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黄铁路经过镇雄的哪些地方
隆黄铁路已正式确定经过镇雄县,并计划设站果珠乡、以勒镇。
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毛君胜)日前在毕节市召开的隆黄铁路(叙永——毕节段)可行性研究评审会上传来喜讯:隆黄铁路已正式确定经过镇雄县并设站。
1月5日,中铁总公司和中铁二院的项目专家组在省、市铁建办及镇雄方面负责人陪同下,到大湾、以勒等乡镇查看,踏勘铁路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等工作。踏勘后,1月6日至9日,专家组在毕节市召开了可行性研究评审会,研究项目各项工作。按照目前待选的两个方案,一个方案的站点拟设在镇雄县果珠乡,一个方案的站点拟设在镇雄县以勒镇。专家组表示,隆黄铁路已正式确定经过镇雄并设站;至于站点设置的地点,将积极听取镇雄县的建议,反复论证、优化方案。
陪同踏勘的镇雄方面负责人一致提出,镇雄县是革命老区,资源富集,隆黄铁路在镇雄设站是全县百万干部群众几十年的梦想,只在果珠设站,不能发挥铁路最大的经济效益,铁路为沿线老百姓出行及货物运输、工矿企业的建设发展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不能满足镇雄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竭力要求进一步优化方案,在以勒镇增设站点。
据悉,项目方案完成最后论证后,下半年可望开工建设。
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2000年10月提交的“贵州省金沙县1:5万煤田地质图说明书”等地质资料,金沙县煤炭资源总量为44.97亿吨,其中低硫煤(S≤1.5%)资源量23.05亿吨,约占资源总量的51%。煤质以低~中硫、低磷、高发热量无烟煤为主,是良好的动力用煤,部分可作化工用煤及炼铁高炉用煤。其煤炭资源总量在全省各县中占第六位。若单以无烟煤计,在全省占第四位,仅次于纳雍、大方、织金三县。从分布位置看,可以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主要为茅坝向斜南东翼的石场乡和太平乡一带;中部主要是金沙向斜和黔西向斜的城关镇、西洛乡至新化乡、大田乡、安洛乡一带,是金沙煤矿的主要产区;东部主要是大顶坡(安底)背斜北西翼的木孔乡、茶园乡至禹谟镇一带和该背斜南东翼(或官田向斜北西翼)的源村乡、沙土镇至长坝乡、高坪乡、化觉乡一带。金沙县煤矿勘查程度较低,其中部地区(即金沙向斜和黔西向斜分布区,含城关镇、西洛乡、新化乡、安洛乡、大田乡)勘查程度为普查、探明资源量122619万吨(即储量表之金沙—黔西普查勘探区);大顶坡(安底)背斜北西翼整体为初步普查(找煤),探明资源量50275万吨(已上储量表),其中之底水至马场段勘查至普查阶段,探明资源量43401万吨。上述两地区已上储量表的资源量为172894万吨。另有金沙向斜的林华井田已完成精查,探明储量17280万吨。在金沙县44.97亿吨煤矿资源总量中,其余27.68亿吨属于预测资源量,未上储量表,其勘查程度属预查(找煤)或1:5万煤田地质填图。
核定能力120万吨/年以上的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石壕煤矿。
吉源煤矿(贵州)是重庆能源集团南桐公司在贵州新建五矿井之一,设计生产能力年产120万吨,属贵州省“十二五”期间19个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之一。
二、西南地区:
1、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煤炭“百强企业”之一。是重庆市最大的主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公司已有六十多年的开采历史,是重庆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主要煤种有焦煤、肥煤、瘦煤等,年生产商品煤200余万吨,先有六个生产矿井,已探明地质储量1.54亿吨。
46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重庆松藻集团)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简称“重庆能源集团”)是由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的大型骨干企业。重庆能源集团原煤核定生产能力1431万吨/年,2007年实际产煤1143.7万吨,在市内形成了10个生产片区;后五年将投资300亿元以上,使原煤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
2、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松藻煤电)
是重庆市国有大型重点企业,隶属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公司注册资本9亿元,资产总额近40亿元,年利税超过2亿元。公司以原煤生产、煤矸石发电、洗煤加工、机械制造为主,年产原煤量500万吨以上,总发电装机容量达34万千瓦。公司现有21个子(分)公司,其中有6个生产矿井,两个煤矸石发电厂,三个瓦斯发电站,在建新井2个,员工总数达17000人。
3、重庆煤矿建设第十工程处
4、重庆天府矿业公司
5、重庆煤矿建设第十工程处
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6、成都地奥矿业能源有限公司
成都地奥矿业能源有限公司是成都地奥集团下属子公司。现在拥有4个生产煤矿,6个在建煤矿,2个铜矿、铁矿;资源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新疆、西藏等地,拥有超过15亿吨的优质煤炭资源储量,可开采百年。公司煤矿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13-18个生产矿井,煤炭年生产能力将达800-1000万吨,并全面发展煤化工产业,已顺利拓展进入澳洲矿业能源领域。
7、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
现年产煤炭900万吨,新建(技改)矿井五对,新增能力200万吨。主要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1/3焦煤、无烟煤、瘦煤等,煤炭产品有冶炼精煤、动力精煤、洗混煤、混煤、块煤等。非煤产品和业务主要有客车制造、浮法玻璃、电力、碳酸钙、轻工、建筑施工等。力争到2010年,集团煤炭产量达1000万吨,集团销售收入100亿元。到2015年,集团煤炭产量省内1000万吨,省外境外1000万吨,力争实现销售总收入达150亿元。
8、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湘煤集团)
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型省属国有独资公司,于2006年6月19日挂牌成立。2007年,进军贵州控制资源总量达6亿吨,2009年进军新疆获得了面积达134 km2、预测储量上百亿吨以上资源的探矿权,为打造全省能源保障主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2015年,将实现年产煤2500万吨以上.
