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火,新能源汽车为啥能比传统汽车更环保?
新能源汽车的热度越来越高,现在国外的著名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也可以说在国内市场上疯狂降价,价格屠夫也不为过,就是为了想抢占国内市场,这个就足以证明未来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国产的汽车跟不上,那就会被外国的汽车所抢占。
新能源汽车的环保程度更高,因为它使用的是电能作为驱动,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但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用传统的火力发电,也可以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甚至是核能发电等等,这些方式有很多很多选择,让我们可以把电能变成一种清洁资源,但是传统的汽车是燃油的这些油,无论是汽油还是柴油,它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未来的成本会逐渐上升,甚至是最后消失。
传统的燃油汽车确实有一些优点,然后还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就是因为传统的燃油汽车,它在燃料补充方面动力方面更加有优势,比如碰到上坡路这种燃油汽车,它的功耗可能会增加,但是它的动力确实强,新能源汽车在城市跑起来可能没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想要达到传统的燃油汽车上坡的时候的这种动力,以及持续的输出相当的困难,因为电机本来和汽油机柴油机就略有差异。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是没有办法逆转的,因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据说已经有了限制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与销售的这个相应法规,据说在2030年之后就会逐渐取消燃油汽车,我们国内是没有相应的规定,但是估计未来也会进行一定的限制,因为传统的燃油汽车使用成本会越来越高,当它的燃油价格上升到10块钱乃至更贵的情况下,人们就会选择新能源汽车,这是一种需求倒逼。
现在入手新能源汽车其实还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时间点,因为现在价格普遍来说比较贵,国产的就算你相信他,他真的就没有问题吗?几万块的新能源汽车让你买你可能还不能买,但是动辄十几万二十来万,这个价格你要是买一个传统的燃油汽车,可能能帮你使用5~10年,这个没什么问题,驾驶体验之类的估计会很好,所以也在估计过个3~5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会逐渐压下来,可能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时机了。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传统的燃料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的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也体现了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来源丰富。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促进汽车转型升级。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哪呢?
优势一:纯电驱动汽车的操作响应迅速
过去在驾驶传统燃油汽车时,有时会出现熄火的尴尬现象,这是因为传统汽车的启动、加速和停止每一环都有一个控制误差的回路存在,在紧急情况下,其反应较慢。纯电驱动没有机械传动的过程,对于车辆的控制更为直接,而且车辆的状态也会集成在车辆内部显示屏上,给操作者更直观的反馈。电动汽车起步有着比内燃机更大的扭矩,这使得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的起步更快,更迅速。
优势二: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
电力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能源,大约70%的电能能被转换为有用的机械能,并且电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不用担心会被消耗殆尽。而燃油机对汽油的利用率最多不超过40%,其余的都被浪费掉了,并且汽油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硫化气体和温室气体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
优势三:驾驶体验好
新能源汽车去掉了传统汽车笨重的发动机,许多转轴被电机所代替,这为汽车腾出了更多的空间,也使得人们在汽车内的可利用空间增大,比方说:多承载些行李、多乘载一个人、多做些车内装饰。汽车内原先的操作面板被一个平板显示器代替,使车内更加简约、整洁。不仅如此,电机转动带给车身的抖动是十分小的,使得车在行驶过程中十分平稳,噪声也是很小的。
从小编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响应了国家“低碳生活”的号召,拥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也是对国家“碳中和”计划的一份贡献。小编是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的。
本文只是从小编的角度讲述了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如有错误和建议也请不吝指正,以互相学习。感谢大家的支持。
全链条减碳、脱碳成为新重点。
新能源汽车已经有成为主流的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前10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3%左右,个别月份的渗透率甚至突破了20%。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前提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但这能否帮助汽车真正实现“脱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报告(2021)》显示,未来随着电动化的普及,汽车行业碳中和的重点将从燃料周期过渡到车辆周期(车辆制造、车辆再利用阶段)。电动化的普及,会让汽车产业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发生转移。以纯电动汽车为例,在应用过程中,不使用化石燃料的纯电动汽车并不会直接产生二氧化碳,但在以火力发电为主的中国,纯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的电力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此外,纯电动汽车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动力电池、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等部件的生产,均会产生碳排放。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研发主任工程师孙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碳排放的全貌,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还应关注燃料上游、车辆上游的碳排放,即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在新能源逐渐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对于汽车碳排放量的计算,将从目前的使用拓展到汽车生产、零部件制造以及原材料制造等全周期。
