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
45.8%。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1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5.8%。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9%。
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Energy)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2022年清洁能源占比目前我们根据这样的一个清洁能源的一个占比,我们可以推算出他的一个清洁能源的一个占比是65%~75%之间,因为我们这样知道清洁能源的一个占比来说,对我们生活呢是密不可分,是这样的。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
其中,水电134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风电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生物质发电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23.6%。
能源
关于能源的定义,约有20种。例如: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
《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
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近日,华润电力(00836.HK)正式发布的《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8年,华润电力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降低能耗与排放。截至2018年底,整个公司的清洁能源运营权益装机占比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至20.4%。其中,火电和风电利用小时均大幅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之前,笔者注意到,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明确表示,当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变革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后,华润电力进一步把业务重心向可再生能源倾斜。
华润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是中国能源结构变化的缩影。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比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可再生能源国家,打破国际间固有的中国严重依赖煤炭的负面形象。
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下称《战略》),到2030年,中国新增能源需求将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战略》提出,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清洁能源成为增量主体,非化石能源占比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
数量重要,质量更重要。过去一年,华润电力坚持创新驱动增长,全年科研投入约1.97亿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促进公司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通过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华润电力附属燃煤电厂98%的权益装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主要能耗和排放指标进一步改善,平均供电煤耗同比下降3.62g/kWh。
过去一年,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华润电力大幅减持和处置煤炭资产,减持和处置了部分火电资产和其他低效资产,提质增效成绩显著,果断处置和出售了位于山西的煤炭资产,收回高达95亿元人民币现金。
与此同时,华润电力积极 探索 火电厂固废处置掺烧发电技术,旗下广东海丰、江苏常熟等13家电厂参与市政污泥垃圾处置,2018年全年累计掺烧污泥40.3万吨,为城市解决污泥围城难题,也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此外,该公司高度重视水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2018年全年环保总投入超过15亿元。
华润电力还创新地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精准扶贫攻坚相结合,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授人以渔”,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18年,华润电力向 社会 捐款捐物合计606.69万元。
笔者从华润电力获悉,今年是华润电力连续第九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华润电力2018年在环境、 社会 、治理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和绩效。华润电力董事局主席李汝革表示:“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进一步促进公司提升在环境、 社会 、治理等方面的责任落实和实践水平。”
第二,因为电力板块还一直趴在地板上没涨,然而现在正好赶上了时机,所以就成了主力资金炒作的理由,从而借题发挥,借机炒作,借机拉升!你想想,都在一个盘子里面,别的板块早就炒上天了,难道这个板块就一直趴着不涨吗,这是不可能的!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凭什么你涨,我不涨?况且股价还在低位,大资金是不会放过每一个赚大钱的机会,可以说任何一只股票只要跌到了最低点,只要不退市,都是要上涨的,也就是所谓的顶底轮回,炒股说到底就是用时间换空间的 游戏 规则,道理非常简单!
碳中和就是伪概念,与卖赎罪券一样,就是收智商税的,什么碳排放温室气体破坏臭氧层,气温上升等都是伪科学,与打鸡血一样的玩意。
二氧化碳就是H2O,臭氧层就是O3,哪个实验室能让H2O与O3产生反应的,再说H2O比空气重,它怎么上去破坏臭氧层?
气候变暖?处于温带亚热带的美国德州都零下二十四度了,人都冻懵逼了,还变暖?
与太阳辐射相比,人类排放一年的二氧化碳,不够太阳辐射地球一秒的,碳排放收费,与卖赎罪券一样一样的。
股市就是利用这个讲故事,创造信仰与一致预期罢了,电力就是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的上游,加上卖赎罪券碳交易的预期,故而炒电力股。
但是,请注意,碳中和概念收益的不是所有电力股,而是电力板块中的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潮汐发电等绿色能源,利空的是传统火力发电,且长期利空煤炭。
而且,碳中和概念属于长期大利空,没钱没势的民营煤窑,民营钢企等,都会面临正义的集约化整合。
碳中和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环保概念下的集约化整合与去产能趋势,是能源发电结构的改变。
煤炭,天然气,水力,光伏,风能,地热潮汐,核电与垃圾焚烧,目前各占发电结构的多少?未来的趋势是哪种类型的发电占比要减少,哪种要增加?
目前央企国企与民营在能源盘子的占比是多少,未来趋势是谁会被关停,被整合掉,谁的份额会水涨船高?