9、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2007年底,福煤集团的煤炭生产和在建矿井总规模为548万吨/年,电力产业投入运行的装机规模为1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规模达396万千瓦, 到2010年末,基本形成煤炭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电力装机600万千瓦,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利税1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60亿元。
10、云南天能矿业有限公司
云南天能矿业有限公司是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昭通市的第二个控股子公司,注册资金一个亿。作为母公司的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既是云南省十户大型工业集团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一家国家一级大型企业。公司的经营宗旨是遵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煤炭开发采用现代最先进、最适用的技术对云南省昭通地区一定范围内的煤炭资源及煤层气资源进行勘查和开发,通过未来几年努力,公司煤炭资源产量将达到120-180万吨/年。
11、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矿业分公司
一期工程滇东发电厂规模为4×600MW燃煤发电机组,现已全部投产运营,配套的年产300万吨白龙山煤矿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二期工程雨汪电厂2×600MW燃煤发电机组,#1机组已经投产发电,#2机组正在建设中,配套年产300万吨雨汪煤矿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公司煤电一体化项目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矿业分公司负责公司所有矿井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司规划未来五年在云南省老厂矿区建设5对矿井(后续三对矿井将在2011-2013年陆续开工建设),总产能达1260万吨/年。
12、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前身是水城矿务局,为原煤炭部直属企业,于1964年开工建设,1970年建成投产,1998 年下放贵州省管理,2001年11月改制为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为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公司本部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矿区地理面积688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十分丰富,是江南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矿区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无烟煤,大部分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种,是冶金、动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理想用煤,具有良好的开采价值和开发前景。水矿现有资产 89 亿元,职工总数 2.5 万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6600余人。现有生产矿井 8 对,核定年生产原煤能力 1031 万吨;有选煤厂 4 座,设计年处理原煤能力 580 万吨。
12、国投曲靖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投煤炭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投集团成员企业。公司于2004年4月9日注册成立,目前注册资本5.25亿元人民币。
公司成立以来,共取得109.19km2探矿权,涉及云南省富源县墨红镇、营上镇、大河镇、中安镇和竹园镇等5个乡镇。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全部探矿权区域内的普查勘探工作和部分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勘探结果,矿区内煤炭地质储量约13亿吨,煤种为焦煤和1/3焦煤。 公司委托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按照勘探结果,设计了矿区总体规划,矿区设计矿井4对,年生产能力390年(通风、提升、选用、供电、排水预留480万吨/年)。注册名称依次为“富源富煤一矿、二矿、三矿和四矿”。每个矿井同时配套相应的选煤厂和瓦斯电厂。预计总投资近80亿元人民币。
13、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占有煤炭资源储量15亿吨,有煤炭生产矿井25个,基建矿井4个,年设计生产能力1853万吨;企业发展目标是:2010年煤炭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力争30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2015年煤炭年产量40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煤炭资源占有量达到全省的70%以上;“十一五”期末,生产水泥500万吨、煤焦化100万吨,发电27亿度,非煤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4、黔西金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黔金煤矿是黔金煤业兴建的第一对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服务年限26年
撤县设市,黔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
晨曦初露,天空微蓝,黔西市黔希化工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总投资63亿元的黔希化工以生产煤制乙二醇为主,是“千企改造”的省级龙头企业。依托毕节市丰富的煤炭资源,利用我国目前最大的单套煤制乙二醇装置和国内外领先技术,黔希化工可年生产优等品乙二醇30万吨。
