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俄罗斯当前在新能源应用方面的观点、立场、政策及措施。 谢谢!

负责的西牛
纯情的玫瑰
2023-02-13 00:15:08

俄罗斯当前在新能源应用方面的观点、立场、政策及措施。 谢谢!

最佳答案
喜悦的黑夜
虚幻的秋天
2025-07-09 23:28:22

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能源开发与供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原来在统一经济模式下进行能源开发、供应和出口等一系列机制受到冲击,严重影响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俄罗斯当局已开始注意这些问题,并着手制定新的能源政策和法规,解决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出口等一系列问题。

一、新的能源政策与目标

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的能源对策报告就俄罗斯新的能源政策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指出:俄罗斯在新形势下的能源政策和目标有以下方面:(一)可靠地保障社会的需求。目前,政府给居民提供的能源不超过能源总产量的3 0-35%,其余的有相当一部分被“自噬型”经济所消耗。因此俄罗斯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并可靠地保障社会对能源的合理需求.俄罗斯燃料动力资源的总消费量仍将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或略有增长(6-1O%)。工业能源用量比重将从现在的60-65%下降到50%,但与此同时公共生活领域、农工综合体以及公共运输等部门的能源用量比重将有所增加。(二)提高能源生产的效率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目前,俄罗斯未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能原是能源综合体和整个经济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通过对燃料动力部门和能源用户进行改建和技术改装的途径,来提高能源生产的效率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将开发的重点从发展大型动力综合体转向分散供应,其具体措施是建立小型动力企业,使其接近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资源。(三)综合发展。在互利和有效利用能源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使俄罗斯的能源短缺地区和能源过剩地区得到综合发展。(四)保持燃料动力综合休足够的出口能力。关于这一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燃料和能源部副部长布舒耶夫认为:俄罗斯除了增加出口没有其他出路,即使到201。年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总量也不会达到1988-1989年的水平,将比这两年的水平低20 %.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开采业生产力下降,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盘正在逐渐丧失.今后,对独联体国家的供货将保持稳定,不会增加,而对独联体以外国家用外汇结算的出口将增加。

达到这些目标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将采取应急措施保障燃料动力综合体的财政稳定,使能源危机不再继续加深。第二阶段(到1997年)形成新的、市场型的经济关系,进行结构改造,运用法律、经济和组织机制来改组综合体。第三阶段(到2000年以及更远时期)将建立面向社会的能源经济,依靠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部门的结构改革,来保障有效的能源供应,并使俄罗斯纳入世界能原系统.新的能源政策与以前的指令性能源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把重点放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数量指标上并为此拨出资金,而是把重点放在形成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上。

二、实施新能源战略的措施

为实施新能源战略俄罗斯将采取以下一系列具体措施:(一)制定相应的法律为使政府制定的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应为能源战略的实施奠定法律基础.俄罗斯政府官员认为,能源供应问题、地区和中央、消费者和生产者以及居民和国家的相互关系问题并不次于刑法伺题.但目前在这一领域尚无任何法规,任何 事情的解决不能靠强制命令,而是要依靠法令和法规.目前,俄罗斯正在制订一系列用于调节能源市场整套法律相互关系的法令,如《能源政策法》,这是一部基本的框架法律,《节能法》、《石油和天燃气法》、《电力法》等。

(二)建立可调控的能源市场这首先需要改革价格,形成经济自主的市场主体,以及建立起市场关系的经济机制。俄罗斯实行经济政策的社会化的方针,这就意味着要使公共生活领域的能源消费量从目前的人均1. 6吨增加到2010年的1. 9至2吨,电力消费量从人均1, 05兆瓦增加到1, 7至1.8兆瓦.这符合人均居住面积从目前的16, 1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20至29平方米的要求,并使居民热水供应量和管道长度增加1倍.同时完善运输结构,使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更合理的分担货运量—这也是节能的一大潜力.经济面向社会的方针将提高农业和公共生活领域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根据各企业和单位的效益提供方便和利益。如规定,任何一个没有开采石油的企业都无权向国外出售石油,任何一个不加工柴油机燃料和汽油的公司无权出售这些燃料。今年石油价格对所有的进口国都是一样的,无论其远近如何,石油开采企业得到出口额后,在国家确定的范围内,自己确定卖给谁。

