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未来真的会被人类用完吗

阔达的芝麻
文艺的小海豚
2023-02-12 12:49:27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未来真的会被人类用完吗?

最佳答案
懦弱的鲜花
现实的枕头
2025-07-12 07:31:03

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年,因为新冠肺炎的侵袭,让全人类都遭受重创。我国是第一个做出反应,并掌控疫情的国家,这是让国人非常骄傲的。虽然刚开始爆发了,但是反应还算及时,没有让疫情进一步扩大。(文章最后有我个人对文章重点的总结,赶时间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面看总结。)

过年的时候,大家出行都少了,大部分都在家里,避免与其他接触。那时候汽油的价格变得非常便宜,很多人感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低的油价了。近几年不断上升的油价,终于在疫情面前低下了头,不敢骄傲。

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全国人民减少了出行,汽油用得少了,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毕竟汽油的原材料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未来的价格也只有上升,不可能降低。所以,人类才不断在选择和研发新能源,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会有用完的一天。

然而,四月份的一条新闻让我震惊了,美国的原油期货价格跌破零元,收于-37.63美元/桶。虽然期货价格并不是现货价格,但是也反应了原油低迷的状态。这条新闻引起了我对石油的关注,所以我去好好了解了石油。

大家可能会发现,我刚才又说石油,又说原油。所以首先,我们先把两者的关系来理清楚。

石油一般是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原油一般是指直接从地下或者是海底开采上未经加工的石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

但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石油,其实就是原油的定义,也就是单指粘稠性油状液体。但是石油的定义其实要比原油更大一点。因为石油除了包含了液态的原油,还有气态和固态的其他烃类物质。

石油的产品可是遍布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只燃料一种用途。所以假设有一天石油被我们用完了,那么我们并不只是没有了一种最常用的燃料,影响了出行。而是生活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让我们来看看石油的产品有哪些吧。第一个就是刚刚提到了燃料了,小到锅炉和燃油灯,大到飞机和船舶,都是需要使用燃料来发挥自己的作用。石油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后,分别可以得出不同的燃油,众多品种的燃油可以满足各种器械和设备。

第二个是沥青。在我们的城市里,比较主要的道路都是使用沥青铺路。因为使用沥青铺路的好处多多,表面平整、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损、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可分段修建、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这些都是优点。

第三个是润滑油。我们的车辆和家中各种机械,在会产生摩擦的地方,只要涂上润滑油,就可以减少摩擦,从而减少磨损、延长寿命,也可以让使用更加顺畅。另外还有散热、绝缘和密封的功能。连我们人使用的凡士林也都属于润滑油,只不过我们会把凡士林处理得更适合人类使用而已。

第四个是溶溶剂。在化工行业,这个是少不了的。除了制备各种试剂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之间会反应或者相溶的性质来洗涤。比如,当我们弄到了油漆的时候,可以拿汽油或者煤油来洗涤。

既然我们那么需要石油,就让我们来探寻一下石油的由来吧。说实话,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确切的定论。最主流的两种说法分别是生物成油理论(有机成因理论)和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机成因理论)。让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生物成油理论(有机成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石油是古代有机物(动物和藻类)死亡以后,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与淤泥混合。

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逐渐转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再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慢慢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就形成了油田。

这种理论可以说是最主流的,我们的教材中也是使用这套理论来告诉我们石油的成因。所以我们从小都知道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总有一天会用完。我们需要节省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那么如果有一天告诉你石油是取之不竭的或者是短期之内不会被用完,你会是什么感想呢?请看看另外一种理论吧。

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机成因理论):这个理论其实是在不断发展的理论,因为科学家觉得生物成油理论还是有漏洞的,所以一直都在研究石油的成因。我国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崔永强博士曾指出,天文学、地质学、科学实验和勘探开发实践中,我们发现烃类的大规模存在并不以生命物质的存在为前提。比如土卫六上发现了大量甲烷。

并且还有一点可以证明生物成油理论是错误的,那就是熵,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热力学计算表明,所有生命分子的化学势均小于甲烷,且随其聚合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反,乙烷以上烃类分子的化学势均大于甲烷,且随其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从生命分子演化到烃类分子,是一个从低化学势演化到高化学势的过程,它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关于自发过程必须向熵增方向演化的规定。

崔永强博士还发表了论文《现代石油地质学——幔源油气理论》来阐释石油的形成,其中指出石油和岩浆都是地幔流体作用的不同产物,都是源于烃碱流体。烃碱流体中的烃类组分就是幔源油气的源头。幔源油气是现代石油地质学的核心。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想要看具体原理,请自行搜索论文),就是地幔中高温高压的条件,使得石油形成。然后因为地壳运动,烃碱流体就向空出来的位置富集。

总得来说,依照现在的科学认知,我们原来所了解的生物成油理论其实已经被推翻了。并且按照现在石油开采情况来看,石油的产量只有增加,没有减少。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油田被采完。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随意挥霍石油能源,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确实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从环保的角度,让我们确实应该减少石油能源的燃烧。就今年疫情影响导致的汽车减少出行,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到环境的改善。所以无论油价高地都好,请从我做起!

