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国家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虚心的小鸽子
完美的早晨
2023-02-13 20:22:27

国家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最佳答案
无奈的盼望
犹豫的棒球
2025-07-05 02:25:47

法律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日前以联合令的形式发布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我国禁止新建煤矿及选煤厂建设永久性煤矸石堆场。 1月13日,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煤炭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5%左右;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到2020年,厚及特厚煤层、中厚煤层、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分别达到70%、85%和90%以上;鼓励对“三下一上(建筑物、铁路、水体下,承压水体上)”煤炭资源、煤柱和边角残煤实施充填开采。到2020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在水资源短缺矿区、一般水资源矿区、水资源丰富矿区,矿井水或露天矿矿坑水利用率分别不低于95%、80%、75%;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0%以上,排矸场和露天矿排土场复垦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4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200亿立方米,基本全部利用;井下抽采200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到2020年,原煤入选率达到80%以上,实现应选尽选;重点建设环渤海、山东半岛、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中原、长株潭、泛武汉、环鄱阳湖、成渝等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及一批物流园区。

法律依据:《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煤矸石,是指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本办法所称煤矸石综合利用,是指利用煤矸石进行井下充填、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矿产品、制取化工产品、筑路、土地复垦等。

第三条 煤矸石综合利用应当坚持减少排放和扩大利用相结合,实行就近利用、分类利用、大宗利用、高附加值利用,提升技术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加强全过程管理,提高煤矸石利用量和利用率。

最新回答
正直的蓝天
迷路的咖啡
2025-07-05 02:25:47

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截至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九市;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

海西区概念最初由时任福建省省长、现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于2004年初在福建省人代会上提出. 国务院出台意见 支持福建建设海西经济区,“福建处于两岸关系的最前沿,我们很高兴中央给福建一些扶持政策,希望把福建建设为适合台商台胞工作、生活和接受教育的专区”.

海西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西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会议称,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建设海西区,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区,要求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二是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高起点发展特色产业;四是推动跨省区域合作;五是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西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七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海西区战略是福建省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寻求福建省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举措。

2005年10月,在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写进了“两岸关系”部分。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对福建省此战略构想予以肯定。

此后,海西建设获各部委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派出代表团到福建调研海西问题;铁道部投资1000多亿修建温福、福厦等数条大铁路;交通部在福建上马了多条高速公路、港口建设项目。此外,共有十几个部委和央企与福建签署协议书、备忘录,支持海峡西岸建设。

2006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被纳入“十一五”规划纲要。而在2007年1月29日,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建设总目标包括:通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其时,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博导李建平说,海西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和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细腻的御姐
自信的煎饼
2025-07-05 02:25:47

另外,随着资源紧张、资金约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煤炭单位物流成本上升不可避免。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总量将达到15亿吨,据此推算到2019年,三西地区煤炭物流总成本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8.4%。

输煤变输电

在煤炭重要产地建立煤炭加工基地,对煤炭进行加工,加工成相关煤炭产品后再进行运输。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闫淑君表示,可以在煤炭重要产地建立发电站,将煤炭变成电以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还有可以在煤炭产地建立煤制油加工及煤液化项目。这样就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运力,缓解运力的不足,还可以降低大量的运输费用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从全局考虑,应将更多的煤炭就地消化,变输煤为输送下游工业产品,这也是降低煤炭物流成本的一种选择。

与此同时,当务之急是把煤炭现代物流纳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煤炭现代物流,要加快GJ和地方应急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完整煤炭供应链,包括煤炭企业采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煤电企业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构成的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

铁路市场化加强

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2019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30亿吨。铁路规划煤炭运力30亿吨,可基本满足煤炭运输需要。其中,晋陕蒙(西)宁甘地区调出量14.3亿吨,铁路规划煤炭外运能力约20亿吨;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兰渝铁路建成投运后,可基本满足新疆煤炭外运需求。

据能源杂志统计,正在新建5条运煤铁路线,都将承担相应的煤炭运力。其中,蒙西至华中铁路12亿吨,准朔铁路3千至5千万吨,晋中南通道1.32亿吨,准池线12亿吨,准曹线12亿吨。总运力将达48亿吨。

