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都有哪几种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缺点: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
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纯电动汽车
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缺点: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燃料电池汽车模型
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便获得必需的动力,满足车辆使用的要求。近几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厂,如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计划在[本站原创]益提升。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乙醇汽车的燃料应用方式:一、掺烧,指乙醇和汽油掺合应用。在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容积比例以“E”表示,如乙醇占10,15,则用E10,E15来表示,目前,掺烧占乙醇汽车占主要地位。二、纯烧,即单烧乙醇,可用E100表示,目前应用并不多,属于试行阶段;三、变性燃料乙醇,指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而生成的乙醇,这也是属于试验应用阶步;四、灵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与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还可以用氢气,并随时可以切换。如福特,丰田汽车均在试验灵活燃料汽车(FFV)
advisor能在win10电脑上运行。
ADVISOR(AdvancedVehIcleSimulatOR,高级车辆仿真器)是由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NationalRenewableEnergyLaboratory)在MATLAB和SIMULINK软件环境下开发的高级车辆仿真软件。
ADVISOR是MATLAB和SIMULINK软件环境下的一系列模型、数据和脚本文件,它在给定的道路循环条件下利用车辆各部分参数,能快速地分析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排放性等各种性能。此外,该软件的开放性也允许对用户自定义的汽车模型和仿真策略做仿真分析。
他强调,新能源 汽车 要求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等特性,先进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对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至关重要。
肖成伟表示,“未来,刀片电池技术、CTP(Cell To Pack)和大模组技术、无钴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干法工艺技术是当前的几个技术创新热点。”在这场精彩纷呈的主题峰会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对这些技术创新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享,为线上线下的观众奉上了一场动力电池新技术的思想盛宴。
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 汽车 销量超过210万辆,中国销量达到120.6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达4.68%。截至2019年底,全球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突破720万辆,中国占比50%以上。
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市场目标是:2020年销量达到500万车辆,2025年达到3000万辆,2030年达到7500万辆,2035年达到12000一14000万辆。
新能源 汽车 蓬勃的市场发展也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安全性是学界和业界着力 探索 的方向。
“在国家的支持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指标逐年提升。高比动力电池是国家支持研究的重点方向,技术与产业化进展都很快,已经实现产业化电池的体系。”肖成伟说。
谈及动力电池技术的进展与趋势,他介绍,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趋势呈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 汽车 领域应用并重,纯电驱动 汽车 领域应用为主,兼顾混合动力 汽车 领域。300Wh/kg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成为当前产业化热点。
“未来,需要重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循环耐久和成本之间的平衡,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设计,动力电池系统的设计开发及产业化水平,标准化(单体、模块及系统)及全生命周期的测试验证(尤其是安全可靠性),新材料及新体系电池前瞻技术的研发(固态电池、锂硫、锂空气电池盒锂离子电池等)等五大方面的问题。”肖成伟说。
上海大学教授张久俊介绍,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广泛,主要有车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三种类型。“就锂离子电池在 汽车 领域的应用来说,目前我们强调续航里程要达到400公里,到2030年就要达到700公里。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增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寿命,提高安全性。”张久俊说。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就动力电池无钴正极材料的技术研究做了分享,他介绍,第一代无钴材料是锰酸锂,第二代无钴材料是碳酸铁锂,目前主要是锂、镍、钴三元电池。随着材料技术进步,大家正在不断努力降低钴的含量,目前可以做到钴占10%,今后可能降至5%,接着降至3%。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董全峰认为,未来 社会 能源支持系统需要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电化学储能的结合。先进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是构建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新型电化学储能系统。
“电化学储能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类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传统电池),再一类是界面上的电荷的存储和释放的过程(超级电容器)。我们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经过对材料的表面调控,能够实现既具有高的表面面积,表面上又具有和大量离子电化学吸附的能力,填补前两类的空白。”董全峰说。
宁德时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联席总裁梁成都认为,以CTP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系统高效成组技术是未来创新趋势。其优点众多,零件数量降低40%,能量密度增加10%-15%,同时,寿命延长10%,成本降低10%,产品系统也可靠安全。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开发中心副总监鲁志佩介绍了比亚迪在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方面的技术创新。他提到,刀片电池可使零部件数量减少40%,VCTP增加50%,整个电池系统成本下降30%。“我们在刀片电池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期望实现更高的集成效率、更高能量密度,让刀片电池具有更大的竞争力。2025年预期可以达到73%的集成效率,体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他说。
