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每年损失10多亿,贺兰山的煤炭燃烧了300年了,为啥不用水直接扑灭

忐忑的短靴
怕黑的金毛
2023-02-13 20:04:33

每年损失10多亿,贺兰山的煤炭燃烧了300年了,为啥不用水直接扑灭?

最佳答案
端庄的大侠
激昂的魔镜
2025-07-05 02:51:21

宁夏的贺兰山区是我国著名的煤矿,煤矿的储量高达15亿吨,被国人亲切地称为中国煤库,但是让人遗憾的是这里的煤矿自燃也相当严重,已经燃烧掉了3.4亿吨。

其中有不少是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矿,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人民币,这个损失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心疼不已。

尤其是在贺兰山石嘴山市的汝箕沟矿区,煤层的燃烧已经持续300多年,28平方公里的矿区内大大小小共出现了25个明火区,地下着火范围每年以10米以上的速度向周边煤层扩散。用现在的俏皮话说,这真的是在烧钱呢。

那么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大好煤矿被自然,为什么不采用泼水的方式把这里的明火给熄灭呢?

使用浇水的方式将煤炭的自然浇灭,这是一种极端错误而且又不经济的行为。

地下矿井以及岩石的缝隙里有许多有毒气体,比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等,在这些只能在化学课上听到的。

有毒气体里有不少还是可以燃烧的,而且在贺兰山煤矿里不少煤矿石,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生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速度就越快。

地下煤火的温度极高,如果我们用水浇的话,非但不可能浇灭明火,反而会形成大量的水蒸气,而学过化学的我们都知道,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会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氢气以及一氧化碳。

整个反应的过程会使得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而矿井和煤层缝隙中的空间并不大,而且整个环境相对闭塞。

所以一时来,整个空间内的气压就会变大。而且在明火的条件下,氢气一氧化碳还有他们的好朋友氧气,这三个气体混在一起,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在地下通道内引起爆炸,导致塌方等恶劣事故的发生。

所以由此可见,我们绝对不能用浇水的方式来帮贺兰山的煤矿熄火, 这种方法非但不能制止煤炭自燃,反而是火上浇油。

那么地下煤火该怎么扑灭呢?

我们国家的主流做法就是采用重型机械对燃烧区域进行网格化钻孔施工。

在燃烧的煤层和地面之间打开一条通道,然后向煤层中灌入海量的泥浆,这些泥浆可以说是派大用场的,首先我们在这些泥浆上再加上一层黄土,彻底将煤层和空气隔绝。

这些泥浆是流动态的,它能够完美的填充那些煤层之间的缝隙,没有空气这个媒介自然烧不起来。同样他还有一个冷却的作用。

别看这个方案比较简单一点,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而且地下煤火很容易反弹。

所以如何控制好地下煤火,真的是一道世界级难题,目前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最新回答
缓慢的唇彩
标致的魔镜
2025-07-05 02:51:21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3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发现了贺兰山的煤矿,同时在这里开始了挖掘工作。当时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数不胜数,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为例,除了国有化工厂之外,还有一些小煤窑到处乱采,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方式。

因此很多工人在井下取暖,或者在地面生火,没有完全熄灭的火种点燃了裸露出来的煤矿。于是着火点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自燃区迅速扩大,最终导致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由于煤炭燃烧层十分的深,燃烧的热量相当巨大,很难有人靠近火区,因此扑灭任务也越加困难。

那为什么不把它浇灭呢?

相信很多朋友也在思考,为什么不把它们熄灭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普通方法根本没有效果。比如大家都能想到的用水浇灭,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其实存在巨大的风险。

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水与炽热的煤层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的水煤气。同时也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如此一来反而会助长火势,弄巧成拙。

因此现在科学家们提出了两个方案,分别是“注浆灌浆”以及“剥离+注浆灌浆”。简单来说就是用泥浆代替水,注入到燃烧的煤层当中,起到隔绝空气和降温的作用。

但是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地面明火,想要注浆就必须先剥离表面的煤层。但实际操作下来却发现很容易被一些偷挖盗采的人浑水摸鱼,同时着火的煤炭也不好处理,所以才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在寻找更好的方案过渡。

如果能够快速解决贺兰山煤矿自燃的现象,相信我国会有充足的生产力来挖掘当地的煤炭资源,保证全国煤炭的市场稳定。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实际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悦耳的高山
美满的灯泡
2025-07-05 02:51:21
这是煤炭中易燃物质聚集,浓度超过,才会引起自燃的现象。是通风设备有问题,矿井自燃现象是相当少见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容易引起瓦斯爆炸,如果引起瓦斯爆炸,你想逃都逃不了的,象这样设备简陋的煤矿,建议你还是赶快辞职为宜,不要驽马恋栈豆。

精明的哑铃
舒服的水壶
2025-07-05 02:51:21
地下煤层的自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即煤自身引起的。因为煤的主要成分是炭,和空气接触时氧化,氧化时散发热量,若此时空

