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价格形式如何?请教高人给予分析!!急急急!!
下游港口及电厂存煤仍处中高位,动力煤坑口价格弱势持稳。但预计随着后市开工回升,大秦线检修开始,预计将对动力煤价形成支撑。
动力煤方面,下游电厂及港口存煤仍处中高位,动力煤价格弱势维稳,但预计后期开工回升及大秦线检修有望对动力煤价形成支撑。煤钢焦产业链上,钢材价格震荡向上对焦炭价格形成支撑,本周焦炭价格止跌,但焦煤价格仍有下跌空间。本周无烟煤价格也出现较大下调,但调价后成交有所回升。
价格弱势稳定。下游港口及电厂存煤仍处中高位,动力煤坑口价格弱势持稳。但预计随着后市开工回升,大秦线检修开始,预计将对动力煤价形成支撑。
港口库存小幅下行,煤价继续弱势持稳。4月12日,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616元/吨,较上周下跌1元/吨。秦皇岛6000大卡大同优混660元/吨,5500大卡山西优混615元/吨,5000大卡山西大混535元/吨,本周均保持稳定。
炼焦煤价格弱势下行。本周钢铁价格震荡回升对焦炭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前期价格大幅下跌已经使大量焦化厂限产,预计焦煤价格仍然面临一定下跌压力。
喷吹煤价走低:本周国内喷吹煤市场全面下行,全国大矿挂牌价纷纷下调,调价后成交较前期有所好转。
无烟煤价格全线下跌:本周国内无烟煤市场表示暂稳,经过月初全国性无烟煤价格普调后目前整体煤价保持平稳,成交依旧偏弱。
国际焦煤价继续小幅走低。4月12日,海角港炼焦煤离岸价151美元/吨,本周下跌2.5美元/吨青岛港进口炼焦煤到岸价165美元/吨,本周下降3.5美元/吨。
焦炭价格弱势持稳:本周多地焦化厂进入限产阶段,同时受下游钢铁市场震荡上行的影响,焦炭价格企稳局面出现。
图1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综合价格指数走势
二、本期指数述评
本期综合价格指数为103.04点,较上期下跌1.40点。其中炼焦煤交易价格指数为90.96点,较上期下跌2.35点;喷吹煤交易价格指数为112.82点,较上期下跌4.56点。动力煤交易价格指数和化工煤交易价格指数无变化,分别为98.21点和160.9点。
(一)动力煤市场
图2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太原动力煤交易价格指数走势
本期山西北部地区各矿大都维持正常生产,销售情况略好于上周,销售价格较为稳定,普遍偏低。
从主要中转地来看,近期港口锚地船数量持续减少,基本维持在50艘左右。目前秦港23个泊位中有12个没有运煤船舶靠岸。从6月1日开始,秦港将对内贸煤的港口作业包干费标准进行调整。内贸煤港口作业包干费在现行基本费率的基础上每吨提高2元。即末煤由21元/吨调整为23元/吨,货物港务费0.5元/吨不变,合计23.5元/吨。
从下游电厂来看,存煤可用天数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目前为22天,比上月末增加了1天。5月中旬末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7310万吨,比4月末增加了93万吨。
大同地区动力煤(Q6000,A10-16,V28-32,S1)车板含税均价为520元/吨;忻州地区动力煤(Q5000,V31,S1.2-1.8)车板含税均价为380元/吨;朔州地区动力煤(Q4800,V32,S1)车板含税均价为340元/吨,较上期均无变化。
(二)炼焦煤市场
图3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太原炼焦煤交易价格指数走势
本期临汾地区原煤、精煤价格大体平稳,由于当地焦化厂仍在限产,洗煤厂或计划下调精煤价格。山西大部分地区炼焦煤价格下行趋势明显,长治地区的洗煤厂受到煤矿和焦化厂的双重打压,经营较为困难,停产率高达70%以上,多数洗煤厂煤炭库存在1万吨左右,极个别洗煤厂库存达3万吨以上。
本期进口煤价格优势依旧明显,加之铁路运费相对水路较贵,沙钢、淮钢等部分下游企业增加了进口以及港口煤炭的采购数量。
太原地区主焦煤(A11,V18-22,S1.3,G65)车板价1025元/吨,较上期下跌90元/吨;孝义肥煤(A11,V27-29,S0.6,G90)车板价为1080元/吨,较上期下跌40元/吨;孝义高硫焦煤(A9.5,V18-20,S2.6,G70)车板价为760元/吨,较上期下跌40元/吨。
(三)喷吹煤市场
图4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太原喷吹煤交易价格指数走势
由于近期焦炭价格大幅下调,各钢厂纷纷下调喷吹煤的使用量,同时采用价格低廉的焦粉来替代部分喷吹煤,使得高炉喷吹煤的市场需求下滑明显,销售不旺。
太原喷吹煤(A10,V13-16,S1.1)车板含税价为790元/吨,较上期下跌80元/吨。晋城无烟喷吹煤(A11,V8-10,S0.5)车板含税价为820元/吨,阳泉寿阳喷吹煤(A11-12,V12,S
(四)化工煤市场
图5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太原化工煤交易价格指数走势
本期山西地区化工煤市场弱势运行,煤企库存及销售压力依然较大,市场回暖迹象不明朗,阳泉地区无烟块煤以企业内部消化为主。
下游方面,近期国内甲醇市场跌势延续,成交清淡;临近月底,部分前期停产厂家准备复产,国内尿素价格缓慢下滑。
阳泉无烟中块(A9-10,V6-8,S1)车板含税均价1110元/吨;沁水无烟小块(A14,V6,S0.5)车板含税均价1150元/吨,均较上期无变化。
我是在聚煤网上复制的,自己去了解一下吧!
