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塑料大概有多少种?具体是什么?
生物可降解塑料大致分为七种
一、PLA
环球塑化网认为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据了解,PLA用量占生物可降解塑料的45.1%,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二、聚3-羟基烷酸酯(PHA)
PHA是由微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酵而合成的不同结构的脂肪族共聚聚酯。其中最常见的有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戊酸酯(PHV)及PHB和PHV的共聚物(PHBV)。主要用途为:一次性餐具、无纺布、包装材料、农用覆膜、玩具、包膜、胶、纤维等多种可降解产品。
三、聚ε-己内酯(PCL)
聚ε-己内酯(PCL)是由ε-己内酯经开环聚合得到的低熔点聚合物,其熔点仅62℃。PCL的降解性研究从1976年就已开始,在厌氧和需氧的环境中,PCL都可以被微生物完全分解。
四、聚酯类--PBS/PBSA
PBS 以脂肪族丁二酸、丁二醇为主要生产原料的, 既可以通过石油化工产品满足需求, 也可通过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自然界可再生农作物产物, 经生物发酵途径生产, 从而实现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循环生产。而且采用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的原料, 还可大幅降低原料成本, 从而进一步降低PBS 成本。
五、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德国BASF公司所制造的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其单体为:己二酸、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目前生产能力在14万吨/年。同时开发了以聚酯和淀粉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六、聚乙烯醇(PVA)
水溶性PVA薄膜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一种新型塑料产品。它利用了PVA 的成膜性、水和生物两种降解特性,可完全降解为CO2和H2O,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高新环保包装材料。
七、二氧化碳共聚物
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PPC),经过后处理,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国内内蒙古蒙西集团公司采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技术,已建成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物树脂的装置,产品主要应用在包装和医用材料上。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二 主要产品分类
生物降解塑料又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两种。
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质)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如热塑性淀粉塑料、脂肪族聚酯、聚乳酸、淀粉/聚乙烯醇等均属这类塑料。
2. 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当前主要包括淀粉改性(或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三 生物降解塑料代表产品
从原材料上分类,生物降解塑料至少有以下几种:
1. 聚己内酯(PCL)
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物
3. 聚乳酸(PLA)
4. 聚羟基烷酸酯(PHA)
5.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6. 聚乙烯醇(PVA)
7. 二氧化碳共聚物
8.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四 产业发展:
在我国,随着对降解塑料理解的加深,已充分认识到这种材料及其产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用。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普及应用已是众望所归。我国人大于2004年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的40号文件中,也明确要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启动了关于推广生物质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专项基金项目。
在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有:广州长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上九、南京比澳格、广东金发、浙江鑫富、内蒙古蒙西集团等等,还有更多已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和在筹划中的企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降解塑料---我们人人都将用到。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以独特生产工艺制造而成的高强度束状单丝纤维。加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砂浆)固塑性收缩、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止裂缝的形成及发展,大大改善混凝土的阻裂抗渗性能,抗冲击及抗震能力,可以广泛的使用于地下工程防水,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屋面、墙体、地坪、水池、地下室等,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中。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高强聚丙烯束状单丝纤维,经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确保了纤维在混凝土中具有极佳的分散性及与水泥机体的握裹力,可用于混凝土/砂浆的抗裂防渗工程。
聚丙烯纤维以100%PP原胶为原料,在专门设计的用于生产超细纤维的德国生产线上生产的,其细度为18-20微米,是目前世界上最细的聚丙烯增强纤维之一,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使派尼尔聚丙烯纤维可以以更小的掺量提供更多数量和更高强度的加强筋,为混凝土提供更好的保护。
聚丙烯纤维其意为安全坚固,故可将理解为增强混凝土使其安全坚固的合成纤维。是由100%纯聚丙烯精制而成,它具有抗碱性、抗酸性、不吸水、完全不受腐蚀等特点,是一种耐久性极高的增强材料。使用
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可提高其抗裂、抗渗、抗冲击、抗冻、耐磨能力,同时改善其韧性和延展性,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先进复合材料是比通用复合材料有更高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它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等,它在军事工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耐烧蚀、抗侵蚀、抗核、抗粒子云、透波、吸波、隐身、抗高速撞击等一系列优点,是国防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类工程材料。
------------------------------------------------------------------
