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比亚迪公司在美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

积极的导师
美满的小懒猪
2023-02-12 20:02:26

比亚迪公司在美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

最佳答案
受伤的老鼠
尊敬的爆米花
2025-07-10 21:23:07

位于美国西部地区的四座太阳能单体电站项目将陆续竣工,而且全部使用比亚迪组件,装机量总计高达202MW。其中,规模最大的84MW项目,使用了超过27万块太阳能组件,占地490英亩,相当于277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所产生的电力足以满足加州13,776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当这一万多户家庭打开电灯电视时,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些电力源于一家中国企业的绿色梦有的高功率泛光灯或路灯还能通过窗户把室内映得通亮。这种光污染使人昼夜不分,打乱了正常的生物节律,使人晚上难以入睡或失眠。据德国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人工白昼”危害健康,84%的人反映影响睡眠。刺眼的路灯和沿途灯光广告及标志,还使汽车司机感到开车紧张。此外,光污染对城市气候和环境、城市动植物生长都有一定的危害……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或工作在逾量的或不协调的光辐射下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和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城市中的夜景灯光采用人工光源而非全光谱照射,会扰乱人们正常的生物钟规律,容易使人倦乏无力。另外,光污染会对人的视网膜和虹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引发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美国知名可再生能源开发商NuGenCapital,近日宣布其在马萨诸塞州的多个光伏太阳能电站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容量总计为10MW的光伏组件全部由比亚迪提供。目前比亚迪光伏组件及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安装量已超过2GW。

NuGenCapital首席执行官DavidMilner表示:“我们对比亚迪光伏组件的品质和能效都非常有信心。比亚迪在可靠性和成本方面都非常具有竞争力。”

无论是技术还是品质,比亚迪光伏产品都能充分满足美国地区不断提高的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这将使其在整个美国市场的拓展呈现良好态势。此次成功完成该项目的出货,不仅标志着比亚迪的太阳能产品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得到充分认可,同时也极大地提高比亚迪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作为中国新能源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比亚迪光伏技术及组件,将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高品质、高效率及高安全性的特点,进一步打开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市场。

此次竣工投产的四座太阳能电站,分别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Lunenburg、Whatley和Hadley,这些电站将为当地的工厂、市政设施以及高校等提供电力支持。在美国达拉斯德克萨斯州举办的2011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SPI)上,桑巴能源前日(18日)宣布,他们将用比亚迪的太阳能板和逆变器来建设在美国东北部和太平洋地区的1.2兆瓦太阳能装置。这是两大公司的首次合作,包括为一些学校以及商业大厦提供太阳能设备。到2012年第一季度,整体规模将扩大到10MW。

”桑巴能源很荣幸能和比亚迪合作,在美国建设这个太阳能项目的第一期” 桑巴能源的总经理Michael Hidary说,”比亚迪太阳能产品的性能以及稳定性,能确保在未来数十年里给客户提供清洁可靠的太阳能能源”。

同时,比亚迪借此机会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将”窄主栅,电镀,选择性发射极”简称”NES”技术融入到他们标准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艺中。这种技术可有效减少电池板的电阻,同时也减少了太阳能面板正面的阴影面积。比亚迪的”NES”技术能够提高其太阳能产品的量子效率和短波响应,有效的将标准太阳能电池板的平均转换效率提高到了17.4%。”NES”技术是太阳能行业顶尖的技术,但是只有少数的企业实现了这种突破性技术的大规模运用。而比亚迪在中国的设备都是全自动的,同时比亚迪分别在中国上海和商洛建立了太阳能板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目前,比亚迪太阳能电池和晶片的产能已分别达到1GW。

”比亚迪很高兴能获得和桑巴能源的合同,我们计划将不断推出创新型、突破性的产品,为我们新能源的产业提供更好、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比亚迪美国分公司总裁李柯说,”我们也计划在美国建立组装工厂,这可以给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新回答
开心的小鸭子
冷艳的鸡翅
2025-07-10 21:23:07

伴随2021年的到来,一个波澜壮阔的“二十年代”徐徐开启。 未来十年,我们将 见证的新能源的崛起,化石能源的衰落。

从去年开始,全球能源行业已经发生大逆转。 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美国NextEra能源公司市值飙升至1500亿美元,一度超越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能源企业。 到了年底,随着油价有所回升,埃克森美孚才勉强挽回了些许尊严。

