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

过时的钢铁侠
怕黑的小刺猬
2023-02-13 13:09:17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

最佳答案
温婉的狗
动人的棉花糖
2025-07-08 04:52:55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固德威688390,阳光电源300274,派能科技688063,科士达002518,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科陆电子002121,上能电气300827。

宁德时代300750,是全世界动力电池的龙头公司。新能源存储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电池可能是最常见的,所以作为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才会受到广泛关注。比亚迪002594,在2010年进军光伏储能的领域,是北美市场最大的电池储能的供应商。

2010年8月16日

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组委会正式揭晓2010(首届)“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榜上有名。2010年9月17日下午的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大会论坛上,主办方公布了获得“2010年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

最新回答
潇洒的爆米花
酷酷的画笔
2025-07-08 04:52:55

2021新能源龙头股排名前十有开尔新材、茂硕电源、中能电气、圣阳股份、金冠股份、佛塑科技、易成新能、科陆电子。

一、2021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

1、2021年和2022年,异常高的新增产能成为“新常态”,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产能的90%。

2、太阳能光伏的发展将继续打破纪录,到2022年,新增将达到162 GW。

3、比2019年前水平高出近50%。

4、2020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长90%以上,达到114 GW。虽然2021年和2022年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比2017-2019年平均水平高出5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市场(以下简称“中国”)增长将因开发商急于在补贴取消前完成项目导致的非正常扩张而放缓。然而,全球他个地区弥补了中国的放缓,并保持了可再生能源扩张的步伐。

二、复合增长率高达80%的新能源赛道

预计2025年换电市场规模将达到3324亿元,2021-2025年换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对应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0%-107%,十四五期间换电模式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东方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将有22000个换电站,形成2631亿的换电运营市场。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31%至780万辆,其中换电车占比有望达到30%。根据这一销量,预计2025年将有电站2.2万座,运营市场2631亿座,电站设备市场693亿座,总规模约3324亿元,对应2021-2025年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复合增长率80%-107%,换电模式在“十四五”期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综上所述由于联邦税收抵免的延长,对美国的最新预测是乐观的。美国新的减排目标和基础设施法案如果获得通过,将促进2022年后可再生能源的扩展(超出本预测的新时间范围)。

机智的黑裤
殷勤的河马
2025-07-08 04:52:55

再生资源产业链涉及范围较广、产业链上各细分产业呈现分散化。从“回收-再生-再利用”的全产业链角度分析,再生资源行业的上游是废弃物产生、排放产业链的中游包括废物回收、再生和再利用三个环节行业下游主要则是再生产品或资源的消费、应用市场,包括塑料制品、电子家电和汽车等行业。本文将从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

一、再生资源产业链概览

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它包括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随着再生资源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已形成了从产生源经固定收购点、流动收购点、拾荒者、资源加工企业等层层筛选、分类,最终到达利用企业的完整流程:

再生资源产业链涉及范围较广、产业链上各细分产业呈现分散化。从“回收-再生-再利用”的全产业链角度分析,再生资源行业的上游是废弃物产生、排放,这些废弃物产生于居民日常生活、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运转等

产业链的中游包括废物回收、再生和再利用三个环节,其中根据废品种类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废钢、废纸、废塑料、废电子、废有色金属、报废汽车等细分市场

同时产业中游还包括再生资源加工设备的提供商行业下游主要则是再生产品或资源的消费、应用市场,包括塑料制品、电子家电和汽车等行业。

二、产业上游:全国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长

再生资源行业的上游是废弃物的排放,从我国主要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来看,2016-2019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上升,由2016年37.1亿吨上升为2019年44.1亿吨,上升18.7%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由2016年5219.5万吨,上升为2019年8126.0万吨,上升55.7%而生活垃圾清运量也从2016年的2.04亿吨上升至2019年的2.42亿吨。总体来看,全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处置需求也不断扩大。

三、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回收量不断增长

首先,从回收环节来看,2011-2018年,全国主要再生资源(废钢铁、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汽车、废电器电子、废旧纺织品、废电池、废玻璃等)的回收量、回收价值都总体增长,2018年,全国主要再生资源的回收量为3.2亿吨,回收价值达8704.6亿元