当然,随着未来铁路运力的释放,其市场化改革更加明显。根据GJ发改委的相关通知,此次准池铁路的市场化运作,是基于包神铁路货运价格的进一步开放。根据实验效果,继准池铁路之后,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的铁路项目也有可能逐步获得自主定价权。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GJ安全监管总局二处副处长候景雷表示,随着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铁路货运价格在政府的指导下将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公路运输、水运对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将逐步显现,货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充分。

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由于铁路货运优势明显,被寄予厚望,但目前铁路运输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发改委网站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社会完成货运量68.2亿吨,同比增长7.5%,铁路完成6.34亿吨,下降3.1%,在铁路、公路、水运、航运4种运输方式中,唯有铁路货运量出现了同比下降。

新的贸易生态圈

与以往的煤炭供应链相比,在互联网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性变化。在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董事长李洪国看来,原有的煤炭贸易模式在于优化煤炭供应链,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如今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优化已经没有那么充分,尤其是在市场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所以出现了贸易模式的*性创新。这种*性创新就在于去中间环节,互联网就是去中间环节,去掉中间环节就减少了时间和环境的压力。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平台,原来的物流都是为自己的贸易服务的,原来的金融都是为自己的贸易服务的,所以发展不起来,因为物流受制于自己的贸易额,金融受制于自己的金融需求。在网络平台下,物流企业不是为自己服务的,而是为社会服务的,自身的能力就会显现出来,金融服务也是一样的,当企业不是为自己有限的贸易服务时,自身的物流和金融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这种新的专业的物流平台在未来30至50年,一定是一种朝阳产业。

强化物流信息化

未来GJ将扶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促进煤炭物流产业升级。先进煤炭物流技术装备,在主要煤运通道推广应用重载专用车辆及相关配套技术装备,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煤炭物流各环节能耗和环境污染。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理应整合公共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煤炭物流信息共享,为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这样将更能够推进物流企业与煤炭生产、消费企业信息对接、数据交换,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对此闫淑君也表示,在推进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更好地研究制订煤炭物流技术、设备、产品、交易等相关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计量、物流装备设施、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煤炭物流标准化水平。

煤炭大物流

按照GJ煤炭物流发展规划,将加快铁路、水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建设,完善铁路直达和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网络,增强煤炭运输能力,减少煤炭公路长距离调运。

铁路通道

加快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张家口至唐山、山西中南部、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巴彦乌拉至新邱、锡林浩特至多伦至丰宁等煤运通道,进一步提高晋陕蒙宁甘地区煤炭外运能力。加强集通、朔黄、宁西、邯长、邯济、京广、京九、京沪、沪昆等既有通道改造或点线能力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兰渝铁路建设,实施兰新线电气化改造,提高疆煤外运能力。加快推进沿边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口煤炭提供便捷通道。

水运通道

结合铁路煤炭外运通道建设,推进北方主要下水港口煤炭装船码头建设,相应建设沿海、沿江(河)公用接卸、中转码头。加快长江中下游、京杭大运河和西江航运干线等航道建设,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提高内河水运能力。加强沿海、沿江(河)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实现铁路与港口无缝接驳。

大型煤炭储配基地

长株潭、环鄱阳湖、泛武汉、中原、成渝基地,重点加强煤炭储配能力建设,保障稳定供应。环渤海、山东半岛基地,重点加强配煤和下水能力建设。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基地,重点加强港口接卸和配送能力建设。

在GJ力推打物流的同时,煤炭物流企业则应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整合煤炭物流资源,发展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推进煤炭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剥离物流业务,发展专业化煤炭物流。在煤炭生产、消费集中地和主要中转地,建设具备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煤炭物流园区。鼓励煤炭企业之间、煤炭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联合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推进煤炭物流规模化、集约化。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煤炭运输效率。

2.成本分析报告

目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医院由财政全额拔款过渡为差额拔款,并逐步走向市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患者就医范围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医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仅要提高医疗质量,而且要降低医疗价格。因此,不断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运行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医院成本核算。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遵循一定的成本核算标准,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控制,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1、健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应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从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都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相互配合的成本核算体系。

