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再生能源现在发展怎么样,都有哪些啊?
建筑可再生能源有: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加大对太阳能采暖制冷、城镇生活垃圾及污泥沼气利用、工业余热及深层地热能梯级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以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提升技术水平。加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企业联合成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产学研一体化;逐步提高相关产业技术标准要求,住建部和财政部将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设备推荐目录,提出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行业准入门槛。
希望采纳
新疆北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2010-01-19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东大街10号。
新疆北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2325697823591L,企业法人王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新疆北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煤炭、煤化工行业的新技术开发及应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生物能源及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有关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项目投资和经营管理。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新疆北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自治州城镇供热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导,锅炉房区域集中供热为辅助;实行国有控股为主体,多元化投资建设的体制。第五条 自治州、县(市)、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热管理工作。
自治州、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其所属的供热管理机构实施,但是核发特许经营权证除外。
城乡规划、发展改革、经贸、工商、财政、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热相关管理工作。第六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鼓励供热单位建设污染小、耗能低、运行安全、工艺先进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供热热源。严格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的供热项目。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供热管理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保证均衡、稳定、按需供热。第七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及供热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应急救助、事故应急处置和备用热源建设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第八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对在城镇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九条 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供热专项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第十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供热设施,建设单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第十一条 自治州、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供热专项规划,按照各热源的供热能力划分供热范围。城镇公共供热管网敷设范围内,不再批准新建、扩建区域锅炉供热。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采暖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前,应当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热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供热专项规划和供热负荷情况确定供热单位和供热方案。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供热方案组织进行采暖建筑工程设计和 施工。第十三条 自治州、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时,应当按照供热专项规划预留城镇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第十四条 新建采暖建筑应当配套建设供热设施。一次管网、交换站和交换站出口至建筑红线接口处的配套管网,由供热单位投资建设;建筑红线以内二次管网等附属供热设施由建设单位投资建设。
建筑红线以内二次管网等供热设施建设,应当做为独立的单位工程立项,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建设。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范进行验收。
新建采暖建筑应当配套建设供热计量系统;既有采暖建筑无供热计量系统或者节能不达标的,应当按照规范进行改造。第十五条 按照城镇供热专项规划,供热管网需要穿越单位或者居民宅院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供热设施建设过程中造成建筑或者其他设施损坏的,供热设施建设单位应当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予以赔偿。第十六条 新建和既有建筑改造的供热计量系统,应当符合计量、抄表、分摊、收费和网络自动化监控管理配置。
选择供热计量模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与供热单位的供热计量系统相匹配。
供热计量工程做为节能分部工程,应当进行节能分部验收。供热单位应当参与节能分部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节能分部验收进行监督。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供热计量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由供热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1950年5月,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当时电力供应非常紧张,急需恢复和建设电力设施。为配合苏联专家收集东北地区电力设施的总体情况和基础资料,东北电管局的3名工程师和8名大学生组建了东北电管局的‘设计处’,这就是中国能建东北院(以下简称东北院)的前身。”说起东北院的起始,院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吕祥涛如数家珍。
如今,70多年过去了,东北院从零起步,在传统电力设计和新能源建设领域不断开拓,让老牌设计院焕发新活力。
“老故事”见初心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年多。“前方战事紧张,后方作为主要工业基地的东北工业区急需电力供应。” 吕祥涛介绍,同年7月,东北院接到中央批示的一项紧急任务,要求他们建设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将吉林松花江丰满水电站发出的电送往辽宁重工业区,并且要在1954年3月31日前完工交付。这条输电线路简称“松东李线”,代号“506”。
当时,世界上仅瑞典建设了一条380千伏的试验线路,220千伏是各国公认的最高电压。“对于刚刚成立两年多的东北院而言,最大困难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这几乎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吕祥涛说,“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设计标准,一切设计都是从零开始”。
当时,在百废待兴的中国,东北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和输电线路是为工业输送能量的血液和血管。松东李线则是输送电力的关键“大动脉”。
