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等微增率准则?为什么根据该准则能使电力系统运行最经济
(1)所谓等微增率准则,就是运行的发电机组按微增率相等的原则分配负荷,这样就可使系统总的燃料消耗为最小,从而是最经济的;
(2)当系统微增率?增加时,各电厂的微增率bi也相应增加,各电厂发出的功率也将相应增大,直至系统功率平衡,频率回升到额定值为止。 最经济的分配方案:系统中调频电厂按下式运行:dPdF
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厂机组的负荷分配中。可用作图法求解,参见《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何仰赞,温增银)下册P136~137。那里有个图你一看就懂了。
燃料消耗微增率表示锅炉负荷每增加1t/h,燃料消耗的增加值。即每增加单位功率时煤耗量的变化率,微增煤耗率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电厂机组间经济调度的最基本的指标。微增煤耗率为计算公式为:dB/dP ,其中B为锅炉燃料消耗量(kg/h),P为机组电功率(MW)。
在正常负荷范围内,微增率是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变大的。数学推理证明,当每台锅炉的燃料消耗量微增率相同时,全厂的燃料消耗量为最小。
按等微增煤耗率调度负荷的基本原则是:
1、电厂增加负荷时,应尽量让微增煤耗率小的机组带满负荷。
2、电厂减少负荷时,应先让微增煤耗率大的机组减少负荷。
在满足系统有功平衡功率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按各机组耗量微增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发电机的有功出力。
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目的:
在满足负荷需求的情况下使系统总的能源消耗最小。
拓展资料:
发电机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系统去控制,空载的时候电压会很高,有可能导致发电机绕组本身击穿而损坏。而在满载或过载时,其电压较低甚至严重降低。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其输出电压与输出功率呈反变关系。
当然,实际的发电机都是有控制系统的,可以保证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有功负荷:电力系统中产生机械能,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负荷。
有功负荷:电力系统中产生机械能,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负荷。
参考资料:
有功负荷_百度百科
无功功率的产生不直接消耗燃料,但对电网的有功功率损耗△P∑有较大影响,所以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是要使有功功率损耗△P∑达到最小:△P∑min 。
讨论:除平衡节点外,其它节点的注入有功功率一定,并且还已知每个节点的无功负荷QLi时,各节点无功电源功率QGi应是多少,才能使有功功率损耗△P∑最小?
目标函数:△P∑=△P∑(QG1,…,QGn)
功率平衡:
其中:△Q∑——电网无功功率总损耗。
仍然用“拉格郎日乘数”法,可以求出△P∑min时的条件。
◆条件极值问题可以用拉格郎日乘数法求解。先建立拉格郎日函数:
◆拉格郎日函数极值点便是△P∑最小值条件。λ是拉格郎日乘数。
——等网损微增率准则(忽略无功功率损耗)。
同样,还应考虑不等式约束:Qgimin≤QGi≤Qgimax
凡是无功越限的无功电源点,则按限值分配无功电源功率,其它节点仍按“等网损微增率准则”分配无功电源功率。
负荷最优分配的充要条件:在满足系统有功平衡功率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按各机组耗量微增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发电机的有功出力。
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目的,在满足负荷需求的情况下使系统总的能源消耗最小。负荷在两台机组间进行分配,当两机组的能耗(或成本)微增率相等时,总的能耗(或成本)将达到最小。这就是等耗量微增率准则,也是经典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理论依据。
最优负荷分配
Optimal Load Distribution在某一生产过程中,如果多个设备都可以生产同样的产品,为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的产量,按一定的方案将处理量在多个设备之间分配,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电厂主辅机投入和运行状况,按照各机组运行煤耗特性及电网和电厂的安全约束条件,以全厂最大收益为目标,进行最优化的负荷分配及运行方式调度。
耗量微增率就是燃料消耗微增率表示锅炉负荷每增加1t/h,燃料消耗的增加值。即每增加单位功率时煤耗量的变化率,微增煤耗率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电厂机组间经济调度的最基本的指标。微增煤耗率为计算公式为:dB/dP,其中B为锅炉燃料消耗量(kg/h),P为机组电功率(MW)。
在正常负荷范围内,微增率是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变大的。数学推理证明,当每台锅炉的燃料消耗量微增率相同时。全厂的燃料消耗量为最小
扩展资料:
在煤炭供应不足而用电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华东电网各省、市开始各自实行承包燃料、发电、用电的“三包干”办法,由华东电业管理局总调度所管理各省、市间联络线交换功率和电量,经济调度工作实际上也已经中断。
1986年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中心调度所成立后,采取10千瓦及以上大机组满发。高压中、小型机组二班制调峰,节假日、电网低谷或轻负荷时将部分中、低压机组停运等措施甚至将12.5万千瓦燃煤机组也实行二班制调峰运行,尽可能使30万千瓦以上的高效大机组运行,努力提高高压大机组的发电比,并对大机组实行优化管理;
则按供电成本排序进行经济发电。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指定上海市电力公司作为电力市场试点单位之一,上海电网的经济调度又向更高的一个层次发展,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直到1999年底才进入试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