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型燃料电池是什么?
再生型燃料电池的概念相对较新,但全球有许多研究小组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一技术与普通燃料电池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也用氢和氧来生成电、热和水。其不同的地方是它还进行逆反映,也就是电解。燃料电池中生成的水再送回到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电解池中,在那儿分解成氢和氧组分,然后这种组分再送回到燃料电池。这种方法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不需要外部生成氢。
目前,商业化开发业已走了一段路程,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成本,进一步改进太阳能利用的稳定性等问题。
二次能源不都是可再生能源。例如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成二次能源,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主要有电力、焦炭、煤气、沼气、蒸汽、热水和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石油制品。
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能,如高温烟气、高温物料热,排放的可燃气和有压流体等,亦属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统称二次能源。
如电能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一次能源转换来的,在火电厂燃料燃烧之后先变成蒸汽热能,蒸汽再去推动汽轮机变成机械能,汽轮机又带动发电机转换成电能,一共转换了三次,仍叫二次能源。
扩展资料:
在钢铁生产流程各工序中,二次能源的产生量很大,理论产生量约为408.73千克标煤/吨(修正的基准温度下)。
钢铁工业在二次能源利用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落后产能影响整体能效水平的提高;二是钢铁工业在余热余能回收效果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如果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约85.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次能源
普通的锰干电池的化学反应物是事先存放在电池内部的,电池向外供电时,反应物质被消耗却得不到补充,反应物质一旦消耗空,电池就不能再继续供电;对于蓄电池而言,则必须充入反向电流使其反应物质得到恢复,才能继续工作。燃料电池则不同,因为氧化剂是从外部输入的,只要它们得到了不断的供给,燃料电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外供电。
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中间环节,减少能量的损失,发电效率达45%以上,总发电率可达到85%以上。燃料使用面广,余热利用率高。这种电池由于电解质电导率不高,必须在高温下操作,连接密封材料必须使用铂等稀贵金属,电池成本随之大大增加。
目前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新型中温陶瓷膜燃料电池,是一种以陶瓷膜作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电池部件薄膜化以后,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有用功率的输出,从而不需要高温的条件实现了中温化,操作温度降到700~500℃。这种新型燃料电池继承了高温 S OFC的优点,同时降低了成本。
(1)能量密度大,比能量可达到200W·h/kg左右。PCEV要求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时,电池的质量比功率不小于150W/kg;采用甲醇作为燃料时,电池的质量比功率不小于100W/kg。
(2)一般在常温条件下运行,当温度在80°C左右易于快速启动,减小了温度对燃料电池材料的影响,提高了电池性能,延长可电池的寿命。
(3)可以连续不断地工作,适合部分符合特性的要求,这些优越的性能为PEMFC在FCEV上使用带来了很大便利。
(4)单体电池的电压高,是电动汽车比较理想的一种电源,有利于减轻电动车辆的整备质量和降低电动车辆使用费用。
(5)燃料电池的染料有氢气、甲醇和汽油三种。根据燃料电池的发电原理,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原因是氢气可以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氢气燃料电池的产物中只有洁净的水蒸气,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2、燃料电池的应用,燃料电池作为移动式电源的应用领域分为两大类一是可用作便携式电源、小型移动电源、车载电源等,适用于军事、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以满足应急供电和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供电的需要。实际应用是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军用背负式通信电源、卫星通信车载电源等;二是用作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电源,以满足环保对车辆排放的要求。从目前发展情况看,PEMFC是技术最成熟的电动车动力电源。
3、国际上,燃料电池研究开发领域的权威机构是加拿大Ballard能源系统公司,美国H-Power公司于1996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以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大巴士。近年来,我国对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发也极为重视,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上海神力公司、富源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已分别研制出游览观光车、中巴车样车,其性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燃料电池除适用于交通电源外,也非常适用于固定式电源。即可与电网系统互联,用于调整电网峰值,也可用作海岛、山区、边远地区或作为国防(人防)发供电系统电源。
5、采用多台燃料电池发电机联网还可构成分散式供电系统。分散式供电系统有以下优点:
(1)可省去电网线路及配电调度控制系统。
(2)有利于热电联供(由于PEMFC电站无噪声,可就近安装,PEMFC发电所产生的热可进入供热系统),可使燃料总利用率高达80%以上。
(3)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影响比较小,尤其适宜于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主动防护需要。
(4)通过天然气、煤气重整制氧,可利用现有天然气、煤气供气系统等基础设施为燃料电池提供燃料。
(5)通过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太阳能电解制氢、生物制氢)则可形成循环利用系统(这种循环系统特别适用于边远地区),使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降低。国际上普遍认为,随着燃料电池的推广利用,发展分散型电站将是一个趋势。
6、由于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低,红外辐射少,无振动,没有噪声,因此特别适合用作为现代军用电源。1998年8月,美国国防部在向国会国防委员会呈递的报告中指出:移动电力是永久性防御设施最基本的五大要素之一;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替代常规发电装置的迅速演变,给未来发电系统采用氢气作为主燃料开辟了道路;由于能量转换效率(超过60%)很高,操作维护极为简单,燃料电池发电机使氢能源作为主燃料的应用极为可靠而高效。因此,把作战燃料改为氢,将获得更加高效可靠的发电系统、更低的排放、更低的噪声、极大地减小热辐射和红外成像,便于伪装和隐蔽作战。
7、PEMFC发电机的诸多优越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及超级移动设备、水下潜艇、军事工程、通讯工程、车辆动力电源、单兵和部(分)队便携电源、边远地区、海防哨所以及人防工程中都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与通用电气公司(GE)联合开发燃料电池发电机,并多次用于双子星座卫星计划的飞行。特别是1968年采用Nafion膜后,在发射的生物卫星上使用的燃料电池发电机,其寿命在实验室已达57000h。后来,NASA又与Hamilton标准公司合作研制RPC(再生燃料电池)系统,目的是配合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用于火星探测飞行器或月球基地的动力电源(太阳能电解水装置功率35kw,PEMFC发电机功率25kw).美国空军也与Treadwell公司签订协议研究用于卫星的RFC系统(燃料电池功率12kw,电压V)。
8、在超级移动装备(HMU)应用方面,NASA与EPSI公司合作开发采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的200W·h能量的PEMFC系统,以替代现有装备中采用的可充电电池,可有效提高能量储存密度和一次性充能能量以及循环寿命、充能速度。
9、燃料电池在军事领域的一个重大用途是作为海军舰艇的动力电源。PEMFC发电机作为潜艇不依赖于空气的推进动力(AIP)源,与斯特林发动机和闭式循环柴油机相比,具有效率高、噪声低和红外辐射小等优点,在携带相同质量或体积燃料气时,潜艇续航能力最强(大约为斯特林发动机的2倍),且没有污染,因此燃料电池是潜艇AIP系统的最佳选择。德国从1980年(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燃料电池发电机的潜艇,目前德国已能生产212、214型号的基于燃料电池发电机的潜艇。而美国海军与AP公司合作开始研制以柴油重整制氢为氢源的燃料电池发电机,还与Treadwell公司合作设计并制造了用于水下探测器的燃料电池电源。
10、燃料电池的诸多优点,使其在重要的民用设施如智能大厦、医院、宾馆以及国防(人防)领域都具有极好的前景。目前这些地方的供电系统均采用以外电为主、柴油发电机组为辅的供电方式。当外电毁坏启用柴油发电机组时,由于柴油发电机组存在烟气排放,隐蔽性差、震动大、噪声高、环保性能差等诸多缺点,更不适合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使用。因此,研究基于PEMFC的发电系统可有效利用氢能实现环保,对民用供电和国防建设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