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新能源可以申请的英国大学

单纯的小鸭子
曾经的鸵鸟
2023-02-11 23:11:21

新能源可以申请的英国大学

最佳答案
优美的小甜瓜
乐观的热狗
2025-07-15 05:46:20

1.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开设了新能源技术硕士MPhil in Energy Technologies 。

2.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开设专业了能源经济、政策与环境硕士Economics and Policy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MSc、能源与环境材料硕士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 MSc。

3.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开设了可持续能源发展硕士MSc in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s。

4.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开设了能源与环境硕士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5.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硕士 Renewable Energy and Architecture (Nottingham/Ningbo) Masters (MSc)。

6.伦敦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London开设了能源环境技术与经济硕士MSc Energ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管理硕士MSc Renewable Energy and Power Systems Management。

7.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开设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硕士MSc in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能源与社会学硕士MSc in Energy and Society。

8.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开设了可持续能源系统硕士MSc in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9.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开设了能源与可持续性硕士(方向能源资源与气候变化)MSc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Energy resources and Climate Change);能源与可持续性硕士(方向能源,环境与建造)MSc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Energy,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s);可持续能源技术硕士MSc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10.拉夫堡大学 Loughborough University开设了可再生能源管理 Master in Renewable Energy。

最新回答
甜美的豌豆
顺心的凉面
2025-07-15 05:46:20

斯坦万格大学

学校概括:

斯坦万格位于挪威西南海岸,是罗格兰德州的州府(罗格兰德州是挪威24个州之一),为挪威第四大城市。市区人口约11万,大市人口约30万,是挪威经济发展最快、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是挪威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和主要会议中心。斯坦万格是挪威的一座港口城市,是欧洲的石油中心,被称为挪威的石油首都,承担北海石油开发的后勤供应和补给。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总、国家石油委员会及世界重要的石油公司都在该市设有机构。每两年举办北海油田研讨会和展览会农业、捕鱼业和造船业也较发达。近年来,新兴电子工业、机械工业也有了较快发展。斯坦万格市交响乐团国际知名。另外,市内还有各类博物馆、歌舞剧院、美术馆等文化设施。

斯坦万格大学学院,有学生8000多人,900名教职员工。下属七个学院:卫生保健与社会福利学院;文科学院;教师学院;挪威饭店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理工学院;经济和文化与社会学学院。学校提供挪威语课程的学习。

挪威科技和自然大学

学校概括:

挪威科技和自然大学位于TRONDHEIM市,是挪威第二大大学,约有在校生18,5000人,是一所国际闻名的,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TRONDHEIM市由此被誉为挪威的科技之都。大学下设7个科系,教学和研究领域涉及工程学、自然科学、艺术人文学和社会学等。在挪威,80%的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挪威科技和自然大学。学校提供QUOTE项目奖学金。

卑尔根大学

学校介绍:

卑尔根大学是挪威人引以自豪的高等学府之一,它创建于1946年,在1825年建立的卑尔根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是挪威规模名列第二的综合性大学。它位于挪威西南海岸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卑尔根大学共有7个学院,拥有50多个本科和硕士项目,它们是人文科学学院、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牙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和心理学学院。卑尔根大学位于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市。3000多个教学模块。现有在校生17000名,国际留学生1300名,雇员3300名。该校注重各个领域国际合作,被称为挪威最为国际化的大学。

地理介绍:

在世界地图上,挪威位于最北部。她的一大部分领土在北极圈以内,"挪威"一词的意思就是"通往北方之路"。今天的挪威是一个发达的民主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在国际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挪威的东部与俄罗斯、芬兰和瑞典交界,西面则是大西洋。由于挪威有许多峡湾,故此海岸线长达两万多公里。从最南端的林德斯内斯到最北端的北角,直线距离长达一千七百五十公里。挪威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地区,首都奥斯陆周围人口密度最大。由于有温暖的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我们才可以居住在这样一般无人居住的高纬度地区。挪威拥有位于大陆以北的斯瓦巴德岛和熊岛的主权,西面的扬马延岛也属于挪威。南极大陆的彼得一世岛和布维岛也归挪威管辖。冬夏兼具的国度,无论冬夏,挪威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很大。从天气温暖的沿海地区出发,很快就可以到达内陆的高寒地带。挪威的海岸线被无数峡湾所分割,其中最长的峡湾可以延伸到内陆达二百多公里。峡湾两岸矗立千米的悬崖峭壁是挪威最受欢迎的旅游胜景之一。挪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貌较为平常,北部地区则美丽壮观,但气候亟为严酷。在夏季的半年里,白夜现象使那里二十四小时光线充足,冬季则是漫漫长夜,只有每天正午时分才可以见到一线天光。

北欧优势:

--- 福利:

最适合居住的国家挪威,它的富有也是世界有名。人均年收入接近4万美元。联合国说它的富裕程度在世界上排第三。而在联合国另一项"全球最适宜居住国家"的调查中,挪威又位居榜首。联合国的这份调查涵盖了各种生活指标,挪威无论从人均寿命、教育水平还是国内生产指数都高居首位。当然,如果你有幸能留在挪威工作,取得居留证,那还能享受到更多挪威的国家福利。但挪威政府还是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后,能回各自国家去,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 学历:

挪威的教育水平也在联合国的调查中高居首位,不仅学习环境优越,教育质量也高。挪威的教育与欧洲国家是融为一体的,享有很高声望,它的教育文凭被世界承认。挪威本国学生的待遇自不屑说,他们对外国学生也没有制作另行的标准,统统一视同仁。

--- 英文普及:

千万别被挪威语吓倒了,如果不是学本科的话,全部课程都以英语来教学。所以在申请挪威学校的时候,还需要托福成绩。在挪威,英语的普及率相当高。下至超市员工,上至王室成员,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年纪稍长一些的有时会带有一点挪威口音。当然,挪威语也是非英语国家中和英语最接近的语言,花点时间学挪威语也不难。

专业介绍:

目前开设硕士项目,英文授课2年

人类社会发展学;水资源研究;公共管理;System Dynamics;卫生健康学

国际健康(医学;牙医学);信息学;牙医;历史学;考古学;英语;法语

德语;西班牙语和拉丁美洲研究;渔业生物学和渔业管理;海洋生物学;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化学;数学;植物学

每年9月一季开学

入学条件:

(1) 硕士:国内正规高校本科毕业的学生,有托福570或雅思6分以上者

注意事项:

打工:

在挪威打工一点问题都没有。没有人会限制你,但还是有固定的打工时间限制,为的是让你把主要精力都能放在自己的学业上。有的学校甚至会主动帮助学生找工作,在放寒暑假的时候,一些外国学生可能会得到学校帮忙联系的假期工的机会。有挪威居住证的非欧美学生学生在学期期间最多可以工作20个小时,在圣诞节、复活节以及暑假(大约是7月15日到8月5日)中可以全职工作。找工作之前,需要先到留学生指导老师处进行原因陈述及申请工作许可。工作许可与学习的进程有关。申请表格可到留学生管理办公室领取

俊逸的棒球
阔达的小懒猪
2025-07-15 05:46:20
二、名单

四所综合性大学:

1. University of Oslo

2.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ondheim

3. University of Bergen

4. University of Troms

两所专业大学:

1.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Norway,Aas

2. Norweg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ergen

二十六所高等学院:

1. Aalesund University College

2. Agder University College

3. Akershus University College

4. Bergen University College

5. Bod Regional University

6. Buskerud University College

7. Finnmark University College

8. Gjvik University College

9. Harstad University College

10. Hedmark University College

11. Lillehammer University College

12. Molde University College

13. Narvik University College

14. Nesna University College

15. Nord-Trondelag University College

16. Oslo University College

17. The Saami University College

18. Sogn og Fjordane University College

19. Stavanger University College

20. Stord / Haugesund University College

21. Sr- Trndelag University College

22. Telemark University College

23. Troms University College

24. Valda University College

25. Vestfold University College

26. stfold University College

两所专业学院

1.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2.The Norwegian Academy of Music