在与气候变化的对抗中,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开始行动起来,努力修复几个世纪以来对气候的破坏。 全球最大的几个经济体都做出了净零排放、碳中和的承诺。

这一年,传统能源巨头在对新能源的态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01

传统能源巨头蜂拥进新能源领域

2020年,全球化石能源巨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痛苦的一年。

油价暴跌,巨额亏损。以往,他们总能在低谷后再次攫取复苏后的暴利。与往年不同,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周期性经营亏损。他们 必须面对一个新的残酷现实—— 承诺大幅甚至全部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这种要求下,未来石油需求和煤电需求都将大幅下降。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传统化石能源巨头转型最为清晰的发展路径。

我们看到,过去一年,全球化石能源巨头不约而同的疯狂涌入新能源领域,并斥以数以万亿的资金。这几乎颠覆了想象。

美国能源巨头杜克能源欲斥资4000亿砸向风电、光伏等领域。 杜克能源去年宣布,未来5年计划斥资560亿美元(折合392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投资计划, 希望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翻一番,设定的目标是自行投资或购买16000MW可再生能源装机量 。 并计划到 2050年,新增40000MW太阳能和风电装机量,这将占到杜克能源公司2050年夏季总装机 量的40%。

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计划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大五倍。 去年底,雷普索尔宣布,在未来十年内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大五倍,并从石油业务中筹集资金,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从目前的2.95吉瓦扩大到15吉瓦,包括风能和太阳能。

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计划未来十年内,每年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30亿美元。 道达尔未来10年能源产量将增长三分之一,其中大约一半将来自液化天然气,另一半来自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增长。

英国石油巨头BP将可再生能源产能从2019年的2.5GW拉升至50GW。 BP打算在2030年底前,将在低碳能源的投资总额拉升10倍达到50亿美元,并将可再生能源产能从2019年的2.5吉瓦拉高至50吉瓦。

葡萄牙石油巨头GalpEnergía计划到2030年,将其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扩大到10吉瓦 ,计划将集团10%至15%的投资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

欧洲最大电力公司之一Enel拟投资700亿欧元扩大太阳能、风能业务。 去年底,Enel宣布2021-2030年的战略重点是加速能源转型。其中,约700亿欧元用于扩大其风能和太阳能业务,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将从目前的45GW增至120GW。

西班牙最大电力公司Endesa拟在未来三年将太阳能等发电总容量增加50%。 Endesa表示将在2021-2023年期间筹措79亿欧元投资用于脱碳,新可再生能源产能等。其中,可再生能源将获得33亿欧元,用于投资约3000MW的太阳能和900MW的风电。

西班牙电力巨头Iberdrola计划5年投入760亿欧元,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60GW。 去年底Iberdrola公 布了调整后的新5年投资计划,将在2021-2025年间,投资750亿欧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从去年的32吉瓦增至60吉瓦。

以上只是我们列举的部分化石能源巨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计划,更多的案例不胜枚举。

颇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吸引的不只是能源巨头。 越来越多非能源企业也开始蜂拥而入。

比如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FMG,去年底就宣布2022年或2023年开始生产风能、太阳能、氢气和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终目标是达到236吉瓦的清洁能源产能。又比如 日本电信巨头NTT宣布,到 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从现在的300兆瓦提高 到7.5吉瓦。

02

技术创新的力量

从目前公开资料统计,未来5年时间,全球至少有万亿美元以上资金将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

相对于未来更为庞大的体量,目前投入的资金还只是冰山一角。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为了实现碳中和,全球需要在清洁能源领域累计投资130万亿美元。

这些资金大部分将投向风电和光伏相关 领域 。

十年前,这简直无法想象。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宝押向新能源,除了情怀,更多的因素是源于以风电、光伏为首的新能源竞争力越来越强。

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推动下,风电和光伏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能源。

以风电为例,十几年前,陆上风电单位千瓦造价高达12000元,如今已经下降到7000多元。国内上网电价已经下降至0.29元/千瓦时(I类区域),部分地区成本已经下探至0.15元/千瓦时。

