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山西煤的特点

勤恳的故事
重要的鞋子
2023-02-14 01:05:18

山西煤的特点

最佳答案
勤劳的项链
丰富的母鸡
2025-07-02 01:44:38

山西产是一个产煤大省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地区。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690.8万,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古、朝鲜等36个少数民族。因地处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又因在春秋时期大部地区隶属晋国,故简称晋。省会设在太原市。因煤炭储量丰、产量高而驰名中外,素有“煤海之称”,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多、产量最高的省。山西地处华北聚煤区中段,煤炭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在大同、太原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及浑源、平陆、垣曲等市县和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7%。现在已探明的煤炭储量2000多亿吨,占全国已探明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山西煤具有储量多、品种全、质量优、埋藏浅,易于开采的特点。已探明的煤种有褐煤、气煤、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及弱粘结煤8种,其中练焦煤约占全省煤储量的58.8%,无烟煤占25%,弱粘结煤和贫煤均较少。山西开采和利用煤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采煤并用煤炼铜、煞盐、烧瓷器等,但由于长期受封建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煤炭的生产一直上不去,生产设备也很陈旧,直到解放前夕的1948年,山西年产煤198万吨。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将山西作为煤炭重点生产的省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将原有煤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同时兴建了许多新的煤矿,生产设备也进行更新,使煤炭生产逐渐走向机械化、现代化,产量逐年都有较大的提高,到1985年煤产量达21418万吨,比解放初期提高108倍,占全国煤产量的四分之一,成为全国产煤最多的省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山西北部的大同煤矿是我国目前产量最高的煤矿;中东部的阳泉煤矿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矿;中部的古交煤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的炼焦基地。山西所产的煤,除满足本省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需要外,还要将大部煤炭支援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全国的工农业发展作出之重要贡献。此外,每年还承担了大量的外贸输出任务,主要是远销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和地区。

最新回答
香蕉白云
感性的导师
2025-07-02 01:44:38

1山西的煤炭资源分布特点首先是储量非常丰富,然后是煤质优良,煤炭种类齐全,分布的范围广,山西省全省40%的土地都有煤田。中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3个在山西,分别是晋北基地(以大同矿区和平朔矿区为主,煤质为弱黏煤,气煤,不黏煤,焦煤,长焰煤)煤层稳定,煤炭燃烧稳定,发热量高,是优质的动力煤。晋东基地(以阳泉和晋城为主,另包括潞安,阳城,孟县等)主要出产无烟煤,煤质优良,热量高,硬度大,低灰,低硫,低磷。晋中基地(包括乡宁,古交等矿区)是我国主要的炼焦煤产区。要运往上海和北海,一般先用火车从大同运往秦皇岛,从神木运往黄骅港等港口,再用轮船运输下来。

2将煤炭转换为电能,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保护环境,可以快捷方便地把能源输送到北京。

3在黄河中游的治理中,的确是这样,在山西省内的治理,主要有,植树造林,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对煤矿的矿区要进行绿化,修筑梯田,打坝淤地,退耕还林,对一些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4利的方面是有效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把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带动了与煤炭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弊端,煤矿的开采,使得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加速土地退化,大量的煤炭被用作燃料,使得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洗煤等用水量大,且随意排放,污染水源等

幽默的摩托
殷勤的冥王星
2025-07-02 01:44:38
山西省原来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后来地壳运动,植被被埋压到地下,经过漫长的演变后形成了现在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的形成原因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一座煤矿的煤层厚薄与这地区的地壳下降速度及植物遗骸堆积的多少有关。地壳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遗骸堆积得厚,这座煤矿的煤层就厚,反之,地壳下降的速度缓慢,植物遗骸堆积的薄,这座煤矿的煤层就薄。又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使原来水平的煤层发生褶皱和断裂,有一些煤层埋到地下更深的地方,有的又被排挤到地表,甚至露出地面,比较容易被人们发现。还有一些煤层相对比较薄,而且面积也不大,所以没有开采价值,有关煤炭的形成至今尚未找到更新的说法。

