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海岛上的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香蕉帽子
无情的冬日
2023-02-13 22:19:15

海洋新能源有哪些?

最佳答案
传统的大山
可爱的短靴
2025-07-04 08:38:40

问题一:海洋新能源有哪些 盐差能、温差能、海浪能、潮汐能、洋流能、其它

问题二:新能源有哪些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丁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新能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潮汐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问题三:海洋新能源有什么?多一点。谢了! 潮汐

问题四:海洋能包括哪些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潮汐能

温差能

盐差能

海流能

海风能

海洋热能

baike.baidu/link?url=ffopuVMUTz8NV_Os1aSwC-DVv4eWWQR9GUZhQwQHKwebSL3Zz6U0p7MUMp1ZaRQWYOiI3CErKZ-HcsjkOv1NtK

问题五:目前地球上有哪些新能源? 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br>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太阳能可分为2种: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A.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B.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C.核衰变 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

问题六:海洋有哪些能源? 有石油,矿产(煤矿、金矿等一些金属矿产)

最新回答
漂亮的飞机
饱满的乌龟
2025-07-04 08:38:40

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我国海域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其中: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滨海旅游景点1500多处;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0万公顷,水深0~15米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此外,在国际海底区域我国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在人类对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海底石油、天然气成了海洋资源争夺的重点。根据国务院2003年5月9日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13号文件”),我国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我国有240亿吨的海洋石油资源量,是中国2003年进口石油总量(9000万吨)的260多倍。可惜的是,石油储量丰富的海域,多在有争议的东海和南海,没有争议的渤海和争议相对较小的黄海与之相比储量较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渤海是内海,水浅,但开发起来一样有难度,其油气分布零散,被称为“摔碎的金盘子”,且多以重油、稠油为主;而黄海比较“贫瘠”。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据有关报道,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公里,而发现的石油储量有55.2亿吨,天然气储量有12万亿立方米,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中国GDP增长贡献一两个百分点。仅在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但是东海和南海这两个海域都是“有争议”的地区。

资源跟能源是不一样的。

调皮的大叔
孤独的凉面
2025-07-04 08:38:40

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内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容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通过燃烧和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来取得能量。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潮汐的动能来发电。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和供暖。

7、氢能:通过燃烧或者是燃料电池来获得能量。

8、核能:通过核能发电站来取得能量。

扩展资料:

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可再生能源

爱听歌的汽车
单薄的电脑
2025-07-04 08:38:40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海洋能同时也涉及一个更广的范畴,包括海面上空的风能、海水表面的太阳能和海里的生物质能。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的6,960座岛屿。这些岛屿大多远离陆地,因而缺少能源供应。因此要实现我国海岸和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海洋能资源

能干的彩虹
开放的睫毛
2025-07-04 08:38:40

海岛绿色建造管理要点分析

工程建设是指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投资兴建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建造、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工作。

摘要:我 国岛屿资源丰富,海岛建造是实现我国进军海洋领域开发的重要依托。海岛建造具有施工场地有限、物资缺乏、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制约着海岛开发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总结现有海岛建设经验和绿色施工理念,从新材料、水资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海岛建造管理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旨在为我国海岛建造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海岛工程绿色建造节地新材料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许多发达国家逐步将战略衷心转移到海洋资源的开发上。作为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本身蕴藏着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又是实现国家海洋发展目标的前站,关系到沿海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拥有海洋面积300万km2,海岛资源丰富,总面积约8万km2,岛屿岸线长约1.4万km,是我国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

1海岛工程特点

海岛地区资源基础良好,但是生态环境脆弱,淡水不足、电力供应不足、交通不畅、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海岛周边被海水环绕,海岛建设过程中具有施工用材运输困难成本又高、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作业展开空间有限等特点,均给海岛建设带来较大难度。但是海岛上往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较为充足,因此依据不同海岛自身独立的.小生态环境,将新型建材、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等综合循环利用,能实现建筑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有效减少,将是未来海岛开发建设的必然趋势。

2海岛绿色建造综合管理方式和技术要点

2.1海岛建设节地措施

海岛上施工时,受场地狭小、自然因素作用影响严重、没有陆路与大陆相连等因素,布置材料堆场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不同施工用料的场地堆放应与卸货码头保证合理的运输距离。施工需用料大的砂石料及水泥因其运输损耗率大应尽可能安排在卸货码头附近,对于运输损耗率小的用材如建筑钢材可适当远离卸货码头腾出足够位置给前者

(2)为尽量减轻大风的影响,砂场、水泥必须安排在背风面。材料堆放地应选择在坡度较缓的平地或者对堆放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并做好防排水系统,保证材料妥善保存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工序要求有计划的提前运送各种材料,以避免在大风、车船故障或装卸码头无泊位等特殊情况下引发的材料不能及时进场,所导致的施工待料影响项目工期和经济效益的现象,此外材料运输时还应富有一定余量的考虑建材运输与使用中损耗的数量并加入材料运送总数,以避免各道工序因材料短缺导致的误工和车船因未能充分发挥运输能力而导致的人为抬高成本

(4)合理选用机械设备和运输方式,降低设备运输安拆成本。陆地上的起重机的配置应采用可自行行走的汽车吊或龙门吊为宜,岛上港口由于作业量大则采用塔式起重机更为合适

(5)因为海岛上有限的空间被施工场地占用,能够容纳和安置的工作人员就相对有限,因此施工人员数量一定要精选,施工组织设计时尽可能实行全流水施工,这将有利于提高施工工效和降低建造成本。