十几年来,风电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进化到第四代风机——人工智能风机,这种风机为全球新能源加速开发创造了契机。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观看B站上一条爆红的 讲述风机进化史的科普视频,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们将视频上传至此。

远景能源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推出的伽利略超感知风机就是人工智能风机。 在前三代增加偏航、变桨、独立变桨基础 上,工程师们在风机中创造性融入了人工智能元素。

这种风机能够利用传感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实时还原所在机位的风信息,并对比实际运行情况与设计的差异,进行不断的精细调整。 这样一来,风机不再是按照预设好的场景程式化的变桨,而是依据实际的气流特性求真务实的变桨。 就和伽利略一样,能够用实例来验证固有理论。

当成千上万台伽利略超感知风机遍布群山、平原、海洋,大量的实例验证信息将在云端刻画出风机该有的样子,然后传回每一台风机,进而使风机不断进化,将潜力发挥到极致,再次提升发电能力。 而且,这种进化不仅可以体现在某一台风机上,也体现在整个风电场上。 依托边缘计算技术,风电场集群的人工智能,可以回顾和预测数十台风机已经和将要经历的风况,协调各个风机的运行,实现风场整体发电能力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伽利略超感知风机还有很多进步,比如可以借助先进的趋势感知能力,在线规划风机的寿命策略,找到最优的运行模式,从而降低运维成本。可以通过大量结构受力样本,知道风机哪一部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哪一个部位可以优化减少材料,再运用到新风机的制造上,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和度电成本。

风电如此,光伏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光伏转化率已经从十几年前的14%左右,上升到了目前的23%以上。晶硅组件价格从十几年前接近40元/瓦下降到目前1.4元/瓦左右。

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让光伏成为近十年内降本速度最快的能源之一。 根据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数据,全球光伏LCOE (平准化发电成本)由2010 年的0.378$/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048$/kWh,降幅高达87%。

今年开始,不仅是风电, 国内大部分地区光伏项目都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在海外一些国家,由于非技术成本占比较低,一些光伏项目度电成本已经低至0.1元人民币以下。

虽然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是新能源未来却是确定的。

在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驱动下,一个全新的时代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 END /

虚拟的草丛
自觉的雪糕
2025-07-10 21:23:07

文|桃子

导读:据电池工业网消息,澳大利亚当地时间7月30日上午,在澳大利亚多利亚州的一个工厂发生大爆炸。据悉,此次发生大爆炸的工厂是特斯拉Megapack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厂之一。如今,这场因大爆炸所引发的大火已经狠狠地烧了四天,直到8月2日才得到控制。据相关媒体报道,虽然此次大爆炸火势巨大,但却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关于该电池厂为何会发生大爆炸的原因尚不清楚。

这个有着300MW储能总能量的项目,发生事故的设施锂电池重量达到了13砘,是由美国可再生能源公司Neoen与特斯拉共同合作的项目的组成部分。据悉,此项目是美国可再生能源公司Neoen与特斯拉将打造“维多利亚大电池”项目。而此项目的主要目标,则是希望能够争取在2023年到来之前,通过可再生能源,为维多利亚州提供百分之五十电力。

如今,特斯拉Megapack工厂发生大爆炸,CFA事故相关人士对外表示,就目前相关资料来看,这是世界上发生的第一起Megapack的大型事故火灾。此外,此项目的另一合作方美国可再生能源公司Neoen则表示,在此次大爆炸所引起的火灾中,并未发现有员工在此受到伤害。此外,其还公开表示,目前该项目已经和电网断开,但并不会因此而影响到电力供应。