 煤炭是这样形成的吗?有些论述是否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一座大的煤矿,煤层很厚,煤质很优,但总的来说它的面积并不算很大。如果是千百万年植物的枝叶和根茎自然堆积而成的,它的面积应当是很大的。因为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原,因此,地下也应当到处有储存煤炭的痕迹;煤层也不一定很厚,因为植物的枝叶、根茎腐烂变成腐植质,又会被植物吸收,如此反复,最终被埋入地下时也不会那么集中,土层与煤层的界限也不会划分得那么清楚。

 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和依据,煤炭千真万确是植物的残骸经过一系统的演变形成的,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煤块,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能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组织和构造,而且有时在煤层里还保存着像树干一类的东西,有的煤层里还包裹着完整的昆虫化石。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自信的战斗机
复杂的蜡烛
2025-07-02 01:44:38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2、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自然条件优良。

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由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上开创了极佳的品牌效应山西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二、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山西年生产原煤达3.5亿t,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外调全国26个省、市、区,外调量达2.3亿t,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总量的80%,供应煤炭出口达1700万t,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成为山西的主要创汇商品。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了一大批从事煤炭科研、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队伍拥有9条铁路出省干线,约220个发煤站,年发运能力在2.5亿以上,其中:晋北12个为大秦线配套的能力均在20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炭集运站,集中储装运输能力4750万t,吸引范围达12个县(区)全省现有50多个煤焦公路出省口,年出省运力达3500万t地理位置适中,距沿海省份平均400—600km山西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之一,发展煤炭工业有可靠的动力保障。

三、山西煤炭的开发现状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依靠国家投入,形成了10个大型或较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即八局二公司,地方煤矿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办矿的积极性,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资产原值占到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部门创造增加值的37%,实现利税占到全省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7.4%,如果把与煤炭相关联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一并计算,煤炭工业收入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不仅支援了外省建设,而切带动了兴晋富民的步伐。

乡镇煤矿作为我省煤炭工业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2亿吨的生产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客观估价乡镇煤矿在我省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煤矿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回顾我省乡镇煤矿发展的历史历程,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治理整顿三个阶段:

一、乡镇煤矿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根据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公私营煤矿暂时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3个法规和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公私营煤矿进行整顿,封闭小煤窑2000多处。1957年9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省政府作出了“放宽对小煤窑的开采管理,以解决群众的烧煤困难,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决定。从此,我省的小煤窑开始起步发展。

二、乡镇煤矿的发展阶段

1958年5月,山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执行了“中央办矿与地方办矿同时并举、在地方办矿中地方国营矿与社队集体矿并举、大型矿井与中小型矿并举”的方针,调动了社队集体办矿的积极性,到“三五”末期,全省新建小煤窑3000多个。此后,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社队煤矿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将山西列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全省大、中、小煤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80年末,全省新增社队煤矿1066个。主要分布情况是:太原市39个,大同市65个,阳泉市24个,长治市4个,雁北地区92个,晋中地区194个,忻州地区93个,吕梁地区73个,晋东南地区265个,临汾地区198个,运城地区19个。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自筹,少量通过农业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单井规模一般在1万吨/年左右,部分达到3—5万吨/年,少量部分矿井达9万吨/年。

1981—1985年,乡镇煤矿的名称有原来的社队煤矿演化而来。在这期间,根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贯彻“扶持、整顿、改造、联营”的方针,进行矿井改扩建。资金由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省计划委员会下达的贷款计划,按1.8厘利息发放贷款。不足部分,由办矿单位自筹或通过农业银行贷款解决。这是我省农村煤矿建设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国家安排的贷款。自1981年相继列入改扩建计划的矿井共146对,设计净增能力1747.5万吨/年,总投资4.323亿元。到1985年底,实际下达贷款2.743亿元,竣工投产矿井46对,净增能力489万吨/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占开工项目已下达资金的38%;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停建矿井23对,停建前共投入资金1145万元,占下达资金的4.2%其余77对矿井在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建成投产。

