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各个场馆的工程叫什么

无限的薯片
懵懂的汉堡
2023-02-12 22:44:44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各个场馆的工程叫什么?

最佳答案
如意的钢铁侠
正直的大船
2025-07-10 01:55:22

应该是“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全部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更将会是奥运史上的创举。

为保障北京冬奥会绿电供应,我国在多个环节进行了技术创新。凭借多年实践和探索,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绿色供电,这些绿电主要由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不仅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也实现了人类能源史上一次重要突破。

为此,我国创新研发建设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将张北地区原本分散四处的风电场、光伏电站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该工程采用我国原创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具有可控能力强、功率调节速度快、运行方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抑制交流电压波动,减少功率波动对受端电网影响,成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的“金钥匙”。

最新回答
爱笑的朋友
饱满的百合
2025-07-10 01:55:22

在我国申请冬奥举办权之初,就把实现绿色奥运作为我国申办奥运的理念。作为中国承诺“力争到2030年达到碳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我国要做出表率作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具体低碳目标是什么?

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与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发布了《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碳中和政策,采取碳减排手段,实现冬奥会的低碳目标,有多个方面

采用低碳能源,建设低碳能源项目,起到示范作用,建立跨区域清洁能源电力机制,全面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满足场馆常规用电需求;建设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等低碳示范项目,所有新建永久性场馆均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冬奥会比赛期间,比赛区域内的交通服务基本上由清洁能源车辆(不包括专用车辆)提供保障;低碳要标准,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建立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会计准则,打造冬奥会遗产。

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备以来,北京奥组委与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密切合作,组建了一支联合部队。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所有场馆使用可再生能源,场馆建设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奥运会期间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能源节能和清洁能源汽车的比例是历届冬奥会最高的,绿化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冬奥会遗产,冬奥会碳普惠制正式启动。

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到来,“绿色奥运”正在向我们走来。北京冬奥会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100%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我国首都已成为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会主办城市,从低碳能源到低碳场馆,再到低碳交通,绿色奥运的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的筹备过程中无处不在。这种低碳不仅是大型活动的好榜样,也是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好榜样。

清脆的山水
平淡的香水
2025-07-10 01:55:22

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工程2月28日开工建设。该工程连接河北北部与北京,总投资125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河北新能源外送消纳,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电力。

据介绍,该工程额定电压±500千伏,总换流容量900万千瓦,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项目。工程将建设666千米直流输电线路,新建张北、康保、丰宁和北京4座换流站,确保2020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运。

所谓柔性,主要指运行控制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相对于传统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更能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支撑“弱送端”条件下新能源的接入与规模送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灵活性。就像个太极高手,具有“以柔克刚”的本领,是当今电网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

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区,河北张家口风能、太阳能十分丰富,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规划2020年超2000万千瓦,但本地消纳能力明显不足。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的建设,将实现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电源与北京负荷中心相连。届时北京市外受电比例将达到70%,冬奥场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有力服务低碳奥运专区建设。”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说。

舒印彪表示,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将实现12项世界第一。工程将推动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输送容量上创新发展。其形成一整套的中国解决方案,为提高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持和扩大我国在全球电力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

飘逸的大炮
危机的板栗
2025-07-10 01:55:22
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趋势的今日,中国能源领域谈论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足以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无论是太阳能和风能的转化与贮存,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都需要动力电池的转换。正因如此,智能电网的接入和并网才受到了行业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

所谓可再生能源,即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以及各种热泵技术。而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充分程度。当前,能源利用效率问题是全世界无法回避的共同课题。世界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平均水平不足1%,即便在欧盟等发达地区,也不足10%。众所周知,我国长期采用较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美国、欧盟相比,我国创造相同的GDP,还要多消耗5至7倍的能源。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破解这一困局,为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探索出一条新路。

那么,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当今世界各国因经济水平和发展战略不同,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和侧重目标亦不相同。美国侧重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以解决电网老化和设备更新升级等问题。欧盟扩大可再生资源利用,则将目标指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当前的目标,则是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举例而言,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酒泉市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甘肃省近年来在此建设了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场,2010年底实现装机容量550.45万千瓦,风电发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接近了三峡电站的发电量。但是风电的外送和并网问题一直是困扰风电发展的大难题,只有通过加快建设特高压智能电网,才能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高效的发展平台。