重要的是这些趋势,炒作的也是这些趋势带来的一致预期,谁还真在意四十年后的2060年啊,别说股票了,现在的股民估计都死一半了。
今年的大趋势是通胀预期与预期兑现,不是碳中和,后者属于波段故事,从2006年起就时不时老菜新炒一下,现在是杀白马炒中小盘的过渡阶段,电力公共事业等板块,银行等真正低市盈率的股票,长期是跑不过成长股的。但在杀成长股估值的阶段,避险资金会朝低估值板块流动,就到了唱多低估值板块的时候了。
短期炒的就是话题,就是情绪,就是资金博弈,例如今天周一,3月15,我们就会做空前期爆炒股中的煤炭,减仓能源,继续建仓水泥。
煤炭,能源,水泥都是顺周期,但照样有的做多有的做空,不是因为故事,就是简简单单的涨高了的卖,正涨的逐步止盈,正要启动的买。
现在这一阶段就是早期抱团股要持续杀跌,中小盘绩优股要价值复位的阶段,故事会很多,市场会很乱,轮动会很快,快进快出比较重要。
老庄与游资在底部吸筹阶段的成本,大概是股票最低价格的三成左右,观察哪个低估的板块与个股有启动迹象了,涨幅不到三成,就可以有选择的参与。
而从底部上涨五成与一倍附近时,是最容易调整与出货的节点,这都是概率,正如打板打三进四,六进七的胜率最高一样。
讲的是故事,挣的是价差,压的是概率,收割的就是一致预期,为什么炒碳中和,为什么连续爆炒电力股,原因就在里面。
电力股中的氷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都是新型的低碳能源。
而传统火力发电企则因纳入碳回收试点而受益。如深能源、华银电力等,则因参股深圳碳交易所而成为题材龙头。
碳中和概念短炒,抓住底部放量的快进快出,真正要抓住有实质的公司,可以产生价值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公司布局。
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的大战略,碳中和支持的行业公司,都将迎来一个长期的发展红利期,但电力股的爆炒,是短期的资金炒作行为,不具备长期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在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而近期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的高峰,也就是之后的碳排放量只能减少,不能再增加。
在这个大的目标下,任何能实现净零碳排放的行业,都将是政策大力支持的。
目前所有的经济活动中,电力行业,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是最需要大规模去碳化的行业,这大概是投机的资金开始爆炒电力股的原因吧。
目前的发电技术中,煤炭发电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煤炭发电、煤制气、煤制油、主要的一些煤化工技术等的碳排放量,都是相当高的,高强度的碳排放技术,都是要被淘汰的。
未来的电力行业的趋势,将是光伏、风电、核能、绿色氢能等发电占据主流地位,逐步实现去碳化,这些能够提供清洁能源的行业龙头公司,才是大家真正值得长期关注的。
毕竟,碳中和是一件需要长期去推进的事情,就算有行业的红利,也不是现在一朝一夕可以体现出来的,短期炒作概念,爆炒电力股,都是投机的行为,不可持续。
去关注和提前布局一些清洁能源龙头公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才能真正享受到碳中和长期发展的红利收益。
碳中和,就是减少碳排放,水电公司生产的水电属于清洁能源,有碳排放额度可以出售,有利于增加电力公司的利润。
华银电力七连板后,今日是否还有机会?
电力板块在龙头华银电力打出7板高度的情况下,十分吸睛,上周后半周迎来了大爆发。
这一轮碳中和行情是当之无谓的主线,那么接下来还有机会吗?或者说碳中和的后排机会在哪?
随着年后大消费带动指数回调,在弱势调整下,碳中和负担起了市场投资者的赚钱效应,从其中水泥,钢铁,到现在的电力。
电力概念是否到顶,我们接下来还能看哪一块呢?尾端附持有碳交易公司名单!
我们技术面来看一下目前的电力概念周线图,目前周线级别电力概念突破19年的高点,刷新多年的新高,但是突破之后空间能有多少?
对于前期没有上车的朋友,我持观望态度。
毕竟目前大盘的整体逻辑的消费股回调引发的调整走势,调整背景下少有概念能走出长期好的趋势。更多是对于短线题材的炒作。
按照以往规律,碳中和热点刚刚出来,新出的热点直接开启一轮为时一个月以上的行情,这个概率不大。(关于碳中和,我也写了一篇文章:A股火爆的碳中和,到底是个啥?如何看待碳中和后排的逻辑?)
你参考19年的数字货币就能知道:
数字货币这个概念是19年在A股题材概念中出来的,它真正开启上涨行情是在20年,这样的例子在A股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一下。
目前的碳中和在重要会议后出现,对于整个题材的操作我看好短期为主,期间内部逻辑会不断变化。电力概念价格略高,尽量考虑风险以及成本因素。
整个碳中和的概念其实非常的宽泛,其中包括顺周期的钢铁、有色铝,基建中的水泥,新能源中的电力、光伏、设备,还有环保等相关热点。
所以近期的市场就是板块内部的不断轮动,这也是投资者最为头疼的地方,板块内部逻辑太乱,很难把握主线,前期龙头中材节能,最近最吸引人眼球的新龙头华银电力,内部板块切换较快。
前期表现较好的有色铝和钢铁均展开调整, 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热点可以关注呢?
这两天“十年最强沙尘暴”刷新朋友圈、微博,而相关的环保概念也迎来一波上涨,沙尘暴据说还要持续两天,相关的环保概念能否接过电力的棒子呢?