评论人士指出,此次大爆炸的发生,不仅使得锂电池储能让人对其感到担心,更向整个行业发出了警示。众所周知,锂电池的储能项目不仅是特斯拉的主要业务之一,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不少 汽车 品牌电动车。毕竟对于日益扩大的电动车市场,锂电池储能尤为重要。但如今特斯拉Megapack工厂发生大爆炸,无疑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与储能项目发生爆炸和火灾的事故曾屡次发生。对于消费者而言,安全无疑是第一位。如今锂电池储能接二连三出现问题,不由让人对储能市场感到担心。但无论如何,倘若连最最基本但安全性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势必会对电动电池及电动 汽车 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但行业需要注意但是,安全问题是整个电动车行业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外向的钻石
追寻的大碗
2025-07-10 21:23:07
中国对美国清洁能源投资面临的障碍 上周论坛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对美国太阳能和风能产业投资的前景。如上述促进因素仍然存在,未来投资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仍要看到,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如企业文化差异、中国投资者不熟悉美国法律和政策等等。 其他障碍还包括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中国投资项目的审查和否决,这经常让中国投资者头疼不已。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国企业与美方提早进行接触,并积极遵守美国相关政策,近期几个重要投资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中美省州合作也是促进投资流动的平台。美国加州和中国江苏省已就可再生能源合作达成协议。 此外,目前美国能源需求几乎为零增长。因此,必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从而加快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美中两国的清洁能源前景 美中两国在发展清洁能源领域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两国国内,也来自两国的合作。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多变,未能创造出理想的有利环境。而在太平洋彼岸,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如目前电网系统难以同时消纳所有的风电装机容量。另一个重大挑战是两国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比如两国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在争论,两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案对产业竞争力及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将会产生何种潜在影响 美中两国最近发表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联合声明,承诺“将为全世界树立有力榜样”。美中两国有望通过更多的战略合作和相互学习解决现有问题,并促进两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1 2

和谐的电灯胆
火星上的橘子
2025-07-10 21:23:07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在制造太阳能电池方面有着悠久的 历史 ,这些太阳能电池以创纪录的效率捕获来自太阳的光。但太阳并不是光伏可以捕获能量的唯一光源。热物体也会发光 - 通常在更长,更低的能量波长下 - 而热光伏(TPV)是经过优化以捕获该光的光伏电池。

NREL开发的新型光伏电池远远超过了之前32%的世界纪录TPV效率。这种新设备是为与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演示电储能概念而开发的,在 《自然》杂志 的一篇文章中进行了描述。

由NREL / MIT团队开发的设备由两个光吸收层组成,由高反射率的金镜层和散热器支撑。散热器可防止电池变得过热,从而导致效率损失。 经麻省理工学院Alina LaPotin许可改编的人物

该创纪录效率装置旨在从加热到2,400 C的物体收集能量,最高效率达到41.1%( 1%),在相关温度范围内平均效率为36.2%。

“高效率对于TPV系统的工程和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而这个新的41%创纪录的效率是使这种热能电网存储概念成为现实的一大步,”该论文的NREL作者Dan Friedman说。

值得注意的是,效率为40%的TPV设备可以比传统蒸汽轮机(例如煤炭或核电厂中使用的蒸汽轮机)更有效地将热量转化为电能。TPV具有降低成本,响应时间更快,与各种系统尺寸(从瓦特到千兆瓦)兼容的潜力,并且由于移动部件更少,维护成本更低。

TPV电池还经过优化,可在高于2,000 C的热源下运行,这对于传统蒸汽轮机来说太热了。天然气和氢气可以在这些温度下燃烧,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已经设想了低成本,大规模的热能存储系统在这些温度下运行。

热能网格存储系统作为电池运行,吸收电力并将其转换为高温热量进行存储(想想一个巨大的烤面包机)。然后,TPV在需要时将热量转换回电力,提供低成本,按需清洁能源。该团队创建的TPV设备 - 曾经在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型联合项目中展示 - 可能代表了使清洁能源存储低成本和可扩展性的关键里程碑。

效率为41%的TPV器件是一种串联电池,这是一种光伏器件,由两个相互堆叠的光吸收层组成,每个层都经过优化以吸收略微不同波长的光。与过去的TPV设计相比,该团队通过使用经过优化以吸收更高能量红外光的高性能电池实现了这一创纪录的效率。此设计建立在NREL团队先前的工作之上。

导致高效率的另一个关键设计特征是电池背面的高反射金镜。大部分发射的红外光具有比细胞活性层可以吸收的波长更长(能量较低)的波长。该背面反射器将93%的未吸收光反射回发射器,在那里重新吸收和重新发射,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背向反射器的反射率可以推动未来的TPV效率接近或超过50%。

