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关于能源的2个小问题!可加分!!!

活力的芝麻
友好的豆芽
2023-02-12 08:05:18

关于能源的2个小问题!可加分!!!

最佳答案
明理的冰棍
寒冷的蜗牛
2025-07-13 04:45:35

1.第一问 由古代生物被掩埋经过演变而形成的 通常是煤和石油

第二问 生物由于光合作用汲取了能量被掩埋后从新被利用

第三问 大量使用增加了空气中CO2的含量使地球变暖 且增加了SO

2. 第一问 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现有的阶段可以再生的能源 如太阳能 风能

非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现阶段不可以再生的能源 例如煤 天然气 石油

第二问 因为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非可再生能源它正在不断减少

第三问 非可再生能源正在日渐枯竭人们需要用可在生能源来代替非可在生能源

再就是非可再生能源污染环境 而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

最新回答
内向的毛豆
超级的便当
2025-07-13 04:45:35

主要区别有,性质不同、分类不同、优劣势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可再生能源

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2、不可再生能源

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

二、分类不同

1、可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

2、不可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学能等。它们随着大规模地开采利用,其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之时  。

三、优劣势不同

1、可再生能源

提供可持续性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不可再生能源

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长期以来人类还是一直大量开发自然资源,而且在环境中累积废弃物,此一趋势未来恐将面临自然资源耗竭及生态环境恶化之威胁,甚至断送人类的永续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生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再生能源

坚强的翅膀
如意的曲奇
2025-07-13 04:45:35
能源种类按照属性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一、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可再生资源是指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可以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国是国际清洁能源的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

二、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及作用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通过燃烧和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来取得能量。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潮汐的动能来发电。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和供暖。

7、氢能:通过燃烧或者是燃料电池来获得能量。

8、核能:通过核能发电站来取得能量。

上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

三、不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四、非可再生能源的种类介绍

1、煤:煤是近代工业最重要燃料之一。煤是由有机物一生长在沼泽或河流三角洲之植物残骸分解而成现今世界各主要地区之煤炭蕴藏量,以非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及北美洲等三个地区所占之比例最高,整体而言,现时煤炭之蕴藏量,估计可供我们使用二百年。

2、石油:石油一般认为是由地层中的有机物质“油母质”,经地温长时间的熬炼,一点一滴地生成而浮游于地层中。由于浮力的关系,石油在水中每年缓慢地沿着地层或断层向上移动,直到受不透油的封闭地层阻挡而停留下来。当此封闭内的石油越聚越多。

3、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多是在矿区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过去因无法越洋运送,所以只能供当地使用,如果有剩馀只好燃烧报废,十分可惜。若以人工建筑设施存放天然气,在遭到外力破坏如地震、火灾等,极易产生危险。若以人工建筑设施存放天然气,在遭到外力破坏如地震、火灾等,极易产生危险。

4、化学能: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称为化学能,除了燃烧煤、木材、石油及其制品产生的燃烧热外,还有电解化发电。电解化发电是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板隔若干距离,一起浸入电解液中,金属板间会产生电压。两金属对于电解液的离子倾向力或溶解压不相同,发生化学变化,以电解方式放出能量。

电池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造成的。电池有两类,一种是用完就丢,不能再用的干电池,视为一次电池。另一种是可再充电,反复使用的蓄电池,即镍镉电池等,称为二次电池。

5、核燃料:核能也称原子能,是一种高效率持久的能源。核能发电是利用铀235的核分裂连锁反应释出大量热能,将水变成水蒸气,利用这些蒸气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虚拟的大船
虚幻的绿草
2025-07-13 04:45:35
能源消耗是指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电力、水等而人力占用量是指完成作业所需要的人数及劳动强度的高低.能源消耗应以完成相同的作业耗能低的为好人力占用则应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美好的蚂蚁
甜蜜的白猫
2025-07-13 04:45:35
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能源产业又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环境污染问题。这在煤炭开采和相关的炼焦行业发展中尤其突出。如何解决煤炭产业的污染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另外能源对社会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改善至关重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鉴于国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山西能源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将继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经过二十几年的粗放式发展,积累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如果再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寻求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失去环境依托的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就会加大,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将难以实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山西能源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

