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的简介

落寞的美女
魔幻的诺言
2023-02-13 04:53:46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的简介

最佳答案
可靠的短靴
鲤鱼饼干
2025-07-09 06:51:01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为实现能源、电力的国家战略提供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支撑。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水电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可再生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7个研究中心,即风力发电研究中心、水电能源与工程中心、太阳能研究与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新能源与城市环境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教职工86名,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98%。拥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学院设有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本科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有3个方向,即风力发电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和生物质能方向。2014学院在校本科生1147人,硕士生298人、博士生23人。

学院在电气工程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博士学位点下,设置了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二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部级奖3项,出版教材10部,获批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EI收录300余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973计划”1项,国家863项目5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等,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2亿元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马拉达伦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斯莱斯克莱德(Strathclyde) 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克兰菲尔德(Cranfield) 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奥尔堡大学,法国电力集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SL)、韩国浦项工业大学、成均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德国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IWE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最新回答
自觉的发带
神勇的悟空
2025-07-09 06:51:01

工资情况挺好的。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平均工资为7279元/月,其中47%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6000元/月,21%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6000-8000元/月。据分析数据统计,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年终奖平均21894元。

伶俐的戒指
热心的玉米
2025-07-09 06:51:01

1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其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不仅有核能研究的硬实力,在太阳能、风能、电池、海水淡化和新材料等方面也很强。院内设有20多个实验室,包括生物质能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等。清华材料学院的研究方向也包括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华北电力大学:电力行业的根正苗红

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2007年7月成立了国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整合各新能源学科力量,逐步形成并深化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其中四个基地被列入教育局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3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英俊济跄,经营四方

西安交大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学院里设有可再生能源系,研究涵盖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转换,混合动力和系统技术。此外,学校设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材料物理与化学系研究领域涵盖能源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

4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JTU):相聚在东海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包括7个研究所、6个研究中心,研究领域包括太阳能、建筑节能、生物质能、风电及其控制系统、氢能与燃料电池、清洁燃料生产与生物化工转换等。相关研究中心包括与挪威科大联合建立的可持续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TJU):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天津大学敬业湖夜景)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下设水利与风能工程研究院、道达海上风电研究院。化工学院下设有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成功举办“太阳能电池材料国际研讨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可持续能源研究中心。

6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硅材料、半导体薄膜材料、复合半导体材料、微纳结构与材料物理,注重硅材料在光伏电池上的应用。能源工程学院设有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除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研究,还涵盖废弃物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研究、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生物质液化研究等。

自由的蜜粉
高挑的小刺猬
2025-07-09 06:51:01
材料属于工科的吧,而南大比较强的是理科了,所以可能不是最顶尖的系。。。

因为我本人当时也想学材料,后来看到材料好像不是很好,所以去南大学化学了我们也是校友哦。。。

不过再怎么说南大的毕业生应该找工作还好了,而且近几年工科的毕业生非常好找工作,我舅舅在北大搞材料的,他觉得工科以后的发展比理科好,还说我选错专业了。。。

院系介绍-历史-发展-现状

历史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起源于物理与化学学科的交叉。1990年,在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材料科学研究所。由闵乃本教授(物理)和杨昌正教授(化学)出任正副所长。1993年成立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闵乃本院士任首届系主任,刘治国教授(物理)和孙祥祯(化学)教授任副系主任。学科创立初期,由于关注到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主要是微电子和光电子产业)迫切需要高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结合我校在物理和化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优势以及在功能材料方面研究的长期积累,明确地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功能材料,特别是信息功能材料。确定了"以材料的结构性能、精细人工合成化学与现代光电子技术相互渗透,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器件应用三位一体,发展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学术方向”。建立了晶体生长、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和团簇薄膜材料实验室。承担了两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的项目,在国际上最早利用铁电超晶格LiNbO3晶体研制成功毫瓦级小型全固化蓝光激光倍频器和工作频率为1GHz的超高频声学换能器。该成果被八五“863”专家委员会评价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研究”。

年轻的毛巾
感动的吐司
2025-07-09 06:51:01

广州能源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178

广州地热能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2

广州海洋能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3

广州生物质能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11

广州清洁能源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41

广州能源工程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10

广州可再生能源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18

广州研究院/研究所人气排名 排名第 31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1973年成立的广东省地热研究室。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广州能源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定位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工程科学领域的高技术研究,并以后续能源中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发展节能与能源环境技术,发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

截至2014年9月,研究所有在职职工408人,其中科技人员301人,高级职称141人。有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研究中心1个。有在学研究生169人(其中硕士生106人、博士生63人)。

秀丽的刺猬
醉熏的寒风
2025-07-09 06:51:01
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所是一个著名的研究所,专门从事技术和科学方面的研究,旨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开拓科技创新,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所建立了严格的科学研究体系,定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

壮观的曲奇
虚心的小天鹅
2025-07-09 06:51: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 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 新能源研究所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从事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新能源发电接入系统运行、规划和控制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是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管理和规划的技术支撑单位。研究所下设四个专业研究室,分别是新能源并网仿真与分析研究室、资源评价与功率预测研究室、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室、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技术研究室。 为规范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国家能源局批准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局关于设立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的通知》)。该中心将建设完善的风电仿真研究、风电试验数据库及数据处理和风电预测调度控制研究平台,实现对风电机组特性的检测和风电场并网特性的检测,为开展风电机组型式认证以及风电场的并网检测提供技术手段。风电试验基地具备风电机组全部特性的检测能力,具有国际最先进的风电电气测试手段,可以解决新生产风电机组产品的型式认证和入网检测问题,为风电入网检测制度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风力发电研究与咨询工作的机构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风力发电接入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部门委托的大

量风力发电方面的研究和咨询项目,完成了10多个省(区)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研究和100多个风电场接入系统分析项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展风电机组特性检测的机构之一。2008年9月,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资质,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互认可资质的风电检测机构。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二十余个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检测项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进行风电场功率预测与调度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已经在吉林、江苏、甘肃以及西北网省电力调度中心成功投入运行。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风能资源评估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国外知名机构,如丹麦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丹麦EMD公司、挪威WindSim公司以及德国Decon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选派多名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建立了国内风能资源评估的专业团队。目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丹麦EMD公司和挪威WindSim公司在中国区域的技术支持中心。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大规模光伏并网系统研究的单位,目前已经完成西藏阿里地区10MWp光伏电站建设技术专题研究、石林66MWp光伏电站试验示范项目接入系统专题研究、石林100MWp光伏发电科研示范项目工程接入系统专题研究等项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着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中德政府技术合作项目——“风电研究与培训”、中德政府技术合作项目——“风能环境研究及培训中心”、中丹政府技术合作项目——“风能开发”,中国

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建立风力发电机组检测中心”。通过执行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风电研究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 风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风力发电接入电网的系统分析 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系统分析 区域电网新能源发电接入能力及发展规划 风电场控制技术研究 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风能资源分析与风电场微观选址 风电机组特性测试 风电场并网特性测试 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测试 风电场运行情况后期评估

具体园区可从官网查询

靓丽的绿茶
无限的小松鼠
2025-07-09 06:51:01
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好。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以大湾区能源领域重大需求为导向,结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重点开展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能源集团都隶属本地,支持好、服务好东莞是双方共同的使命担当,双方在能源领域、双碳领域有天然的合作优势。

明亮的大船
满意的嚓茶
2025-07-09 06:51:01
不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为1973年成立的广东省地热研究室。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广州能源所。200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进入中科院清洁能源特色研究所培育阶段,2017年参与筹建中科院清洁能源创新研究院和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广州能源所定位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相关战略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方法研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提供能源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