92岁高龄的东北院原总工程师任升高,参与了松东李线铁塔的设计:“每天就睡4个小时,贪黑起早地查阅资料,设计构件,进行计算。506工程的铁塔结构设计就是我们自己定的标准,都是自己一点点弄出来的。”
任升高(左)和同事在松东李线路铁塔试验现场。(东北院供图)
中国电力行业第一本《设计手册》。(摄影:喻捷)
1953年4月,东北院完成松东李线全线勘测定位工作。随着线路的全面施工,东北院各部门都有了基本操作规范,中国电力行业第一本《设计手册》应运而生。“到现在,手册中很多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仍是行业标准。”吕祥涛说,这本发旧泛黄的红皮手册已经成为了电力设计院的“无价之宝”。
工人们正在集中学习作业中的技术要点。(东北院供图)
“松东李线”高空附件安装。(东北院供图)
1954年1月23日,中国 历史 上第一条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全线竣工,比中央提出的完工日期整整提前了67天。正是从松东李线开始,东北院电力设计人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追赶到超越的华丽转身。
“老故事”有传承
58岁的张国良是东北院副总工程师、吉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他每天早出晚归,深耕特高压电网设计。从业38年,他曾多次代表东北院主持国家大型电网项目的设计和大中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我参与了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昌吉到古泉的工程设计,这是目前世界上输送距离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工程,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即便在特高压领域已是“大师”级别,张国良仍然认为,自己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今中国,特高压电网已经进入到大规模的建设阶段,而在2005年张国良和他的同事们刚刚开始研究特高压输电工程时,却是困难重重。“没有成熟的国外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都是一步步排除千难万险。”张国良说,特高压输电工程设计的难度堪比当年东北院前辈们设计“松东李线”。
17年前,张国良就任东北院送电处副处长,刚过不惑之年的他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当我得知电力规划总院正在组织特高压输电课题集中攻关的时候,我主动要求加入了攻关组。”张国良介绍,中国的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成逆向分布,大部分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但能源相对匮乏;而需求量较小的北部和中西部,能源资源却很集中。“很多供需长达800-3000公里,而现有的500千伏输电系统面临着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等诸多困难,特高压输电才是中国电网发展的未来。”
在课题攻关组,张国良担任交直流特高压工程前期电磁环境影响等专题负责人。“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研发时间紧迫,没有任何现成的参数可以参考,每个参数的形成都需要多次反复协调论证,标准需要重新考虑和制定,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全新的。”张国良说。
据他介绍,特高压线路、变电站构成的多导体系统结构复杂、尺度大,导体间相互影响显著,带电导体表面及附近空间的电场强度明显增大,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影响突出。“为确保特高压工程环境友好,必须攻克极高电场下电磁环境控制难题。”
为了解决电磁环境问题,他和其他设计院的专家们在电规总院集中工作,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方案调整,最终通过建立特高压复杂多导体系统模型,首次开展全场域电场分析,提出了导线布置方案。“这些创新工作,使特高压工程的电磁环境控制水平与常规500千伏工程相当,在试验示范工程上得以成功应用。”
张国良负责的交直流特高压工程前期的磁环境影响等专题及路径优选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中国10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及 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建设中。
“老故事”正青春
东北院设计建设的吉林省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双辽庆达光伏电站。(摄影:窦祎)
在距离长春市176公里的双辽市服先镇,铺天盖地的光伏板遮住了荒草稀疏的盐碱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成片的光伏板就像平静的海面,散发着耀眼的蓝光。这里是吉林省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双辽庆达光伏电站。
“这个项目建设规模是20万千瓦,每年可为国家电网输送近3亿千瓦时的电量,与同等发电量的燃煤电量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4万吨,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中国能建东北院松原分公司商务经理许鹏远说。
“电站建设契合了当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执行这个项目的EPC总承包是东北院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一个成功实践。”许鹏远介绍说,双辽庆达光伏电站通过智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高效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有效开发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贫瘠的盐碱地,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拓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业务,已成为东北院实现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新方向。
“为实现能源绿色发展,我们确定了‘新能源+’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开发‘光伏+生态农业’‘光伏+绿电园区’‘风电+采暖’‘风电+制氢’等,迅速在新能源建设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许鹏远说,他所在的松原分公司就是东北院下设的专门从事新能源市场开发的部门,跟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市场前景非常好”。
经过近十年发展,东北院设计或承建的新能源项目东至山东、江苏沿海,西至青海高原,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新能源业务蓬勃发展。
从老牌电力设计院到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尖兵”,东北院发展始终与国家能源建设同步,致力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新能源稳定供给的治本之策,着力塑造未来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东北院副总工程师裴育峰所说:“虽然我们‘老牌’,但在新能源业务拓展方面,我们‘正青春’。”
- END -
新疆久拓投资有限公司是2009-05-14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民族巷商业街A段三楼。
新疆久拓投资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0100686496476B,企业法人王明全,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新疆久拓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矿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矿山技术咨询服务;机械设备销售、维修;矿产品、五金交电产品、化工产品、润滑油、日用百货、农畜产品、建材、钢材的销售;新能源技术开发及投资;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生物能源及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方面相关技术开发与项目投资;与电力、能源相关的环保产业的项目投资。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新疆久拓投资有限公司对外投资5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新疆久拓投资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