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井筒的知识你知道什么呢?
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按表2规定执行。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可低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低于0.5m/s。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高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5m/s。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新建、改扩建矿井设计时,必须进行矿井风温预测计算,超温地点必须有制冷降温设计,配齐降温设施。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以及温度,每人供风量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按实际需要计算风量时,应避免备用风量过大或过小。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
检查井的井筒高度指在井工采矿或地下工程建设,从地面向矿体开凿的垂直或倾斜的高度。检查井室高度指连接上下游管道、接入支管或设置在阀门等管道附件处供养 护人员在其中操作检修用的专用地下构筑物的高度。
井筒为矿井通达地面的主要进出口,是矿井生产期间提升运输煤炭(或矸石)、运送人员、材料和设备以及通风和排水的咽喉工程。
扩展资料
井筒结构
1、立井
立井井筒自上而下由井颈、井身、井底三部分组成。靠近地表的一段井筒叫做井颈,此段内常开有各种孔口。井颈的深度一般为15~20m,井塔提升时可达20~60m。
井颈以下至罐笼进出车水平或箕斗装载水平的井筒部分叫做井身。井身是井筒的主干部分,所占井深的比例最大。井底的深度由提升过卷高度、井底设备要求以及井底水窝深度决定的。这三部分长度的总和就是井筒的全深。
2、斜井
不同用途的斜井,它们的井口结构、井身结构及井底结构都有所不同。斜井井筒和立井井筒一样,自上而下分为井颈、井身和井底三部分。斜井井颈是指接近地面出口,井壁需要加厚的一段井筒,由筒壁和壁座组成。
斜井井筒为连接工业场地和井下各开采水平的主要进出口,服务年限长,因此斜井多用混凝土砌碹或料石砌碹支护。近年来大多数斜井开始采用锚喷支护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井口明洞部分多为碹体支护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室
输煤廊是运输煤炭的其中一种装置安装形式。输煤装置按其安装形式可分为输煤廊道与输煤栈桥两种。输煤廊道类似于地沟,一般是地下或半地下的砼结构,输运机安装于通廊内,煤通过通廊用输送机运煤;
输煤栈桥一般是以钢结构为主,架空设置,有的封闭有的不封闭,上安输送机运煤。其运输方式有皮带输送、气力输送和管道输送等,皮带输送应用最广泛。
扩展资料:
我国管道输煤:
1995年,我国煤炭产量已达12亿吨,占世界的第一位。但我国煤炭分布极不平衡:东少西多,南少北多。60-70%的煤炭储量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西部。在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形式下,煤炭生产同煤炭运输之间存在较突出的矛盾。
煤炭运输有水运、铁路和公路三种途径。由于北方缺少便于航运的江河,水运是欠发达的。公路短途运输便当,但远程运输不经济。快速而经济地长距离运输煤炭只有铁路。
面临日益增加的煤炭产量和需求,铁路没法一柱擎天,需要寻觅其它运输方式。经过长期研究论证,煤炭部门于1981年提出管道输煤,为西煤、北煤外运再找一条前途。
1982年,清华大学和唐山煤矿学院牵头做了我国管道输煤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科研人员在煤浆稳定性、输送速度和阻力特征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管道运输煤技术上已成熟。经过多方面综合论证,煤炭部门把我国第一条输煤管道选择在山西榆县至山东淮坊之间。
位于山西中部的榆县,煤炭产量很是丰硕,但相当一部分煤运不出去;而山东胶东半岛地域近几年经济成长很快,发电用煤欠缺,淮坊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行将开工。选择这样一条输煤管道,既解决了山西煤炭外运问题,又解决了山东发电用煤问题。
设计中的榆潍输煤管道全长600千米,年输送能力500万吨。1996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核准总投资30亿元的榆潍输煤管道立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输煤装置
我们经常在铁路上见到,运煤的集装箱都不会有盖子存在;之所以不会有盖子存在,都是为了让煤在装卸时候更加方便。
铁路运输是煤炭运输一个最为主要的方法,如果有居住在铁路边上的小伙伴,就能够发现运送煤炭的车辆集装箱,大多不会有盖子存在,而且也不会出现煤炭倾洒的情况,只因为下面这两个原因。
一、没有盖子方便装卸煤炭
煤炭属于颗粒形状,而且在装卸时候,通常都动用了工程车,毕竟动辄几十吨的煤炭装运量,也只有工程车,才能够快速的完成装卸过程。
将运输煤炭的集装箱,加上密封的盖子以后,能够增加运输的重量,而且还能够避免出现倾洒的情况。
但却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出现,那就是如何快速地将集装箱填满。毕竟大型的装载机、铲车都不能够使用。
如果依靠小型机械,或者是人力装填,则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的麻烦,增加了相应的支出。
不仅在装填煤炭时候,会十分的困难,就连到了目的地以后,卸车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二、火车运行平稳在利用火车运输的过程中,最不用担心的情况,便是在运输途中,煤炭会出现倾洒的情况。
尽管每一个集装箱中,运输的量都非常大,但因为铁道非常的平稳,所以不会出现特别颠簸的情况,更不会有煤炭因为火车的运输,而出现倾洒的情况。
这点和汽车运输,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汽车运输过程中,因为装载量过多,而且公路的弯道多,转弯半径大等特点,会使得汽车运输煤炭,极容易出现洒出的现象。
正是在这两个方面原因下,使得煤炭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集装箱都不需要加装盖子。