自2018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黔希化工3年时间累计完成总产量63.21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7.85亿元。年产量从2018年的7.58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8.74万吨。2021年将实现设计产能30万吨,产值12亿元左右。煤化工的产能,成了助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为黔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成为黔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迈上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依靠现有的工业发展基础,黔西市将围绕煤炭产业、电力产业、化工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做文章,到2025年,煤炭年产量达1000万吨、年发电量达120亿度、电力产值达30亿元、新型化工年产值达30亿元、制造业年产值达40亿元。
地处毕节东部的黔西、金沙、织金、百里杜鹃,毗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黔中、黔北,是毕节市改革开放桥头堡和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更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急先锋。
拥有“煤海磷都”美誉的织金如何走在建设示范区最前列?“织金真正的潜力和希望还在于新型工业化。”织金县决策层提出了煤磷电化一体化发展思路,即以煤化工、磷化工为引领,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电力,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体系。
这段时间,中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该项目位于织金县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磨大村),项目总投资238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20万吨/年,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二期30万吨/年,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智慧能源产业园建设、新型能源开发……新型工业化发展蓝图,正在织金大地徐徐铺展。
在金沙经济开发区,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000吨扩建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力争10月份投产。金沙煤电、白酒、新型工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正劲。
在县域发展中,黔西、金沙与织金等地不仅在工业转型发展上占得先机,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更是抢先一步。巍巍乌蒙山、滔滔乌江水造就了毕节奇山秀水,地处毕节东部的县市更是得天地造化之先,拥有了百里杜鹃、织金洞、乌江源百里画廊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不断加速。旅游业正成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五一”黄金周,织金洞景区接待游客5.4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0余万元。织金县共接待游客31.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61亿元。凭借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影响力,织金旅游愈发火热,织金古城等成了网红打卡地。
百里杜鹃把“生态化理念、全域化发展、国际化标准”作为全区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要求,持续深耕“花间阡陌·山水归程”文旅品牌,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休闲、冬康养的全域旅游格局。
高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大旗,近年来,毕节市加快发展以大旅游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聚焦“山地旅游+康养度假”,以百里杜鹃、织金洞等龙头景区提质升级为引领,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步履铿锵。
工业转型势头劲,旅游发展正井喷。毕节东部县市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先行先试,勇当示范,正成为毕节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先行者,成为助推毕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六盘水,其实是三个县(县级市)的开头合并称谓,也就是六枝县、盘县(现盘州市)、水城县3个县级行政区。古代叫做牂牁[zāng kē],现在的牂牁江,都还很出名。
一直以来,在贵州省的城市排名里, 六盘水都属于工业强市,连车牌都是仅次于贵阳(贵A)的贵B, 类比于广东省,广州的是粤A,深圳的就是粤B。
六盘水是典型的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 煤炭储量占全贵州省的三分之一 !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占全省88.2%, 相当于江南9个省炼焦煤储量之和 。六盘水,有“江南煤海”之称,附近的四川攀枝花的钢铁产业非常强大,人称“攀钢”,而六盘水的煤,作为能源供应基地,一个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就兴起了。
特别是贵州六盘水的 盘县 , 历史 上有很多煤矿,也催生了很多煤老板富豪,很多在省会贵阳买房置业的,都是六盘水人。
前不久,盘县才升格为“盘州市”,为 贵州省直辖,六盘水代管, 一个县的人口,都有100多万,201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70多名。
六盘水的钢铁产业 ,在煤炭工业的底子上,也发达起来,以前叫做水钢,也就是水城钢铁,后来和首都钢铁合作,首钢控股,就有了现在的首钢水钢,2016年底,在岗职工有9000多人。
官网上显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之下,把原来的500万吨产能规模,优化至目前的350万吨,可见,在改革改制等方面,还是加快了步伐的。
在那个“三线”建设的时代,父辈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召唤到非常贫瘠的六盘水来,兴建了当时的沪昆线西段连接到昆明,水钢和三个矿务局系统,值得我们尊致,可到了现代"三线"建设者及后辈们依然响应党和国家去产能,停过剩,积极转型的大政方针,初心不改!