� 山西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就是煤炭,自1978年以来, 山西能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煤炭工业突飞猛进,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阶段;煤化工工业开始起步,高耗能工业快速增长阶段;煤电并重发展,由单纯输煤向煤电双输战略转变的阶段。山西能源发展战略由浅入深,由不够完整到比较全面。不同阶段的能源发展战略,对山西能源开发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从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目前的能源发展战略还不尽完善,没有

将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节约消费、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能源科技进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尚未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宏观调控、管理、运行机制。由此,带来了能源资源回采率低、破坏严重、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产品初级化、效益差、运力紧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应该在重点搞好煤炭开采、综合加工与高效利用的同时,强化煤层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能源产品生产与消费结构,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高载能系列产品,搞好能源运输体系建设,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注重能源开发、加工转化、利用与消费等环节的污染控制,综合利用各种废弃物,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我们先来看看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山西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8000亿吨,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截止1995年底保有储量2586亿吨,占全国的1/4强,其中炼焦用煤1407亿吨,占54.9%;非炼焦用煤1179亿吨,占�45.1%。�山西煤炭资源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开采条件好,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与煤炭共生、伴生的煤层气、油页岩、铝钒土、高铝粘土、

陶瓷粘土、耐火粘土、铁钒土等其它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煤炭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搞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已形成煤炭开采、洗选、炼焦、电力、化工等多元开发利用的格局。国家重点煤矿、地方国有重点煤矿、乡镇集体煤矿已占用全省煤炭资源825.8亿吨。1995年,山西原煤产量达3.4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6%;火力发电量达到496亿千瓦时,占全国火电总量的6.1%;机制焦炭产量达到1204万吨,煤焦用洗精煤产量达到4015万吨。山西在煤炭管理、整顿乡镇集体煤矿、取缔私开矿、劣质煤及煤矸石利用、土地复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煤炭综合开发与能源可持续生产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第一:开采秩序混乱,私采乱挖,争夺资源纠纷时有发生。据1995 年统计,全省有私开煤矿达2700多个,越层越界煤矿达650多个。 煤炭平均回采率低于国际水平10—20个百分点,国有重点矿实际寿命普遍比设计服务年限缩短20—30%,乡镇集体煤矿吨煤损失资源高达6.6吨。与原煤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破坏更为严重。

�第二:勘探工作落后,采掘比例失调。在2000 年以前计划开工的项目中,80%尚处于详、普查阶段;国有重点矿掘进率仅66.7米/万吨,不及规定标准(90米/万吨)的3/4。

�第三:煤炭资源洗选率很低,加工转换比仅30.88%,转换效率只有78 .49%,原煤在终端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达72.4%,煤炭综合开发程度低。

�第四煤炭优质劣用,浪费严重,大量宝贵的焦煤、 无烟煤被作为动力煤使用。炼焦、电力、煤化工等行业煤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土法炼焦每年耗损优质焦煤2000万吨。煤炭开采、炼焦、电力、煤化工等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很差。

�第五:煤炭开采和能源生产造成严重的土地塌陷、水系破坏、 地下水紊乱、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仅国有重点矿区土地塌陷面积达298平方公里,矿井废水排放达1立方米/吨煤,煤矸石堆存量1.6亿吨,其自燃产生的废气排放量达358亿立方米/年。炼焦、电力、 煤化工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

面对以上问题,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循环经济与山西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循环经济学原理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比较适合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现在这样紧迫,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型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

理念。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式“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不同,它要求把经济系统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其核心就是把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结构调整、增加效益。对于面临严重资源环境压力的山西而言,大力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一个新课题。

发展循环经济,让快速增长的GDP变为绿色2003GDP2380上年增长12.5经济高位运行,其中冶金、煤炭、电力等主导行业高速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3.3%增长49.8%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电力生产和供应增长18%源外输量也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省共外输煤炭3吨,比上年增长8%外输焦炭3658上年增长12.1%,33.23比上年

增长9.8%系列数据是山西多年来少有的,但不容忽视的是经济高增长是以资源拉动型的运输经济和粗放型的采掘经济作支撑。中国的能源结构是缺水富煤少油,以煤炭为代表的工业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与高增长结伴同行的是高耗能、高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山西大气环境煤烟型污染特点突出,TSP、SO2超标严重,大部分城镇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全省排漏的甲烷气占全世界的1/5资源污染严重,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推行工业节水新技术,走无害化、产