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中一个重点行动便是“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欧盟则要求自2024年7月1日起,进入欧洲市场的工业和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商必须提供碳足迹证明,到2025年每一辆出口到欧盟的汽车需核算发布其生命周期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大力推进电动化的同时,各大车企也将“减碳”的措施应用到了供应链、原材料、生产等等环节。起亚在广州车展上展出的EV6和EV6 GT-Line车型,该车座椅织物由环保再生塑料制成,新发布的EV9采用了大量的可回收材料。再生、回收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根据规划到2030年起亚将实现整车生产再生塑料使用率达20%以上。在生产制造环节,为实现2045年所有工厂及办公设施的零碳排放,起亚计划于2040年完成全球工厂向可再生能源转换,并计划短期内在韩国、美国、中国、印度工厂的生产设施中引入太阳能(10.100, 0.62, 6.54%)发电系统,力争于2045年在整个企业价值链中实现碳中和。丰田汽车已经在生产、经销店、电池回收、植树活动等环节推进二氧化碳减排。
供应链企业也在快马加鞭进行布局。2021年,德国大陆轮胎表示,已率先将碳减排范围拓展到全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生产、使用乃至回收环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确保来源完全可追溯,在生产环节严格遵守当地环境法规及企业标准,在产品使用环节力争到2050年实现100%轮胎使用可持续材料。
对于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来说,除了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外,全供应链减碳、脱碳也亟待重视。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欣旺达(48.780, -0.71, -1.43%)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总裁梁锐指出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六大挑战,其中的两大挑战便是国外碳足迹和回收政策以及客户提出的减碳和回收要求。
此外,国内某车企欧洲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欧盟对于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追溯,对于正以新能源汽车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目前,国内正式公布的“碳中和”计划的车企数量较少。2021年6月,长城汽车(61.340, -0.64, -1.03%)宣布“碳中和”计划。根据规划,长城汽车将在2023年打造出首个零碳工厂,建立汽车产业循环再生体系,并确立3条线路并行的措施,深入布局新能源核心技术和产业链,集中在纯电动、氢能、混动等领域,2025年之前预计推出50 余款新能源车型。
广汽集团(16.020, -0.43, -2.61%)在广州车展上公布了“GLASS绿净计划”的具体目标,计划于2050年前(挑战2045年)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实现2050碳中和目标,广汽集团将从研发、生产、消费者使用环节全链路进行思考。”
按照规划,除了加速扩大混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规模外,广汽集团还将在2023年将广汽埃安打造成为广汽首个零碳工厂,实现零碳排放,并立足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零碳汽车产业园区。而广汽传祺也将引入绿电与自建超级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以零碳为目标,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
因为燃油车的禁制令是为了生态环境的考虑,对人们有好处。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向可再生能源倾斜,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持续走高,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也逐渐降低,各国开始纷纷布局新能源产业。
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当中,汽车排放的尾气要占大多数,因此,国家面对也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禁售燃油车,92号汽油将禁售改为乙醇机油等等,足以看得出来,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是下了多大的决心,燃油车禁令几多愁,禁了之后咋办?专家建议被吐槽!
最有标志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在推动新能汽车发展这块下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还有补贴,只是禁售燃油车的消息一经爆出,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我们买的车怎么办?禁了之后咋办?以后如何出行?
对此有专家也是建议开发多种类的车型,比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混动车系等,但是这种说法得到了国人的吐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不行,问题多多,开着上路不保险。而电动车,虽然非常的方便,但是也非常的遭罪啊,特别是在大冬天,吹着冷风出行,要冻死几个人?
