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什么石能发现煤炭

踏实的大米
体贴的小伙
2023-02-14 02:56:22

什么岩石中含有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最佳答案
怕孤单的老鼠
雪白的水池
2025-07-01 12:00:33

一般情况是,煤炭在泥岩、粉砂质泥岩等河流湖泊相较软的岩层中含有。在我国北方,主要是山西组、太原组、石盒子组等地层含煤,南方主要是龙潭组、须家河组地层含煤。

而石油主要储存在砂岩及灰岩等具有较大孔隙或裂隙的相对较坚硬的岩层中。

当然,也有很多特殊例外。

最新回答
神勇的雪碧
超帅的曲奇
2025-07-01 12:00:3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 ,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 《石史》 ,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煤炭是一种可以用作燃料或工业原料的矿物。它是古代植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

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是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的。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随之发展起煤炭、钢铁、化工、采矿、冶金等工业。煤炭热量高,标准煤的发热量为 7000大卡/千克。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一般也比较容易开采,因而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生产中的燃料。

又找了一下还有更详细的:

1973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北陵附近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下层发现了为数不少的精煤制品。其中有:圆泡形饰25件,耳(王当)形饰6件,圆珠15件,和这些煤制品同时出土的还有碎煤精、精煤半成品和煤块97块。这些煤制品,经过前辽宁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科研所鉴定,“呈弱油脂光泽,均一状结构,硬度、韧性均很大为其特点”,很容易用火柴点燃,燃烧时发出明亮而带黑烟的火焰,并发出一种烧橡皮的气味。经过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证明,其原料就是烛煤。这是世界上用煤最早的确凿证据,也是说明我国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发现并开始利用煤炭的历史见证。

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陕西省4处西周墓中出土了煤雕制品,其中,宝鸡市茹家庄一处就出土了200余枚之多。据此可以判断,早在西周时期,作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陕西地区,煤炭已经被开采利用。

战国时期,除继续利用煤炭雕刻生活用品外,还在当时的著作中出现了关于煤的记载。先秦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就有3处有关石涅的记载:一处见于该书的《西山经》,“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另二处见于《中山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据有关专家考证,女床之山,女几之山,风雨之山,分别位于今陕西凤翔、四川双流、什邡和通江、南江、巴中一带。古今对照,以上各地均有煤炭产出,证明《山海经》的记载基本是对的,同时,说明当时这些地方的煤炭已被发现,而且已积累了一些找煤的初步地质知识。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煤井和相应的采煤技术,煤的用途,不仅用作生产燃料,而且还用于冶铁;不仅能够利用原煤,而且还把粉煤进行成型加工成煤饼,从而提高了煤炭的使用价值。煤的产地不仅在北方,而且在南方,甚至新疆也都有了产煤的记载。同时,煤雕工艺在这时已初步普及。

隋、唐至元代,煤炭开发更为普遍,用途更加广泛,冶金、陶瓷等行业均以煤作燃料,煤炭成了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地位日益重要,人们对煤的认识更加深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唐代用煤炼焦开始萌芽,到宋代,炼焦技术已臻成熟。1978年秋和1979年冬,山西考古研究所曾在山西省稷山县马村金代砖墓中发掘出大量焦炭。1957年冬至 1958年4月,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河北峰峰矿区的砚台镇发掘出3座宋、元时期的炼焦炉遗址。焦炭的出现和炼焦技术的发明,标志着煤炭的加工利用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明朝到清道光20年(1840年)的时间里,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比较重视煤炭的开发,对发展煤炭生产采取了一些措施,矿业管理政策也发生了某些利于煤业的变化,煤炭行业的各个环节,比以前都有较大的进步。煤炭开发技术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尽管当时都是手工作业煤窑,但因其开采利用早于其他国家,因此,17世纪以前,中国煤炭技术和管理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但是,日益衰败腐朽的封建制度终于阻碍了古代煤业的继续前进,这就导致了中国近代煤矿的诞生。

暴躁的香烟
漂亮的小鸽子
2025-07-01 12:00:33
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的沉积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等,而且铁 锰 铝 铜 铅 锌等矿产中 沉积类型的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清脆的蚂蚁
危机的大米
2025-07-01 12:00:33
根据地质年代规律,沉积岩下的煤炭是形成于泥炭纪至三叠纪之间的时期,一般在陆地边缘地带将会有大量的植物残体遗留,经过沉积作用和变质泥炭化,压实石炭化阶段直后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见的煤炭.

所以我认为,在地质年代时期,靠近沿海的陆地边缘的沉积岩下面才有煤炭.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受伤的花瓣
知性的跳跳糖
2025-07-01 12:00:33
煤炭偶然发现拾趣

在我国古代,由于缺少煤炭勘探设备及先进勘测手段,往往是一些偶然的因素,使人们意外发现煤炭资源,从而引发了当地的煤炭开采活动。有的则是人们在有意识的寻找过程中,受到偶然线索的提示,发现了煤炭的赋存。这类情况在我国地方志,以及煤矿历史记载中,甚至传闻轶事中,是不乏其例的。

在山西太原的西山矿区,古来就有关于偶然发现煤炭的传说。一是有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孩子,一天发现有的地方石头着了火,小孩把这种可以燃烧的石头拿回家,用于取暖烧饭。这样,煤炭就逐渐被当地人认识和利用了。