乡镇煤矿经过“六五”时期的整顿,部分单井规模较大的矿井改革了采煤方法。到1983年,在全省2787个乡镇煤矿中,改革采煤方法的矿井有230个。有单一长壁、刀柱、短壁等正规工作面20个,其中使用金属摩擦支柱的10个工作面,平均单产4093吨/月.个,比旧采面高66%。在80年代“有水快流”方针引导下,加之国家能源供应短缺,刺激了全省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到1997年,全省乡镇煤矿矿井发展到8113个,矿井生产能力突破了2亿吨,煤炭产量当年达到1.54亿吨。

三、乡镇煤矿的治理整顿阶段

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后,我省狠抓贯彻落实。1998年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2000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033个,压减生产能力1100万吨;2001年关闭布局不合理乡镇煤矿1034个(含矿办小井139个、取缔死灰复燃小煤矿65个),压减生产能力802万吨;2002年,按照国家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省乡镇煤矿进行了全部停产整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复产验收,全省彻底关闭未通过复产验收小煤矿矿井909个,关闭总数达到5929个。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到2003年5月末,全省已批准乡镇煤矿复产矿井4127个。其中:3万吨以下矿井342个,3万吨以上6万吨以下矿井1353个,6万吨以上9万吨以下矿井926个,9万吨以上15万吨以下矿井607个,15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矿井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5个,21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矿井138个,30万吨以上矿井51个。

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主要用作配煤炼焦。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粘结性和结焦性主要用作燃料。经低温干流可制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

贫煤: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无粘结性。燃烧时火焰短,延续时间长主要用作动力煤,也可造气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气体燃料。太原西山、阳泉、和顺、寿阳矿区有丰富的贫煤资源。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661.8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的58.1%;非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033亿吨、占全省的40.1%;其他煤种保有储量约46亿吨、占全省的1.8%。

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炭资源遍布94个县(市区)。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饮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

无语的萝莉
瘦瘦的宝马
2025-07-02 01:44:38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发嗲的期待
飘逸的期待
2025-07-02 01:44:38
看看山西物探地质测绘院

山西省煤炭资源简况经过五十年勘查:

查明:山西省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含煤地层约6.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主要的成煤时代为石炭二迭纪和侏罗纪。根据含煤地层的发育特征及其构造组合,将山西的含煤区域划分为六个大的煤田和八个面积不大的煤产地。六大煤田分别是:大同煤田、宁武煤田、太原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和河东煤田。八个煤产地分别是:浑源煤产地、五台煤产地、繁峙煤产地、灵丘煤产地、广灵煤产地、阳高煤产地、垣曲煤产地和平陆煤产地。六大煤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含煤面积的92%。

探明:埋深在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6600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1.9%,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全国第三。截至到2004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800多亿吨,保有储量2600多亿吨,占全国保有探明储量的26%,居全国之首。全省119个行政县(市、区)中,赋存煤炭资源的有94个,其中,有68个县(市、区)煤炭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

探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品质优良,煤类齐全,从低变质的褐煤、长焰煤到高变质的贫煤、无烟煤,省内均有分布。煤炭种类的分布特征是:由北向南,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依此分布着低变质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不粘煤)、中变质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高变质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其中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在市场上具有极佳的品牌效应。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低硫、低灰、发热量高而享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是化工用煤的佳品。

探明: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较好,除北部宁武煤田平鲁一带赋存8米以上巨厚煤层,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外,其它地区大多为中厚煤层,总体地质构造简单偏中等,主采煤层厚度稳定,大部分煤层瓦斯含量不高,宜于井工开采。

查明: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的天燃气, 是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成分以甲烷为主,大都以吸附、游离、溶解三种状态充填在煤的各种孔隙中。山西六大煤田有13个区块储存煤层气,在全国12个大型富气区中,我省就占了阳泉—寿阳、潞安、晋城、三交北、离柳—三交五个。山西煤层气资源量约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4.34万亿m3的三分之二,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河东煤田中段、沁水煤田北部和南部资源丰富,占全省煤层气资源量的90%以上。煤层气的发热量是民用煤气的2—2.5倍,每立方米煤层气可生产民用煤气3立方,且综合价格仅为煤气的11%,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我省可鉴借国外和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的成功经验,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从地面、采动区、采空区、利用网格钻孔,顶板钻孔等技术抽采煤层气,可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创造效益,还可节约瓦斯治理费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改善大气环境。

