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有大量的CO2,以及少量的CO和少量的so2,so2是有毒气体,还是酸性气体,会造成酸雨
这些气体都是可以造成温室效应的,如果是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CO等的有害气体,他会阻止血液中的细胞和氧结合,长时间会造成人昏迷。甚至死亡
每年秋末冬初,都是煤气中毒的高发季节。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将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此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一旦断绝氧气供应,将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据专家介绍,在发生煤气中毒时,决定煤气中毒轻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和接触时间。 2.婴幼儿在同样环境条件下较成年人更易于中毒。 3.个人身体状况:原有慢性病如贫血、心脏病,可较其他人中毒程度重。 ■特别情况 煤气中毒该如何救治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 4.对昏迷不醒、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就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其中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若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去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特别提醒 煤气中毒常见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2.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3.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 使煤气倒流。 4.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5.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6.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7.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着,也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至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特别注意 提到煤气中毒,多数人并不陌生,然而不少人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却存在着误区,因而导致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误区一:煤气中毒患者冻一下会醒。 一位母亲发现儿子和儿媳中了煤气,她迅速将儿子从被窝里拽出放在院子里,并用冷水泼在儿子身上。当她欲将儿媳从被窝里拽出时,救护车已来到,儿子因缺氧加寒冷刺激,呼吸心跳停止,命归黄泉。儿媳则经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另有一爷孙二人同时中了煤气,村子里的人将两人抬到屋外,未加任何保暖措施。抬出时两人都有呼吸,待救护车来到时爷爷已气断身亡,孙子因严重缺氧导致心脑肾多脏器损伤,两天后死亡。 专家点评: 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因此,发现煤气中毒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迅速向“120”呼救。 误区二:认为有臭渣子味就是煤气。 一些劣质煤炭燃烧时有股臭味,会引起头疼头晕。而煤气是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中煤气,这是完全错误的。另外,还有些人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煤气中毒。 专家点评: 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误区三:煤气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 有一位煤气中毒患者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经医院积极抢救,两天后患者神志恢复,要求出院,医生再三挽留都无济于事。后来,这位患者不仅遗留了头疼、头晕的毛病,记忆力严重减退,还出现哭闹无常、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家属对让患者早出院的事感到后悔莫及。 专家点评:煤气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的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有并发症或后遗症者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轻度中毒 。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二是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是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一氧化碳的后遗症。
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
记得给好评!呵呵
最近这几年,总是会看到一些新闻,都是说有人烧煤炭导致中毒死亡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有疑问,煤炭中含有一氧化碳吗?其实,煤炭中是没有一氧化碳的,而且也没有可以导致人们死亡的物质。新闻里的人们之所以会导致死亡,主要就是因为在烧煤炭的时候没有注意通风,很多人,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为了取暖,总是门窗紧闭,但是这样会导致空气不流通,从而引发中毒的现象。
那么,怎么样才能预防这种事情呢?首先一点就是尽量不要在室内烧煤炭,因为室内本来就不通风,加上煤炭,不仅会导致空气浑浊,而且很容易有烫伤,烧伤的现象的出现,所以最好多加注意。在家里有小孩子或者是有老人的时候,最好不要燃烧煤炭,现在取暖的设备,煮菜的器具都非常的多,大家可以有多种选择,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煤矿工作对身体健康影响:
慢性肺部疾病,如尘肺病曾经在矿工中非常普遍,导致预期寿命减少。在一些采矿国家,尘肺病仍非常普遍;在美国一年约有4,000个黑肺病例(其中约1,500人为前矿工),中国则每年约有10,000个新病例。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
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扩展资料:
煤矿职业健康监护:
根据《煤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第三十一条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煤矿企业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三十二条 煤矿企业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矿
煤在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是空气污染,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还会产生烟尘。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主要由包括煤炭在内的燃料燃烧所致。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和四川。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
我国四大煤矿
1、大同煤矿
大同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在山西省北部,储量大,可采煤层多,平均厚度30~40米。灰分低,硫、磷杂质少,发热量高,且煤层稳定,易于开采。大同煤矿为国内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供应基地。
2、神府煤田
神府煤田是中国和世界特大煤田之一,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相当于50个大同矿区、100个抚顺矿区,与俄罗斯的顿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巴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并称世界七大煤田。
3、霍林河煤矿
科尔沁油田地质构造与大庆、辽河、扶余油田相似,全市石油远景储蓄量为8亿吨左右。通辽市境内埋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现在探明铁、锌、钨、铜等金属矿10多处,矿点30多个。
还有引人瞩目的“801”稀土,储量为全国之最的天然硅矿,近3亿吨的石灰岩,被誉为“冶炼之宝”的石墨,功效神奇的中华麦饭石等。
4、准噶尔煤矿
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勘测,历经50年的建设,目前已经是产煤量占全国总产煤量的1/6。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煤矿基地,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提供着最优质的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