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流向证明怎么开
1、受煤炭生产与消费格局的影响,煤炭的基本流向是“西煤东调、北煤南运”。首先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和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共同开发的长协煤流向监管信息系统。
2、其次经过模拟填报和系统测试,专家进行测评。
3、最后测评通过即可开具煤炭流向证明。
石炭井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后,大武口区确实有煤矿,但随着石炭井煤矿随开采日益减少后也不得不面临关闭转型的命运因此,大武口的煤矿会逐渐关闭的。平罗县崇岗镇汝箕沟白芨沟等煤矿属于石嘴山市不属于大武口区。
一百八九十年来,这座百年老矿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从五十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矿工聚集于此,在这山沟沟里造出了一座小镇。
我就在这个小镇里长大。
小时候,我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宁夏地图,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地形,黄色是山川,绿色是平原。五岁的我踩在凳子上,用手抚摸着地图,想找到家的位置,找了许久也找不到,父亲把我扛在肩上,我才在最上面找到了“汝箕沟”三个小字。地图上,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白相间的线联系起了汝箕沟和外边的世界,父亲说那代表着铁路。
父亲说,他来到汝箕沟那年,这条铁路还没建成。1963年,西海固的贫瘠让父亲一家食不果腹,为了讨生活,父亲离开了海原老家,坐上了开往汝箕沟的卡车,当了一名矿工。路途遥远而颠簸,领队的老矿工一边安抚着这些年轻工人们,一边讲述了一个关于汝箕沟的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农夫赶着一头小毛驴进山驮炭,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走乏了便躺在一块石板上打盹儿。朦胧中,见一只獐子慌张地跑来,钻进了他的毛线口袋里。还没等农夫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猎人已经追了上来,猎人问:“老弟,一只獐子从前边跑过来,你看见没有?”农夫想救獐子一命,便指着远处的山沟对猎人说:“刚刚向那边跑去了。”猎人信以为真,便顺着农夫所指的方向追去。
猎人走后,那只獐子爬出口袋,对农夫说:“你救了我的命,要我帮什么忙吗?”于是农夫将来此驮炭又迷失方向的事告诉了獐子。獐子二话没说,爬到坡下,用爪子刨呀刨呀,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便刨出了一个簸箕大的深洞。接着,獐子又从洞里叼出一块块亮晶晶的煤炭,农夫一见,连忙装了满满一口袋,高高兴兴地驮回家去。
打那天起,农夫便经常来这里驮炭,临来时还带一个簸箕端炭用。人们都问他:“这么好的炭你是从哪儿驮来的?”他不知山沟的名字,只知道那个挖煤的洞能擩进去一个簸箕,便随口回道:“擩箕沟。”不知过了多少年的口口相传,这座能挖出好煤炭的山沟便被人们叫成“汝箕沟”了。
汝箕沟出来的煤被称为太西煤,太西煤烧起来无烟,是宁夏的“黑宝”,在国际上更是被称为“煤中之王”。刚到矿上时,父亲的工作是下矿井背煤,身上背着100多斤的袋子,在漆黑的井下缓缓爬行,后背常常被磨出水泡,父亲把水泡戳破了涂上药,用纱布简单覆盖,就又下了矿井。这样背煤的日子直到五年后安装了无极绳绞车才结束。
过了几年,来到汝箕沟的工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半山坡上建新房安家,汝箕沟从荒芜的矿场,变成了美丽的富饶小镇。
1982年,母亲带着不满一岁的我和两个姐姐坐上火车走进了汝箕沟。
汝箕沟的天瓦蓝瓦蓝的,四面皆是山,山由颗颗巨石天然聚垒而成,光秃灰黄,只有那些零零落落长在山缝里低矮的山桃树,在春天里发芽,在夏天开花,在秋天里结果,为这茫茫群山增加一抹绿色。
我的家在半山坡上,出了屋门向右边一拐弯便是个下山的斜坡。沟里吃水困难,居民生活用水都是架管从外面引进来的,用水限时限量,母亲每天早上挑着两只桶,挑上满满两桶水,一步步艰难地沿着盘山路回到家,再给我们一家人烧水做饭。
与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都是善良淳朴的农民矿工,女人们把当矿工的丈夫当做天,丈夫上班前早早做好饭菜,丈夫上班后,便聚在一起唠家常,可眼睛却时刻注意着钟表,算计着男人下班的时间,等时间差不多了,女人们便像燕子般飞回家门。母亲的每一天,就是在照顾孩子与等待丈夫中度过的,她安于这样的日子,也无比珍惜着她眼中的幸福。
矿工是高危职业,坍塌与爆炸像是汝箕沟里人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从不敢去提,可却总是扯着人的心。丈夫在矿上工作,对母亲而言,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除去煤矿上的意外,自然灾害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在我六岁那年的一个夏日,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一声声炸雷在天空响起,天空像被炸开了一个缺口,豆大的雨点瓢泼似的从天上倾覆下来,没多久,整个矿区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中。母亲带着我和姐姐们拼命往山上跑,山石从身边不停滚落。
我们站在山头上,看着矿区的房屋倒下、沟渠被填埋、道路被冲毁,整个矿区残垣断壁,狼藉一片,人们的惊呼声、哭喊声、谩骂声交织在一起。
雨后初晴,母亲带着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山,我家的房屋因为地势高些,并没受多大损失,父亲还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就和矿工们一起开始投入到矿区房屋的重建中去了。
