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现状及趋势如何降低税负压力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做好电力稳发稳供,并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近日,发改委下发通知指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形势严峻,迎峰度夏期间地区性、时段性供需偏紧情况仍然存在。要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做好电力稳发稳供,并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份,全国煤炭销量完成28900万吨,同比增加700万吨,增长2.5%。1-4月,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106431万吨,同比增加3431万吨,增长3.3%。其中,4月份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完成13381万吨,同比增加233万吨,增长1.8%。1-4月国有重点煤矿销量累计完成54475 万吨,同比增加875
万吨,增长1.6%。电厂耗煤方面,4月份全国重点电厂日均供煤337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增长2.4%,环比减少18万吨,下降5.1%日均耗煤333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增长9.5%,环比减少25万吨,下降7%月末库存6266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增长10.9%,环比增加36万吨,增长0.6%库存可用天数18天,同比持平,环比增1天。
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平稳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平稳,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对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区性、时段性供需偏紧的情况仍然会出现。
1、煤炭方面,迎峰度夏期间电煤需求大幅增加,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可能存在供需偏紧。
2、电力方面,全社会用电量今年以来保持较高增速,迎峰度夏期间华北、华东、华中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供需偏紧,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缺口。
3、天然气方面,受工业和发电需求持续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天然气供需淡季不淡,迎峰度夏期间在为保障冬季供气加大夏季储气库注气情况下,局部供应还难以完全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
1、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认真落实增减挂钩减量置换要求,加快优质产能煤矿建设进度和手续办理,有序实施技术改造和减量重组,尽快实现建设煤矿依法依规投产达产。鼓励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机械化水平高的生产煤矿,通过产能置换重新核定生产能力,持续增加有效供给,尽可能多提供电煤中长期合同资源。开展停工停产煤矿分类处置,对于具备条件的严格按照程序复工复产,对于长期停工停产、恢复生产建设无望的“僵尸企业”,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2、做好电力稳发稳供。要多签电煤中长期合同并严格履行,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机组稳发稳供。
3、加大油品调运组织力度。
4、推进天然气资源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5、协调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努力增加发往秦皇岛等主要煤炭中转港口的铁路运力,确保港存煤炭处于较高水平。
6、切实保障供应安全。同时,要加强调峰能力建设,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加强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合理有序用气,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并落实煤炭库存管理制度,保障电煤供应。
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要务实推进煤电联营。各地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煤电联营在破解“煤电顶牛”难题上的重要意义,在各个层次深入推进。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结合煤炭去产能和兼并重组,鼓励煤炭企业办电厂、发电企业办煤矿,以及煤炭和发电企业相互参股、换股等多种形式发展煤电联营。
有关地区、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煤电联营项目相关支持政策,优先纳入规划核准、优先释放优质产能、优先安排运力、优先落实债务处置和融资支持政策、优先纳入相关政策支持试点。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
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
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的基础能源中,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煤炭,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受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已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了。那么,作为山西省煤焦能源类上市公司之一的山煤国际,有什么优势在这个行业领域可以被人们认可呢?现在我就来研究分析分析。
正式开始分析山煤国际股票前,我罗列了一份煤炭采选龙头股名单,大家可以做做参考,戳下方链接就能够拿到名单:宝藏资料!煤炭采选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山煤国际实际上是在2009年的时候成立的,属于山西省第十家煤焦能源类的上市公司。主要的经营业务有煤炭销售,新能源开发,以及煤炭、焦炭产品投资。同时经营范围也包括煤焦及副产品的仓储出口,物流信息咨询服务,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品(稀贵金属除外)、钢材、生铁、合金、冶金炉料、建筑材料(不含木材)等方面的批发及零售。
下面,咱们来分析一下山煤国际有哪些竞争优势:
1、产业链完整