探明:山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高岭岩、铝土、硫铁矿等矿产,部分地区富集,具有开采利用价值。

山西省六大煤田简介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西石山与口泉断裂之间,跨大同、朔州两市。大同煤田含有两个时代的含煤地层,上部是侏罗纪,下部是石炭二迭纪。大同煤田目前以生产侏罗纪煤为主。侏罗纪含煤地层的范围:北、西、南三个方向均为煤层露头线,大致沿上深涧——旧高山——向阳寨——羊圈沟一带分布东界为青磁窑断裂及煤层露头线,面积约684平方公里。石炭二迭纪含煤地层面积约1739平方公里。建成的主要矿区有:云岗矿区、口泉矿区。

宁武煤田:位于山西省中北部,芦芽山(西面)和云中山(东面)之间,跨朔州、忻州、太原、吕梁四个市。宁武煤田也有石炭二迭纪和侏罗纪两个时代的含煤地层。石炭二迭纪含煤地层的范围:南起关帝山北麓的煤层露头线,大致在后黑山——梁家庄一线北到洪涛山南坡的煤层露头线,大致在向阳堡——朝阳湾一带西界是春景洼——西马坊断裂带或煤层露头线东界是芦芽山——娄烦断裂带或煤层露头线,面积约7678平方公里。侏罗纪含煤地层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建成的主要矿区有:平朔矿区、轩岗矿区、化北屯矿区。

太原西山煤田:位于山西省中部,关帝山脉和晋中裂陷盆地之间,跨太原、吕梁两个市。西界为白家滩——东社断裂带及煤层露头线,东界为晋祠断裂,北界为煤层露头线,南界极窄,以一东西向断层为界,面积约1855平方公里。建成的主要矿区有:西山矿区、古交矿区、清交矿区、邢家社矿区。

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和太岳山脉之间,北临系舟山,南临王屋山,跨临汾、晋城,长治、晋中、阳泉、太原共六个市。北、东、南三面均以煤层露头线为界,西南面以浮山断裂及霍东找煤勘探区西南部边界为界,与霍西煤田相邻,西界为煤层露头线,西北界以绵山断裂带及东山断裂为界与晋中裂陷盆地相邻,以汾(阳)介(休)断裂为界与霍西煤田相邻,面积约31738平方公里。建成的主要矿区有:东山矿区、阳泉矿区、寿阳矿区、和顺矿区、襄垣矿区、潞安矿区、长治矿区、高平矿区、晋城矿区、霍东矿区。

霍西煤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吕。梁山脉和太岳山脉之间的汾河河谷及其两侧,跨运城、临汾、晋中、吕梁四个市。北界为汾阳一带的煤层露头线和断层,东北以汾(阳)介(休)断裂为界与晋中裂陷盆地和沁水煤田相邻,南界是曲沃一带的煤层露头线,西界为吕梁山东坡的煤层露头线和黑龙关断层,东界为霍山西坡的煤层露头线和霍山断裂,东南以浮山断裂及霍东找煤勘探区西南部边界线为界与沁水煤田相邻,面积约11900平方公里。建成的主要矿区有:汾西矿区、霍州矿区、灵石矿区

河东煤田: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以西,跨运城、临汾、吕梁、忻州四个市。河东煤田北起偏关,南至河津,西以黄河为界,南、北界为煤层露头线,东以离石断裂带和煤层露头线为界。南北长约450公里,东西宽约10——40公里,面积约17000平方公里

光亮的手机
现实的红牛
2025-07-02 01:44:38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下面是煤炭公司简介 范文 ,欢迎参阅。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1

