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巴菲特被骗22亿元,他究竟是如何被骗的

文艺的老师
秀丽的橘子
2023-02-12 04:24:45

巴菲特被骗22亿元,他究竟是如何被骗的?

最佳答案
坦率的画板
神勇的翅膀
2025-07-13 23:44:17

股神巴菲特被骗22亿元,被骗原因就是巴菲特看好新能源这个项目。正好有一家公司生产新能源,业绩不错,巴菲特就投资这家公司,导致损失22亿元。

其实这个一对夫妇设计一场庞氏骗局,他们伪造财务信息,公司一些业务往来都是虚假信息,给投资人看来,这家公司值得信赖。

这家公司对外称是新能源,利用太阳能,可以解决一些难题。这些年新能源这一块确实受到大家关注,不管是股票还是基金都是大涨,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投资人来说就是利好。

看到巴菲特都被骗,让我不敢相信股票和基金。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买股票和基金,就是想赚个小钱。从这件事情来说,投资不可以只看财务信息,不可以只看一个公司好一面,还需要看负面新闻。

巴菲特被骗22亿这件事情,这家骗子公司,维持8年,是一个漫长过程,不被大家发现,导致巴菲特也被骗,是在情理之中,能伪造这么多信息真是不容易。

我们来说说背后这个骗子,他们就是修理厂老板和老板娘而已,他们策划这个长期骗局,主要是抓住新能源这个浪潮,在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热门,可以大赚一笔。

于是他们利用这个消息,注册公司,专门制造新能源方面商品,让更多人投资,与此同时上传虚假财务报名,吸引一些投资人,尤其巴菲特也投资,增加大家信任感,好多投资人直接投资。

这些被骗有35项基金,对于巴菲特来说,22亿是一笔不小数字。这件事提醒大家,投资股票基金需要谨慎,钱还是装到口袋安全。尤其是股民,我们应该收起贪婪心,踏踏实实赚钱,认真过好每一天。

最新回答
欣慰的白羊
彩色的发带
2025-07-13 23:44:17

巴菲特这一次之所以亏损,主要是因为在此前他投资了一个新能源项目,但是这个新能源项目其实就是一个骗子公司,在此前通过进行虚假的宣传和夸张的实验来进行大范围的融资结果现在想要上次推出产品的时候,公司就直接表示技术还不成熟,根本就没有办法拿出相应的产品,所以现在这个骗局已经被揭穿,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也已经被立案调查,面对的可能是长达30年的刑期。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巴菲特这一次的投资失败。

第一,在当时他为什么会上当?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公司的新能源项目其实是非常优秀的,而且作为最先提出新能源的一个公司,在当时他们的确用了一些技术专利,而且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也拿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实验报告。只不过很多人都专业性比较有限,所以看不懂里边的一些门道,这才导致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个公司的融资规模高达数10亿美金,巴菲特在里边投资了3.4亿美金。

第二,如何看待这个公司的暴雷?首先这个公司之所以会爆雷,并不是因为他们经营不下去了。而是因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拿出一些产品来投入到市场当中,但是当股东的让他们拿出产品的时候,公司却直接表示技术不成熟,成本比较高,没有办法拿出相应的产品。甚至现在拿出的成品都没有办法比得上,当时向他们展示了一些半成品。

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投资失败?其实从这一次的投资当中就可以看出,就算是巴菲特这样的股神也会投资失败,而且股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所以希望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懦弱的戒指
坚定的帆布鞋
2025-07-13 23:44:17

作为投资界的大佬,这一次巴菲特成为了受害者。根据美国加州当地法院的一个判决来看的话,巴菲特此前投资了美国太阳能公司,但是这个公司最近却因为涉嫌经济欺诈被判除了30年的经济。而在这一次的判决当中,其中涉及的基金公司就有三十多家。而巴菲特的公司很明显就在其中,并且投资的资金非常多,足足有22亿。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巴菲特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第一,进行了虚假的宣传。说句实在话,在当时美国太阳能公司的确富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所以在当时他们就找到了很多的投资人,表示将可以通过利用他们这相机因素。然后见到一个新型的太阳能发电基础,这个发电机组的转化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因此公司通过这样的营销在当时就已经拉拢了很多的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但实际他们的表演效果都是伪造出来的,并不能够真正的落地实行。

第二,骗局最终败露出来。我们都知道现在新能源整个行业是非常火的的,这个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者,但是正因为大量的资金涌入到新能源行业当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办法拿出成绩的话,自然会被发现的,所以在当时公司的很多产品一直没有办法推出来,就引起了投资人的猜测,因此就将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诈骗犯。

第三,如何看待巴菲特被骗?首先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八岁的病不可能操纵自己公司内部的每一笔交易,这个交易实际并不是由她来签订的,只不过是由他的基金公司出面进行签订,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投资,毕竟22亿人民币的损失,对于巴菲特的基金组织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尝试。

愉快的黑裤
彪壮的耳机
2025-07-13 23:44:17
文 |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陈九霖

在大众的眼中,巴菲特只是被视为美国数一数二的价值投资者。但是,与普通大众印象相反的是,巴菲特其实也是一名出色的宏观经济大师。

1999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当时的互联网泡沫给予提醒,紧接着就发生了2000年的“互联网冬天”;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在市场对股市(尤其是金融业)丧失信心乃至极度恐慌之时,巴菲特选择了大幅增持当时的银行股。后来,美国股市开启了长达11年的长牛时代:从2009年3月6日起,截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爆发的2月底,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涨了408%,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上涨357%,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669%。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巴菲特的投资选择,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和晴雨表。在动荡不安的2020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或许可从“股神”的投资选择中,看出美国未来经济的走势。

