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大西洋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专一的鞋垫
可靠的老师
2023-02-13 22:06:19

大西洋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最佳答案
寒冷的长颈鹿
深情的小猫咪
2025-07-04 08:09:54

海底煤炭也是大西洋的重要海洋资源。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国东北部苏格兰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外侧的大陆架。英国的海底煤藏量不少于5.5亿吨,每年采煤量达2000~2500万吨。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沿海海底也发现有煤的储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东侧,人们发现了世界是最大海底铁矿,估计储量超过20亿吨,现已开采。波罗的海、芬兰湾也有海底铁矿。大西洋还有重砂矿,美国、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塞内加尔等海岸外都有发现。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广泛分布着锰结核,总储量约1万亿吨,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大西洋的矿产资源的富集程度和品位都比不上太平洋和印度洋。

最新回答
结实的老鼠
魁梧的衬衫
2025-07-04 08:09:54

1、芬兰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芬兰语:Suomi, 瑞典语: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2、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简称“挪威”(挪威语:Norge 或Noreg), 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

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首都为奥斯陆。

9世纪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开始衰落,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814年起成为瑞典属国,1905年宣布独立。

扩展资料:

经济状况:

1、芬兰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强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

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2、挪威

挪威是全球最发达的福利国家之一。人均GDP达到81085美元(2010数据),2011年全球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卡塔尔和卢森堡。2013年人均GDP过10万美元。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是欧洲十大经济国之一。

人均GDP是北欧之首。挪威90年代起油气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北海油田生产的油、气,除满足本国自身消费外,还大量出口。在北海主要油田的集中海域,新建了许多新输油管道、石油终点站和油港。深海采油技术发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芬兰 (芬兰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挪威

彩色的楼房
虚幻的乌龟
2025-07-04 08:09:54
酸雨是一种超越国境的污染物,它可以随同大气转移到1000千米以外甚至更远的地区。科学家在人们通常认为地球上最洁净的北极圈内冰雪层中,也检测出浓度相当高的酸雨物质。因此,酸雨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环境问题,它正在发展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一个日益尖锐的政治矛盾。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中瑞典南部大气中的硫有77%是“偷越国境”进来的。加拿大南部的酸雨,则是从北部工业区越境传播而来的。所以,瑞典和加拿大两国,都通过各种途径,坚决反对污染输出。。。

伦敦燃烧的煤所产生的so2与云中的水溶解 生成强酸 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被吹到了挪威和瑞典

下的雨就是酸雨酸雨的危害

□ 酸雨的危害 (一)

□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

□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 酸雨的危害(二)

□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根据国内对 105 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 pH 值小于 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 PH 值小于 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降低 50%。

□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 2.5 倍。

□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 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 14 万公顷。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 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亿元(按 1988 年市场价计算)。对南方 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44 亿元。

□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几乎是一致的。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酸雨对森林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老迟到的火车
坚定的小天鹅
2025-07-04 08:09:54

欧洲能源危机不是单方面的任何一个条件造成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造成这次欧洲能源危机都有那些原因。

第一能源依赖性特别强 

在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也极高。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过去5年内,欧盟约57%到60%的能源消耗依赖于化石能源进口,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90%,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97%,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也有70%。其中,俄罗斯成为欧洲化石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俄乌冲突伊始,欧洲地区天然气进口约40%来自俄罗斯,石油、煤炭进口的27%和46%来自俄罗斯。

这些数据都能说明欧洲在能源上依赖性特别强,一旦供应源出问题,他们就无法挽回。

第二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据了解美国在2021年经历了飓风、寒流等自然灾害,损失占全球一半多,为1450亿美元。2021年“最昂贵”的自然灾害是飓风“艾达”,它引发洪水等其他灾害,造成650亿美元损失。 欧洲自然灾害造成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其中仅德国就达400亿美元。德国及其邻国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水摧毁了无数建筑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并造成德国超过220人遇难。

这些毁灭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都需要能源的支撑来重建,这使得他们的能源本身就不充足,然而又不能不去解决,可以说在能源危机上是雪上加霜。

第三疫情影响

因为疫情影响 ,大部分企业都不得不停工停产,欧洲的经济也会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能源的生产受到阻力,所以并非争产天然气就能解决。

第四政治因素

欧洲的部分二线国家政治形式相对欧洲大国不算稳定,疫情已经笼罩了多年 ,经济发展亟待恢复,然而民众可支配收入并不充裕,对政府控物价的手段不满意,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潜在的政治动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