业化循环之路我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贫水国家之一,缺水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日益加剧的水资源紧缺与经济高速发展这一矛盾?缺水必须从节水做起,缺水是挑战更是推行节水的机遇。而工业节水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一方面是以煤、焦、铁行业为主的“黑色”经济大量的用水(清洁水)、浪费水(使用效率低)、排水(超标污水废水)、破坏水(污染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水资源枯竭、污染日益严重,全省主要河流达不到功能要求,汾河水八成超过五类水质标准丧失使用功能。缺水与污染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关注水,就是关注未来。有关专家指出,如果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从国际水平的平均4降至2,到2010以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山西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节水制度,利用新的节水技术,推行节水经济。特别是在煤焦、化工、电力、造纸、钢铁等高耗水行业提高水资源利用

率,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废水处理,走无害化、产业化循环经济之路。

标致的鱼
平常的花生
2025-07-13 04:45:35
能源及其的分类

所谓能源是指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量和动力的物质能源。迄今为止,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有:水力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燃料的化学能、原子能、海洋能以及其它一些形式的能量。能源可以根据能量来源、形态、使用程度和技术、污染程度以及性质等进行分类。

(一) 按来源分

根据来源,能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辐射能。除了直接的太阳能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能、水力能、风能和海洋能也都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第二类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经热能形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如地下蒸汽、热水和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球上的铀、钍等核燃料所具有的能量,即原子能。第三类则是来自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而以月球费力为主,如海洋的潮汐能。

(二)按形态分

能源可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现成存在、可直接取得而未改变其形态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一次能源中又可根据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可以连续再生,不会因使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这类能源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如太阳能、水力能、风能、地热能等;非再生能源是指那些不能再循环的能源,它们会随人类不断地使用而逐渐减少,如煤炭、石油、天燃气和核燃料等。

(三)按使用程度的技术分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科技水平条件下,能源使用的技术状况不同,从而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是指那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们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能源、石油、天然气了和水能等。新能源是指目前技术条件下尚未大规模利用或尚在研究开发阶段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风能和原子核能等。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是相对的。例如,原子能在我国属新能源,因为将核裂变产生的原子能作为动力(主要是发电)在我国时间不长,还有一些技术是引进的,有一些新问题尚待解决,目前还未成熟而常用的常规能源。但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应用核裂变作为动力和发电已经成为成熟技术,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核能即将或已成为常规能源。然而,如果考虑和平利用核聚变作为能源,则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工业发达国家都有大量技术问题要解决,从这种意义上讲,核能仍视为新能源。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常规能源,当研究利用新的技术进行开发时又可被视为新能源。如磁流体发电,利用的燃料仍是常规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和常规的火力发电厂不同的是将气体加热成高温等离子体通过磁场而发电,此时的常规能料又是新能源。又如风能和沼气能亦是如此。

(四)按污染程度分

按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能源又可以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能源称为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氢能和海洋能等。对环境污染大或较大的能源称非清洁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

(五)按性质分

能源按本身的性质可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含能体能源是指集中储存能量的含能物质,如煤炭、石油、天燃气和核燃料等。而过程性能源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产生和提供的能量,此种能量无法储存并随着物质运动过程结束而消失,如水力能、风能和潮汐能等。

还有一些其它分类方法和基准。但对于能源工作者而言,更多的是采用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着眼于一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按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进行研究,这样的分类见表

类别

一次能源: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燃气了、水力能等) 新能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等)

二次能源:常规能源(煤气、焦炭、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电力、蒸汽等) 新能源(沼气、氢能等)

怕孤单的保温杯
大胆的短靴
2025-07-13 04:45:35
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核能等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优点为容易获得,成本较低,容易运输。缺点为易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石油泄漏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优点为用之不竭,污染极小。缺点:太阳光照射不稳定,太阳能发电厂成本昂贵;风能涡轮噪音大,受地域限制;水能受地域限制,水坝会影响生态环境;生物质能直接燃烧会污染环境,加剧温室效应。

受伤的巨人
务实的路灯
2025-07-13 04:45:35
有这个因素,因为水力要建大坝,会改变生态环境和地质条件。并且能源要多样化呀,从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等的。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社会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已经开始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