新能源汽车行业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急需一大批能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新能源汽车专业是未来的稀缺人才。经过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基本技术,能够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维修、试验等方面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
目前,全球新能源研究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太阳能、储能、氢能等领域技术受到高度关注,太阳能、储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研究成果转化率相对较高。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燃料技术、制氢技术、能源互联网架构及其核心装备技术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五个技术方向,特别是锂离子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是科研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也存在研究成果转化率整体较低、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等问题。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现代工业的支柱之一。但我国汽车行业起步晚,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方面跟合资品牌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企及。那如何快速实现弯道超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便是路径之一。
随着“双碳”的实施,能源侧变革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使用上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同时,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接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风电、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加智能电网这一理想模型会提前实现。未来3-5年,技术和政策会进一步支撑电动汽车的绿色化,从小范围试点慢慢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真正实现实质性的协同
新能源技术发展前景非常不错。
自从2002年12月3日中国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以来,身为上海这个独具魅力的国际大都市的一员,“世博”已渐渐融入我的生活……
在我的眼中,世博就是从小事做起,做最好的自己。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2010年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各种以世博名义下发的活动如同雨后春笋,数不胜数。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雏鹰世博章”的争章活动。当老师发下争章卡时,我犯难了。表上要求记录自己需要改正的陋习。殊不知,这样的东西最难写了——轻描淡写地写几句,似乎显得自己没有诚意;写的陋习新颖独特,自己却完不成。真是左右为难,我苦思冥想,终于提起笔来,在卡上写下了自己的目标——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创造一个全新的我,让同学了解一个全新的我。在那段日子里,我与班中同学王诗伊、倪梓耀、顾欣怡等人,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我这才发现原来我有那么多的陋习。我和同学们讨论学习、讨论世博、讨论将来,不亦乐乎。那段日子里我特别快乐。后来,我获得了“世博银章”,兴奋与激动之余,我很坦然,也许,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在我的眼中,世博就是文明与和谐,让我学会谦让与礼貌。老师说,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学校是一个大集体。而我想说,社会也是一个大集体。身处喧闹都市,走在大街上,每一个文明人的出现都能温暖人心。记得有一回,我赶着去补课,“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我直冒冷汗,无奈之下的我捏着零花钱,向着迎面而来的“TAXI”急急招手。与此同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也朝那辆巴士招了招手。还真应了那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不约而同地互相对望了一眼,都垂下了手,朝着对方会心一笑……上学迟到的急迫早已抛之脑后,留在我们身后的则是无限的美丽与温馨……
在我的眼中,世博还是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我家住南汇,虽说也是上海的一个行政区,但却因相对落后而遭到歧视。记得小学五年级,我参加建平中学的面试,当我提起笔在招生表的区域栏内,一笔一划地写下“南汇区”时,身旁传来“哧哧”的笑声。一个小男孩指着我对他的同伴说:“瞧!从‘山沟沟’里来的!”我当即被激怒了,吼道:“从南汇来的怎么了?南汇有临港新城、浦东机场、地铁开通在即,将来绝不比你们差!你们又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两个小男孩被我骂得灰溜溜地逃走了。
那次侮辱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暗下决心,只有自强不息才不会遭到歧视!世博会雄伟的建筑: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世博轴大道等,这些辉煌建筑的建造者不正是通过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向世人展示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国家?世博会是一场文明的盛会,会上将展示的是各国最先进的文化与理念,都是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产物。发展与进步皆因知识而来,知识很重要,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我会努力学习的!
在我的眼中,世博就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我们不是伟人,但只要天天进步一点点,天天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很伟大!
世博归来,每个人的感受和认识都不相同。要说感受可以这样形容:看世博会就是排队、照相、看电影。有人这样总结排队:什么是世博会?世博会就是中国人终于学会了排队,真是精辟的总结!可以说世博会最壮观的场面就是排队!要说照相,那可要说说我。出门之前我犹豫再三:带不带单反相机。带吧,这个家伙又沉又大;都知道看世博很累很辛苦,怕自己吃不消;不带吧,又觉得百年不遇的机会不能留下一些好的图片给大家看挺遗憾的。最后还是决定:带!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用这个家伙拍了700多张照片,虽然摄影技术不行,又没有时间选角度拍照,但是照片的清晰度比傻瓜机要好。可以说整个世博会上除了专业摄影师,能带这么大的相机的人并不多;再说看电影,那可是世博会一绝,几乎所有的场馆不是图片就是电影,什么3D电影、环绕立体电影等等,尤其是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不仅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乘坐2030年电动汽车往返其它星球的感受,还有真人开着电动汽车模型的大型表演,那气势令人震撼!
