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如何

寂寞的导师
美好的小馒头
2023-02-13 03:11:38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如何

最佳答案
忐忑的乌冬面
含糊的石头
2025-07-09 14:53:42

根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30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

截至到2020年底,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增长14.6个百分点。而针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也持续的上升,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的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

可再生能源技术日益完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可探测的到的能力范围内,地球上的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存储量是固定的,而且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也会使全球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可再生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电能等依靠大自然能力而创造的能源,这些新能源遍布世界各地,比如利用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优势在于清洁,无污染。

最早利用风力的国家是丹麦,在1890年,而真正兴起,是世界各国对能源需要量剧增,不少国家也逐渐的注意到风力发电这种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后来因为石油危机,环境恶化等情况的发生,世界各地环保呼声日益高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强有力推动下,风力发电技术更是迅猛发展,到如今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最新回答
发嗲的皮带
疯狂的白羊
2025-07-09 14:53:42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02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单月增长超过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31亿千瓦,同比增长9.1%。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我国新的电力消费主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发电装机完成13.7亿千瓦,同比增加1.3%发电量86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截至9月底累计发电量164125亿千瓦时。

水电、风电、光伏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分别为44.6%、16.7%和10.8%。其中光伏发电5439万千瓦、风电2286万千瓦、水电11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量20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风电发电量40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核电发电量423亿千瓦时。

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4033亿千瓦时和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和20.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7%和11.1%。据统计,2019年1-9月我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超过1亿千瓦(不含跨省跨区交易风电)。截止2019年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9.96亿千瓦,同比增长16.6%。

今年三季度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735小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西北地区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200小时左右。太阳能发电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439万千瓦,同比增长67.5%截至9月底新增装机839万千瓦,同比增长33.4%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02亿千瓦,同比增长10.8%截至9月底累计发电量164125亿千瓦时(其中太阳能发电2041亿千瓦时)。

狂野的香烟
明理的雨
2025-07-09 14:53:42
我国电力结构已经开始向绿色低碳转型。受成本下降、技术进步、生态环保等因素推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带动全球能源供应日趋多元,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占全球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占比超过40%,位居世界第一。按照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意味着平均每年碳排放量由过去的年均3.6%增速降至0.5%[2]。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能源企业和电力企业需要迈好绿色低碳转型的第一步。尤其在发电领域,电源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绿色电源将成为主体电源。在电网领域,电力资源配置由煤电、水电基地外送,转变为新能源一体化开发外送、源网荷储一体化就近利用,电网形态由区域互联大电网向大电网与微电网、分布式电网兼容并举转变,智能配电网成为未来发展重点[3];在用电领域,用电模式由单向流动转变为源网荷储双向互动模式,储能技术将加快发展,用电形式更加多样化。总之,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成为大势。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提出更高的能效目标,制定更加积极的低碳政策,不断寻求低成本清洁能源替代方案,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4,5]。此外,世界能源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能源新技术与现代信息、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太阳能、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大规模储能、氢燃料电池、第四代核电等技术有望突破,能源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日益丰富,将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6,7]。

绿色低碳转型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尤其对于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发电企业来说,从高碳资产为主向绿色低碳资产转型的成本十分巨大。以“五大电力”企业为例,2020年有四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低于50%,新能源电源增量成为这些企业投资发展的重点。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资源争夺和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各企业都在抢抓清洁能源转型的机遇,争取优质新能源资源,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新建为主并购为辅,实现风电、光伏跨越式大发展[1]。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政府、企业,甚至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变革,“一场硬仗”。“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除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提高利用效能,还要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碳交易制度创新,也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总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意味着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到2025年清洁电源装机比例将超过50%[8]。清洁能源的高比例发展必须采用市场化手段,避免大幅度的财政补贴。清洁能源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应具备高度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断提升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存储和消纳能力,真正让清洁能源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

善良的金针菇
玩命的冬日
2025-07-09 14:53:42
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称心的星月
怕孤独的飞鸟
2025-07-09 14:53:42
十四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新能源装机目标再创新高】财联社2月3日讯,“十四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的新能源装机目标再创新高。其中华能宣布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新增80GW以上,清洁能源占比达50%以上;国家能源集团未来5年的目标则是新增新能源70~80GW,光伏占比近四成,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国家电投2021年新能源装机目标15GW,2025年清洁能源占比60%以上。由此,2021年开年,发电集团新能源项目储备持续狂飙,且单个项目规模跃上GW级。据统计,2021年至今,华能、国家电投、大唐、国家能源集团4大央企已签约22GW新能源项目,其中光伏规模11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