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信达减持山西煤炭资产
“煤老板”信达等来减持山西煤炭资产的最佳时刻了吗?
近日阳泉煤业和阳煤化工发布公告,表示7月4日收到控股股东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更的通知。具体而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达资产”)将持有的阳煤集团5.75%的股权,转让给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国投”)。
这是根据《关于协议收购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持阳煤集团部分股权的通知》(晋国资产权函[2017]830号)做出的响应。此番调整,山西国资将加强对阳煤集团的绝对控股,股权从54.03%提升到59.78%。信达资产占股则从40.42%调整至34.67%。
从2005年与山西六大煤炭企业正式签订债转股协议起,信达资产就成为山西省除国资委之外的最大煤老板,出资总额占到六大煤炭集团的四成左右。
不过由于未真正参与到煤企的投资决策和内部管理当中,信达资产作为第二大股东所能起到的功能十分有限,通过债转股改善煤炭企业内部治理的设想,也化为泡影。
无法有效参与煤企的决策,又因集团亏损未能实现股东分红,加之金融机构参与债转股终究要实现股权退出的目标,如何寻找到合适的时机退出山西的煤炭资产,就成为信达资产需要解决的一大遗留问题。
公开报道中屡次传出过信达资产将退出阳煤集团的消息。直到本次阳煤集团旗下两大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才看到了信达资产的实质性动态。尽管减持份额并不大,后续如何进展依旧值得关注。
在如何处置山西煤炭债转股的问题上,信达曾经设立过一大原则,在煤炭行情不错的时候,将煤炭资产换成具有流动性、分红能力的优质资产。
与此同时,信达证券在去年12月发布的煤炭行业报告中的观点,也侧面印证了这一减持行动的时机,“2018年煤炭板块投资机会将是历史性的,确定性的,整体性的,不分品种的。”
不过前述公告中,暂未公布山西国投以什么资产作为对价。理论上,现金对价的概率较低,原因是与地方企业本身想以“债转股”降低高杠杆的需求冲突。况且,目前阳煤集团的负债率并无实质性扭转。
“医院”一度是信达较为中意的资产。根据公开报道,目前信达资产已经与山西另一大煤企同煤集团的医院启动了股份制改造,阳煤的医疗机构也在与社会资本的对接当中。
进入山西的十三年,信达资产进退两难,虽不曾拥有“煤老板”的管理实权,却几乎见证了本世纪至今山西煤炭产业所经历的几次起起落落。这与煤炭行业本身的强周期性有关,也与政府主导下的行业整合浪潮、火电审批权下放、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一系列动作密不可分。
如今,回到“保供应”周期,如何重新认知和评估煤炭价值,正在引发许多新的思考。信达资产作为金融机构,或许可以考虑在本轮煤炭上升周期进一步减持,以换取煤炭以外的优质资产。但是对于山西省煤炭行业而言,上述思考是绕不开的。
信达见证的煤炭周期
信达资产组建于1999年4月20日,为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下国内银行不良贷款高企而生,也是中国第一家试点相关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
早期中央“拨改贷”政策的调整,导致了众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飙升。通过执行“债转股”,可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煤炭、钢铁、冶金一类周期性强的国民经济基础工业,是资产管理公司偏好的领域。而且当时的债转股属于“政策性”债转股范畴,政府主导色彩浓厚,如何让承载就业和经济产值的重工业企业“大而不倒”,是地方政府最为迫切的诉求。
与煤炭业兴衰紧密相关的山西省政府,对于推动国有煤炭企业的债转股也颇为积极。
阳煤集团在2000年12月获得当时经贸委的批准,执行金额为34.07亿元的债转股。不过等到敲定煤企与资产管理公司合资公司的组建以及相应股权的确定,花了五年的时间。直到2005年12月,包括阳煤集团在内的六家煤炭企业的债转股签字仪式才正式举行。
除阳煤集团外,另外五家煤矿集团为大同煤矿、西山煤电、晋城无烟煤矿业、汾西矿业和霍州煤电。当时官方发布的数据是,六家合计的煤炭产量占到山西省的32%,全国的7.9%。
与信达一道参与山西煤炭债转股的金融机构,还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在上述金融机构当中,信达出资168.86亿元,占到几大金融机构出资总额的85.6%。山西国资委则出资249.88亿元,信达相当于这次债转股出资总金额的44.11%。从信达入股几大煤炭集团的份额来看,多数在40%上下的水平。由此,信达也一跃成为山西省第二大“煤老板”。
其中,阳煤集团由山西省国资委、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信达占比40.42%,山西国资委占比54.03%。这次债转股被山西省政府寄予“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不过时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朱德仁2005年在接受媒体采访却表达了担忧,“由于煤炭行业和金融行业存在较大的区别,在煤企经营管理方面,银行能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提议,还有待观察。”
后来所发生的情况,也验证了朱德仁的判断。尽管身份为“煤老板”,信达资产对于山西的煤炭资产却并没有实际管理权限,只能单纯做个财务投资者。即便如此,由于资产经营未见起色,信达资产也没能从阳煤集团获得实际分红。
这也是在上一轮债转股中,经常受到质疑的“明股实债”问题,即股东无法起到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考虑到背后的央地资产之争,债转股的退出机制也是金融界讨论的一大议题。
周小川曾在1999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债转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即重组成功可能使回收明显高于预期值,而重组不成功可能会再度陷于破产清盘以至回收更少。债转股对债权人来说是重劳动,必须花更大的心血才有可能使重组见到成效。
几乎在十年后的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强度降临。2008年还掀起了煤炭业重组浪潮,这与当时矿难不断发生的社会规制困境有关。这一整合政策旨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变“多、小、散、乱”格局,以求尽可能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
山西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发起煤矿业兼并重组的省份。一时间,山西省煤矿业的企业主体从2200多家压缩到了130多家,最初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鼎立的格局也变化为如今的七大煤炭巨头。
伴随小煤矿兼并或关停退出的,还有其背后的民营资本,这为后来山西国有煤企尝试煤矿改造与产能扩张带来了资金压力。
2008-2012年期间正逢煤炭的上升周期,回头看已经进入煤炭“黄金十年”的尾声。在政府主导下吸收了大量中小型煤矿后,山西几大国有煤炭集团负重顺着上升通道爬坡前行,进一步增加了信贷规模和资本支出。
风险也在一步步靠近。2014年,火电审批权下放,后来又导致了煤炭供应的产能过剩。与此同时,2014年底,中国代表团签署了《巴黎协定》并对减排做出了承诺,“清洁能源计划”随之而来。
由于前期背负着诸多小煤矿的改造任务,山西国有煤企面临着巨大的资本扩张压力,加之银行信贷收紧,2015年山西七大煤炭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1.2万亿元,与山西省当年的GDP产值相当,一度引发了诸多媒体对于山西国企高杠杆的关注。
2015-2016年,山西煤炭行业迎来最为艰难的时刻,并进入供给侧改革周期。至此,第一轮债转股尝试降低山西煤炭企业负债率的功效,已经荡然无存。山西煤企公司治理未获任何实质性改善,反而步入另一个高杠杆阶段。
此时的信达,进入山西十年有余,债转股退出却始终被“套牢”,想退出,作为股权投资者则需要等待时机。无论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还是基于股权关系的纽带,信达继续为困难时期的山西煤炭业提供补给。