煤炭价格上不去,多数煤矿都亏本,小煤矿因为煤层浅投入少还能赚钱。钢铁产业也是过剩产品,水钢也是艰难度日。单从经济效益来说都该关闭,从国家大局来看还得保留,苦的只是在六盘水从事煤炭和钢铁的工人,因为效益问题工资太低。煤炭和钢铁工人数量大工资低,带动不了当地经济,结果就是六盘水的煤炭和钢铁产业给全省拖后腿
古代叫做牂牁,现在的牂牁江,都还很出名。一直以来,在贵州省的城市排名里,六盘水都属于工业强市,六盘水是典型的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贵州省的三分之一!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占全省88.2%,相当于江南9个省炼焦煤储量之和。六盘水,有“江南煤海”之称,附近的四川攀枝花的钢铁产业非常强大,人称“攀钢”,而六盘水的煤,作为能源供应基地,一个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就兴起了。特别是贵州六盘水的盘县, 历史 上有很多煤矿,也催生了很多煤老板富豪,很多在省会贵阳买房置业的,都是六盘水人。
目前,盘县已经升格为“盘州市”,为贵州省直辖,六盘水代管,一个县的人口,都有多万,年位列全国百强县70多名。六盘水的钢铁产业,在煤炭工业的底子上,也发达起来,以前叫做水钢,也就是水城钢铁,后来和首都钢铁合作,首钢控股,就有了现在的首钢水钢,年底在岗职工有多人。虽然六盘水资源丰富,但是要控制不能过度开采,保持生态平衡。
如何看待?水钢和水矿就两块肥肉!普通员工能喝口汤都要感恩戴德!
张新民、庄军和张遂安结合我国煤层气实际资料和工作程度,建议按煤层气大区、含气区、含气带、气田4个级别进行煤层气资源分布区划。煤层气大区是煤层气一级资源分布区域,主要体现中、新生代以来现代板块构造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影响。全国共划分为4个大区,分别以地理位置命名为东部区、中部区、西部区、南部区等。含气区是煤层气区划的二级单元,以近东西向展布的几条大地构造分区边界与近南北向构造的纵横交切而成的“块”来划分,重点反映古生代以来板块构造,通过对聚煤作用、煤变质作用的控制而影响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含气带是煤层气区划的三级单元,在含气区内进行划分,主要依据煤层气分布情况和含气性划分。煤层气田是指同一地质时代的若干个煤层气藏的总合单个煤层气藏也可构成煤层气田。煤层气田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煤田地质界所称的“煤产地”(矿区)。所谓煤产地是指“煤田中由于后期构造影响而分隔开的一些单独部分,或是面积和储量都较小的含煤盆地”。由于我国现阶段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刚刚开始,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开发的煤层气田[116]。沁水盆地南部虽是“九五”期末发现的大型整装煤层气田,但尚处于商业化开发试验阶段。
(一)煤层气资源大区分布
我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及南部等4个大区(图6-1)。
图6-1 全国各大区煤层气资源分布图[117]
东部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113183.70×108m3,可采资源量43176.00×108m3,分别占全国的30.75%和39.72%,是我国煤层气资源最丰富的大区。
中部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104676.36×108m3,可采资源量19981.32×108m3,分别占全国的28.44%和18.38%。
西部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103592.06×108m3,可采资源量28583.20×108m3,分别占全国的28.14%和26.29%。
南方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46621.85×108m3,可采资源量16963.68×108m3,分别占全国的12.67%和15.61%[117]。
(二)煤层气资源含气区(盆地)分布
在全国42个含煤层气盆地(群)中,地质资源量大于1×1012m3的大型含气盆地(群)有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滇东黔西、二连、吐哈、塔里木、天山和海拉尔盆地(群)等,累计地质资源量为31×1012m3,累计可采资源量为9.3×1012m3,分别占全国的84%和86%,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的主体。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资源量达9.9×1012m3,占全国的26.8%沁水、准噶尔、滇东黔西分别为3.95×1012m3、3.83×1012m3和3.47×1012m3,占全国的10.7%、10.3%和9.4%。可采资源量最多的是二连盆地,达2.1×1012m3,占全国的19%鄂尔多斯、滇东黔西、沁水的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8×1012m3、1.3×1012m3和1.1×1012m3,占全国的16%、12%和10%(图6-2)。其中,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最有利区。目前沁水盆地是我国煤层气勘探投入最大、勘探程度最高、勘探开发活动最活跃、勘探成果最显著的地区,已实现小型商业化生产。全国大于5000×108m3的含煤层气盆地(群)共有14个,其中含气量在5000×108~10000×108m3之间的有川南黔北、豫西、川渝、三塘湖、徐淮等盆地。