深夜里,我躺在炕上睡不着,默默地听着堂屋里父亲和母亲说话。
母亲说,把家里的粮食拿去分给被山洪毁了房屋的工友。
父亲说,他们这次会把防洪沟挖得更深更宽。
我渐渐睡去,山洪虽然刚过,可父亲母亲却让我无比心安。
汝箕沟虽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可我的童年却无比快乐、色彩斑斓。八岁时,我到汝矿小学念一年级,没了母亲的管束,我觉得自己像一匹脱缰的马,整个矿区都将是我驰骋的沙场。
九月是山桃笏成熟的季节,我和三五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摘山桃笏。山桃笏结在布满荆棘的山杏树上,我戴上准备好的手套,可还是被尖锐的树刺扎伤了手。然而手上的疼痛远远也不及对美味山桃笏的渴望。
我们从这个山头翻越到那个山头,再从那个山头攀越到更高的山头,总觉得最高处的树结的果才最多,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到最高处,才发现果子实在少得可怜。
我们把采摘回的山桃笏倒在泥地,用红砖块使劲搓掉外面的一层皮,摊在房前的平地上晒干,然后便是一天一天地数着冬天到来的日子,让母亲把晒干的桃笏炒了,一家人围在炉火旁,听父亲说说矿上的故事,听母亲讲讲有趣的传说,温暖又惬意。
矿区的小街巷总是安安静静的,一到放学时间,这种安静便立即被孩子们的笑声打破。女孩子们跑到小商店里买东西,男孩子们背着书包在路上追逐打闹。我顺着山路一口气爬上学校旁边的那座山,站在顶峰的三脚架旁俯瞰整个矿区,矿区像一座翱翔的飞机,矿部区是机头机身,平三区是左翼,中槽区是右翼,而我就站在机头前的山峰之上。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这生我养我的山沟,它这样小,却是我的整个世界。
2001年,我从汝矿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天天在家混日子。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不你跟你大姐一起出去打工,多少能挣点。”我躺在炕上,翻个身,用沉默表示拒绝。从小在汝箕沟矿区长大,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充满未知与恐惧。
父亲见状,叹口气说:“你要实在不愿出去,就去矿上吧……”
我被安排在矿上做了名技术员,并不用下井作业,却总能见到刚从井下上来的矿工兄弟们,一脸乌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几十年过去,汝箕沟煤矿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年产百万吨的大矿,父辈的努力拼搏换来了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可也渐渐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矿区的人变得越来越少,父亲和母亲也在2011时搬到了大武口,街巷变得越来越安静。
2013年,集团公司筹划在汝箕沟煤矿进行露天复采项目,将矿区人员分批次、整建制地向银南各厂矿进行输送。
我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接到了工作调动至盐池的通知。七月盛夏,可汝箕沟的天气却十分凉爽。我收拾好行囊,坐上车,默默地看着扶老携幼居家搬迁的矿工兄弟们,家乡在车窗外倒退,到了县城,工友们也一个个各奔东西,让我的心里生出了不尽的酸楚。
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我小时候想象的那般充满危险,反而更宽广更繁华,街上是形形色色的行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我忘不掉家乡那漫山遍野的山杏花,忘不了那湛蓝的天空和安静的小街。
今年春天,又到了山杏花开的时节,我开着车北上,想去看看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可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一阵阵粉尘模糊了视线。汝箕沟矿区已经被三面围剿,露天开采已到了原来的学校和医院处,整个矿区炮声不断,尘灰飞扬。
微信群里的老乡催促我发山杏花的照片,可是我望着光秃秃的群山,实在是没有拍照的勇气。父亲曾经说过,这个山沟沟能养活五代人,可如今,这里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山杏花和欢笑的孩子们,只剩下机械卡车和轰鸣的炮声。
回去路上,我在微信群里回复道:“不必再看了,山杏花死在了露天矿场……”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记忆中美丽的山杏花了,它连同我儿时最美好的童年,还有吃起来略苦涩却十分清香的山桃笏,一起死在了露天矿场
2010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24亿元,同比增长1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3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6亿元,同比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2亿元,同比增长20.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788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314元,同比增长9.3%。大武口区经济总量居全市之首;城市化率、城市环境质量居全市之首;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人均占有量居全市之首。