最后和大家说一点心里话,其实碳交易对于全国、全世界的人民都有好处,毕竟环保嘛。
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尤其是没有相关技术的中小型企业就不一定了,目前的情况处理一顿碳的预计成本需要200美金以上,所以大企业强者恒强的局面还会不断展现,大家有投资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基本面的判断,找那种核心龙头公司,比如人家北上资金买消费就是茅台、美的,买金融就是招商、平安,所以多看看北上的选择,有助于找到行业中前排的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者还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留言!凯司令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切都是抄作,过后一地鸡毛,股市里的庄家想抄什么就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什么,19年的 科技 吹的多好现在有的一经回到原点。
老瓶装新酒而已。碳中和其实是个很大概念,它对我国整体的经济产业链都有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市场中能源资源上游工业品相关行业都能靠上去。电力股一价格便宜,二长期未有表现,三目前市场从抱团股中慢慢撤离,需要有新的方向。但不建议追高,因为是题材驱动而已,本身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关于碳中和概念,我早在3/3文章里有提到过4个主线,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欢迎指正。
碳中和与大重构 : 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世界各国利益对立和统一。其中对立体现在“碳排放权”背后发展权的博弈,统一体现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一致。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年限更短,碳排放下降的斜率更大。基于碳排放来源的燃烧、非燃烧过程,我们构建了“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1) 供给侧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储能以保障电网平衡;
2) 需求侧从工业、交通、建筑三个部门着手,全面推广终端电气化、源头减量、节能提效;3)改良工业过程,针对工业原料的氧化还原、分解采取针对性的原料替换。
六大路线: 源头减量 、 能源替代 、 节能提效 、 回收利用 、 工艺改造 、 碳捕集
1)源头减量:短期减排压力下,政府可能通过“能耗”等措施进行供给侧改革,需要关注是否发生阶段性冲刺,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吨产品能耗大户:电解铝、硅铁(钢铁)、石墨电极、水泥、铜加工、烧碱、涤纶、黄磷、锌等;
2)能源替代:以风光、储能、氢能、新能源 汽车 为代表的的新能源行业,包括供应链上下游、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都将受益于碳中和对投资的拉动;
3)节能提效: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及节能设备将受益;
4)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如废钢、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及固废处理;
5)工艺改造:主要集中在电池技术升级、智慧电网、分布式电源、特高压、能源互联网、装配式等方面;
6)碳捕集:部分路径碳减排的难度较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能作为“兜底”技术存在。目前来看成本处于高位,不同路线成本在 700-1500 元/吨。
回顾我国气候政策史,碳排放权既是发展的权利,也是发展的约束。当前时点我国对“碳中”的积极态度,既是从自身出发的内在需求(能源保障、产业转型),也是全球难得的利益一致与博弈结果。目前,“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大潮,以二十一世纪中叶为远景,将深刻改变以能源为核心的 社会 运行现状,整个产业结构将迎来大重构。
我们创新之处
1 ) 以“能源碳”和“物质碳”为引领的全 社会 “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我们基于碳排放来源的燃烧、非燃烧过程出发,构建了“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供给侧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 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 ,同时大力发展储能以保障电网平衡; 需求侧从工业、交通、建筑三个部门着手,全面推广终端电气化、源头减量、节能提效;与工业过程息息相关,因此涉及到大规模的工艺改变和原材料替换。
2 )以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为代表的的六大减排路线。
碳减排是长期目标,但短期压力不轻。慢变量(技术升级、能效提高等)短期难以发力,快变量(行政手段、环保督查)的出台有望开启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展望“碳中和”目标,以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 汽车 为代表的的新能源行业将成为能源“中流砥柱”。包括供应链上下游、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都将受益于碳中和对投资的拉动。伴随着节能提效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将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回收利用、工艺改进、低碳节能为主线的产业升级将加速推进。
3 )路径与成熟度相结合的产业图谱。
我们构建了路径与成熟度相
1、五大发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大唐集团
新能源装机规划如下:
(1)国家能源集团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实现新增新能源装机7000-8000万kW,增新能源装机占比达40%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装机增幅达157%。
(2)华能集团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十四五”规划:2025年,发电装机达到3亿kW左右,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kW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2025年末和2035年末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分别达到150GW和375GW203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k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
(3)国家电投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3年
“十四五”规划:2025年电力装机达到2.2亿kW,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到60%2035年,电力装机达2.7亿kW,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到75%。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装机至少新增41GW。
(4)华电集团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关闭超过300万kW的火力发电容量,期末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50%,清洁能源占比接近60%。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7500万kW。
(5)大唐集团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十四五”规划: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50%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装机至少新增56GW。
2、发电集团四小豪门:中广核集团、华润电力、国投电力、三峡集团
新能源装机规划如下:
(1)中广核集团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维持新增投运容量每年300万kW以上的速度发展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末公司境内的新能源在运装机总容量突破4000万kW。
(2)华润电力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40GW可再生能源装机,期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末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51.24GW,较2020年末的增幅达356%。
(3)国投电力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5年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2000万Kw。
(4)三峡集团
规划“碳达峰”时间:2023年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容量实现7000-8000万kW目标
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装机新增53-63GW,增幅达3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