风力发电机虽然直接产生三相交流电,但是频率会随风速变化。若把风电输进电网,第一步是把它整流成为直流电。在两种情况下,都需要用变流器把直流电变成与电网频率上严格同步、相位上准确匹配的交流电。这不但需要昂贵的设备,而且导致变流时能量损耗。由于风能的间歇性,特别风能的高峰时间与用电的高峰时间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吻合,如果要使风能成为主要的能源,能量储存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来讲,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分布式供能具有不稳定和不连续的特点,当并网的分布式能源的系统数量越多时,对电网的冲击越大。而智能电网恰恰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实现了规模电能储存,做到了稳定、连续供电,其规模储能单元起到了“电能银行”的作用。

从上述稍显晦涩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大致想象出一个画面——以往城市中的锅炉、烟筒将不复存在,冬季取暖的热能和夏季空调的供电将绝大部分来自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甚至屋顶的自然光也可以通过导管导入地下车库用来照明。人们将在智能电网的帮助下分享可再生能源对人类的厚爱。

恰如国际大电网组织秘书长科瓦尔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所说,可再生电源的发展和提高能效,被看作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网设备,需要探索的只是如何将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并安全使用电网的问题,即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推进核心。只有在引进消化最新智能电网技术的同时,创新推广最新智能电网产品,才是服务于未来、让中国站在世界智能电网发展最前沿的终极路径。文章来源OFweek智能电网

粗心的羊
拼搏的电话
2025-07-10 01:55:22
北京市电力公司属于京电电网的,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1905年创建的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百年发展、百年积淀,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特大型现代电力企业。

隐形的火车
碧蓝的耳机
2025-07-10 01:55:22
电力电子技术又称能源技术,具有微电子科学共同的特征,存在很强的创新性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它是一门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学科,是电力、电子、控制三大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

世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使能源的开发、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电能是最清洁、最便捷、最优质的能源,电能的充分利用,推动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因此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电力电子技术生诞生和发展,引起电能利用的革命性变化,大大改变人们利用电能的传统观念。电能的质量已经引起深度的关注,用电总量中经过电力电子装置变换和调节的比例也被作为衡量用电水平的重要指标。

电力电子技术能优化功率变换,达到高效、节能、节材,是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领域重要的技术支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创新,电力电子器件制造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引起世界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的激烈竞争。

发电站、电力网与用电设备组合成供用电联合体,称之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种强电电子技术,通过弱电控制同强电的融合,已经渗到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给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格局。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22亿kW,发电量达到2.87亿kWh,均列世界第二位,成为电力生产和使用大国。当前电力发展存在一些明显的制约因素。一是用电水平还比较低,人年平均用电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经济、社会对电力发展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二是资源约束突出,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结构不合理,受客观条件限制,电力结构和分布,还达不到优化布局。

北京群菱能源针对电力研究领域的难题,推出开放式交直流电力电子实验平台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科研单位、教学机构、高级电工培训中心等场合。平台中直流侧可接入模拟直流电源,用于模拟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交流侧可并入三相电网,变流器可以并网运行或离网运行,可以有效模拟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力电子变压器等多类型装置。

群菱能源开放式交直流电力电子实验平台电力电子技术实训系统内容丰富,融合了当前的教学实验理念和企业项目研发流程,具有模块化、数字化、开放性等技术特点。该实验平台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高职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研究人员在新能源发电技术及电力电子与电能变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水平,节省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群菱能源开放式交直流电力电子实验平台本产品可以方便的监测系统参数的变化,有利于用户对自己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检验。另外,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本系统提供多种产品典型应用程序包,可以方便用户快速搭建不同场景研究实验系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北京群菱专注于微电网研究试验平台的开发,针对微电网建设的难题,推出多个微电网实验平台:

1.多源互补智能微电网供电系统

2.微电网仿真试验研究平台

3.微电网监控及能量调度管理系统

4.微电网电缆阻抗模拟系统

5.PDSP系列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仿真试验与检测平台

以上产品均为群菱能源专利产品,产品可以满足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关键设备检测、功能性验证试验、能量调度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微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调度控制技术研究、微电网储能研究以及风光储科学配比优化研究与高渗透率研究。上述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电气科研院所以及能源生产企业。

典雅的小笼包
乐观的芹菜
2025-07-10 01:55:22
直流微电网 [1] 是由直流构成的 微电网 ,是未来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可更高效可靠地接纳风、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及其他直流用电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