要说认识,经历不同认识也不同,那要从我的经历谈起。我们这次组团行程不一致,再加上没有拿到全部的动车票,所以七人要坐卧铺,我便是其中之一。大巴到郑州后我们才知道只有三张卧铺票是安阳乘火车去的人,我们四人根本没票,导游说跟列车长谈好上车补卧铺,结果我们挤上了餐车才知到要补卧铺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在餐车的工作人员不停的撵着、交钱、吃饭中熬了一夜早上五点多到达上海,冒雨打车到世博园,边排队边等候,眼看快排到入口处了还不见拿票的导游以及大部队的到来,正在几个人焦急张望之时,突然一个四十多岁的警察恶狠狠地喊叫着冲了过来:走不走,不走就出来!话还没吼完,这个流氓不如的上海警察伸手一把把我拽了出去,胳膊上的伤四天后清晰可见(照片附后)。可怜的我身上背着沉甸甸的相机,一手打伞,一手拿着行李,毫无反抗之力,只有愤怒!在等待安检时人们冒雨挤来挤去也没几个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更没有志愿者!在已经进了S型通道等待安检时一个上海老太太带着女儿不停的加三,刚说她两句还振振有辞,在我严厉的质问下才闭了嘴;下午在沙特馆排队时一个拖家带口的外地老先生和几个上海老太太在拥挤中发生点口角,以至于推推搡搡,在老先生不再理睬之后,老太太仍然骂骂咧咧长达两个小时之久;在园中一些志愿者一问三不知,为本来紧张的行程又浪费了一些时间;在城市足迹馆由于赶时间没有看到有些展馆不许拍照,结果让我报废了一块电池,本来我对相机就不懂,结果拍了一张照片相机突然就打不开了着实吓了我一跳,赶紧在大厅里寻找带单反相机的,找了半天碰到一个女同志,赶紧拦住人家请求帮助,真是天助我也——遇上好人啦!人家放弃赶路给我捣鼓了半天,判断是电池报废了,幸好带着备用电池,让人家帮着换了电池相机终于恢复正常,真是万分感谢,再三道谢后继续马不停蹄的赶,心中暗暗骂:上海人真坏!多年前来过两次上海,只知道上海人小气、自我感觉优越,这次才真正认识了上海以及上海人:第一没有实力承办世博会,整个服务跟不上;第二市民素质差,不是野蛮就是吵架,哪里有大都市的文明形象?不知道世博会给外国人留下什么印象,反正主要是中国人在挤,大概是无所谓吧!这就是我对上海世博会的认识。
要说这次旅行的安排除了没补上卧铺票,其它都还好,尤其是入住,体现了国旅没有联系地接的英明,是自己的大巴在上海接送游客,所以虽然住在昆山,路途远了些,但条件超好,第一天住凯盛商务酒店,第二天住衡山酒店,均为四星级宾馆。返程时乘坐的竟然是动车一等舱,非常舒适,这样的安排也是没敢想的。而我虽然一到上海便遭遇警察的野蛮伤害,但是很快便把心态调整好,整个行程没有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累并快乐着!
新能源车1公里耗电多少
怎么会呢!只是一些厂商的文字游戏,实际综合成本可能是这个的10倍以上。这种说法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好像有些空曲子说得好:每天晚上只需要1度电,就可以睡到天亮。然后那些小字,很小很小的小字,在角落里,写在那边。
有空可调开放时间,温度,房间大小,各种情况,限制。其实肯定不止一千瓦时。
新能源每公里成本并不比燃油车低
对大家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成本其实是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总共会花多少钱。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研究。
寿命周期成本是指购买、使用、维护、报废等成本的总和。某个产品在某个时间段的成本,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的真实成本计算。
像美国国防部就是用这种成本算法来计算飞机和航母的成本。我不会告诉你“飞起来每100米多少钱?”他们不拿这个,他们不作弊。
合肥工业大学19年也有一篇硕士论文《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估》,里面说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模型来计算。他们已经计算过了。
如果去掉车牌、环境等因素,同型号燃油版的生命周期为百公里151元, 纯电动 179元,插电式混动190元。
“啊”? 新能源车 每公里成本差不多2元,并不是厂家宣传的10元,有的甚至比纯燃油车还贵一点。
贵在哪里?给大家算算,心里就有底了。
同样的车子,新能源版卖得更贵
首先,新能源车比较贵,贵的部分当然是要平摊在每公里的成本上。
比如燃油版和纯电动版销量都不错的帝豪,燃油版帝豪9.88万,优惠2万,加上购置税、交强险等。,一共88000元就差不多了。
纯版EV500,顶配补贴,15.9万。没有折扣,当然也没有购置税。让我们只支付交通保险,对不对?
按16万算,加上地方补贴,再减去2万,一共14万。差不多同样的车,新能源5.2万不是更贵吗?
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份报告:中国汽车平均寿命4.5年。
参考可再生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的数据:中国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约为17000km。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辆车的平均总行驶里程是7.65万公里。最后,5.2除以7.65等于68美分。
不算其他消费,新能源车,光是跑那里没饭吃,平摊车的成本,是不是多了68毛钱?