2008年8月29日,中国煤炭科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按照《 公司法 》完成注册,注册资本35亿元。

分布

中国煤炭科工拥有19家全资子企业和1家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重庆、西安、太原、杭州、武汉、沈阳、南京等10多个中心城市,地理资源优势明显。

员工

中国煤炭科工现有员工16000多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800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2900人(包括正高级职称约76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6人,特聘兼职院士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约 650人,具有各类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约1700人。

中国煤炭科工拥有工程总承包及工程设计、勘察、监理等十数项甲级资质建设有24个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和7个国家级、6个行业级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等机构。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系国际采矿大会组委会等10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成员单位,与2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

公司理念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领导下,中国煤炭科工以工程总承包(含工程勘察、设计)、煤机技术与装备、安全技术与装备、煤矿运营服务、洁净煤技术服务等为主营业务,致力于拓展自身技术优势,提供更广泛的生产性服务,推动和支撑中国煤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煤为本,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供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集成式服务,努力发展成为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工程服务商和装备供应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2

2003年3月,根据集团公司的决定,中国煤矿设备矿产进出口公司合并到中国煤炭开发公司。2004年10月经集团公司批准,又将中国煤炭工业国际技术咨询开发公司整体并入。2006年5月,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公司进行重组改制,更名为中国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作为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293万元。截至2008年12月底,公司资产总额73473万元,净资产7585万元,实现利润2489万元。

目前,新的中国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有职工58人、设置部门有:综合办公室(党委工作部)、资产财务部、第一业务部(进口部)、第二业务部(进口部)、第三业务部(出口部)、第四业务部(备件)、第六业务部(会展部)、第七业务部( 出国 、咨询部),第八业务部,共计9个部室。

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曾先后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日本能源贷款,并以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出口信贷、国拨外汇和自筹资金等形式为全国各大国有重点矿务局引进各种设备签订合同金额约10多亿美元。

其中:

世界银行贷款的潞安矿务局常村煤矿0.4亿美元

第一批日本能源贷款的准葛尔露天煤矿1.5亿美元

第二批日本能源贷款的山西故交矿区1.5亿美元

第三批日本能源贷款的神华集团东胜矿区0.6亿美元

以补偿贸易方式与罗马尼亚合作山西霍州白龙矿1.3亿美元

第三批日本能源贷款的永城矿区、济北矿区 0.2亿美元以国拨外汇和自筹资金方式的开滦矿务局、大同矿务局、 晋城矿务局、淮南矿务局、淮北矿务局、阳泉矿务局、双鸭山矿务局、铁法矿务局共计1.2亿美元。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2.2亿美元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煤炭采矿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使之积极投身国际市场,并将我国煤炭采矿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向国际市场展示。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3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煤炭、电力、煤化工、房地产、建材、物流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位居中国煤炭工业百强第54位,中国民营500强第363位,全国采矿业第9位,陕西省百强企业第33位,省民营企业第3位。

公司拥有亚洲国际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彬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等22家控股、参股公司,公司年煤炭生产能力60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400MW,水泥建材生产能力60万吨,物流发运量400万吨,房地产开发面积20.45万m。还拥有投资总额为121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吨煤基二甲醚、500万吨雅店煤矿两个在建项目。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4

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是汾西集团九个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井田面积19.8625平方公里,井田开采系西山煤田清交勘探区,可采储量2.26亿吨。公司位于交城县岭底乡境内,东临清徐煤焦化园区和省城太原,南临交城县城、307国道和夏汾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司现有职工1963人,年产能力125万吨,优质低中灰、低硫瘦焦炭深受用户欢迎。

公司连续5年被交城县委、县政府授予纳税大户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国标一级矿井称号、被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吕梁监察分局授予 安全生产 工作成绩显著单位、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评为瓦斯监测监控先进集体,同年矿井又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公司被山西省国资委评为2005-2006年度省属企业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1月被评为全煤系统“文明煤矿”。

2008年以来,公司全面启动了矿井“4.3.1”工程。既:兴建400万吨洗煤厂、完成矿井300万吨配套工程和香源煤业100万吨改扩建工程,全面做强做大企业实力。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5