两所艺术学院

1.Oslo National College of the Arts

2. Kunsthgskolen in Bergen

一所私立高等院校

Norwegian School of Management,是挪威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办学规模在全挪威居第二位,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魁梧的硬币
淡淡的咖啡豆
2025-07-15 05:46:20

CCUS团队

煤炭能源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CO2等温室气体。煤炭能源低碳转化与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这些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利用或者封存于地下。因此,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一个集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研究于一体的新的温室气体控制方向。低碳能源研究院CCUS团队整合了学校水文地质、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电力工程等学科的优势研究资源,引进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优秀博士。团队首席专家有秦勇教授、冯启言教授等。团队依托“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封存重点实验室”,重点对煤层储存CO2的机理、能力评估和储存技术、煤炭燃烧前CO2的捕集与提纯技术、CO2资源化再利用技术、CO2地质封存安全监测技术以及CO2捕集与封存的经济、管理与政策等方向开展研究。

煤地下气化研发团队

煤地下气化研究在中国矿业大学已有近30年历史。先后在江苏徐州,河北唐山、山东新汶、内蒙乌兰察布、甘肃华亭等地进行了大量半工业、工业试验。取得了井式“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地下导控气化新技术、深冷空分制氧系统制备地下气化剂新技术、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2010年5月我校在甘肃华庭进行的“矿区难采煤气化绿色低碳开采与绿色煤电产业化”示范试验,成功点火运行。日产气量16万标准立方米/天,空气煤气热值平均5.45兆焦耳/标准立方米, 水煤气热值10.26 兆焦耳/标准立方米。尤其是在地下气化炉的燃烧可测可控性、产气优质稳定性、气流的畅通性和炉体的密闭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煤炭清洁转化与利用角度,将我国数千亿吨经济不可采的以及大量滞留的煤炭采用地下气化方法变成煤气,然后发电或者化工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碳能源低碳转化途径。为此,研究院整合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的优势研究资源,引进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优秀博士形成了“煤地下气化研发团队”。首席专家是王作棠教授。团队重点对煤地下燃烧的催化剂与抑制剂的研发、导控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燃烧控制机理、多联产技术、工业设计等开展重点攻关。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煤炭地下导控气化绿色开采新理论与工艺;

2、基于“三下一上”滞留煤条带充填气化开采的岩层控制理论及技术;

3、煤炭地下导控气化过程测控技术研究;

4、煤炭地下导控气化工程技术装备研究;

5、煤炭地下导控气化工程技术经济研究;

6、煤气甲烷化与发电的能源化工多联产新技术。

碳资源高效利用研发团队

随着新的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发,从长远看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渐减少。煤炭的能源属性弱化的同时,其资源属性将强化。碳资源高效低碳利用研发团队整合学校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和有关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引进了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及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及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团队首席专家是魏贤勇教授。团队致力于用可分离和非破坏性或轻度破坏性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揭示重质碳资源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发温和条件下重质碳资源中有机质的定向转化和反应混合物精细分离的新工艺,以期实现重质碳资源中有机质的高附加值利用,形成相关技术的产业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分析和定向转化

2. 煤焦油、煤液化重质油和残渣及重质石油的精细分离

3. 沥青基高性能炭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性大分子的合成

4. 生物质的温和解聚和高附加值利用

5. 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分析

生物质能研发团队

尽管我国人多地少,发展生物质能受到一些限制,但是我国土地农业利用率高,每年生产大量农作物副产品如秸秆等是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料。目前国际生物质能研究的热点是:具有可选性和总体效益的高级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开发、生物燃料在燃烧与热力过程中的转化机理、生物燃料的理化特性对可靠性的影响、生物质能转换设备、可靠与低成本的能源作物、新的生物制炼技术、新一代交通使用的生物燃料等。低碳能源研究院生物质能研发团队整合化工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等的相关优势资源,引进日本、挪威等国家高级专业人才。首席专家是宗志敏教授。主要在生物质的温和解聚和高附加值利用、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