“股神”卖了什么,又买了什么

在今年一季度美国股市大跌的时候,巴菲选择奉行他自己的原则:“别人恐慌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慌。”他逆向增持当时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航空公司以及石油公司的股票。

但是,之后不久,随着美国整体疫情防控的不利,巴菲特马上改变投资逻辑,将航空股全部“割肉”(美国四大航空公司,即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今年5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航空业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困难行业,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现在,大家都被告知不要再飞行、不要再旅行。今天所有的业务,到底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趋势,我们不得而知。”

后来的事实证明,随着疫情在美国失控,美国航空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运收入可能减少3140亿美元,同比下降55%。美国航空业的衰减程度更是前所未见,美国航空运输协会CEO尼古拉斯·卡利奥(Nicholas Calio)表示,美国航空公司的旅客净预订机票数量同比下降了近100%。

今年7月,巴菲特花了97亿美元购买了Dominion能源公司,包括7700英里的天然气运输管道,以及9000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存空间。其实,早在2016年,巴菲特就表示想要构建自己的能源产业。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曾发起对Oncor电力公司的收购计划。但是,当时市场对于能源股的追逐导致其价格过高,巴菲特没有追风。今年,美国在经历了疫情以及全球石油增产的双重打击下,能源类企业也面临着跟航空类企业一样的命运。但是,不像对于航空业那种悲观的预期,巴菲特对于能源和铁路这两大传统行业,却愿意去不断地进行投资。他还多次表示,能源和铁路是两个需要很多资金的行业,也是对抗通胀的最好选择。如今,巴菲特左手握着石油勘探开采权的上游产业资产(西方石油公司),右手握有运输管道和储存空间以及铁路的中游产业资产。巴菲特的能源帝国框架,已逐渐浮出水面。

不单单如此,就在今年8月,巴菲特又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美国证监会(SEC)公布的最新文件显示,今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买入了黄金矿业公司——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近2100万股股票,并且,抛弃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所持有的金融类股票,如高盛、摩根等银行股票。

令人玩味的是,2018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比较了1942年以来,投资股票与黄金的回报率相差130倍,股票的回报率远远高于黄金。巴菲特因此奉劝投资者:“炒金不如炒股。”那么,此时此刻,巴菲特为什么突然杀入黄金领域而购买黄金企业呢?

其实,巴菲特的做法,一方面预示着其对于美国未来经济的转型看法,另一方面则表明他已经开始为未来做着准备。

美国的未来:低利率+高通胀?

1999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影响投资的结果,有两个重要变量,分别为“利率”和“获利”。利率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一样,利率越高投资的回报就越低。而企业的获利,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变量。

今年,由于疫情所带来的封城等一系列举措,美国企业在不断地“死亡”。据央视 财经 报道,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统计显示,截至止今年10月4日,美国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在申请破产的企业当中,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今年9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降幅为33.2%。其中,服务支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重挫41.8%。在消费行业之中,美国餐饮行业整体上将损失2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万亿元。而美联储为了将经济拉回正轨,可能不断地抛出更加激进的政策,比如,负利率以及比现在更大的量化宽松政策。

当地时间2020年5月7日, 有113年 历史 的美国高端连锁百货商店内曼·马库斯 (Neiman Marcus) 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那么,这种做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首先,美国的长期低利率尤其是负利率政策,会直接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当美元因量化宽松政策而直接导致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时,原先持有美国国债的投资者,也会用这种廉价的美元去投资海外那些利率仍然较高的国家。

其次,负利率会摧毁美国的金融世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在正常的模式下,当央行利息还是“正”的时候,银行可以通过借贷利息与存款利息之间的利息差,并在不断放贷加杠杆的情况下,取得盈利。但是,当利率由正变成“负”时,就会遏制银行在原先正常情况下上杠杆的意愿。银行为了增加收入会转向发行衍生品以及投资高风险资产。

对于这样的一个未来,巴菲特正在用购买传统能源以及黄金等资产的手段,去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在遭遇过1970年末到1980年期间每年10%通货膨胀的经历后,巴菲特在其1981年致股东的信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巴菲特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类公司能够存活下来:一类是因为刚需,企业可以轻易抬高价格;另一类是可不断产生现金流。

不论是能源,还是铁路,甚至是黄金,都是巴菲特所说的这两类资产或符合其中之一性质的资产;而且,在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它们无疑也是可以实现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这就是巴菲特抛弃航空股、金融股,而转投能源、铁路和黄金企业的背后逻辑。它所暗示的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将会是低利率、高通胀下的低速运行。

我的两点看法

基于对巴菲特今年的投资运作的分析后,我有如下两点看法:

1.长期看好美国。尽管美国经济短期内遭遇挫折,今年更是大幅萎缩,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有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一是它的修复能力极强;二是它的创新活力极强。在克服当下困难后,今后二三十年内,美国经济依然强劲。

2.传统能源和基础商业仍然具有生命力。10月20日,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Darren Woods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因经营困难,该公司计划裁员。但是,在他的欧洲同行称可再生能源将很快取代石化能源之际,他却对石化燃料依然充满信心,并称这一领域有帮助全球经济繁荣的“更高使命”。Woods明确地表示,在2040年之前,石化燃料仍将占全球能源领域的一半左右,而且,通常会为贫穷国家提供成本效益最佳的发展途径,尤其是非洲和亚洲的较贫穷国家。

我赞同Woods的观点,因为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尚需时日。巴菲特选择投资传统能源的做法则是另一个重要证明——巴菲特拥有天然气、煤气、电力等抗通膨且可以带来庞大现金流的传统能源公司组合。即使未来偏爱新能源的民主党人执政,也难以改变包括页岩油气在内的传统石化能源将长期占有半壁以上江山的局面!

我赞成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都(Mohammad Barkindo)的判断:“到2045年,石油将继续在能源构成中占据最大份额!”

责编 | 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