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集团公司主营及 其它 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5亿元总资产44亿元,全系统共完成煤炭发运量2241万吨,比2007年同期增加633万吨,同比增长39.4%。集团公司绝对控购的山西天然气股份公司2008年销售天然气5.1亿立方米,较2007年同比增长45.7%。天然气管道铺设累计近10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覆盖全省9市40余县区,管输能力超过30亿立方米/年。形成了以太原、大同、阳泉、忻州、运城等市和管道沿线的县市为代表的城市燃气示范项目,阳泉、大同等地的压缩天然气母站已投入使用。重点服务供给太钢不锈、山西铝厂、玻璃制品、耐火材料、陶瓷加工、镁合金加工、碳素深加工,精密铸造、旺旺食品、城市用气、天然气压缩等十大新型产业集群。投资6000多万元的现代化天然气调控中心已经建成使用,和香港中港印、日本北川合作的氢能源研究中心正在注册。

2009年是集团公司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是责任最重、压力最大、挑战最多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从资产质量指标看,2009年集团总资产报酬率为4.2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1%,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8次和2.55次,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0.53%,整体状况呈现良好态势。

到2010年的三年来,我们一直在省属企业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全系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公司的战略转移,完成了国资委三年的考核任务。三年来,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不足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9亿元利润总额从2006年156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45亿元总资产由2006年的1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1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使集团作为山西九大集团之一2011年首次跨入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409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125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31位。截止2012年底,集团公司总资产160亿元,下属44家子公司,年煤炭外运能力5000万吨,拥有全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独家经营权及200亿立方米混合燃气资源主导运营权。

2009年集团公司在全省“和谐发展与山西环保”高层论坛上荣获“山西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在晋商品牌 文化 发展高峰论坛“山西十佳品牌”评选上,荣获“山西十佳品牌”荣誉称号被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纳税信用等级联合评审委员会授予“纳税信用等级A级”企业被省国资委评为“省属企业审计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化工作优秀组织奖”以及“国资年鉴编纂先进单位”被省文明办评为“省属企业文明单位一等奖”被省工商局和省信用企业协会评为“山西首届百家信用示范单位”被省科技厅评为“山西省第二批创新企业试点”被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评为“基金查验补征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公司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冰雪灾害发生后,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救助,受到了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6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煤集团”),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国开金融公司、中国信达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三方股东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企业、全中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集团、全中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全中国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集团和山西最具活力的煤机制造集团。也是中国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晋东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个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晋城矿区的骨干企业。

晋煤集团拥有65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1个托管企业。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利润15亿元,位列2013世界企业500强第435位、中国企业500强第79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132位。截至2013年底,企业资产总额2149亿元,省内外在岗员工16万余人。 根据2014年7月7日财富中文网发布的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数据显示,晋煤位列第386位。

晋煤集团传承“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的企业精神,依托优质无烟煤、煤层气两种资源优势,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形成了煤炭、煤层气、电力、煤化工、煤机制造、多经“六大产业”互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当前,企业正在紧紧围绕国家建设五大综合能源基地的总体部署,在全力推进煤炭亿吨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构建以现代高端煤化工、煤层气、电力、能源服务业等综合能源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独具特色的 商业模式 、核心技术与文化体系,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晋煤特色综合能源企业集团。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相关 文章 :

★ 煤炭公司简介范文

★ 煤炭销售公司简介范文

★ 煤炭贸易公司简介范文

★ 煤炭商贸公司简介范文

★ 矿业公司简介范文3篇

★ 统一公司简介范文

★ 制造业公司简介范文

★ 电力公司简介范文5篇

★ 燃气公司简介范文6篇

★ 运输公司简介范文

坚强的皮带
帅气的小兔子
2025-07-02 01:44:38
盐、铁之外,煤炭是山西地区的又一重要矿产资源,蕴藏量大,埋藏较浅,有的地方还有“露头”显示,这就使山西煤田易于发现和开采,而成为我国煤炭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地区之一。