气流通,热量就会很快散失。一旦空气不流通,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煤层就会自燃。

另一个引发煤层自燃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矿井下电线短路引起的,电火花点燃瓦斯,然后使整个煤层自燃。不过,煤层自燃最关键的问题是空气流通。如,地下废矿区,那里的

空气不流通,以前剩下的煤逐渐氧化,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最后只能导致煤炭自燃。 天山南北坡的煤层自燃大都是这种情况。

一般的地下煤层自燃面积比较大,很难控制。据了解,大同煤矿已投入巨资整治了多年,还是没有完全治理好。主要是因为过去无法确定其燃烧范围,不过现在遥感技术可以根据自燃温度的高低、煤层自燃产生的三氧化二铁的颜色,基本控制自燃

范围。确定好范围以后,煤层自燃就容易治理了。矿井下煤层自燃,一般的治理方法是密闭自燃区,如果煤层自燃严重,可以用灭火器,但是这种措施成本较高。采取“注入泥浆法”效果更好,具体的做法是在地表钻孔,然后就地取材将泥和水按1:4或1:5的

比例和成泥浆注入到燃烧煤层上压住火焰,消除自燃。

孝顺的纸鹤
糊涂的康乃馨
2025-07-05 02:51:21

(一)煤炭自燃发火的预兆

1、巷道温度、湿度增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等异常现象。

2、巷道内出现类似松节油的气味。

3、巷道流出的水温增高。

4、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晕、气闷、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等现象。

5、通过气体检测,巷道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出现一氧化碳气体并且浓度逐渐增高。

(二)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1、杜绝引火源:预防明火(即严禁吸烟、严禁用灯炮取暧等)、放炮引火、电气引火、摩擦引火。

2、采用不燃性材料:井口房、支架和井口建筑物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建筑。

3、设置防火门:进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火门。

4、设置消防材料库:井口附近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主要运输大巷和机电硐室都备有灭火器材。

5、建立井下消防系统: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三)发生火灾处理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必须保持镇静,除采取措施尽力灭火外,应立即向井口调度室报告,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范围等情况调度室应立即通知救护队和井口领导,井口领导应迅速组织力量按矿井事故应急求援预案进行抢救,先撤出并救护直接受害地区的人员。井下遇险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选择安全避灾路线,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同时注意风流方向的'变化,如遇到有毒烟雾时,应立即戴上自救器,尽快通过附近风门进入新入鲜风流中。如确实无法撤退时,应进入避难硐室进行自救或等待救护。如该处有压风管路,应打开阀门或切断管路,放出高压气维持呼吸。救护队到现场后,应进行侦察,抢救遇险人员并弄清火源地点、火灾范围、巷道完好情况,以便确定灭火措施。

(四)灭火基本常识在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直接组织身边人员用水、砂子、干粉、化学灭火器和直接挖去火源等方法灭火。若火灾范围或火势太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灾区。

1、用水灭火应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

(1)、要确保有不间断的供应充足水量。

(2)、要监测瓦斯与一氧化碳含量,并采用正常通风,排除水蒸气与火烟。

(3)、灭火人应站在进风侧,为防止火势蔓延,回风侧应设水幕或拆除一段可燃性支架。

(4)、只能从边沿向中心地带灭火,不能一下子往中心喷水,因为水蒸气会分解为氧和氢,两者能助燃和自燃,混合体会爆炸。

(5)、用于灭油类火灾时,只能细水喷雾,把油与空气隔开,不能用射流,以防止油飞溅或飘浮于水面。

2、电气火灾灭火法。先要断电,再用不导电器材灭火,以免漏电与杂散电流伤害。一是用砂子使燃烧与空气隔开。二是用四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三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灭火过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救灾人员必须在进风流中待命,不得随意进入回风烟流中。当人员撤离必须过烟流时,应戴自救器在救护人员带领下迅速穿过。若无自救器,应用湿毛巾堵住嘴、鼻、力求一氧化碳溶于水,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反风的意义 :

矿井反风是为了使矿井灾变时,尤其是发生火灾事故时缩小灾害波及范围,使可能受影响地区的人员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按避灾路线撤至地面,从而减少因火灾等事故而带来的人员伤亡。

反风的要求 :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每季度应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全矿性反风是当矿井的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包括井底主要硐室)和与井底车场直接相通的大巷(如中央石门、运输大巷)发生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高温浓烟威胁井下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时,为了防止事故扩大。矿井应立即采取全矿性反风,把有害有毒烟气尽快排到地面。

矿井主要进风巷多兼做辅助运输大巷或主运输大巷,具有机电设备集中,电缆广泛分布,设备长期持续运转,易堆积浮煤等易燃物,巷道长度大等特点,导致巷道内易发生火灾事故,且不易被及时发现。

一旦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将会污染下风侧所有采掘工作面的风流,威胁大量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若能有效引导风流流向,缩小有毒有害气体覆盖区域、就可以大大降低人员伤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