“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意思是女床山这个地方,向阳的南坡上有红色的铜,背阴的北坡遍布着石涅。在古代,石涅的意思是可以做黑色染料的石头,可见在《山海经》的时代,煤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被看作是普通的黑色石块。那个时候的煤,仅仅被用来做石雕材料。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发现这种黑色石头可以燃烧,而且火力旺盛,燃烧时间持久,比干草、木材好用得多,于是开始大规模地开采来做燃料。
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年轻时给人进山挖煤,遇到山体滑坡,矿工死伤一百多人,只有他侥幸逃脱。可见这时候的煤炭开采已经颇具规模了。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用煤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煤块和煤饼,煤显然已经成为冶炼行业中的主要燃料。西汉时期的采煤工艺比较简单,基本是露天开采,挖采出来的煤质量不是很高。
魏晋时期,地下采煤工艺开始出现。曹魏时期,魏国武安城的煤井深八丈,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深度。《晋书》记载,后赵皇帝石虎年轻时盗掘古墓,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煤井,里面有支撑坑道的顶板,还有大量坑道水。
可见地下作业、坑道开采已经是那时采煤的主要方式。一些地方志记录了当时采煤的艰辛,工人挖好井穴,举着火把裸身而入,井穴幽深而狭窄,只能像蛇一样在里面爬行,采到煤后,再像老鼠一样背煤出来。这种采煤方式很不安全,工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总结:宋元时期,古人改进了采煤方式,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开采技术。
首先采用了井巷分层采煤法,工人们在矿井中布设井巷,将煤炭运输、煤炭开采、人员进入分成不同区域,使复杂的开采工作有条不紊。人们又在巷道内架设梯形支架,使崎岖不平的地底成为较平缓的工作面,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也为采煤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1959年,在河南鹤壁发现的宋代采煤遗址矿井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排水井,由此也能看到当时地下采煤系统的完善。明代时,人们在地下矿井引入了通风系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这样一幅图画:人们在下井采矿之前,先把一根中空的粗竹竿削尖,插入井下的煤层,将有毒的瓦斯引出井外。这些技术采用既是对工人人身安全的保障,也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到了清代,采煤的流程更加科学和合理,井巷、通风、排水系统的布设都有了成熟的方法。虽然这时候仍旧是手工作业,但在当时,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仍能称得上世界较为先进的采煤工艺。
企业名称: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矿
注册地址: 宁夏银川市灵武市马家滩镇大羊其村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40000MA76DQQR3P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矿 税号)
注册日期: 2018-03-29
经营范围: 煤矿筹建。(筹建期内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法定代表人: 黄相明
地区: 银川
县市: 灵武市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煤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行政区划隶属灵武市宁东镇和马家滩镇管辖。红柳煤矿井建设规模8.00Mt/a。
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副斜井井口在工业场地内,回风斜井井口在回风场地内。井筒均落底于2号煤层,主副井筒落底标高+1300m。根据各煤层分布情况,移交采区为11采区,开采2煤层。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矿井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井下个别用气点采用移动空气压缩机。
地面工业场地布置联合建筑、行政办公楼、食堂招待所、单身楼、选煤厂、快速装车站、锅炉房、水处理车间、35KV变电站等,在风井场地和立风井场地布置通风机房。
扩展资料
红柳煤矿井田地质概况
红柳煤矿为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新建的大型矿井,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797.64Mt,设计可采储量为1266.41Mt,批复的矿区总体规划中红柳矿井生产能力为8.00Mt/a。
红柳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地区,行政区划隶属灵武市宁东镇和马家滩镇管辖。
井田呈北西-南东条带状展布,北以新碱沟北正断层和杨家窑正断层为界,南至第32勘探线西以李新庄西侧断层和长梁山-冯记沟向斜轴为界,东至马柳断层。井田南北走向长约15km,东西倾向宽约5.5km,面积约85km2。
红柳井田位于毛乌素沙漠西缘,呈西北高东南低的低缓丘陵地貌,最高高程点位于H1407孔西边的山丘上,海拔高度为+1490.00m,最低高程点位于 H3005孔附近,海拔高度为+1360.00m,井田内最大相对高差130m,一般标高在+1400m左右。
红柳井田地处华北地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皱冲断带的南北向逆冲构造带,是烟墩山逆冲席的前缘带,井田内构造线总体为NNW向,断裂褶曲构造非常发育,规模较大。
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中生界产生了大量的褶曲和断裂构造,根据地震解释成果和钻孔揭露显示,区内煤层的赋存形态以马家滩背斜和长梁山向斜为主体构造的背向斜相间的构造形态,并在背向斜的两翼发育有次一级的褶曲。
煤层倾角一般在10°-25°之间变化,在断层带附近煤层露头处局部倾角较大。
本次探测的1020204工作面开采2号煤层,2号煤层可采厚度0.85-10.71m平均5.06m,含夹矸0-2层,厚度为0.09-0.40m。夹矸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多位于煤层的中下部,层位较为稳定,结构简单,煤类为不粘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