(三)加强对出口的管理,提离出口的效益俄罗斯的天然气部门的生产比较稳定,每年开采天然气为640。亿立方米.自己消费量为380。一3900亿立方米.近几年,为欧洲非互易出口定额为1000一1050亿立方米.其余的天然气则向邻国出口。

今后的任务是:首先,要提高加工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俄罗斯出口的最大缺陷是出口的大部分是原油,而不是石油加工产品,解决问题的方案之‘是在外国伙伴的工厂里净化石油,按照条约的规定,获取石油加工产品的利润.最为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加工工艺.目前,更新整个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巨大工作已经开始,其任务是提高石油加工产品的比例。俄罗斯工厂的汽油、润滑油、柴油、重油及其他石油产品的出产率为65呱,而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出产率高达85-90肠,即他们从每吨石油中提练出的石油产品约等于俄罗斯1. 5吨石油中获得的产品。俄罗斯今后将大力提高出产率,正加紧与德国、瑞士、土耳其等国的公司进行谈判,准备同外国的工厂合作加工石油产品,还准备投股建厂,共同参与加工、销售石油产品并获得收入.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俄罗斯将大力改造出口结构.使其有利于销售石油加工产品,而不是有利于出售原 油。

第二,改变按义务提供能源资源。主管对外经济联系的燃料和能源部副部长沙塔洛夫称,俄罗斯的天然气对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颇有诱惑,但它们并没有支付能力.目前,俄罗斯几乎是世界上唯一按义务提供能源资源的国家,前苏联的联系有一些还没有完全消失。没有俄罗斯的燃料、能源,我们的邻居的日子就难乎为继。同时,我们与乌克兰人昨天还是一家人,今天怎能不给他们提供燃料呢?但今后,俄罗斯要逐步改变这种根据义务提供能源的方法.俄罗斯可以支付天然气的方法从乌克兰获得部分项目.可以支付天然气的办法赎买天然气管道系统,或以此为代价,使石油加工工厂变为两国共有。

第三、开通新的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据最新出刊的《俄罗斯报》反映,1993年,关于经乌克兰领士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问题争论不休,但毫无结果.主要问题是两国间的财政摩擦。俄罗斯每年向欧洲出口11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有9J肠是通过设在乌克兰境内数千公里长的管道输送,每年要向乌交纳大量运输费用,乌还常以要切断输气管道相威胁,而且乌还常常截留俄罗斯过境的天然气。乌克兰本身每年需要从俄罗斯和土库曼进口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且,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使用天然气的水平要比俄罗斯高得多,通过格鲁吉亚其流量为每天6-8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又被破坏,每昼夜流量为1500万立方米的主干道巳被阿塞拜疆关闭.目前,亚美尼亚的处境最为艰难。所以修建新的运输管道已刻不容缓.去年,俄罗斯总统同波兰总统签署了手于联合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的协议,乌克兰对俄、波将要建立天然气走廊有不满.目前,大量的天然气是通过白俄罗斯运往波兰的,每年运输量约有15亿立方米。最近10年期间,由于欧洲某些国家天然气开采水平下降,俄罗斯可向欧洲市场提供的天然气1400万立方米.俄罗斯近年将建设经白俄罗斯、波兰通向欧洲的第二走廊,并将此项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四)鼓励投资.首先是大力吸收外国投资。