再来说说新能源汽车,这是未来的发展方面,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往这一个领域发展,只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国人还有很大的顾虑,比如说,充电桩太少,充电池太贵,而且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不是大多数普通家庭能承受的了的,各项费用加起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花费要比燃油车高的多。
而且也有消息指出,新能源汽车还容易自燃,安全方面也是个问题,问题多多的新能源汽车想得到国人的认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得不说,燃油车禁令几多愁,专家建议虽然被吐槽,但是也不失为个办法。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 一。数据显示,在201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万辆,今年五月底则大幅攀升到了1108万辆。在电池技术方面同样进步明显,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较于2012年提高了1.3倍,而价格则下降了80%。与此同时,电动车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261.7万根充电桩、1298座换电站,形成了全球最大充换电网络。
根据报道: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
这是电动汽车最突出的优点。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不会
产生废气,与传统汽车相比根本不存在大气污染的问题。有
人说电动汽车使用的二次能源——电能在火力发电厂产生时
污染了大气,它只是把污染从城市转移到了郊区。事实上,
电动汽车并不是简单地将空气污染改变了地方,相对传统汽
车,它确实做到了减小了污染。因为电力来源是多样化的,
许多能源像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都可以高效
地转化为电能,即使电动汽车的电能全部来自于火力发电厂,
其整体的能量利用效率也高于城市常规燃油汽车,也就是说使用电动汽车还是减小了绝大部分空气污染。此外,如果避
开用电高峰夜间充电,那还可以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浪费。
2.无噪音,噪声低
这是电动汽车最直观的特点。现在大城市中汽车噪声已
经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污染,减少噪声污染也是对今后汽车
工业的考验。汽车发动机噪音是行驶过程中主要噪声来源,
与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在这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它在行驶
运行中基本是宁静的,特别适合在需要降低噪声污染的城市
道路行驶。
3.高效率
这是电动汽车能源利用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在城市中,
道路上车辆行驶较多,而且经常遇到红绿灯,车辆必须不断
的停车和启动。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消耗
大量能源,而且也意味着更多汽车尾气排出。而使用电动汽
车,减速停车时,可以将车辆的动能通过磁电效应,“再生”
地转化为电能并贮存在蓄电池或其他储能器中。这样在停车
时,就不必让电机空转,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
少空气污染。
4.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经久耐用
这是电动汽车运行成本方面的最大亮点。与传统燃油汽
车相比,电动汽车容易操纵、结构简单,运转传动部件相较
对少,无需更换机油、油泵、消声装置等,也无需添加冷却
水。维修保养工作量少。如果有好的蓄电池,它的使用寿命
也比燃油车长。
5.使用范围广,不受所处环境影响
这是电动汽车另一优势所在。在特殊场合,比如不通风、
冬天低温场所,或者高海拔缺氧的地方,内燃机车要么不能
工作,要么效率降低,而电动车则完全不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底盘跟传统的汽车底盘会有一些区别,主要是底盘的系统里面的系统会有一些变化,包含的有转向制动和悬架。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车的舒适感提升操控性和安全性提高,所以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系统一直在改变,也会适应于车载能源的多样性,更能够适用于高度集成的一些系统模块,并且不会限制汽车的空间,在外部的造型设计也会有所不同。底盘设计的时候,零件都会选择用一些新材料和一些新工艺,这样稳定性会变得更高,总体上的要求就是会要求轻量化有一些新材料,让底盘的发展方向有所改变,走向另一个高度。主要采用的一些轻量化的材料,有轻质合金材料,还有高强度的钢,这些需求量都会增加,在底盘上也会有铝合金的运用,还有镁合金的运用,这些需求量也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通过一些研究会发现一些新型的设计,能够满足汽车零件的要求。
也会发现稳定性变得更好一些,特别是底盘零件的稳定性,这也关乎汽车的安全性,所以底盘零件一定要有抗疲劳,抗损坏柔韧性和强度高的技能,这样才能够让汽车质量变得更高一些,还有一些压力技术的改变,能够自动减轻汽车的重量,在各个方面都会有一些发展。底盘在铸件的时候有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会选择一些轻质经尺寸保密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样制作出来的底盘才会变得节能高效,还有着绿色环保的效果。
在机械加工底部零件的时候也会抛弃传统的模式,有一些新的模式加入变得更加有柔性,这样的模式会更高效更精密,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能够将一些绿色加工技术融入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