伶俐的时光
傻傻的黑猫
2025-07-10 21:23:07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发展史直接影响人类的发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¾¾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未来对能源的需求 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u 能源的定义与源头

究竟什么是“能源”呢?《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这样说的:“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可见,能源是呈多种形式的、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简而言之,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的源头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如地热、核能)、地球与其它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源(如潮汐)。

而能源是产生能量的源头。

人们通常按形态与应用方式对能源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类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这些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和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热能,可以直接用来取暖,也可用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使热能变成机械能,再变成电能。把电送到工厂、机关和住户,又可以转换成机械能、光能或热能。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能源形形色色。总起来说有三个初始来源。

太阳能

地球

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我们称之为地热能。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正是本书要介绍的核能。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简称核能,俗称原子能。它则来自于地壳中储存的铀、钚等发生裂变反应时的核裂变能资源,以及海洋中贮藏的氘、氚、锂等发生聚变反应时的核聚变能资源。这些物质在发生原子核反应时释放出能量。目前核能最大的用途是发电。此外,还可以用作其它类型的动力源、热源等。

来自星球引力的能量指由于地球与月球、太阳等天体相互作用的形成的能源。地球、月亮、太阳之间有规律的运动,造成相对位置周期性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引力随之变化使海水涨落而形成潮汐能。与上述二类能源相比,潮汐能的数量很小。全世界的潮汐能折合成煤约为每年30亿吨,而实际可用的只是浅海区那一部分,每年约可折合为6000 万吨煤。

u 能源结构与储量

地球上有哪些能量资源可供我们使用?它们还能维持多久?我们该怎么办?

能源的种类

一次能源:煤炭、石油、核能等自然界天然能量资源;

二次能源:汽油、电力、蒸汽等人工制造的能量资源,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按其生成方式,分为天然能源(一次能源)和人工能源(二次能源)两大类。天然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人工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如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电力、蒸汽、热水、氢气、激光等。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其中,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四种。而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煤的时代

能源结构的变迁历史上,伴随着新的化石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采与应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经历了数次变革。18世纪的以煤炭替代柴薪,到19世纪中叶煤炭已经逐渐占主导地位。20世纪2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与石油工业的发展,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第二次转变,即从煤炭转向石油与天然气,到20世纪60年代,石油与天然气已逐渐称为主导能源,动摇了煤炭的主宰地位。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开始动摇了石油在能源中的支配地位。以此同时,大部分化学能源的储量日益减少,并伴随着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例如主要能源形式 地球能源的储量估计

煤炭:~200年

石油、天然气:~50年

核能:无穷多

之一的电力消耗逐年增加。根据统计,人口若每30年增加一倍,电力的需求量每八年就要增加一倍。

于是,20世纪末,能源结构开始经历第三次转变,即从以石油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开始向以煤、核能和其它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转变。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能的比例将不断增长,并将逐步替代石油和天然气而成为主要的大规模能源之一。

化学能的储存量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有多少年可以让人类开采利用?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世界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预计还可开采30~40年。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共计119万亿立方米,预计还可开采60年。必须指出的是,煤炭、石油等直接燃烧用来生产电能与热能实在太可惜了,且不说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它们还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呢!

水能及新能源的潜力那么水能呢?我们知道,水力是可以长期开发利用的。但是,在那些大面积缺水、水力资源不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怎么办?再说,水能还有个季节性的问题。这些都使水能无法成为世界能源结构中唯一的主力军。新能源中,太阳能虽然用之不竭,但代价太高,并且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不可能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其它新能源也是如此。其它一些能源与水能相似,它们的规模受到环境、季节、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如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

易裂变核素

易发生裂变的原子只有铀-235(U235)、钚-239(Pu239)、铀-233(U233)三种。而天然存在的易裂变元素只有铀-235,钚-239可由铀-238生成,铀-233可由钍-232(Th232)生成。

易聚变核反应

氘(D2)-氚(D3)反应。氘和氚都是氢原子的同位素。氘天然存在,而氚极少,必须由人工生成(如由锂制造)。

核能--无穷的能源 核能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目前人类能正在用于和平利用的只有裂变能。可控聚变能利用技术正在攻克。