碳足迹调查、监测与评价研发团队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是一个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活动或机构产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术语,它是评价部门、行业或企业、个体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个国际通用指标。其中的“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的越多,排放二氧化碳也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由此可见,碳足迹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

煤炭生产的碳足迹应该如何科学测算?碳足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研究院的碳足迹调查、监测与评价研发团队主要研究煤炭开采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扰动的碳足迹当量计算方法;煤炭开采中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方法;煤炭加工中碳足迹计算方法;碳足迹监测技术等。团队首席专家是张绍良教授。

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研发团队

这里的低浓度瓦斯主要是指矿井风排瓦斯。瓦斯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将这些低浓度瓦斯收集、提纯并利用起来,对减少煤矿的碳足迹作用十分明显。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研发团队整合安全工程、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化学工程、电力工程等优势研究资源,针对乏风瓦斯的采集、提纯、运输和综合利用等的关键技术难题展开研究。该团队正在组建中。

新能源研究所

新能源研究所由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物理、化学、机械、热能、电子、光学等学科共同组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纯多晶硅材料、高效多晶硅材料、光伏能源关键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能源、风力发电技术等。研究所与德国RWE公司、乌泊塔尔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伯明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研究所目前承担“973”、“863”、“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同时为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节能减排研究所

节能减排研究所由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安全、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地球物理、电气工程、采矿工程等学科共同组建。主要研究方向为煤层气抽采与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矸石充填采煤技术、呆滞煤炭资源再开采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研究所与德国RWE能源公司、波鸿工业技术大学、DMT公司,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邦科学研究组织(CSIRO)、西澳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肯塔基大学,波兰煤炭科学院、西里西亚工业大学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研究所目前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

矿区生态环境研究所

矿区态环境研究所由环境、测绘、采矿、地质、岩土工程、资源与城乡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管理等学科共同组建,主要从事矿区矿山生态遥感监测技术与理论、矿山生态风险评价、矿山生态演替过程模拟和演替规律、矿山生态修复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矿山生态修复政策以及矿山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研究所为矿山企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研究所与德国波鸿工业技术大学、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大学、莱布尼兹生态环境研究所,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保持亲密合作关系。研究所目前正在承担国家“863”、“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

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

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面向江苏省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所需的重大高新技术需求,针对燃烧前CO2捕集、分离与提纯以及CO2在地质环境储存的重大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大力推进条件建设和能力建设,使重点实验室总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形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搭建高起点的CCS研究与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培养和引进能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建设一支在国内同学科领域具有强大学术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CCS技术体系十分庞大,牵涉到物理、化学、地学、工程等众多领域,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研发优势,在燃烧前捕集和地质储存两大领域、三大方向重点攻关。

(1)煤基CO2燃烧前捕集关键技术体系

煤基CO2燃烧前的捕集思路是通过煤的气化生成H2和CO2,H2直接用于燃烧,CO2则捕集起来,所以重点实验室将通过煤基分解化学过程、合成气体理化性状等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低温煤脱硫、降灰和气化一体化集成工艺,达到提高煤热值利用率、获得较高纯度CO2的目标;同时重点研发低温制冷捕集CO2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捕集技术方案。

(2)CO2地质储存关键技术体系

CO2地质储存的关键技术包括处置场所的地质评价、处置量评估、CO2注入技术以及深部含水层/煤层/油田处置CO2的多物理过程的模拟等。该研究方向的目标是形成一套地质处置场所评价指标体系、CO2储存量估算标准与规范、CO2灌注井施工技术、管道、井孔及设备防腐技术、防堵防垢技术、灌注关键技术及相关参数等;开发深部含水层/煤层/油田处置CO2的多物理过程的模拟系统和地下CO2环境演化模拟系统。

(3)CO2地质储存状态监测技术体系

该研究方向的目标是将地震法、电磁法、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遥感技术结合起来用于CO2的稳定性探测,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