广泛引进外资,同外国人建立合资企业,向外国伙伴提供某些产地的开采许可证,使其用所生产的一部分产品作为租金,也可采取其他方式引进外资,以利于油气综合体的发展。目前,俄罗斯对外国的投资者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每个投资者来到俄罗斯都要开辟新的路子。据了解,美国的一些公司已决定到俄罗斯大量投资.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政府需要制定有关决定,有时甚至需要颁布总统令。原 来的最高苏维埃曾通过了许多决定,但没有关于原子能、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决定.有关部门曾向原议会提出了17项法律文件,新的联邦议会也不可能立即通过,这样一来,拥有巨大燃料资源的俄罗斯却很难吸引外国投资者.但是俄罗斯参加了反映世界50多个国家间燃料一能源方面的相互关系的欧洲能源宪章,今年将签署这一宪章的主要条款.俄罗斯担心的是,如果投资者不来,不对他们的工业投入大量资金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水平将继续下降.俄罗斯认为,科威特阳阿曼的经验值得重视,在科威特和阿曼投资者几乎掌握了矿区资源,科威特和阿曼则制定了 法律和税收体制,使自己从中得到利润,井以此为生和促进发展。合理分配和掌握从国际金融组织得到的对石油天然气综合体数目可观的贷款,对这些贷款的使用制定最佳计划方案,使俄罗斯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这是今后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国内投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燃料动力综合体的非垄断化和股份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将把统一的电力系统和天然气供应系统改组成为国营股份公司,其股份在联邦ri7地区机构之间分配.地方上的能源系统f[l企业也将实行股份制并引进私人资本,但应由国家掌握股票控制额。

最新回答
殷勤的紫菜
时尚的黑米
2025-07-09 23:28:22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出卖原油和天然气,是俄国最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如果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来了,势必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例如原油和天然气的用量,也就会减少俄国的外汇收入,那对俄国的经济是致命打击,也将会使俄国脆弱的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顺利的鸭子
谦让的百褶裙
2025-07-09 23:28:22

俄罗斯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均衡,天然气供给尤为充足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能为主要的消费能源,俄罗斯的煤炭需求较小,电力能源占比亦在10%左右,整体消费结构较为均衡。另外,俄罗斯正尝试通过设备本地化和获得必要的能力来逐步投资可再生能源。政府正在努力为可再生能源创造条件,使其在特定地区具有经济竞争力。

从能源的储量来看,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储量均处于全球前列,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一。

从供给来看,俄罗斯是全球三大传统能源主要生产国,也是全球主要出口大国,在天然气、石油产量远超其他种类能源。俄罗斯政府对天然气行业发展亦相当重视,2020年俄罗斯政府批准2035年能源战略,重点是增加能源出口和收入,并扩大天然气基础设施,特别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中流地区,以确保国家能源系统的弹性。

俄罗斯能源贸易顺差递增,出口重心向亚太转移

俄罗斯境内传统能源储量充足,开采能力居于全球前列,能源的进口需求自1995年以来处于低位。境内生产的传统能源部分用于出口,其三大能源的出口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偶有波动。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出口地区,但近年来,俄罗斯的出口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俄罗斯能源自给率高

俄罗斯作为能源储备与生产大国,能源自给率高,对外依存度均在负值,能源话语权强劲。反观同处亚欧大陆的主要邻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因地理、经济等因素大大提高。

注:通过净进口量/消费量测算能源对外依存度。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暴躁的小虾米
细腻的白昼
2025-07-09 23:28:22
俄罗斯是资源大国,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储量均占世界前列,而俄罗斯也是一个资源出口大国,靠着丰富的资源能带来很多外汇收入,假如可再生资源发展起来,俄罗斯这种资源型国家就面临很大的问题,所储备的资源就没人要了,国家就将面临很严重的问题

无心的巨人
紧张的老师
2025-07-09 23:28:22

俄罗斯不会向限价国家出售资源,释放出了俄罗斯一直强硬的立场态度,同时也说明俄罗斯不会向西方国家屈服,除此之外,也说明俄罗斯会保住自身的核心利益安全。

由于油气资源价格的飞速上涨,这使得西方国家想出了限制俄罗斯油气价格的方法,因为一旦这样的方法得到落实,那么必然会导致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出现被贱卖的情况,这也必然会导致俄罗斯的核心利益遭到疯狂践踏。