上一页 123 4 5 下一页

贪玩的牛排
生动的硬币
2025-07-05 02:25:47
煤炭园区招商是真的。煤炭工业园区,以工业强区、项目支撑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进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逐步将我区打造成煤炭、电力、建材、冶炼和化工一体化工业基地,皮革、制鞋、陶瓷等轻工业基地,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移的一个载体和工农业集中区,成为转型经济的成功典型。在该园区的框架内,我区起步建设两个子园区。一是红石循环工业园区,位于沙锅屯、红石砬一带,占地面积2100亩,主要摆放电厂、电厂水泥、氧化铝、水泥构件、粉煤灰建筑砖等项目。二是下凌线两翼工业园区,位于下凌线公路两侧,规划占地面积5655亩,主要摆放仓储、物流、轻工、煤化工、葫芦岛市煤炭储配基地等项目。

甜美的心情
活力的曲奇
2025-07-05 02:25:47
    我国煤炭按照用途分主要有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决定不同种类煤炭煤质的指标如下表列示:动力煤最关键的是热量指标,含灰分、水分等指标会影响热量。炼焦煤最关键的指标是粘结指数,是决定煤炭能否用于炼焦的主要指标。无烟煤需重点关注固定碳含量,该指标越高,发热量越高。

1、神东基地

神东基地位于陕西以北榆林地区、内蒙古东部东胜地区,以神府煤田、东胜煤田为主。神府煤田探明储量1349.4亿吨,东胜煤田探明储量2236亿吨。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约1/4。煤种以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为主,气煤、瘦煤次之,焦煤、无烟煤较少,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神东基地以神华集团、伊泰集团和陕西煤业化工等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开发。

评价:神东基地是我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神东基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开采条件较为优越,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质具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是我国主要的优质动力煤调出基地之一。

2、晋北基地

晋北基地位于山西北部太原以北地区,行政区划上涵盖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区。以大同煤田、宁武煤田和河东煤田北部等三大煤田为主。其中位于大同煤田的大同矿区探明储量386.43亿吨,位于宁武煤田北部的平朔矿区探明储量167.3亿吨。大同煤田主要生产弱粘煤,以中灰、低硫、特高发热量煤为主,同煤集团为开发主体;宁武煤田位于朔州地区,以气煤为主,由同煤集团、中煤集团主要开发。河东煤田煤种以气煤、焦煤、瘦煤为主,由山西焦煤集团负责开采。

评价:晋北基地主要生产低灰~中灰、低硫、特高热量动力煤,是我国最大的动力煤调出基地之一。除朔南地区煤层埋藏较深外,基地大部分地区煤层深度较浅,赋存较为稳定,开采条件较好。

3、晋中基地

晋中基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吕梁市、临汾市,以西山煤田、河东煤田南部、沁水煤田西北部等几大煤田为主。煤炭可采储量约192亿吨。该基地主要以焦煤、肥煤、瘦煤等炼焦用煤为主。所产炼焦煤为低灰~中灰、低~中高挥发分、低~中高硫、特高发热量。该基地主要由山西焦煤集团、中国中煤集团负责开采。

评价:晋中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焦煤、肥煤、瘦煤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国的35%、40%、70%,煤质优良,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相对较好。

4、晋东基地

晋东基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包括阳泉、长治、晋城等。由晋城、潞安、阳泉等矿区组成。该基地主要以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和中灰、中~富硫、高发热量无烟煤为主。主要由阳泉煤业、潞安集团、晋城无烟煤矿业等集团公司为开发主体。

评价:晋东基地是我国最大、最优质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各矿区地质构造、水文条件总体简单,开采条件相对较好。

5、陕北煤炭基地

陕北煤炭基地位于陕西北部地区,主要包括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煤种以特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不粘煤及长焰煤为主。以神华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为主体开发。其中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

6、蒙东煤炭基地

蒙东基地主要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主要包括内蒙古二连含煤区、海拉尔含煤区。探明储量为909.6亿吨。煤种以褐煤为主,优质炼焦煤、化工用无烟煤较少。

蒙东煤炭基地煤化程度相对较低,煤种以褐煤为主,发热量较低。但蒙东基地煤层埋藏浅,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中,伊敏、霍林河、元宝山三大露天煤矿均处于蒙东地区。

