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电力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
你好请问是问华润电力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怎么样吗?华润电力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高。相比同行,华润电力的风电及光伏板块利润率较高,盈利能力更强。2019-2021年公司可再生能源板块利润率为43%、34%、41%,高于中国电力相应板块利润率为31%、31%、27%和中广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板块利润率为33%、33%、38%。
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生物质能发电(秸秆发电),它的原料是秸秆,其利用率就是秸秆电厂最终获得的电力输出和所需要的总的秸秆本身的热量之比,一般的秸秆电厂的发电效率为30%,秸秆电厂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就是秸秆电厂的效率.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我们提出了几个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一是它的能量回收期,即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是要消耗能量的,但是在产品形成发电系统是它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目前一般的晶硅电池的能量回收期视使用地区不同有不同,在江苏地区,回收期约为2~3年.二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这是对光伏电站而言的,它的定义是系统发出的电量和光伏组件提供的额定功率下发出的电量之比,一般目前的光伏电站的效率可以达到70~80%左右,如果考虑到太阳能提供的功率,则这个效率只有约0.12左右.
对于太阳能热利用而言,具体到太阳能热水器,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0~60%左右,这是因为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解决要成熟得多;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计委(计经委),科委,物价局(委员会),电力局:
为了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国产化进程,经报国务院批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在安排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时,将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由银行优先安排基本建设贷款。贷款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也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其中由国家审批建设规模达3000千瓦以上的大中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国家计委将协助业主落实银行贷款。对于银行安排基本建设贷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给予2%财政贴息,中央项目由财政部贴息,申请条件为:
申请银行贷款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取得银行贷款意向书,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获得有关银行的贷款承诺函。
可再生能源项目资本金应占项目总投资的35%及以上。
贴息一律实行“先付后贴”的办法,即先向银行付息,然后申请财政贴息。贴息实行逐年报批。报批程序为:由项目业主填制贴息申请表(一式2份),并附利息计息清单和借款合同,经贷款经办行签署审查意见后,分别报送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有关银行。国家计委会同财政部、有关银行审核汇总后,由财政部按国家有关规定下达批准项目贴息资金计划。
地方项目由地方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地方按国家有关规定知定。
三、对利用国产化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建设项目,国家计委、有关银行将优先安排贴息贷款,还贷期限经银行同意可适当宽限。
四、对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并网发电的建设项目,在电网容量允许的情况下电网管理部门必须允许就近上网,并收购全部上网电量,项目法人应取得与电网管理部门的并网及售电协议。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出具并网意向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出具并网承诺函。
五、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还款期内实行“还本付息+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高出电网平均电价的部门由电网分摊。利用国外发电设备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还款期内的投资利润率以不超过“当时相应贷款期贷款利率+3%”为原则。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利用国产化设备,利用国产化设备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还款期内的投资利润率,以不低于“当时相应贷款期贷款利率+5%”为原则。其发电价格应实行同网同价,既与采用进口设备的项目享有同等的电价。
六、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出具当地物价部门对电价的意向函,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当地物价部门审批电价(包括电价构成),并报国家计委备案。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和国家计委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电价从项目投产之日起实行。还本付息期结束以后的电价按电网平均电价确定。
七、对于独立供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国家鼓励采用租赁、分期付款方式推广应用,具体办法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并报国家计委备案。
八、本通知中的条款由国家计委负责解释。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二日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1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5.8%。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9%。
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Energy)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经济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增长8.2%。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3%,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750亿元,同比增长38.0%,两年平均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电力