个人觉得是重点的总结:

1.石油一般是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2.原油一般是指直接从地下或者是海底开采上未经加工的石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

3.但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石油,其实就是原油的定义,也就是单指粘稠性油状液体。但是石油的定义其实要比原油更大一点。因为石油除了包含了液态的原油,还有气态和固态的其他烃类物质。

4.石油的产品可是遍布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个是燃料,第二个是沥青,第三个是润滑油,第四个是溶溶剂。

5.石油的由来,最主流的两种说法分别是生物成油理论(有机成因理论)和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机成因理论)。

6.生物成油理论(有机成因理论)是说古代有机物(动物和藻类)死亡以后,由于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逐渐转化为石油。

7.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机成因理论)是说地幔中高温高压的条件,使得石油形成。然后因为地壳运动,烃碱流体就向空出来的位置富集。

8.依照现在的科学认知,我们原来所了解的生物成油理论其实已经被推翻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随意挥霍石油能源,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确实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从环保的角度,让我们确实应该减少石油能源的燃烧。

最新回答
动听的美女
眼睛大的溪流
2025-07-12 07:31:03

大家都知道,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曾经出现过大幅度的增长,甚至现在世界上仍然偶的国家人口还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人口的增长就意味着资源的占有和消耗,那照这样下去地球的资源会不会枯竭,如果会,枯竭了人类怎么办?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们不加以节约利用和保护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将消耗殆尽,人类文明也会随着自然资源的消失而消失。

人与自然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的一切活动似乎都离不开大自然,地球上能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利用的资源有很多,其数量也各有不同,有些资源非常稀缺,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很多国家也会因为对这些资源的争夺而产生很多难以化解的矛盾。

如果地球上的这些短板资源被全部用完了,那人类的生产就无法正常继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即便有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存在,也无法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一个整体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的,一种资源的却是会影响到整体资源作用的发挥,而如果这些自然资源都没有了,人类也将面临着从地球上消失。

试想一下人类为什么不能砸月球上生存做月球移民,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地球上没有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果被耗尽,那也就和月球一样不能生存人了,甚至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生存下来,被毁灭的不单单是人类社会,而是整个生物界,所以我们要提高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

阳光的鸵鸟
耍酷的灯泡
2025-07-12 07:31:03
能够生存!

人类可以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对于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也就是取代了煤炭资源的燃烧发电;电能又可以转化成个种能,以供生产生活用。所以,只要有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组,人类就可以摆脱不可再生能源,一来太阳能是无限的,二来是清洁的,对人类大有益处。

清爽的蜻蜓
友好的音响
2025-07-12 07:31:03
C

假设化石燃料总量为1。题目说开采率32%,那么开采到的总量应为1×0.32=0.32.开采后进行加工运输,效率为70%,也就是说通过加工运输后的量为0.32×0.7=0.224.最后进行利用,而利用率为41%,因为是对加工运输后的燃料进行利用.所以总的效率为0.224×0.41=0.0918,换算成百分数为C选项.

殷勤的鸡
闪闪的音响
2025-07-12 07:31:03

石油是自然界内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曾经一度被各国科学家预判是不可再生能源。由于人类对于石油资源非常的依赖,因此有可能会出现人类文明,不进反退的现象。这让石油被开采到利用至今,人类对于石油的需求程度似乎一直没有降下来,哪怕还有天然气沥青等资源,但石油资源依旧排在人类的首要位置。

那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最多还能供人类使用多长时间呢?科学家们纷纷给出的预判时间,大约都在150年到200年左右,可石油资源似乎一直没有开采枯竭的迹象,甚至源源不断的石油大田被人类发现到,因此近几年来不难发现,已经很少再有人担心石油开采光了之后,人类该怎么办?

由于石油资源非常的稀有,以及石油资源的利用程度很高,因此石油的价格也非常的昂贵,曾经一度每桶高达几百美金,可谓是得石油者得天下,但如今石油的价格已经跌到了十美元。这说明石油已经不再是物以稀为贵了,但我们多数人对于石油的印象还停留在曾经的稀有。

其实曾经各国科学家们也在当地发现到了很多油田,但由于人类的文明科技开采程度有限,以至于很多油田并没有被利用到,而如今,各国都已经掌握了非常先进的开采石油的技术,所以石油资源才能源源不断的被人类利用上,再加上又有很多新型的超大油田被发现到。

人们开始惊奇的发现已经不再担心石油资源开采枯竭了,该怎么办?甚至已经有很多国家的石油资源成为了经济贸易的重心。比如中东国家,正是因为有着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才奠定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若是轻易将石油资源全部开采枯竭了。中东国家也不会如此的常盛富有了。

我国也是一个石油稀缺程度非常大的国家。但我国的油田其实一点也不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要少,只不过曾经我国的能源开采技术比不上西方国家而已,以至于我国的很多石油企业每年都在亏本运营,但如今早就不一样了。再加上石油资源,其实也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只不过石油资源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由于当初人类利用石油资源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石油新生的速度,所以才认为石油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