料,组委会秘书处从中遴选出90多家企业参与30强评选;2010年8月5日,组委会秘书处将把参选企业信息汇总制成电子版文件并提交给专业评委和媒体资深记者评委,结合网络投票,2010年8月17日“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正式揭晓。同时,“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评选正式推出。
“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评选开创新能源领域评选的先河,是迄今为止中国新能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最有影响力的行业评选活动。主办单位希望通过此次评选,将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行业优秀的企业推向公众,推向海内外。评选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文批准授权组委会执行,整个活动不含任何商业行为,企业参选全程免费。同时,本次评选活动的媒体推广呈现出覆盖面广、力度大、周期长、针对性强等特点。伴随着新能源企业30强榜单正式揭晓,更深层次的媒体推广即将展开,包括独家专访、所有海内外合作媒体的广告和新闻宣传,力度空前。
本次评选由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组委会、上海证券报是、腾讯网共同主办,由中国领先的政府及新能源行业公共关系服务商永淳文化承办,罗兰贝格和科尔尼两大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提供专业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本次评选还得到多方参与支持,包括国内外主流媒体和部分新能源行业协会。
30强榜单的成功推出,不仅证明了目前新能源领域受到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凸显此次评选的权威性、公信力。从历届国内外权威的评选活动来看,新能源企业30强评选活动对于新能源优秀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无疑对企业、对企业家的要求会更高,鞭策力度更大。同时,首届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评选成功推出,得到了企业、政府、科研院所、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对于我们评选品牌的塑造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组委会将于2010年9月17日在无锡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
本次评选活动是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的一大亮点,据组委会负责人之一、永淳文化董事长唐祖荣先生介绍,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将于2010年9月17-18日在国家新能源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无锡市隆重举行,组委会已邀请到包括国家能源局领导、江苏省政府领导、中国贸促会领导、美国洛杉矶郡行政长官、墨西哥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菲律宾贸工部副部长等一批政府高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先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先生、北京交大新能源研究所所长姜久春先生、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教授等著名行业专家,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博士、晶澳太阳能CEO方鹏先生、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先生、明阳风电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先生、杉杉科技董事长胡海平先生等数十位行业领军企业家,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先生、青云创投创始合伙人叶东先生、常春藤资本发起合伙人翁吉义先生、深创投总裁李万寿先生等数十位VC、PE界的大腕,以及国际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新能源行业专家、企业家与会。大会以“博弈与创新”为主题,设主论坛和CEO论坛、政策与市场国际论坛、智能电网与储能技术论坛、新能源产业投融资论坛等四个分论坛。在总结大会上,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将全球首发“2010-2011中国及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展望欧洲、美国、中国及其他地区新能源发展前景以及新能源重点行业发展方向和最新技术。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迄今为止中国新能源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行业盛会。大会同期举办第二届太阳能展览会,行业主流企业尚德、晶澳、阿特斯纷纷参展。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建筑节能 地热能 潮汐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一、2021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
1、2021年和2022年,异常高的新增产能成为“新常态”,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产能的90%。
2、太阳能光伏的发展将继续打破纪录,到2022年,新增将达到162 GW。
3、比2019年前水平高出近50%。
4、2020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长90%以上,达到114 GW。虽然2021年和2022年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比2017-2019年平均水平高出5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市场(以下简称“中国”)增长将因开发商急于在补贴取消前完成项目导致的非正常扩张而放缓。然而,全球他个地区弥补了中国的放缓,并保持了可再生能源扩张的步伐。
二、复合增长率高达80%的新能源赛道
预计2025年换电市场规模将达到3324亿元,2021-2025年换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对应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0%-107%,十四五期间换电模式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东方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将有22000个换电站,形成2631亿的换电运营市场。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31%至780万辆,其中换电车占比有望达到30%。根据这一销量,预计2025年将有电站2.2万座,运营市场2631亿座,电站设备市场693亿座,总规模约3324亿元,对应2021-2025年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复合增长率80%-107%,换电模式在“十四五”期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综上所述由于联邦税收抵免的延长,对美国的最新预测是乐观的。美国新的减排目标和基础设施法案如果获得通过,将促进2022年后可再生能源的扩展(超出本预测的新时间范围)。
公司聚乳酸产品处于建设期内,聚乳酸(PLA)产品是一种以可再生植物资源如蔗糖、玉米、木薯或秸秆等为原料,通过糖化、发酵、聚合而生成的全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的聚酯产品,可替代化石基来源的塑料聚酯,为环境友好型材料。
2、吉鑫科技601218:10月29日消息,吉鑫科技收盘于5,32元,涨9,92%。7日内股价上涨13,53%,总市值为52亿元。
3、中利集团002309:10月29日消息,中利集团开盘报价5,48元,收盘于5,67元,涨7,8%。当日最高价5,79元,最低达5,39元,总市值49,43亿。
根据《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2020年之前,国家将重点在16个省的471个县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如采用村级光伏电站方式,每位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5KW,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容量。
4、北巴传媒600386:10月29日消息,北巴传媒开盘报价3,45元,收盘于3,62元。5日内股价上涨0,55%,总市值为29,19亿元。
公告显示,银隆新能源主要从事钛酸锂材料、钛酸锂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电动汽车整车、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珠海银隆基于在钛酸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将业务拓展至储能领域,为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移动通信营运商等提供储能及调峰调频系统设备的系统集成服务。
5、*ST猛狮002684:10月29日,ST猛狮开盘报价6,49元,收盘于6,49元,涨5,02%。今年来涨幅上涨53%,总市值为36,82亿元。
拓展资料: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 Energy)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能源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67201家,其中以2017年为主要注册热潮,2017年全国新能源注册企业数量达8996家。202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注册企业数量为4606家,较2020年增加227家,截至2022年6月28日,全国新能源注册企业数量仅为15家。
新能源行业重点企业: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力诺太阳集团,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已初具规模。到2008年底,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2007年,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2008年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在不利经济形势下仍保持了30%的高增长。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跃过1300万千瓦大关、达到1324.22万千瓦,风力发电能力排名世界第四。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为适应节能减排要求,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车等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国内能源市场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却给新能源发展带来契机。政府抓住结构调整时机,着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良好的发展前景使中国新能源行业受到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引自《2010年空气源行业分析报告》(中国品牌力研究中心)
1、美的Midea (广东佛山美的集团)
2、格力 (珠海格力集团)
3、清华王牌(佛山聚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4、同益 (广东同益电器有限公司)
5、锦江 (杭州锦江百浪新能源有限公司)
6、AO史密斯(AO史密斯集团)
7、真心 (杭州真心热能电器有限公司)
8、德能 (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
9、长菱(广东长菱空调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
10、清华同方(北京同方环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