此外,根据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5亿吨。

同时,根据资料的公开程度,前瞻整理了2019-2020年部分再生资源的回收情况,可以看出,与2018年相比,2019年废弃物的回收量都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说明行业的回收经营情况较为稳定:

——利用率还有待提升

另从加工处置的角度来看,据生态环境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国一般工业固废和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量总体上升。2019年,全国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量为23.2亿吨,工业危废的综合利用处置量为0.75亿吨。

同时,从部分细分市场的利用情况来看,在废金属市场中,再生铜铝铅锌产量不断增长,2020年约为1450万吨在废弃电器电子市场,规范地拆解流程是其得以有效处置加工的前提,但目前的规范拆解率还有待提升

而在废旧轮胎市场,据人民日报报道的数据显示,2019-2020年我国废旧轮胎的利用率在60%左右,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四、再生资源竞争格局分析

——废钢市场的企业竞争力较强

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由于再生资源行业的业务范围广,行业的竞争者数量较多,但根据废弃物种类的不同,各个企业的重点业务有所不同。2020年12月末,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公布了《2019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50强榜单》,其中,TOP10企业的排名情况如下,废钢回收处利用市场的上榜企业较多:

——华东地区的竞争优势突出

在区域竞争格局方面,从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50强企业的注册地分布来看,华东地区的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46%,其中江苏省的竞争实力最强。

五、“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从政策角度分析未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将是“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具体内容如下: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哭泣的芹菜
大力的百褶裙
2025-07-08 04:52:55

深圳市万福达物资有限公司、西安东龙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广东变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东莞市粤达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杭州四友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均是行业内口碑良好的奢侈品回收公司。

1、深圳市万福达物资有限公司:

多年来,公司面向全球市场构筑多元化采购渠道,并加强与全球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持续、稳定的获取优质仪器资源。形成了低投资、低风险、高回报的产品供应链,已成功为几千家知名企业提供仪器租赁与应用技术支持服务。

万福达提供的仪器租赁方案,是率先在国内提出特价仪器、仪器租赁概念,提供射频与微波、无线通讯、光通讯、通用仪器四大系列产品,目前万福达仪器出租总量达7000余台, 依靠通畅的采购渠道、强大的技术支持、优秀的管理团队、专业的物流体系给电子制造企业提供了完备的生产配套服务。

2、西安东龙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西安东龙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秉持科学经营,服务用户的理念,使客户节约了投资成本、降低了投资风险,让测试仪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万福达已经成为仪器租赁产业的领航者之一。

其注册地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樊寨村59号,注册机关为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未央分局,法人代表为臧东月,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生产性废旧金属、非生产性废旧金属、非金属再生资源的回收、销售;机械设备、机床、水暖器材、电线电缆等。

3、广东变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公司以科学的眼光优化商业模式,以务实的风格完善企业管理,以规范的经营树立企业形象,以不懈的努力铸造企业品牌,以优秀的业绩创造企业辉煌,以创新的精神成为卓越企业。

广东变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高普路95号之十101房,注册机关为广州市天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法人代表为徐逍遥,经营范围包括粉碎、销毁盗版光碟拆解、回收利用罚没物资及查处的假冒商品;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授权,重新回收设备等。

4、东莞市粤达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东莞市粤达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同富东路167号一楼,注册机关为广东省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法人代表为龙水清,经营范围包括再生资源回收(含废旧金属回收);拆装通用机械设备、机电设备及配件;建筑物拆除活动(不含爆破)等。

5、杭州四友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公司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兴企业的发展道路,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拥有从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引进的各类先进的光学、机械加工设备,为生产高技术、高品质的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并通过多年的实践与锻炼,公司拥有一支专业从事显微仪器应用技术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工程技术团队,不断开发出能满足生命科学研究、医疗检验、工业检测以及现代教学等领域需求的新产品。

手机回收的注意事项:

1、退出手机云账号的登录:

在确认手机数据已经备份完成后下一步就需要要退出设备云账号的登录,尤其是苹果的iCloud和魅族的flyme账号,由于以上两种手机品牌需要在手机重新激活时验证之前没有退出的账号信息,如果账号在没有退出时直接刷机或恢复出厂设置后忘记密码就有可能导致手机进不去系统而不能使用的情况。