还有一个传说是,有一个上山打柴的农民,在山上看见一些黑石头,与一般石头很不相同,感到很奇怪,就将一些黑石头带回家。但不小心,一块黑石头掉进了灶坑。没想到,黑石头居然能燃起火苗,而且火力比木柴还旺。这样,这里有黑石头(煤)可以用来取暖做饭的消息就传开了。

广东兴宁县的传说也很有趣。几百年前当地人并不知道这里赋存有煤炭。一次一些人在山坡上烧山草作肥料时,偶然发现黑石头也着了火,且经久不熄,热度高。这才知道黑石头可以当柴烧,由此开始利用。此外,有人在山上崩石头或挖树根时也发现了煤炭,于是沿露头挖取煤炭。

广东五华县双头地区的煤炭也不是专门勘探而发现的。据说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双头区黄塔乡万里村有个姓巫的青年,到南洋谋生。他看到南洋人烧的煤与家乡山上露出的黑色石头和土块很相似。咸丰九年(1859年)这位青年自南洋返回家乡。他为证实山上的黑石头、土块是否象在南洋见到的煤那样可以燃烧,便到楠水坑山挖了一簸箕回来。扔进火中,果然可以点燃起火。为此他心情激动,第二天便带领几个兄弟上山去挖,进而又掘洞开采。所开采的煤炭,除自家烧用外,其余的卖给集镇商户。这样,当地的煤炭资源逐渐得到了开发。

内蒙古哲里木盟霍林郭勒地区的煤炭,据说是牧民放羊时发现的。煤田地质勘探部门根据牧民提供的线索,进行正规勘探,发现一个大煤田。

内蒙古满州里一带发现煤炭,据说是见到旱獭从洞中带出的土有煤屑,故进一步调查而得到确认。据《黑龙江志稿》卷23载:“察汗敖拉(在满州里地区)煤矿在察汗敖拉卡伦东数里。该卡卡官王凯胜见旱獭由地内穿穴,所出之土含煤质,遂命卡兵采探。探至丈余见碎煤,至三丈则有煤块重叠。”当然,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已很难考证了。

俏皮的白云
香蕉金毛
2025-07-01 12:00:33
这可不一定,

煤矸石

是一般的石头,很容易出现在

煤系地层

之中的,但是不一定因此就能够发现煤层,事情总是相对的

至于你说的和什么矿物共生,这个说法是外行,煤矸石一般的都是砂岩或者

粉砂岩

之类的东西,是

沉积岩

类型的,不叫做共生。它的成份一般是石英沙粒和泥质

胶结

物胶结在一起,以后

固结成岩

的。

知性的草丛
丰富的狗
2025-07-01 12:00:33
在地下矿层中(有时陆地表面也会出现)会发现煤,就是在一石矿里带一些黑色的石块,那个就是煤矿了。

如果发现在地底(矿洞)里发现有一个纯黑的矿物,那么就表示发现了纯煤,一个纯煤方块可以分解成9个煤块。

称心的往事
无情的蜡烛
2025-07-01 12:00:33
我国古代人民早在三千年前就发现了煤。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最早记述了煤的存在:

“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意思是女床山这个地方,向阳的南坡上有红色的铜,背阴的北坡遍布着石涅。在古代,石涅的意思是可以做黑色染料的石头,可见在《山海经》的时代,煤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被看作是普通的黑色石块。那个时候的煤,仅仅被用来做石雕材料。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发现这种黑色石头可以燃烧,而且火力旺盛,燃烧时间持久,比干草、木材好用得多,于是开始大规模地开采来做燃料。

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年轻时给人进山挖煤,遇到山体滑坡,矿工死伤一百多人,只有他侥幸逃脱。可见这时候的煤炭开采已经颇具规模了。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用煤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煤块和煤饼,煤显然已经成为冶炼行业中的主要燃料。西汉时期的采煤工艺比较简单,基本是露天开采,挖采出来的煤质量不是很高。

魏晋时期,地下采煤工艺开始出现。

曹魏时期,魏国武安城的煤井深八丈,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深度。《晋书》记载,后赵皇帝石虎年轻时盗掘古墓,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煤井,里面有支撑坑道的顶板,还有大量坑道水。

可见地下作业、坑道开采已经是那时采煤的主要方式。一些地方志记录了当时采煤的艰辛,工人挖好井穴,举着火把裸身而入,井穴幽深而狭窄,只能像蛇一样在里面爬行,采到煤后,再像老鼠一样背煤出来。这种采煤方式很不安全,工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总结:

宋元时期,古人改进了采煤方式,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开采技术。

首先采用了井巷分层采煤法,工人们在矿井中布设井巷,将煤炭运输、煤炭开采、人员进入分成不同区域,使复杂的开采工作有条不紊。人们又在巷道内架设梯形支架,使崎岖不平的地底成为较平缓的工作面,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也为采煤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1959年,在河南鹤壁发现的宋代采煤遗址矿井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排水井,由此也能看到当时地下采煤系统的完善。明代时,人们在地下矿井引入了通风系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这样一幅图画:人们在下井采矿之前,先把一根中空的粗竹竿削尖,插入井下的煤层,将有毒的瓦斯引出井外。这些技术采用既是对工人人身安全的保障,也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到了清代,采煤的流程更加科学和合理,井巷、通风、排水系统的布设都有了成熟的方法。虽然这时候仍旧是手工作业,但在当时,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仍能称得上世界较为先进的采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