天然铀的成份

天然铀中占99.3%为难裂变的铀-238,仅有0.714%为易裂变的铀-235。铀-238可通过吸收一个中子变成易裂变的钚-239。

作为发展核裂变能的主要原料之一的铀,世界上已探明的铀储量约490万吨,钍储量约275万吨。如果利用得好,可用2400~2800年。

聚变反应主要来源于氘-氚的核反应,氘来可大量自海水,氚可来自锂。因此聚变燃料主要是氘和锂,海水中氘的含量为0.03克/升,据估计地球上的海水量约为138亿亿米3,所以世界上氘的储量约40亿万吨;地球上的锂储量虽比氘少得多,也有2000多亿吨,用它来制造氚,足够满足人类对聚变能的需求。这些聚变燃料所释放的能量比全世界现有能源总量放出的能量大千万倍。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水平,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变的氘和氚,能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如果人类实现了氘-氚的可控核聚变,核燃料就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人类就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这正是当前核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所以。聚变能源不仅丰富,而且安全、清洁。聚变产生的放射性比裂变小的多。

专家们预测,核能在未来将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的持久能源。

1.2 变脏的地球与干净的核电

本节要点:回答的问题以下问题:现有的能源还能维持多久?能源利用可以不污染环境吗?核能真是可持续能源吗?

u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一些既能保证有长期足够的供应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而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正是: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能源利用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危机

目前世界上常规能源的储量有的只能维持半个世纪(如石油),最多的也能维持一、二百年(如煤)人类生存的需求。

今天,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两个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相连的挑战:保证令人满意的长期能源供应和减少人类活动带给环境的影响。能源利用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文明延续的一个重要问题。

能源供应危机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比上个世纪末期增加了2倍多,而能源消费据统计却增加了16倍多。无论多少人谈论“节约”和“利用太阳能”或“打更多的油井或气井”或者“发现更多更大的煤田”,能源的供应却始终跟不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浓烟滚滚的火电厂

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特别是利用化石能源的过程也直接影响地球的环境,使大气和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大气中主要的五种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如NO与NO2)、二氧化硫(SO2)、各种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CO) 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来自化石能源燃烧造成的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增加。带来的主要后果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和碳氢化合物(如CH4、C2H6、C2H4等)。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①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 汽车排放的废气;③ 工业生产(如各种化工厂、炼焦厂等)产生的废气。而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是最大的固定污染源。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的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 3%提高到10%,到2020年达到20%。

2. 清洁化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源的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将维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时,过去被认为是“脏”能源的煤炭和传统能源薪柴、秸杆、粪便的利用将向清洁化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液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脱硫脱尘技术)、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等将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如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它们认为核电就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费的效率差别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巨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 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仅为0.2109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预计是发达国家的2.3~3.2倍,可见世界的节能潜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难以依靠本国的资源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应,世界贸易量将越来越大,贸易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石油贸易为例,世界石油贸易量由1985年的12.2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21.2 亿吨和2002年的21.8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消费1.82%的年均增长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将逐渐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96%。预计2010年将达到2930万桶/日,2020年将达到4080万桶/日,2025年达到4850万桶/。世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全球化进程将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将积极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

5. 市场化

由于市场化是实现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为将越来越少,而政府为能源市场服务的作用则相应增大,特别是在完善各国、各地区的能源法律法规并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其国家能源投资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这些国家能源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启示与建议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哭泣的饼干
无辜的诺言
2025-07-10 21:23:07

易车讯 近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正在为能源交易团队招聘新成员,来支持其电池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特斯拉能源交易和市场运营主管Julian Lamy在社交平台表示:“我正在特斯拉内部组建一个新的团队,专注于能源交易和市场运营。推动特斯拉全球电池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业绩。该团队将具有能源批发市场的专业知识,并支持特斯拉自动化能源交易平台Autobidder的开发。”

特斯拉暂未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特斯拉发布的招聘启事,该公司计划使用一个名为Autobidder的内部自动交易平台,并“在多个能源批发市场对电池进行招标”。特斯拉要求招聘的能源交易高级分析师能够领导参与能源批发市场的电池、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交易和实时操作。该岗位的办公地点是美国加州Palo Alto。

上个月,特斯拉能源风险投资公司向美国得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申请成为零售电力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