一、俄罗斯不会向限价国家出售资源,释放出了俄罗斯的强硬态度立场。

其实俄罗斯很清楚这些限制油气价格的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自己的油气出口,如果俄罗斯为了市场份额,而迎合这些国家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俄罗斯的利益受到损害。为了表达出俄罗斯的强硬态度立场,俄罗斯才会一再表明不会向现价国家出售油气资源。

二、俄罗斯不会向限价国家出售资源,说明俄罗斯不会向西方国家屈服。

由于限制油价的政策是由于西方国家提出的,所以俄罗斯一旦接受这样的无理政策,那么俄罗斯也等同于向西方国家进行了屈服。虽然俄罗斯接受这样的无理政策,有可能会让俄罗斯保住目前的市场份额,但是却会让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利润变得越来越低,为了不向西方国家屈服,也是为了表达对于西方国家的抗争,俄罗斯才不会向限价国家出售油气资源。

三、俄罗斯不会向限价国家出售资源,是为了保护自身核心利益不受损。

要知道俄罗斯是一个发展非常单一的国家,这使得俄罗斯必须要仰仗出售油气资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国家运转,而如果接受了限制油价的政策,那么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将会出现严重受损的情况。为了保护自身的核心利益,俄罗斯才会敢于面临着西方国家更强有力的制裁情况下,选择拒绝向这些限价国家出售油气资源。

悲凉的柚子
朴素的柠檬
2025-07-09 23:28:22
面向未来,欧盟还将采取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元化能源供应、提高能效等措施来降低对能源的依赖。 当前欧洲仍旧面临着缺少俄罗斯天然气供给的境地,从欧洲提出的纾困方法看出,开源节流是行动的提纲挈领。欧洲通过三个途径来达成削减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症,其一是增加从美国和卡塔尔等国的天然气进口量。 此外,美国自己也利用这个机会,为本土的天然气找到了市场,并狠狠地赚了一把。

乐观的黑夜
无情的芒果
2025-07-09 23:28:22
中俄能源领域合作:油气电共唱大戏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因此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在经济上最划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而如果失去这个市场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俄政治经济学家舒别尔强调说

随着中国“俄罗斯年”大幕的揭开,中俄两国从中央到地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尤以能源领域的合作引人瞩目。而且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能源供应方面真正获

得了俄罗斯无论是时间、数量,还是稳定性方面的正式承诺。

天然气合作双管齐下

据俄罗斯联邦工业与能源部新近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1~5月,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为2841.4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其中,仅国有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就开采2376亿立方米,占俄罗斯总产量的84%。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下称“天然气公司”)下属的天然气出口公司开发部经理比留林日前表示,关于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协商完毕。在今年3月21日天然气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备忘录中已经注明了关于供货日期、供货量、路线(东线和西线)和定价公式形成原则的基本协议。天然气公司拟从2011年起,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出口至少300亿~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该天然气管道被称为“阿尔泰”管道。根据协议,天然气公司将铺设总价值为100亿美元、分别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出发的两条天然气管道。“阿尔泰”管道设计全长2800公里,将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田和位于中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接起来。该条管道在中国新疆境内将和“西气东输”管线相连接。经过“西气东输”管线,天然气将可被输往上海。

包括政府总理、杜马议员以及各级市政机关领导在内的阿尔泰共和国领导层均全力支持在其境内铺设“阿尔泰”天然气管道。他们认为,“阿尔泰”管道能为阿尔泰山区经济吸引资金,以保障发展新生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速村镇煤气化,且有利于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从根本上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博格丹奇科夫也于3月22日表示,与中国的天然气合作除西伯利亚之外,在“萨哈林1号”框架内供应给中国东北的天然气量将可达80亿立方米。