山煤国际在生产链"上、中、下"这三个环节做的都是特别的全面的,上游整合资源主要是实现三个省份组织在一起的货源,中游就是打通这三个通道,为了实现三个通道护驾,下游便是整合市场,实现这三个市场的组合营销。山煤国际已经真正打造一条包括煤炭物流园--铁路运输--海上运输--配煤服务--市场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煤炭物流供应链,这样就形成了非同一般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下游的三个市场组合在一起营销。
2、国内外市场广阔
山煤国际建立至今,依托于山煤集团三十多年的积累,在山西省内主要煤炭生产地都建立了煤炭贸易公司及发运站点,在重要的出海通道都已经设立了港口公司和船务运输公司,年发运能力、港口中转能力均超过3000万吨,已经具有了煤炭销售运输的整体体系,现在已经从很多优秀的用户当中都建立了即长期又稳定的贸易关系。
在国内,山煤国际所属全资、控股贸易公司广泛分布于山西省内、周边资源省份、主要煤炭运输港口及主要煤炭消费腹地。同时在山西省,它还是独一家做于雍煤炭出口专营权的煤炭企业,总共拥有了两个出口内销的通道,可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
3、煤炭产品品种丰富
山煤国际也是一个生产各种煤种的煤炭生产基地,不只是因为储量方面大分布的地区广,而且品种也特别的齐全,煤的质量也很好。随着山煤集团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的逐步注入,山煤国际里面的煤炭集中度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也会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的。
由于这篇文章有限,关于更详细的山煤国际股票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内容,学姐整理好并且放在这篇研报之中,想要看的话,点击即可查到:【深度研报】山煤国际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碳中和"下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转型、构建绿色低碳这些能源的体系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际上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要的方式之一。在传统的煤炭采选领域里面,之前煤炭交易市场被恶意炒作,对煤价有一定的影响,山煤国际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的,幸好的是发改委表态已经查处恶意炒作煤价,煤炭板块已经做出了回应。
归根结底,山煤国际在发展的时候有不少的内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大家应该客观的理智对待,并且冷静的分析。但是文章多少都会有一些滞后性,若是很想知道对于山煤国际股票在未来的行情是怎样的,直接把这个链接点开,选择购买股票时,有专业的投顾帮你,有关于山煤国际股票高估还是低估我们就点开看看:【免费】测一测山煤国际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2、下游用煤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导致煤炭库存积压严重,在煤矿、港口、电厂等存储地的积压库存创历史新高。
3、国际煤价持续下跌,国内煤价远高于进口煤价,所以在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对国内煤企造成冲击。
”十四五“提到的一个目标:建设一流港口,服务交通强国,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当前,以天津为中心,辽宁和山东为两翼的环渤海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以北部湾港为中心的西南沿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两个国内转运中心是: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宁波舟山沿海转运中心。长江流域航运中心是:以武汉为中心,重庆为副中心的长江流域航运中心。
今年上半年,仅外贸一项的货物吞吐量高达 235720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高达 13818 万标箱,港口和船舶的运作模式已有几千年的人力为主发展成为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平台化和信息化。
平台化是港口服务功能的基本属性,是集聚港口发展资源的载体,是港口运营商和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和发展水平是港口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是港口竞争和发展的核心手段,是港口生产自动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智能化和发展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体现。
港口生产力的沿革和发展已经从自然条件—人力—半机械化—全机械化向全自动—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资源整合—管理智慧化—生产自动化—操作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转变……所有的这些转变没有信息化必将无从谈起,信息化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突破口和核心所在。自动化港口和船舶依托新基建和新科技势能,积极抢抓数字化转型先机,把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
港口竞争力和转型升级取决于信息化+ 智能化+ 数字化+ 自动化+ 管理+ 服务, 这也将是现代港口与传统港口的根本性区别。图扑国产化数据可视化技术搭建智慧港口,解决传统码头和船舶能耗高、成本高、污染大等问题。
引擎强大的渲染能力,场景在 Web 中高效流畅地加载运行。2D、3D 无缝衔接,完美融合。注重细节刻画,点击相对应的设备能显示其作业等信息。
岸桥的 2D 面板显示了作业泊位、作业船只、大车位号、岸桥状态、行驶状态、作业状态、台时量、作业量、本班出勤、周期,接入实时数据,能有效进行资源的调配。
利用可视化与 F5G 技术的结合,让光纤直达岸桥,利用光纤的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支持超高清视频实时作业。在港口设置智慧闸口,通过车牌识别、车型识别、不停车称重等 AI 算法,实现港区闸口的快速过闸,提高港口的外集卡通行效率,避免港区道路的拥堵。
堆场透明化,接入数据可实时显示堆场利用率,利用率增加会导致龙门吊的作业难度加大,有可能场地翻箱的概率要增加,影响到龙门吊的作业效率,管理者可提前进行资源调配。
堆场在安排进出口箱堆放时,为了同时保证场地的充分利用以及岸桥的作业效率,通常需要在同一块箱区内安排多条船的进出口箱。而同一块箱区通常只会安排一台场桥作业,因此实际作业过程中会遇到不同船舶作业冲突的情况,这种冲突的概率会随着当班装卸船作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对提箱翻箱率、移箱翻箱率、装船翻箱率都有较高要求,2D 面板的相关数据能帮助运维人员有效进行资源调节。
船舶作为港口运行的先决条件,其“智慧化”程度的提升,将促进港口智能化的质变。航行过程中的精准定位、实时跟踪渡船动态,密切掌握船舶载货信息和渡运动态,通过“预防超载、远程控制、信息预警、数据分析”,让船舶拥有智慧的数字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