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燃烧时的温度是多少
煤的燃点取决于挥发份的含量,挥发份越多燃点越低。几种煤炭的着火温度大致如下:无烟煤-550~700℃;烟煤--400~550℃;褐煤--300~400℃。
煤,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
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扩展资料
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煤炭怎么辨别好坏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
1.颜色
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
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
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
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褐煤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辨别煤炭优劣的方法并不是很难,虽然从色泽上看都是黑色的,但是黑得不同,一般优质的煤黑的发亮、颜色较纯正;劣质煤炭则显得发污、发黄、发红。优质的轻,劣质的则重,而且也可以采用煤试烧进行辨别。
煤的主要燃烧物质是固定碳,挥发份是可燃性气体,煤化程度越高含固定碳的比例越大,挥发份就越少。水分多燃烧时要蒸发吸收煤发出的热量。所以单位质量的煤,固定碳越多,发热量越多。挥发份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灰分越多,最后灰渣越多。水分越多,煤燃烧后相对利用的热量就少了。
扩展资料:劣质煤的具体表现:
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掺假现象就是在煤炭中掺上煤矸石、煤皮土等,这些掺假物与煤炭一样都是黑色的,通常情况下是很难用肉眼辨别;或者在优质煤里掺杂劣质煤,以次充好。
劣质煤一般都烧不着或者不旺,存在热量低、点火难、易熄火等缺陷;而且还存在异味,臭味大,价格便宜,在选购煤炭时一定不要贪图价格上的小便宜,要选择正规销售点购买。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煤炭也有优劣之分 你会区别吗
物体燃烧的温度各不相同,开始燃烧的温度叫做“燃点”。
纸的燃点是45度,木头的燃点是4~47度左右,火柴中使用的红磷,燃点很低,只有26度左右。
燃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2、煤碳低位发热量是指煤在空气中大气压条件下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扣除煤中水分(煤中有机质中的氢燃烧后生成的氧化水,以及煤中的游离水和化合水)的汽化热(蒸发热),剩下的实际可以使用的热量。同样,实际上由恒容高位发热量算出的低位发热量,也叫恒容低位发热量,它与在空气中大气压条件下燃烧时的恒压低位热量之间也有较小的差别。
3、区别: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区别在于燃料燃烧产物中的水呈液态还是气态,水呈液态是高位热值,水呈气态是低位热值。低位热值等于从高位热值中扣除水蒸汽的凝结热。燃料大都用于燃烧,各种炉窑的排烟温度均超过水蒸汽的凝结温度,不可能使水蒸气的凝结热释放出来,所以在能源利用中一般都以燃料的应用的低位发热量作为计算基础。各国的选择不同,日本、北美各国均习惯用高位热值,而中国、前苏联、德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有的国家两种热值都采用。煤和石油的高低位热值相差约5%,天然气和煤气为10%左右。
三楼的小孩子 用煤炭炼钢,有用碳的还原铁的氧化物的一面,你学过化学没有啊
在工业上为核算企业对能源的消耗量,统一计算标准,便于比较和管理,采用标准煤的概念:规定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270kJ/kg(7000大卡)的燃料称为标准煤。
(一)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
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
Classification for flow temperature of coal a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 853.2—2000
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01-18批准;2000-05-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FT,℃)分级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排渣锅炉和煤气发生炉对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的分级。
2 引用标准
GB/T 219—1996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3 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FT,℃)分级
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FT,℃)按下表分级: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报告编制文件及规范解读
①煤灰熔融性测定时炉内气氛为弱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