提倡大力保护好可利用水资源。

时尚的小甜瓜
淡定的舞蹈
2025-07-13 04:45:35

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并不是“零排放,零污染”。他之所以被称为清洁能源,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在开采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低,相比需要复杂炼化的石油,天然气基本上脱个硫脱个水就能用了。把天然气脱硫/脱水厂的PID拿去和炼化厂的一比,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而且运输也更加简单,管输成本不高,LNG船运更便宜。管输和LNG船,直接烧天然气驱动了。

天然气的燃烧的产物虽然不怎么低碳,相对煤和石油来说要简单清洁很多。不会产生粉尘/固体颗粒,不会产生太多的复杂烃,不会有太多的不完全燃烧,不会产生太多的二氧化碳排放。

虽然在风能和太阳能可以让天然气无地自容,但是,天然气是未来唯一一个真正能填补能源缺口的能源。即使不讲新兴能源的各种天然缺陷,天然气也是唯一一个能直面能源需求的选项。不论从储量,价格,成熟度来说,作为一个污染小很多的能源,它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发电,供暖,民用方面替代石油和煤的能源选项。(核能情况复杂)。

最大的缺陷是开采难度大吧....天然气不比煤气安全多得多了???天热气最大的缺陷是不易大量储存,在能源安全方面有问题储存是最不容易的,说个例子,冬天北方会采暖,烧煤的话,最简单的,堆在外面注意防止自燃就好了,一年的煤,不分季节开采出来储存就好了,天然气呢?一种气体,怎么储存?液化天然气如果在常压下储存,需要极低的温度,即答主所说的车及船,临时运输还好,长时间储存,涉及到容积,很费钱

呆萌的台灯
坦率的小海豚
2025-07-13 04:45:35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2004》基准状态预测,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从2001年的102.4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025年162亿吨油当量,世界能源消费在2001-2025年将增加54%。日本、欧盟等能源机构预计,全球能源消费峰值将出现在2020-203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国际能源署2005年分析认为,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60%,届时仍将有“足够”的资源可满足需求。预测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大多数将来自运输部门,运输部门占全球石油需求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7%增加到2030年的54%。同时指出,C02排放也将增多,减排温室气体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东将增加投资以扩增常规石油资源产能,非常规石油资源如油砂等将得到加快开发利用,氢能将有少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将有更大发展潜力。到2030年,替代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不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而且将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3.6%,世界能源消费将越来越向中国和亚太地区聚集。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近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未来5-10年,中国煤炭国内生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则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原油的缺口最大。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来说既重要又迫切。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各国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都对发展能源的战略决策给予极大的重视,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引人注目。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温室效应,污染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升温。

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常规能源。

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总的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三、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2004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4.3%和6.8%;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5%、20.5%、10%和22%;到2020年将都提高到20%以上;到2050年,德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50%。韩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2.1%提高到2010年的5%。日本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3%和7.5%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分别达到20%和15%。

四、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展

美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利用力度,2005年美国能源部能源研发总投资7.66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研发投资占了42%。美国制定了庞大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克林顿政府出台的“百万屋顶计划”将在1997年到2010年里,安装总容量达4.6亿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

德国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投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德国制定了《未来投资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迄今投入研发经费17.4亿欧元。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风力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54%,太阳能供热器总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法国。法国推出了生物能源发展计划,2007年之前将生物燃料的产量提高3倍,使起成为欧洲生物燃料生产第一大国。具体内容是建设4个生物能源工厂,年均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生物燃料的总产量将从目前的45万吨上升到125万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面积也将达到100万公顷。由于生物燃料目前成本比汽油和柴油贵2倍,法国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

英国把研究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作为开发新能源的突破口,设立了5000万英镑的专项资金,重点开发海洋能源。不久前,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世界首座海洋能量试验场正式启动。英国第一座大型风电场一直在不断发展,目前风电装机总量已达650兆瓦,可满足44万多个家庭的电力需求,近期还将建设10座类似规模的风电场。

日本官方报告,将从2010年正式启动生物能源计划,并与美国和欧盟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建设500个示范区。预计将投资2600亿日元,而与之有关的产品和技术将成为日本新工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重要性。中国制定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确定了明确目标。印度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部,政府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印度在风电和太阳能利用规模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东盟国家也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10个成员国各自都有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包括地热、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来自棕榈或椰子油的植物燃料等。按东盟计划,到2010年各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达到2.75万兆瓦,其中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将成为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