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生煤炉的屋子里放一盆水能否防止中毒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答案答案!
解析:
不能,一氧化碳微溶于水,放一盆水起不到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作用。
使用煤炉要注意:
1.用煤炉烧饭、做菜、取暖时,一定要把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 输出室外。
2.煤不能太湿。
比较湿的煤容易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更容易引起中毒。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虽然没有一氧化碳那种毒性,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1%时,就对人有害处;达4——5%时,人就感到头痛、眩晕、气喘;达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一个人每天需吸10m3的新鲜空气,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大量的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一年四季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家里的炉子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首先,要知道煤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物质,简而言之,就是一氧化碳不会被水所吸收。
而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定体积的密闭空间内,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一定数值,人在呼吸的时候同时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致使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过多,从而引起供氧不足,以致缺氧,从而引起中毒。
扩展资料:
发生炉
发生炉煤气是人工煤气的一种。是用固体含碳燃料作原料,在专门设备发生炉内获得的一种煤气。用于制造发生炉煤气的气化剂为空气、水蒸汽。按使用气化剂的不同,可制得不同组分和性质的发生炉煤气,通常分为四类:
空气煤气 ― 以空气(实际是空气中的氧气)作气化剂;
混合煤气 ― 以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作气化剂;
水煤气 ― 以水蒸汽作气化剂;
富氧煤气 ― 以空气、水蒸汽和氧气(外加的纯氧)混合物作气化剂。
空气煤气
空气煤气由于固体燃料仅与氧反应,气体中可燃成份主要为一氧化碳,故其热值低,一般仅 800~900 大卡/标立方米,甚至更低,故在工业上使用极少,一般是高炉生产中的副产物。
水煤气
水煤气是由水蒸汽和高温碳反应而获得的。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为维持炉温,必须间隙生产.所得煤气中 CO 和 H2 均较高,煤气发热值较高,但热效率低,约54%左右,成本高设备复杂。一般作为合成氨原料气使用,作工业燃料气使用的较少。有时,在制水煤气过程中加入少量空气,制得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
混合煤气
混合煤气综合了空气煤气和水煤气的特点,以水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鼓入发生炉中,制得比空气煤气热值高,比水煤气热值低的混合发生炉煤气,一般在生产中简称发生炉煤气。这种煤气的热值因使用燃料性质的不同波动在 1200~1500 大卡/标米之间。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炉的加热燃料。由于采用蒸气、空气混合物作气化剂,蒸汽能降低燃烧层(火层)的温度而防止结渣,维持连续生产,热效率高达 70 %以上。
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为此,将用作化工原料的煤气称为合成气,它也可用天然气、轻质油和重质油制得。
煤气是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发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有毒,被人和动物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造成一定程度的缺氧)能引起中毒。也叫煤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气
说法是错误的,在煤火炉子旁边放一盆水并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防止煤气中毒的正确做法:
1、首先,屋中空气要流通,要保证氧气的供应。如果是平房,屋内玻璃上要留有通风斗,保证随时通风。
2、第二,火炉要有烟筒,并且保持其畅通,定期做清理工作。因为在点火炉一定时间以后,残留的煤烟形成煤渣,堵塞烟筒。
3、第三,烟筒在通往屋外的部分低于在屋内的部分,也就是说,火炉应该垫高,这样防止倒烟。
4、第四,屋中的窗尽量离墙有一定距离,不能紧靠。因为睡在离墙近的地方更容易煤气中毒。
5、第五,睡觉前一定检查火炉是否封好。
扩展资料:
5个症状帮你判断是否煤气中毒:
1、有产生煤气的条件及接触史。职业性中毒常为集体性,生活性中毒常为冬季生火取暖而室内通风不良所致,同室人也有中毒表现,使用热水器也是煤气中毒的重要原因。
2、轻度中毒者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
3、病情严重者皮肤呈樱桃红色,呼吸及脉搏加快,四肢张力增强,意识障碍,处于深昏迷甚至呈尸厥状态,最终因肺衰、心衰而死亡。
4、严重患者抢救苏醒后,经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表现为痴呆木僵、震颤麻痹、偏瘫、癫痫发作、感觉运动障碍等。
5、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呈阳性反应。轻度中毒血液HBCO浓度为10%~30%,中度中毒血液HBCO浓度为30%~40%,重度中毒血液COHB浓度可高达5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季当心煤气中毒 急救要谨记4个误区
不可以。
因为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而在理化性质方面,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1℃,沸点为-191.5℃,微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在空气中燃烧时为蓝色火焰,较高温度时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碳,在血液中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所以在室内放一盆水是无法预防煤气中毒的。
扩展资料:
预防措施:
1、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小婴儿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2、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4、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一氧化碳
百度百科-煤气中毒
百度百科-煤气
煤燃烧后会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而一氧化碳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过量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中毒。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放盆水是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建议你在烧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最好是在室外烧煤,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中毒。如果不小心中毒了的话,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大多由煤气管道泄漏、煤气开关失灵和操作失误且居室无通气设备,或用燃气热水器洗浴及合成氨,炼焦、钢铁冶炼及家用煤灶取暖,通风不良或防护不当所致。
吸入一氧化碳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主要与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因CO与Hb的亲和力比O2与Hb的亲和力大240倍,致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而HbCO一经形成,其解离又比氧化血红蛋白(HbO2)慢(仅为1/3600),且HbCO的存在还影响HbO2的解离,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重症造成死亡。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1、加强宣传,引起人们的重视广泛宣传冬季室内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如何进行抢救。
2、有安全检查措施正确使用液化气或天然气,有安全检查措施,注意通风,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煤炉要有烟囱煤炉一定要有烟囱、风斗,注意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烟道阻塞,保持烟道通畅。
4、良好通风设备对于生产和使用一氧化碳的场所,例如工厂车间,要有良好通风设备,定期检查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有条件者可安装自动报警装置,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5、禁止随便超标排放汽车的尾气或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