对于俄中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国家杜马能源、运输和通信委员会负责人亚泽夫用一句话作出概括:“俄中天然气合作前景广阔。我相信,俄中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必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桥梁。”

电力合作分三步走

中俄电力合作始于十几年前,但真正开始深化合作是从去年。

2005年7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就输电方式、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按中国发展核电站的计划,今后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而江苏田湾核电站第一期工程为中俄今后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开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双方合作计划,中俄电力合作拟分三步走。一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东北黑龙江电网送电,送电规模为600兆到700兆瓦,年供电量36亿至43亿千瓦时;二是到2010年,开始通过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辽宁省电网输电,输电功率为3000兆瓦,年供电量为165亿至180亿千瓦时;三是2015年以后,开始通过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或东西伯利亚电网向中国东北或华北送电,输电功率为6400兆瓦,年供电量在300亿千瓦时左右。

据俄罗斯电力专家详细测算,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水力和火力发电站都富余发电能力,这一地区约700万~1000万千瓦时的电力没能得到利用。因此,俄罗斯对中方出口电能的重要战略是发展500千伏~1150千伏的跨系统输电。

石油流速会越来越快

今年4月28日开始,俄罗斯输油管道泰纳线开始铺设,中国无疑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

“管道首先通往中国大庆,但是我们也将建管道通往纳霍德卡。向大庆输出石油,俄罗斯可以实现原油出口路线多样化,把石油卖到整个亚太地区,从而避免俄罗斯依赖单一石油客户的局面。”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直言不讳地说。

俄媒体也指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能源需求市场,自1993年起,进口总量正逐年攀升。俄罗斯需要这样一个持久而稳定的石油市场。俄罗斯希望通过一条石油管道激活沉寂多年的远东沿太平洋地区的繁荣。

同时,泰纳线也是对中、日、韩甚至大洋彼岸美国的兼顾,使普京的远东战略得以深化。而且,如果泰纳线干线于2008年顺利完工,西油东输,加上远东不断增加的石油,不仅能满足远东对原油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提升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还能扩充俄东部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资本。

据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新闻处提供的资料,从今年初开始经过外贝加尔斯克向中国输出的原油量大大增加。第一季度通过这一通道运输了171万多吨,比去年同比增长了53.5%。预计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2006年能向中国输送1188万吨原油。

另外,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罗斯石油公司目前也正积极进军中国能源市场。公司还计划2007年末之前在中国建成加油站连锁网络。届时,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扩展和深化。俄罗斯专家指出,可以预见,随着中俄两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和经验的积累,从此以后,俄罗斯向中国的供油速度会不断加快。

由点及面风险共担

今年以来,俄方首先提出了和中方在能源领域深化合作,并在中国开展石油炼化和销售的构想。尤其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本月20日成功收购俄罗斯秋明-英国合资公司(TNK-BP)辖下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股份一事,无疑也是该合作构想内容的一部分。

对此,俄政治经济学家舒别尔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是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问题上已经不满足于下游企业零星的点式合作,而开始转由大型项目由政府出面,大规模铺开的上下游兼顾的全面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合作的成功,更能加快项目的实施。

俄罗斯学者鲁巴诺夫也指出,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既能达到彼此共赢的目标,又能实现中俄两国从“现有的以贸易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转为生产和加工”的实质性突破。中俄能源合作现已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拓展,正在从一般贸易逐步向生产合作与相互投资方向发展。

俄罗斯工业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谈到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意义和前景时也曾表示,中俄能源合作已经不仅仅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而应该致力于风险共担,致力于降低全球能源风险。

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并不是俄罗斯的权宜之计,而是出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

舒别尔算了一笔账:如果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对亚洲的出口量占到其出口总量的20%~30%,那么就可摆脱对单一进口商的依赖,在与欧洲就新的天然气项目进行谈判时,立场不仅可以更加坚定,态度不仅可以更加强硬,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释放西方对俄罗斯造成的能源压力。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因此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在经济上最划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而如果失去这个市场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舒别尔强调说。(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