(1)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形工艺性、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低的密度、抗疲劳性、减震性、耐化学腐蚀性、良好的介电性能、较低的热导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各种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加入各种增强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类复合材料;而热塑性树脂则是一类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溶解在溶剂中,也可以在加热时软化和熔融变成粘性液体,冷却后硬化成为固体。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制备工艺容易实现,原料丰富。在航空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机翼、机身、鸭翼、平尾和发动机外涵道;在航天领域,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是方向舵、雷达、进气道的重要材料,而且可以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绝热壳体,也可用作发动机喷管的烧蚀防热材料。近年来研制的新型氰酸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耐湿性强,微波介电性能佳,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制作宇航结构件、飞机的主次承力结构件和雷达天线罩。
玻璃纤维
目前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玻璃纤维主要有高强度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和高硅氧玻璃纤维等。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应用在军用方面,近年来民用产品也有广泛应用,如防弹头盔、防弹服、直升飞机机翼、预警机雷达罩、各种高压压力容器、民用飞机直板、体育用品、各类耐高温制品以及近期报道的性能优异的轮胎帘子线等。石英玻璃纤维及高硅氧玻璃纤维属于耐高温的玻璃纤维,是比较理想的耐热防火材料,用其增强酚醛树脂可制成各种结构的耐高温、耐烧蚀的复合材料部件,大量应用于火箭、导弹的防热材料。
碳纤维
碳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导电等一系列性能,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运动器具和体育用品方面也广泛采用。
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比强度、比模量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如火箭发动机壳体、飞机发动机舱、整流罩、方向舵等)、舰船(如航空母舰、核潜艇、游艇、救生艇等)、汽车(如轮胎帘子线、高压软管、摩擦材料、高压气瓶等)以及耐热运输带、体育运动器材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比强度在各种纤维中位居第一,尤其是它的抗化学试剂侵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良。它还具有优良的高频声纳透过性和耐海水腐蚀性,许多国家已用它来制造舰艇的高频声纳导流罩,大大提高了舰艇的探雷、扫雷能力。除在军事领域,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纤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极大兴趣和重视。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指以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等为基体,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为增强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耐腐蚀性、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机械、电子、水利、交通、汽车、家电和宇航等各个领域。酚醛树脂具有耐热性、耐磨擦性、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优异、低发烟性和耐酸性优异等特点,因而在复合材料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乙烯基酯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热固性树脂,其特点是耐腐蚀性好,耐溶剂性好,机械强度高,延伸率大,与金属、塑料、混凝土等材料的粘结性能好,耐疲劳性能好,电性能佳,耐热老化,固化收缩率低,可常温固化也可加热固化。1971年以前我国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工业主要是军工产品,70年代后开始转向民用,主要用于建筑、防腐、轻工、交通运输、造船等工业领域。在建筑方面,有内外墙板、透明瓦、冷却塔、空调罩、风机、玻璃钢水箱、卫生洁具、净化槽等;在石油化工方面,主要用于管道及贮罐;在交通运输方面,汽车上主要有车身、引擎盖、保险杠等配件,火车上有车厢板、门窗、座椅等,船艇方面主要有气垫船、救生艇、侦察艇、渔船等;在机械及电器领域如屋顶风机、轴流风机、电缆桥架、绝缘棒、集成电路板等产品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在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轻型飞机、尾翼、卫星天线、火箭喷管、防弹板、防弹衣、鱼雷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2)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良好的高温性能、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在军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镁、钛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而增强材料一般可分为纤维、颗粒和晶须三类,其中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已进入型号验证,如用于F-16战斗机作为腹鳍代替铝合金,其刚度和寿命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在具有高比强度的同时,还有接近于零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成功地用于制作人造卫星支架、L频带平面天线、空间望远镜、人造卫星抛物面天线等;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磨损的特点,可用于制作火箭、导弹构件,红外及激光制导系统构件,精密航空电子器件等;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是高推重比发动机的理想结构材料,目前已进入先进发动机的试车阶段。在兵器工业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大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托,反直升机 / 反坦克多用途导弹固体发动机壳体等零部件,以此来减轻战斗部重量,提高作战能力。
(3)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纤维、晶须或颗粒为增强体,与陶瓷基体通过一定的复合工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材料的总称,由此可见,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组元构成的多相材料,它克服了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已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热机械性能和抗热震冲击性能好的特点,是未来军事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之一。陶瓷材料的高温性能虽好,但其脆性大。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方法包括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弥散金属增韧和连续纤维增韧等。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飞机燃气涡轮发动机喷嘴阀,它在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降低燃料消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碳-碳复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增强剂与碳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抗热震性好、耐烧蚀性强、性能可设计等一系列优点。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是和航空航天技术所提出的苛刻要求紧密相关。80年代以来,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入了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的阶段。在军事工业中,碳-碳复合材料最引人注目的应用是航天飞机的抗氧化碳-碳鼻锥帽和机翼前缘,用量最大的碳-碳产品是超音速飞机的刹车片。碳-碳复合材料在宇航方面主要用作烧蚀材料和热结构材料,具体而言,它是用作洲际导弹弹头的鼻锥帽、固体火箭喷管和航天飞机的机翼前缘。目前先进的碳-碳喷管材料密度为1.87~1.97克/厘米3,环向拉伸强度为75~115兆帕。近期研制的远程洲际导弹端头帽几乎都采用了碳-碳复合材料.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装载质量不断增加,飞行着陆速度不断提高,对飞机的紧急制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碳复合材料质量轻、耐高温、吸收能量大、摩擦性能好,用它制作刹车片广泛用于高速军用飞机中。