大武口是一座具备发展潜力的工业城市。现有工业企业4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23家,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以天地奔牛集团煤炭综采设备为主的煤矿机械产品占全国市场的37%以上,部分产品出口俄罗斯等国家。围绕大型国有企业集聚了65家中小企业,主要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做配套。2009年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由2002年的不足12亿元增至30亿元。以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钽铌铍钛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国内占有一定份额,钽丝、钽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并有19种产品出口,是集科研、生产与技术开发为一体的国家大型稀有金属企业。以三庆特种汽车制造、连成汽贸公司为首的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
大武口是一座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即具有西部城市的开阔豪放,又兼备江南水乡的钟毓灵秀,城市建设和管理在西北乃至全国水平一流。城市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湖泊面积23平方公里,城区绿化面积33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4平方米,是一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泊绕城、绿色环城”的发展中城市,2009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居住和创业的理想乐园。
大武口区位优势明显。紧邻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和甘肃中部地区,是宁夏北部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和呼包银兰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石嘴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交通条件便利,包兰电气化铁路、109国道、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南距银川河东机场仅8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铁路为依托,以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区域公路为纵深的交通运输体系,货物可抵达全国各个城市和港口,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大武口工业项目承载力强。宁夏石嘴山经济开发区是大武口区工业企业和项目的主要承载地,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分布了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汽车等优势产业,水、电、路、气及通讯管网全部贯通,日供排水能力2万立方米,天然气日供应能力41万立方米,铁路货运站台直接包兰铁路,年吞吐量为30万吨,通讯、通信网络已覆盖所有企业。2008年,我们又高标准建设星海经济区,目前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将是大武口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又一新的增长极。
大武口区人才资源充足。现有中色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宁夏天地奔牛集团有限公司2所国家级研发中心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宁夏华源镁业集团公司、宁夏贺兰山铁合金有限公司、宁夏大荣集团公司、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所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宁夏理工学院、西北机械技师学院、宁夏煤炭工业学校、宁夏工业职业学校4所大、中专院校,每年可培养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应用化学、安全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工业设计、机电设备维修、光伏技术应用等专业技人员5000人以上,为辖区企业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人才。
大武口投资政策环境好。一是对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项目,其上交的各项税收中的地方所得部分,3年内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返还给企业。二是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根据投资规模和强度,按照工业用地出让价地方留成部分的30%—70%一次性扶持,并且每年按土地使用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45%给予奖励。三是将实行一个产业一个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向上争取资金、落实退税政策等方式给予支持。四是土地优惠。若淄山飞地工业园落户我区,我区将实行土地零收益。五是实行全程代办服务。投资方只负责项目规划和建设,其余所有手续由我区进行代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