图6-2 主要含气盆地煤层气资源分布图[117]
(三)含气带分布
图6-3 主要含气区带煤层气资源分布图[117]
我国42个煤层气含气盆地共划分为121个区带,煤层气地质资源量最大的是沁水盆地沁水区带,达36171.4×108m3其次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缘、西缘和中部3个区带,地质资源量分别为34332.7×108m3、34174.1×108m3和23419.1×108m3地质资源量大于10000×108m3的区带还有吐哈盆地的吐哈、准噶尔盆地的淮南、二连盆地的霍林河周缘等13个区带(图6-3)。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最大的是二连盆地的霍林河周缘区带,达15664×108m3,其次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缘、滇东黔西盆地的六盘水和沁水盆地的沁水区带。
(四)煤层气田
沁水盆地南部是“九五”期末发现的大型整装煤层气田,总面积3523.32km2,估算煤层气资源量6807×108m3,煤层气埋深200~1500m。南部煤层气埋藏浅,小于600m。以寺河断层为界,东侧煤层气勘探程度高,是煤层气探明储量分布区,也是目前煤层气开发的热点地区西侧煤层气探明程度较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亚美大陆煤炭公司正在进行煤层气勘探作业[115]。目前,该区有6个开发项目正在进行,包括潘河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端氏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对外合作项目———柿庄南煤层气开发项目和寺河煤层气开发项目、大宁煤矿煤层气地面开发项目和樊庄煤层气开发项目。
除此之外,我国在陕西韩城、吴堡也发现了大煤层气田,其中陕西吴堡发现了储量160×108m3的煤层气田,韩城已探明储量4080×108m3,开发潜力巨大。目前这两地均处于勘探阶段。
我国现有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023×108m3,煤层气可采储量469.57×108m3。其中地面开发煤层气探明储量754.44×108m3,面积346.4km2,位于沁水盆地南部。煤矿区煤层气探明储量268.64×108m3,分别位于铁法矿区和阳泉矿区,面积分别为135km2、94km2(表6-2)[118]。从煤层气探明储量来看,我国煤层气勘探程度还很低,约占煤层气资源总量的0.3%。要实现煤层气产业化,国家还要加大煤层气勘探力度。
表6-2 我国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一览表[115]
(五)煤层气深度分布
在当前的勘探开发技术条件下,适合煤层气经济开采的深度约在300~1500m之间。从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深度来看,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的67.6%分布在埋深小于1500m的范围内,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比较有利。在新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按照1000m以浅、1000~1500m和1500~2000m评价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煤层气资源地质总量的38.8%、28.8%和32.4%。从深度来看,1000m以浅、1000~1500m和1500~2000m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142708×108m3,106112×108m3和119299×108m3(图6-4)。1000m以浅和1000~1500m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分别为62713.3×108m3和45991.6×108m3,所占比例分别为57.7%和42.3%,1500~2000m深度范围内不计算煤层气可采资源量。
我国煤层气资源大区的深度分布不同。其中,东部区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浅层较多,1000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54207.62×108m3,占东部区的47.89%中部区以1500~2000m深度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较多,占中部区煤层气资源总量的41.43%西部区以1500~2000m深度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较多,占西部区的38.23%南部区以1000m以浅的煤层气为主,占南部区的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