---------------------------------------------------------------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不再是单一的结构材料,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在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在“十五”期间的发展会更加引人注目。21世纪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
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
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近年来,随着我国包装、电子、汽车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而且因为其具有可塑性,聚丙烯材料正逐步替代木制产品,高强度韧性和高耐磨性能已逐步取代金属的机械功能。另外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接枝和复合功能,在混凝土、纺织、包装和农林渔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一)环保观念
21世纪注定是环保的世纪,人类在饱受了大自然的残酷报复后终于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开始逐渐认识到环保是多么迫切紧要的现状,环保不应该只是少数人该做的事情,而是应该全民一起行动,把环保融入到生活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环境,所以人类必须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当让环保来引领人们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树立环保观念,并且用实际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环保不应该只是句口号,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实践,让绿色环保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绿色环保来引领生活的潮流。
环保观念应该从生活的各个细节来体现出来,让人们时时刻刻体会到环保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的一种态度,而不是敷衍的去执行。提高人们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应主要从下面两点提高:
(1)人们应该首先自己确立自身环保道德规范,主要是通过宗教及自身的道德两种手段。自身规范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在内心不愿去破坏环境,而是自己约束自己,破坏环境的事不去做而且见到了要去制止,通过自身的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使人产从良心上去遵守保护环境的规范,而这种制约是最为长远以及最为有效的,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
(2)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人们对环境的行为,法律对于环保的意义在于使人们不敢去随意破坏环境。
(二)低碳意识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山冰川也在逐渐消退,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降了大约40%,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3倍。所以低碳环保势在必行,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当积极的投身到这项活动中来。
经过世界各个国家的大力倡导与推行,低碳观念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认同,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绿色时尚,但是要落实到实际和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小的障碍与阻力,人们的低碳意识仍待加强。低碳意识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升低碳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行动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意义十分重大。积极自觉地践行低碳生活,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也是为了有效节约能源。树立人们的低碳意识,仅仅靠口号与倡导是不行的,还需要货真价实地去实行。公民和社会主体自身,更要有时不我待的低碳意识,多研究低碳哲学,多履行环保公民责任,多树立碳预算、个人碳预算意识,多让自己为低碳经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多社会主体都行动起来了,低碳意识才能得到全面、踏实、自觉地落实。换言之,低碳意识是一件利国利民利环境的好事情,这种“好”要能让公民和社会主体得到可触可摸的经济效能,低碳意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就会更强。
(三)低碳环保生活
“低碳环保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如果说环境保护,保护动物,节约资源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那么低碳生活则是我们需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是一种态度,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并去实践这种新型的生活。“低碳环保生活”是对旧的生活习惯的一种改变,我们会“牺牲”很多,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的今天,我们不能够让“低碳环保”仅仅停留在概念与理念阶段而是应该赶快行动起来,去积极倡导和实践。我们应当注意节油,节电,节水,从点滴做起,低碳环保从我做起。
一 用节能灯替换一般的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二 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电;
三 如果可以,尽量少看电视。建议多看书,既可节电,也可以增长知识;
四 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五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
六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
七 科学地勤俭节约;
八 电池不可以乱丢;
九 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以上这几条都是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他们却对低碳生活的实施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只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慢慢发展成一种习惯,绿色生活就会逐渐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此举势在必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安全,更自然,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种趋于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让低碳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同时主动参加各种和环保低碳有关的竞赛,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难得的机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形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化”。
(1)能源低碳化