2.2海岛建筑新材料选择

海岛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砂、碎石等常规和施工用淡水,如果均从大陆运输,其成本非常建筑材料昂贵,而且还拖延工期,因此应尽可能开发可以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在海岛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以珊瑚礁为骨料、用海水拌制混凝土。珊瑚碎屑在混凝土骨料的分类上属于天然轻骨料,作为一种多孔状物质其本身强度较低,珊瑚骨料混凝土起骨架作用是硬化的水泥浆。研究结果表明:(1)在淡水资源不足的海岛上建设可以采用海水拌养混凝土,但用在工程实体中的海水应为无杂质的清洁天然海水(2)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在远离陆地的岛礁上建设工程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岛礁上的珊瑚礁砂,配合从陆地上运送过来的碎石河砂为骨料(3)海水拌养混凝土适宜用于不配置钢筋的素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该想法在已有的工程建设中得到验证[1],西沙工程的防波堤、防砂堤等港工混凝土构筑物建造,充分利用了岛礁上丰富的珊瑚块、礁碎块、珊瑚砂和海水,拌制了珊瑚混凝土以替代传统的河砂、碎石拌制成的普通混凝土。海水拌养混凝土适用于不配置钢筋的素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若用于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设项目中,则应采取有效阻锈措施[2]。此外要合理利用海砂,使用淡化海砂并掺加阻锈剂缓解钢筋锈蚀问题是利用好海砂的要点。

2.3海岛建造施工用水措施

海岛上的淡水供应主要分为常规水源供水、大陆引水和非常规水源供水三部分。其中,常规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陆引水主要发生在距离大陆较近的海岛上非常规水源主要包括淡化海水、雨雾水及再生水等。施工用水是海岛建筑施工必须考虑的重点。挖掘集水池收集雨水,并且在集水池前设计滤水砂池。将过滤后的达到施工用水要求的水用在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润湿砖石等工序中,项目建成使用后还能将其转化为景观用水。在施工用水选择上应因地制宜结合海岛实际蓄水条件来选择。对于有蓄水条件的海岛,应以本岛内部水源为主对于重要性较高的海岛,外部水源和本岛内部水源相互备用,确保施工供水需求对于离岸较近的海岛,可直接接引对岸的自来水,是最为经济的对于离岸较远的海岛,自来水跨海调用成本太高,可考虑使用海水淡化[3]设施供水。

海岛区域海水受污染程度低,水质好,海水淡化处理工艺简单,降低了海水淡化处理成本相比其他取水方式如雨水收集等,海水淡化具备水源稳定,出水水质好,产水有保障等优势。而大部分海岛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若能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并应用在海水淡化设备能耗需求上,将极大程度缓解海岛上供水和能源供应不足的双重问题。由于污水中含有的有机质恰巧是某些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将其灌溉在该类作物上可以减轻污水处理的要求。建造中产生的污水也可回用于山水造景、绿化浇灌、消防用水、建筑冲厕和清洗工程车辆等。由于雾水收集投资少、几乎没有运行费用,正逐渐被人们接受与利用。雾水的收集能力大小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海岛上相对海拔高的地区往往浓雾比较大,是雾水收集的合适地方。

2.4海岛建造施工用电措施

海岛用电靠海底电缆供给往往不能满足施工长期稳定的用电需求,因为停电情况会时常发生,因此施工承担单位必须自备足够的发电机以满足正常施工持续用电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波浪装置生电,为建设期提供施工用电,使用期作为海岛运营提供电力备用来源,不失为改善海岛建造用电需要的一种合理解决途径。

2.5海岛建筑废弃物消纳措施

[4]海岛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海岛生态系统的稳定,海岛建造既不能改变既有的海岸线形态,又不能随意弃置建筑废弃物以免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因此,施工承担单位必须预先制定好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垃圾有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采用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模板和脚手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垃圾产生,施工现场力求做到工完场清,文明施工。少量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做好分类处理,在后续园林景观施工中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即有利于综合平衡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难以回收利用的有机垃圾,经太阳能垃圾堆肥处理后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作为苗圃、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等的种植肥料使用。

3结语

海岛建造不同于陆上项目,其特殊性决定了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海岛本身及其周边资源环境用来降低建造成本,施工中和日后运维中都要运用绿色建造概念,以实现国家未来海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双健,李龙飞.关于三沙市海岛工程建设的思考[J].洋开发与管理,2013(S1):34-37.

[2]陈兆林,唐筱宁,孙国峰,等.海水拌养混凝土耐久性试验与应用[J].海洋工程,2008(04):102-106.

[3]施建中,顾为东.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生态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4(07):96-97.

[4]郝建丽,陈顺甜,吴海燕,等.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减量化措施[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0-12.

知性的机器猫
等待的月饼
2025-07-04 08:38:40

可再生能源的介绍

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且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可再生能源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或太阳光加热地球上的空气和水而形成的。

虽然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性和减少污染等优点,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利用效率低、技术水平低、成本高、补贴资金缺口扩大等等。

等待的冬瓜
虚幻的黑夜
2025-07-04 08:38:40
1、水能。水能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这种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另外,磨坊也是采用水能的好例子。

2、风能。人类已经使用了风力几百年了。如风车,帆船等。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风能利用是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通过风力机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等。

3、太阳能。自古人类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而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如太阳能发电。另外,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

4、地热能。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以及烘干谷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