关于最早发现煤炭的时间,明朝人陆深曾提出女娲氏“炼石补天”的传说与煤炭的发现有联系,顾炎武也赞同此说。这是从神话传说作出的推断,当然无法证实,但人类在最初发现和使用火的过程中,对煤炭有所认识也不是不可能的。“譬如大同煤田侏罗纪煤层最早在第四纪早更新世,即距今约二百万年前就开始自燃,仅在雁崖三号和11号煤层古火区就已烧掉了大约2000万吨煤,燃烧特征十分明显。”我们古老的祖先很可能从煤炭的自燃中得到一些启示。至于山西地区煤炭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山海经》,其《北山经》云:“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玉,多涅石。”“贲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这“涅石”就是古代对煤炭的称呼,而“孟门之山”,据考为今河东煤田南部的吉县山区,“贲门之山”为泛指太行山地区。由这则记载可以得知,早在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对山西地区的煤炭就有了了解,而其最初发现的年代还要比见于记载的时间早得多。

煤炭发现之后,首先用于生活方面,《北史·王劭传》记载,王劭在作晋阳县令时,曾说“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火”;日本僧人圆仁法师于唐开成五年( 804年)前往长安途中,也看到了太原附近普遍用煤烧饭的情形,“出城西行三四里,到石山名为晋山,遍地有石炭,近远诸州人,尽求而燃,料理饭食,极有火势。”此外,煤还被用作治疗一种疮的药物,有的地方还用煤来写字、作画,故又称煤为“石墨”。

煤炭具有热力高和燃烧时间长的特点,比木炭更适应于金属冶炼,随着冶铁业的发展,煤便被用于冶铁了。1958年在河南省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中,曾发现了煤渣、煤块和用煤末掺和粘土、石英砂制成的煤饼,证明当时已使用煤炭制铁。联系汉代桓宽的《盐铁论》中“盐、冶之处大概皆依山川近铁炭”的记载,推测富有铁煤矿藏的三晋地区在汉代也已经将煤炭运用于冶铁业中了。由于使用煤炭作燃料,三晋地区的冶铜、冶铁业发展很快,唐朝时太原的铜镜、并州的刀剪,都是驰名全国的精品,每年都要上贡朝廷。宋代时,以无烟煤作燃料和还原剂的方炉治润炼铁法在三晋地区得到广泛运用,更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故有“河东铁、炭最盛”(《宋史·食货志》)的说法。 随着采煤业的迅速发展,煤炭的利润也更为可观,宋王朝遂对煤炭实行官卖制度,在产煤地区设官,掌管煤炭开采和销售,向采煤窑户和卖煤商人课税。由于课税重,“煤利至微,窑户至苦”,一些地方官员也代窑户请求减除煤税,如庆历五年(1045年)陈尧佐任河东路转运使(驻太原府)时,就曾上疏朝廷云:“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为生,奏除其税。”(《宋史·陈尧佐传》)然而,向煤炭业课税的做法一直延续下来,元、明、清政府都把煤炭课税视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山西地区则以煤炭蕴藏丰富、开采量大,而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人民长期以来开采煤炭,用之于生活之中,用之于冶铁、冶铜、烧石灰、烧砖、制陶、酿酒等手工业生产,还从煤中提炼黑矾、硫磺,逐渐地对乌黑的煤炭产生了感情,产生了“旺火”的习俗,“上元之夕,家家烧炭,至夜炼(燃)之达旦,火焰焰然,光气上属,天为之赤”(光绪《平定州志》),这种风俗也叫“塔火”、“棒槌火”,有些地方一直到现在仍旧保留着。在家、金时期,还有一种用煤炭殉葬的习俗,这在洪洞县场堆村金代墓葬遗址和稷山县南宋末期墓葬遗址中都有发现。

山西地区盐、铁、煤矿藏的开采,不仅给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满足了生活的需求,促进了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并被运用到边防和军队的建设中去,因而提高了山西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这些丰富的矿藏又继续为把山西建设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