7、两淮煤炭基地

两淮煤炭基地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缺煤的东部地区,主要包括淮南、淮北矿区,探明煤炭储量越300亿吨。淮南矿区以高挥发分的气煤为主,其他煤种较少,目前所产气煤主要用于动力用煤。淮北矿区主要煤种为气煤、焦煤、肥煤等,煤种较为齐全,所产煤炭主要用于炼焦。主要由淮南矿业、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国投新能源公司和皖北电力集团公司为开发主体。

该基地地质构造中等偏复杂,煤炭开采条件尚可。但该基地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煤炭资源稀缺的东部地区煤炭消费区,具有一定的销售区位优势。

8、云贵煤炭基地

云贵煤炭基地主要位于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包括贵州六盘水矿区、四川攀枝花矿区等。煤种以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为主,煤种较为齐全。该基地大型矿区较少,以数量众多、单井规模小的小煤矿为主。受成煤时代影响,该基地所产煤热量偏低、硫分较高,煤质较差。

9、冀中基地

冀中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衡水市等,该基地煤种较为齐全,从低变质的褐煤和高变质的无烟煤均有分布。其中炼焦用气煤、肥煤等主要分布于邯郸煤田、开滦煤田,非炼焦用煤主要分布在蔚县煤田。邯郸煤田主要由冀中能源集团开采、开滦煤田主要由开滦集团负责开采。该地区由于开采历史较长,安全开采难度加大。

10、鲁西煤炭基地

鲁西煤炭基地位于山东中西部地区,包括淄博矿区、肥城矿区、兖州矿区、枣庄矿区。兖州、枣庄矿区以气煤为主。淄博矿区煤种较为复杂,包括贫煤、瘦兖、气煤、焦煤。兖州地区煤矿由兖矿集团主要开采,其他矿区由山东能源集团负责开采。

11、河南煤炭基地

河南煤炭基地主要分布在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洛阳、郑州、平顶山等地区。包括鹤壁矿区、焦作矿区、郑州矿区、平顶山矿区等。该基地煤种较为齐全,主要为无烟煤、贫煤、焦煤、肥煤、瘦煤、长焰煤等,其中无烟煤储量最为丰富。其中,炼焦用煤主要产于平顶山、安阳、鹤壁等地区,无烟煤主要产自焦作、郑州和永城地区,动力煤主要产自郑州地区。目前平顶山矿区主要由平煤神马集团开采,其他矿区主要由河南能化集团开采。

12、宁东煤炭基地

宁东基地主要分布在宁夏东北部,包括石嘴山矿区、石炭井矿区、横城矿区、鸳鸯湖矿区等。煤种以低灰、低硫、高发热量不粘煤为主,是煤炭液化和电厂的优质原料。该基地主要由神华宁煤集团负责开采。

13、黄陇煤炭基地

黄陇煤炭基地与陕北煤炭基地毗邻,包括黄陵矿区、华亭矿区,探明储量约150亿吨。该基地以陕西煤业集团和华亭煤业集团为主要开采主体。

14、新疆煤炭基地

新疆煤炭资源猜测储量约2.2万亿吨,占全国猜测储量的40%,于2011年正式被中央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四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准格尔地区、哈土-巴里坤地区、西山地区和塔里木北缘地区。主要煤种为不粘煤、弱粘煤等。

评价:该基地煤炭资源埋藏浅、赋存条件较好,地质水文条件简单,开采条件较为优越。但新疆地区远离内地市场,受交通运输的瓶颈限制,目前煤炭外运量较少。

  总结:

  总体来看,神东煤炭基地是我国煤炭探明储量、生产量最大的基地,该基地横跨陕西、内蒙省,以优质动力煤为主。山西省自北向南的三大煤炭基地煤质特优、开采条件相对良好,分别是我国最大的动力煤、焦煤、无烟煤调出基地。内蒙东北部地区煤炭埋藏浅、多露天煤矿,但煤质较差。安徽省内的两淮基地煤炭种类较为齐全、距离经济腹地近,但开采时间较长,煤炭资源持续开采能力差。河北、河南地区的冀中煤炭基地、河南煤炭基地也存在煤炭资源枯竭的趋势。宁夏、新疆地区煤炭种类丰富,但距离东部煤炭需求地较远,是我国能源西移战略的资源储备基地。位于云南、贵州的煤炭基地地质开采条件相对复杂,且煤炭含硫、含水高,煤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