2、个人信息等数据的备份:

在处理二手手机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备份手机中的的数据,比如通讯录、短信、照片等个人信息。现在手机厂商基本都支持自动云备份,如果我们已经申请并登陆了手机官方的账号,就可以使用在Wi-Fi下自动进行个人数据的备份。

由于这种备份需要登录账号,而你却没有申请或是登录账号,别着急。还可以用电脑进行备份,建议使用官方的手机软件或第三方的手机助手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备份。比如当你使用苹果进行备份;

无论是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甚至包括你的桌面布局,app等等,都可以完整的备份到你的电脑当中,当有了新设备时,恢复备份,所有的数据就都原封不动的会恢复到你的新手机当中。

坚定的悟空
正直的小伙
2025-07-08 04:52:55

深圳鹏兴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深圳鹏兴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废料回收加工、再生厂家,是一家新兴的环保企业。回收锂电池还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儿电池持先要进行放电、拆解,粉碎,分选这些预处理项目,拆解之后的塑料和金属零件虽然可以回收,但回收的代价也是比较高的。

报废的锂电一旦损坏就很有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那号称环保的新能源车,反而会引发自然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目前各个国家都在研究电动车的电池回收,电池的生产商必须为电池的收集处理和回收提供支持,让锂电池的生产和回收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回收与处理的方法:

1、以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为主,通过新能源车企通过销售渠道将废旧电池回收。回收回来的电池交给第三方企业处理,或者合资共同合作处理。

2、以第三方为主,由动力铁力电池梯次再生利用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新能源车企共同合作,建立回收网点,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3、废旧电池再生利用,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这些再生利用企业之前大多处理过报废电器、电子产品、有色金属冶炼,有着比较成熟的自动化拆解的工艺流程。

坦率的蓝天
清脆的店员
2025-07-08 04:52:55

中国锂电池企业前十名

1、排名第一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CATL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公司专注于通过电池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应用,提供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公司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的锂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动力总成,大型电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公司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锂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储能领域,公司承接了部分关键客户的大型储能项目,年项目总量已超过40兆瓦时。

2、排名第二锂电池厂商—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横跨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分别在香港(H股)和深圳(A股)上市。全球较大的充电电池生产商,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畅销,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成功推出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和电动叉车等新能源产品,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凭借全球领先的铁锂电池技术,比亚迪正积极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目前的有效产能为4.5Gwh,其中惠州1Gwh、深圳坑梓3.5Gwh,预计到2015年底,整体产能将达到6Gwh,2016年将扩张到10Gwh。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仅供比亚迪自用。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30亿元。

3、排名第三锂电池厂商—国轩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国轩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电芯、动力电池组、BMS系统及储能型锂电池组。

国轩高科目前的有效产能1.5Gwh,主要为方形和圆柱形动力锂电池电芯。国轩高科的主要客户包括南京金龙、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中联重科、上海申沃、东风汽车、河北御捷等。201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营业收入约7.5亿元左右。

4、排名第四锂电池厂商—力神电池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锂电池十大品牌,天津市名牌产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整体电源解决方案,专注于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特种设备配套市场主力供应商。力神电池产品包括圆(柱)型、方型、动力和聚合物锂电池以及光伏系统、超级电容器等六大系列近千个型号。产品应用涵盖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储能三大领域。

目前的有效产能约为1Gwh,主要客户包括江淮、吉利、一汽、东风汽车、南京金龙、厦门金龙、中通客车、天津清源等。2015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为5.7亿元。

5、排名第五锂电池厂商—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成飞集成控股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生产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容量覆盖了10Ah到500Ah,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车辆、电力储能、军事应用、轨道交通、矿用装备等

友好的雨
俭朴的板凳
2025-07-08 04:52:55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如下:

1、宁德时代

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

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

2、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

3、国轩

2015年借壳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市值高达250亿元。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

5、中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6、德赛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

7、沃特玛

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

8、威能

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来自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局。

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来自于乘用车。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

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