能源低碳化就是要发展对环境、气候影响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低碳能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清洁能源,如核电、天然气等;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交通低碳化
当今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比30年前翻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交通低碳化是必然趋势。我国在实行交通低碳化中,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气轨道交通现已成为发展交通的新亮点。
(3)建筑低碳化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十分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
(4)农业低碳化
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实施农业低碳化中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
(5)工业低碳化
工业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业低碳化主要是发展节能工业,重视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
节能工业包括工业结构节能、工业技术节能和工业管理节能三个方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结构朝着节能降碳的方向发展。着力加强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主攻技术节能,研发节能材料,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工业低碳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一要在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在各个生产企业和环节之间进行循环、多级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做到污染“零排放”。二要进行“废料”的再利用。充分利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废料,把它作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或另一部门的原料,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三要使产品与服务非物质化。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是指用同样的物质或更少的物质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服务低碳化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
绿色服务,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无污、无害、无毒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
低碳物流要实现物流业与低碳经济的互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施行标准化等实现节能减排,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
通过服务智能信息化,可以降低服务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依赖,将部分有形服务产品,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转变为软件等形式,进一步减少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消费低碳化
低碳化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消费方式,实行消费的低碳化。消费低碳化要从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消费引导。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绿色包装是能够循环再生再利用或者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适度的包装。
消费环节必须注重回收利用。在消费过程中应当选用可回收、可再利用、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包括可降解塑料、再生纸以及采用循环使用零部件的机器等。对消费使用过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如汽车、家用电器等,要修旧利废,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
结语:在如今这个环保盛行的社会,我们要要绿化的不仅仅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更要绿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倡导与参与到环保、低碳的实际行动中来,让环保、低碳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创建一个和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绿色真正成为一种时尚。
参考文献:
田晨. 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J]世界环境,2008.
王宇寰.节能减排一一低碳的必由之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
版社,2OlO
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冰箱
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
■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後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
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
■空调开启几小时後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
■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
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裏,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锺计算,脱水率可达55%。壹般脱水不超过3分锺。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微波炉
■较干的食品加水後搅拌均匀,加热前用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 ■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
■尽可能使用“高火”。
■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冷能”。
计算机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盤、软盤、光盤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电池运用时,在WindowsXP下,通过SpeedStep技术,CPU自动降频,功耗可降低40%。
燃气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
■夏季气温高,烧开水前先不加盖,让比空气温度低的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自然升温至空气温度时再加盖烧水,可省燃气。
■烧煮前,先擦干锅外的水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燃气。
■开短会也是壹种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即将过期的香水,可喷洒在塞入枕头的干燥花裏、洗衣服的水中和拖过的地板上
■任何电器壹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
■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壹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
■开车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植树,植很多很多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