2021年全国发用电量同比增长8.1%和10.3%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发电量8112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比2019年增长11.0%,两年平均增长5.4%。2021年12月份,发电72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分品种看,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9%;水电下降6.8%,降幅扩大4.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9%;风电增长30.1%,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8.0%;核电增长5.7%,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9%;太阳能发电增长18.8%,比上月放缓3.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8%。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 社会 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二产业用电量56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用电量14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7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IEA: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6%,创12年最大增幅
财新网报道,国际能源署(IEA)1月14日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同比增长6%,达到1.5万亿度,是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这同时导致全球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因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7%,创 历史 新高。2021年,全球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9%,创 历史 新高。
三湘都市报讯,1月16日,华润鲤鱼江电厂A厂转供湖南启动仪式举行。华润鲤鱼江电厂2台33万千瓦机组转供湖南是湘粤两省政府、两网共同协商,提升湖南电力供应能力的重要举措,将提升湖南电网供电能力66万千瓦。
油气
我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日产天然气破1.5亿立方米
新华社电,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攀上1.5亿立方米以上水平,占冬供高峰期全国每天使用天然气总量的七分之一,相当于可保障3亿个三口之家日常做饭用气需求。
新能源
章建华:风电、光伏发电将全面摆脱财政补贴依赖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表文章指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年均装机规模将大幅度提升,总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加快占据发电装机主体地位;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持续提升,在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加快向市场驱动发展、平价低价发展转变,风电和光伏发电将全面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
新能源 汽车
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超1000座超级充电站、超8000个超级充电桩
特斯拉1月14日消息,2021年12月,22座超级充电站及128个超级充电桩已于全国21个城市(县)上线。截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超过1000座超级充电站、超过8000个超级充电桩,并配有700余座目的地充电站和1800余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全国超过360个城市及地区。
金融
国家开发银行获首批102.67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新华社电,国家开发银行日前获得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02.67亿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的第一批855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的一部分。该专项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由国家开发银行自主决策向显著碳减排领域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再由人民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照贷款本金的60%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数据
2021年煤炭生产与进口同比增长4.7%和6.6%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国内生产原煤3.8亿吨,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进口煤炭3095万吨,同比下降20.8%。生产原油1647万吨,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月放缓1.0个百分点;进口原油4614万吨,同比增长19.9%,上月为下降8.0%。生产天然气1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月放缓2.1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1165万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月回落14.0个百分点。
2021年,生产原煤40.7亿吨,比上年增长4.7%,比2019年增长5.6%;进口煤炭3.2亿吨,比上年增长6.6%。生产原油19898万吨,比上年增长2.4%,比2019年增长4.0%;进口原油51298万吨,比上年下降5.4%。 生产天然气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比2019年增长18.8%;进口天然气12136万吨,比上年增长19.9%。
国际
黎巴嫩首都部分地区 因缺少供电燃油致 互联网中断
央视新闻报道,黎巴嫩国营电信公司Ogero总裁科里蒂埃当地时间1月16日在社交媒体上称,由于缺少供电燃油,该公司第三营业区从当天凌晨开始中断互联网接入服务。据悉,Ogero公司第三营业区主要包括首都贝鲁特的西部地区,该地区的互联网服务器依靠燃油供电。
不矛盾。如果矛盾的话,在未来传统化石能源枯竭之后,岂不是没有能源可用。水电作为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在应用方面应该没什么可说的,大家争论的一般都是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的确,如风电、太阳能确实存在不稳定性,可这不代表一定要发生有能源却完全不能用这种尴尬的事情,毕竟风电的全寿命成本比较高,造出来不发够电基本就是赔了。目前就针对风电,已经有很多新的应用来解决一些问题,可参加这篇文章:神奇的风电:解决电解铝40%成本问题,对于一些区域,可以使用这样非并网的方式加以利用。其次,伴随着未来技术的进步,很有可能高性价比的储能设备设施会出现并得到应用。而核电的成本还请参见核电的成本是多少? 可见普遍核电还是要比煤电成本要低,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其安全问题,主要是使用过的燃料棒的处理问题。 生物能源其实有着很大的空间,现在我们仍然每天大量浪费着生物能源,比如城市垃圾中的大量有机物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等,请参见我在这篇回答里4.1有关厌氧消化(AD)的部分国内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与国外有何区别?国外垃圾处理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这部分生物能源其实和火电相比虽然目前体量小,但是相对清洁而且输出同样稳定,而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像地热能、潮汐能等目前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但是就答主所知,很多机构都一直在对潮汐能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见到其大规模商用。 大幅度提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其大规模应用乃至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在答主看来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技术问题相信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