煤炭价格长期看能源替代,中短期看经济周期
长期看,美国页岩气成功规模开采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重大影响,页岩气对煤炭有环保、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因此存在长期替代的空间,这将抑制煤炭的长期价值区间。
中短期看,我国经济见底回升,缓慢复苏是2013-14年的大概率事件,社会用电总量也将回升,对煤炭的需求有支撑。因此2013年煤炭价格有望出现弱反弹。
我国经济的转型也属于中长期的范畴,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有望使用电量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速,但城镇化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题,经济转型是需要一个过程,煤炭需求跟随第二产业占比出现下降也是必然的事件。
望采纳
煤炭价格根据时间、煤种、地区等多种因素会有不同的价格,下面以环渤海动力煤综合指数2010年至今的图表,还有澳BJ动力煤现货价(美元/吨)从1998年至今的两个图表给您作为参考依据:
--更多煤炭价格走势情况可以上【易煤网】数据中心进行详细查询
对此【易煤网】给出的解答是:2014年煤炭市场化进程继续深入,大型煤企与电力集团的中长协合同逐步实现了季度与月度定价相结合的模式,市场现货交易价格参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结算价格。从指数的价格走势上看,全年煤炭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低,大体上可分为急速下跌、缓慢爬升、深度探底及阶梯型攀升四个阶段,截至12月2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K价格报收525元/吨,与年初610元/吨下跌85元/吨。
一、煤炭市场开年遇冷,价格进入急速下跌通道中
新年伊始大型煤企一季度中长协价格执行590元/吨,远低于2013年底定下的631元/吨,随后内贸煤价应声呈现断崖式下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接连跳水,逐渐吞噬2013年四季度上涨的空间。截至3月26日,5500K报收530元/吨,较2013年末630元/吨,暴跌100元/吨,降幅达16%。
1、进口煤集中到货,供大于求格局突出
2014年四季度内贸煤价呈现大幅上涨,进口煤再次成为国内煤炭供给的有效替补,进口煤量开始节节攀升,自2013年12月开始连续两月刷新历史高值,其中2014年1月底集中到货的进口煤对内贸市场造成了重大打压,国内市场整体供给急剧过剩。
2、煤炭需求整体减速,虚高价格迅速被挤出
元旦后煤炭消耗再次进入低迷状态,相对于供给的充沛,需求端明显不相匹配。2014年1月后钢铁、建材、化工生产均进入阶段性的淡季,对煤炭需求有限,需求主要来自于因冬季的来临居民用电的拉升。但电厂经过2013年底积极补库后,库存保持相对高位,1月末,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8490万吨,较2013年末大幅上涨300万吨。与此同步的是,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日耗却进入下行通道中,产需的不同步造成煤价下行压力加重,内贸煤炭价格虚高成分迅速被市场挤出。
2014年内贸煤炭市场在一片萧条中开启,在此阶段下行动能得到充分释放后,煤炭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底部支撑,但下游需求的不足及各地不断环保压力加大,基础能源消费受到抑制,内贸煤价持续低位徘徊。
二、物流掣肘支撑价格弱势维稳,内贸价格缓慢爬升
在市场悲观情绪得到部分释放后,大型煤企小幅上调销售价格,为具有一定企稳基础的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随后两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两期上涨,中下旬再次企稳,内贸煤炭价格进入缓慢爬升阶段。截至5月2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537元/吨,较3月末530元/吨,累积上涨7元/吨,涨幅1%。
1、成本支撑作用增强,物流托举底部价格
市场价格经过3个月的持续下挫,部分煤种的价格水平已降至2013年最低水平,煤炭供应侧高度承压。加之自2月15日起,铁路煤炭运价普遍上调,晋北及蒙西地区相当一部分中小矿企,煤炭集(发)运站或者煤场的运营出现困难,产能退出加快,成本对煤炭价格的支撑作用加强。同时,大秦线在4月份进行例行检修,期间减少铁路煤炭发运量,导致北方主要发运港口的煤炭库存减少,推动煤炭供求活跃度上升,对不断寻底的沿海煤价形成底部托举。
2、一季度中长协价格基本敲定,电厂恢复采购
一直悬而未决的煤电合同价格,在市场接连下跌后,煤企出现让步,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2013年四季度综合平均值为最后的签订价格,并得到电企的认可。煤电双方围绕合同价格的博弈之争短暂落下帷幕,给市场释放了积极稳定信号,为内贸煤价底部提供了参考依据。部分电厂开始兑现重点合同,恢复内贸煤炭采购。
国内煤炭需求增长过快过猛、电力用煤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不断上涨。
与2005年相比,2008年煤炭价格几乎翻了一倍,由于煤炭费用在供热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煤炭价格的飙升成为导致供热成本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供热企业储备煤炭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至2008年7月底,市区15家供热企业煤炭库存总量为25万吨,同比减少7万吨。
其次,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供热行业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环保部门要求所有锅炉脱硫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按照环保要求,今年各供热企业均加大了脱硫设施的投入,环保支出增加也加大了供热企业生产成本。
根据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提供数据,1-9月份该企业入厂标煤单价累计同比上涨314.07元/吨,同比涨幅43.62%。
10月份煤炭市场采购价格为0.3元/大卡,折合入厂标煤单价为2100元/吨,较1月份价格上涨117.4%。目前,已确定煤源采购价格为0.33元/大卡,折合入厂标煤单价2310元/吨,且价格持续走高。
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将导致我市供热成本大幅增加。若供热煤耗按照40千克/吉焦计算,煤炭价格每变动100元将影响热价变动4元/吉焦。目前,我市煤电、煤热价格与成本倒挂,各供热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并保持高位,将对我市供热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以上内容参考 青岛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