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燃烧会产生什么有害气体
煤在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会产生烟尘。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是由包括煤炭在内的燃料燃烧所致的。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和四川。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
虽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替代,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导致它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气化等新技术日超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煤的主要用途: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1)燃烧:
煤炭是人类的重要能源资源,任何煤都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
(2)炼焦:
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焦炉煤气是一种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铸造,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电石。电石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化工产品。
(3)气化:
气化是指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气。
(4)低温干馏:
把煤或油页岩置于 550℃左右的温度下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煤气,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
(5)加氢液化:
将煤、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为低分子液态和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加氢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长焰煤、气煤为主。
综上,综合、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着重把煤转变为洁净燃料,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燃烧污染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
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是什么?
煤在氧化升温过程中,会释放出CO、CO2、烷烃、烯烃以及炔烃等指性气体。
这些气体的产生率随煤温上升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能预测和反映煤自然发火状态.CO贯穿于整个煤自然发火过程中,一般在50℃以上就可测定出来,出现时浓度较高;烷烃(乙烷、丙烷)出现的时间几乎与CO同步,贯穿于全过程,但其浓度低于CO,而且在不同煤种中有不同的显现规律;烯烃较CO和烷烃出现得晚,乙烯在110℃左右能被测出,是煤自然发火进程加速氧化阶段的标志气体,在开始产生时,浓度略高于炔烃气体;炔烃出现的时间最晚,只有在较高温度段才出现,与前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温度差和时间差,是煤自然发火步入激烈氧化阶段(也即燃烧阶段)的产物。因此,在这一系列气体中,选择一些气体作为指标气体,以及准确检测,就能可靠判断自然发火的征兆和状态。
目前,国内外可作为煤自然发指标气体主要有CO、C2H6、CH4、C2H4、C2H2、△O2(△O2为氧气消耗量)等及其生成的辅助性指标。
1)随着煤种的不同,煤自然发火氧化阶段(缓慢氧化阶段、加速氧化阶段、激烈氧化阶段)的温度范围、气体产物和特性都不同。
2)各煤种从缓慢氧化阶段的气体产物优选为灵敏指标的为: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以烯烃或烷比为首选,以CO及其派生的指标为辅,而焦煤、贫煤和瘦煤则以CO及其派生的指标为首选,C2H4或烯烷比为辅;无烟煤和高硫煤唯一依据是CO及其派生指标。
3)C2H4可用于气体分析法中表征低变质程度煤着火征兆的灵敏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判断煤自然发火熄灭程度的指标;C2H4/C2H2比值可以更准确地表征煤着火温度的最高温度点,结合其他参数可用于判断着火前的时间。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CO并非唯一的煤自然发火气体指标。它还有许多不足:检测温度范围极宽;CO产生量同煤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特别是在现场复杂条件下,受风流、煤体原生气体组分、测点选择及生产过程等因素影响,难以确定煤氧化自燃的发展阶段,使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精度降低。
煤炭燃烧后会产生CO2之类的气体
煤的成份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1、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
2、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这些气体都是可以造成温室效应的,如果是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CO等的有害气体,他会阻止血液中的细胞和氧结合,长时间会造成人昏迷。甚至死亡。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
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多少与氧气是否充足有关。
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产生二氧化碳较多,产生一氧化碳较少;氧气不充足时二氧化碳较少,产生一氧化碳较多,氧气越不充足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多。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例与空气过乘系数有关。
扩展资料:
保持高温环境, 提高煤炭燃烧温度有利于加速燃烧反应和着火的稳定性,还可减少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预热鼓风锅炉可改善热力条作,有利于燃烧高水分、高灰分的劣质燃烧。
液态除渣旋风炉温度高达1760~1800℃,大大强化燃烧过程;固态排渣炉炉温受煤灰熔融性的制约,通常不超过1200~1350℃。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的十位数字介于1~4之间。
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粘结性或结焦性好坏,如个位数字越大,表征其粘结性越强,如个位数字为6的烟煤类,都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的肥煤或气肥煤类,个位数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粘结性的煤,如贫煤、不粘煤和长烟煤。个位数字为2~5的烟煤,他们的粘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C+O2=CO2(这是充分,完全燃烧下生成的,条件点燃)
2C+O2=2CO+CO2,这是燃烧不充分,都是点燃。
S+O2=SO2,点燃。
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易于人体的红细胞结合,阻止了氧气的运载,吸入量大一些,会有生命安全的发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常说煤气中毒。
SO2是刺激性的,酸性气体,吸收后会引起大量的咳嗽和嗓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