期间,关于七大煤企是否会整合的消息也层出不穷。然而山西的煤企们,和神华与国电所实现的互补性重组并不相同。神华本身因为横跨资源、电厂、港口、铁路等产业,拥有强大的风险对冲,也被称为能源领域的“航空母舰”,是投资领域长期被看好的优质资产。
但同质程度高的山西煤企若实行重组,又能否真正实现有效资产的整合?还是只能做大而无法做强?从而成为更大体量等待地方政府出手的“大而不倒”?都需要打上重重的问号。这不仅与宏观经济对于非金融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现实需求相关,也是山西煤炭行业能否在“清洁能源计划”的大背景,能否拯救自己的问题。
“债转股的实质作用,是变更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周小川在1999年的那次演讲中提到,“债转股作为一种药方,能治病,但不是包治百病;因此不能不用,但不能滥用。”
无论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下首次启动债转股,还是2008年的欧美经济衰退和煤炭重组浪潮,对于作为宏观经济基础部门的煤炭业而言,都是重要的分水岭。现在又到了“逢八”的一年,新的债转股、重组大幕已经拉开,接下来煤炭业又会遇到什么?
打开山西国资委的网站,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改革决心。决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大型煤炭集团真正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对行业的价值定位以及业务决策做出科学判断。
中国信达,作为当前持仓的第一重仓股,我自然对中国信达是非常的看好的。信达发布了半年报,预计业绩下降35%左右,当天开盘后,市场并没有立刻的大幅度下跌,甚至期间还有段时间是平盘的,说明市场已经预期到信达的业绩可能出现下滑。而后面几天,信达的持续阴跌,主要还是因为港股市场的整体走弱。中国信达是隐形的煤炭大佬,而最近一年,是煤炭企业的高光时刻,但是并没有体现在信达的财务报表中,因为信达持有相当一部分的非上市煤炭公司,这些公司业绩的变好,不会像上市公司一样反应在股价上,因此信达并没有用公允价值的变动将这部分收益体现在报表中,可以说,信达隐藏了很多利润。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示弱”其实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办法。如果信达将报表的利润做的非常的高,信达很有可能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信达入股华融50亿,一.天时间就亏了30亿,这样显而易见的亏损,但是信达不得不参与。而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如果信达风风光光的,势必会接盘更多的垃圾房企,而有些项目,是显而易见的亏损的。因此信达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适度的降低一部分利润,有利于信达未来的发展。
一、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2016年8月“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56位”。
二、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1年10月,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煤种最全、煤质优良的炼焦煤生产企业,现由山西国资委直接监管。主要矿厂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吕梁、长治、忻州7个地市的29个县区。
三、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冀中能源集团)成立于2008年6月,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
四、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六家企业重组而成,为山东省属国有独资公司。
五、晋能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能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1994年6月19日,总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2016年8月,山西晋能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80位。
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位于郑州市,所属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南、贵州、新疆、内蒙古、青海、安徽、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位列2015年世界企业500强第364位、中国企业500强企业第74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6位。
七、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煤炭重地山西省大同市。煤矿跨越大同、朔州、忻州三市,拥有煤田面积6157平方公里,总储量892亿吨。
八、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1月的潞安矿务局,2016年8月,潞安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9位。
九、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煤集团”),是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国开金融公司、中国信达公司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十、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成立于1950年1月,现为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之一。
共计10家,分别是:盖州煤业有限公司、四明山煤业有限公司、大通煤业有限公司、盛泰煤业有限公司、店上煤业有限公司、南河煤业有限公司、掌石沟煤业有限公司、兰煜煤业有限公司,七一煤业有限公司、野川煤业有限公司。
晋煤集团拥有68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1个托管企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利润2.06亿元,上缴税费70.32亿元。截至2015年底,企业总资产2122亿元,山西省内外在岗员工16万余人。 位列2016世界企业500强第384位, 位列2016中国企业500强第93位。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煤集团”)是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国开金融公司、中国信达公司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企业、全中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集团、全中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全中国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集团和山西最具活力的煤机制造集团。 也是中国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晋东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个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晋城矿区的骨干企业。
扩展材料:
经营范围
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煤炭批发经营;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测量、矿山测量、隧道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绘危险货物运输(1类1项),危险货物运输(3类);爆破作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煤集团有以下公司:
扩展资料:
晋煤集团是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国开金融公司、中国信达公司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集团、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全国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集团和山西省最具活力的煤机制造集团,位列2015世界企业500强第379位。
拥有68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1个托管企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利润2.06亿元,上缴税费70.32亿元。截至2015年底,企业总资产2122亿元,省内外在岗员工16万余人。
晋煤集团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晋煤特色综合能源企业集团”和“六型晋煤”战略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产业优化升级,逐步构建起以亿吨基地为核心,煤化联动、煤气共采、煤电一体、煤机并进“一核四翼”的产业格局。
当前,企业正紧紧围绕国家能源革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战略布局,坚持“效益优先、改革驱动、创新引领”发展思路,全力增强煤炭、煤层气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能力,努力提升煤化工、电力、煤机等能源综合利用与服务水平,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化管理体系、商业模式,全力开创建设国际一流晋煤特色综合能源企业集团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晋煤集团——煤化工板块
法定代表人:李崇
成立时间:1996-01-08
注册资本:436131.69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000100052249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188号
晋煤集团长平矿全称: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平公司。
晋煤集团始建于1958年,历经2000年公司制、2005年债转股两次改制,现为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控股(股比62.570%),国开金融(股比20.364%)、中国信达(股比17.066%)多元股东持股的特大型现代综合能源企业集团。
企业现有66个子公司、11个分公司和1个托管企业,主营燃气、煤炭、煤化工、电力、新兴产业,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基地、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和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经营范围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72个市县,在岗员工总数14万余人。
扩展资料:
2018年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481位。
2018年9月2日,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107位。
2018年11月8日,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入选《2018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以总分39.9分排名第50。
参考资料来源:晋煤集团官网-集团概括
截止2021-6-30,根据同花顺资料显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开滦股份的股东,其持股数(股)为3.532亿,占比22.24%。
另外:开滦股份十大股东如下:
1、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持股数(股)为7.323亿,占比46.12%。
2、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持股数(股)为3.532亿,占比22.24%。
3、翁耀军,其持股数(股)为500.1万,占比0.31%。
4、上海宝钢国家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其持股数(股)为466万,占比0.29%。
5、UBS AG,其持股数(股)为461.6万,占比0.29%。
6、华安成长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持股数(股)为398.7万,占比0.25%。
7、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持股数(股)为358.5万,占比0.23%。
8、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其持股数(股)为341.4万,占比0.21%。
9、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自有资金,其持股数(股)为276.2万,占比0.17%。
10、夏春潮,其持股数(股)为265.2万,占比0.17%。
前十大股东累计持股11.16亿股,占比70.28%。
较上期报告期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如下:
1、华安中小盘诚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持股数(股)为299.8万,占比0.19%。
2、龙宾,其持股数(股)为285.4万,占比0.18%。
3、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其持股数(股)为223.7万,占比0.14%。
4、广发改革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持股数(股)为205.2万,占比0.13%。
5、沈洁华,其持股数(股)为198万,占比0.12%。
拓展资料:
开滦股份的控股股东是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6.12%),实际控制人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46.12%),最终控股人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46.12%)。
作为依法成立的正规公司,经营范围和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监督和保护。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央金融企业[1]。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剥离的本外币不良资产; 追偿本外币债务; 对所收购本外币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 本外币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经相关部门批准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2020年7月,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05位。[2]
公司名称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1999年4月20日
总部地点
北京
公司类型
独资
年营业额
961.47 亿元(2020年)[3]
员工数
21424人(2019年)[1]
现任领导
张卫东(党委书记、董事长)[15][17]
经营状态
开业
成立日期
1999年04月19日
注册资本
3,816,453.5147万(元)
法定代表人
张卫东
公司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