新能源车保险费用更高
刚才保守的说了,买了一份交强险。新能源车普遍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贵。如果买商业保险,成本其实会更高。
来自中国保险新闻网的数据:每户新能源车平均保费比传统车高出28%。
10万左右的燃油车,三者除去免赔、乘坐、车损四个基础险,差不多3700元。新能源车年均保费多了28%,也就是多了1036元。
前述,国产车平均每年行驶1.7万公里,新能源车保费每公里多花6分钱。
好了,68美分加6美分,已经是74美分了,比燃油车每公里还贵74美分。
新能源车在能源消耗上确实更划算
很多朋友会说:“你没把大头算进去。电费比燃料费便宜。只要开够新能源车,就能把成本省回来!”
这个说法有点混乱,我有段时间也有同感。这是因为后续的电费是加在原来的成本上的,只是多了少了而已。
当然,我们先来算一下。
汽车之家帝豪实际油耗7.7L/100km,现在油价便宜了。按照近两年的平均油价,也不过7块钱。综合起来,每公里的油耗成本是53美分。
EV500电池为52kW·h,MIIT续航里程为400km。不过MIIT的NEDC标准有点过时,有一些水分,就不解释了。
马自达曾经测试过纯电动版马自达2,NEDC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相差超过30%。
所以,如果差不多这么说,400km算成300km,每公里耗电约0.17 kWh。
新能源充电,不代表1度电充下来,充到车上也是1度电,会消耗掉。
就像一公斤水果。榨一个汁,榨出来的汁也是一斤。你连皮都吃吗?没有这回事。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计算充电效率的时候,一般是按照85%来计算的,那么我们也按照这个来计算吧。
将0.17度电除以85%,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每公里需要0.2度电,各地电价不同。白天晚上都有峰谷电,还得分几个档次,挺复杂的。
外面还有充电桩,60分1度。外面还是便宜的。
各种情况下,我们最后算出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1公里电费是12分钱。比燃油车便宜41美分。真的便宜很多。
但仍然领先74美分,74美分减去41美分。新能源车每公里成本还是比燃油车贵33美分。
保养上,新能源车也更划算
看,又折回来了。没事,维护。
新能源车没有汽油机,当然不用换机油和 滤清器 。你要去哪里?它不需要。
6万公里的车大多需要一次大保养,之前各种车都要更换,所以我们看这个节点还是可以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燃油车和 电动车 。我以前在视频里做过。10万元左右的车纯燃油6万公里的总保养费用:4569元。纯电动汽车:983元。
电动车比燃油车省3586元。你看,除了雨刮器和刹车片,我什么都不需要保养。不,我没有引擎,是吗?
386元,每公里便宜6分钱。
好的,之前是33美分,然后减去现在的6美分。最后,纯电动车每公里成本比燃油车贵27美分。
我们这样算了一下,纯电动车比燃油车百公里贵27元左右。报纸上说的是28元。你看,差别不是太大吧?
买不买新能源车,还得看个人需求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需求,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个算法只是一个思路,供我们参考。
上一篇:别人和大家都在聊,他告诉我。「朋友说的话」有哪些是可信的?什么疑惑?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有些地方根本不需要评判这些东西:北、上、广。就问你“你有车牌吗?”“没有执照。”电动车!什么不省钱对吧?
看情况。真的要看情况。
而且还有一些家人或者朋友跑1.7km以上的,比如:我做生意什么的,我跑六七万km,还有一些。
这个时候用新能源车会比燃油车便宜吗?是啊!
反正厂家说每公里成本只要一毛钱,反正我不信。建议你也不要相信“啊哈”。
这不是误导,但有没有可能是有点太聪明了?
新能源车的电瓶寿命有多长
其实很多朋友买新能源车。他担心的车价是多少?这是什么?很耐用!
为什么会想到耐久性的问题?是电池。我会用的。总功率会越来越少吗?
苹果手机用几年,越用越卡。车会越开越慢吗?还是开车时动力越来越低?我担心这个。耐用吗?
担心是应该的。能持续多久?后来电池坏了。换一个电池要多少钱?一辆二手车能值多少钱?
我为你整合了一些关于这些电动车的耐久性、价值、购买和使用的论文、资料和数据。
关键词:新能源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干货,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版本。《备胎说车》等你来玩。
新能源车15万公里后还能用吗?
新能源汽车使用15万公里仍可使用。以下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介绍:简介: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采用常规车用燃料和新型车用动力装置),集成了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等先进技术,具有先进技术原理、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
分类:
新能源汽车包括 混合动力 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汽车(如超级电容、飞轮等高效储能装置)四大类。
优点:
或接近零排放,减少漏油造成的水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运行平稳无噪音。
新能源车1公里耗电多少 新能源车15万公里后还能用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