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鱼属于可再生能源吗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但由于是人类活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有枯竭的一天,故A错误;
海鱼属于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海南琼海的渔民不是不喜欢大鱼,而是由于人类的过度的捕捞,没有大鱼,故C错误;
人类过度捕捞使使鱼类资源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鱼类获得的能量源于饲料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1、脂肪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所含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部分还含有N,P等元素。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2、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绿色、有机、无公害、节能。
一是能源效益。利用家畜粪便生产沼气,从中获得优质的生活和生态用能,用于加工副食品及供热,代替液化气和煤气。
二是环境卫生效益。净化生态园区,创造卫生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整洁的园区形象,改善了园区内貌。
三是生态效益。沼气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园区的生态系统中,畜禽的粪便是制作沼气的主要原料,沼气是无公害的燃料,可替代煤气或液化气;沼液又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供蔬菜、粮食、苗木等种植的有机肥料。同时,沼液经过生物处理,可转化为养殖饲料,是鱼类、虾类、特种水产的优质饲料,再加上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就可形成以销售为龙头的加工→种植→饲料生产→养殖等生物链封闭循环的高效生态农业园。
四是经济效益。沼气除产生能源效益外,还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它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纽带,带动生态园区的种、加、养发展,拓展生态园的盈利项目链。另外,沼液的使用可替代化肥,节省化肥费用支出,目前生态园日产沼气30M3,年节约燃料成本2.8万元。
五是社会效益。以农村沼气为工作纽带,向农村传播一种综合高效的生产方式,传播一种清洁、文明、现代的生活方式,引领农村农民实现富裕、亲近文明。
沼气是有机物(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占55~70%)和二氧化碳(占25~40%),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具有优质、清洁、廉价,制取容易等特点,由于这种气体最初在沼泽中发现,所以叫沼气。
沼气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技术就是通过建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
鱼类的能量需要低。因为勿需保持体温,维持体态的消耗少,维持能量低。在适温条件下,鱼类的维持热只相当于大小相近的哺乳动物的1/10~1/20;蛋白质代谢产物为氨,易排入水中,不用合成尿酸、尿素,耗能少。热增耗为摄入总能的5%~15%,家畜为20%~30%。因此,饲料蛋能比和蛋白质水平都比较高。
鱼类可以从水中吸收矿物质以满足部分需要,所以和畜禽相比,鱼饲料中矿物质的营养地位相对要弱一些。
鱼类对饲料磷源的利用率随鱼种不同而不同,不同磷源中磷的有效性差异很大。无胃的鲤科鱼类无胃酸分泌,对鱼粉、骨粉中的磷利用率很低。
游离氨基酸在鱼饲料应用中有一定的限制,不能盲目添加,要根据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投喂方法而定。此外,鱼饲料中氨基酸颉颃作用不明显,家禽赖氨酸、精氨酸、胱氨酸颉颃,没有证据表明鱼的赖氨酸、精氨酸之间有颉颃作用。
鱼对水环境依赖很大,饲料效果受水质的影响,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鱼的,营养需要也不同。设计饲料配方时,一定要对饲料的使用条件有充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