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坦桑尼亚投资光伏电站前景如何

眼睛大的小蝴蝶
犹豫的小伙
2023-02-11 15:17:04

坦桑尼亚投资光伏电站前景如何

最佳答案
欣慰的电源
矮小的小松鼠
2025-07-18 14:31:40

坦桑尼亚投资光伏电站前景很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符合当下能源绿色转型的需求。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污染大,资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光伏发电无疑是最好的替代能源之一。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光伏发电正处于高速成长的黄金期。

最新回答
体贴的八宝粥
昏睡的向日葵
2025-07-18 14:31:40

双方的合作成有很多,中国和坦桑利亚上的合作很多,包括各种领域,和基础建设。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坦桑尼亚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了坦桑尼亚中线标准轨距铁路第五标段的合同。合同标段从坦桑尼亚北部重要城镇伊萨卡到第二大城市姆万扎,全长249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运力2万吨。

铁路线是连接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等邻国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东非中央走廊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该铁路将增强坦桑尼亚的运输能力,大大降低内陆运输成本,并将对周边国家的铁路升级改造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地球集团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对坦桑尼亚的旧铁路系统进行了维护和改造,迄今已完成15个阶段。去年9月,中土集团和中铁十九局联合修建的坦桑尼亚乌本格立交桥成功通车,这是坦桑尼亚第一座多层多跨立交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达累斯萨拉姆港改扩建工程进展显著,港口吞吐能力增加500多万吨。中方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坦桑尼亚重点项目建设,帮助其升级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能源等基础设施,为坦桑尼亚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在中国科技企业的帮助下,坦桑尼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库不断扩大。三年来,华为在坦桑尼亚10所大学建立了信息通信技术学院,近600名学生获得了华为颁发的技术认证,3000多名信息通信工程师获得了技术支持。

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坦桑尼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中坚光缆网到提供一站式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高坦桑尼亚信息化水平,从加强卫生合作,共同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到可再生能源合作,实践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坦科技合作取得显着成绩。

由达累斯萨拉姆往西行驶300多公里,广阔的剑麻田在莫罗戈罗省广阔的原野上呈现在眼前。中非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剑麻农场内,各种生产井然有序,仓库里光洁如丝的剑麻成品堆积如山,等待出口。

剑麻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船用电缆和电梯绳芯。坦桑尼亚素有“剑麻王国”之称,但近年来剑麻产业遭遇困境。"中国的投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剑麻农场经理Akri Mali表示,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剑麻资源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从坦桑尼亚进口芝麻、木薯、大豆等农产品,积极探索向坦桑尼亚开放蜂蜜、葵花籽饼等农产品市场。中国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投资坦桑尼亚的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矿业和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加快坦桑尼亚工业化进程,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时尚的流沙
笨笨的海燕
2025-07-18 14:31:40
一个球奸,一个名为「环保主义」的球奸,正在拖延地球人的经济发展,企图锁死地球人的科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把人类推向世界末日。

- 1 -

「环保主义」的核心 是「暴力干预」

「环保主义」的主张,除了热爱大自然,可以归结为:

1、应当限制对资源的使用。 由于资源总量有限,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要尽量减慢资源消耗、使用可再生资源。

2、应当限制对环境的破坏。 由于环境自净能力有限和系统的复杂性,破坏环境可能导致人类遭受难以预料的灾害;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具体来讲,包括减少开发、恢复自然生态、减少污染、使用清洁能源、回收废弃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应当强制实现前两条。 由于人们总是追求眼前的利益,对上面两条不赚钱的事缺乏积极性,应该对人的行为的利弊进行客观的评估,禁止不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行为,鼓励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行为。

这是错的。

如果你理解并相信了 1 和 2,为什么还要 3 呢?你是觉得别人理解不了,还是觉得管不住自己?「环保主义」并不止于「提醒」人们节约资源、防范人类行为诱发灾害,仿佛没有了它的「暴力干预」,人类就会肆无忌惮地把地球给吃穷了玩塌了。

「环保主义」的核心逻辑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虽然我们知道要考虑长远利益,但不知道怎么的(可能是因为掉进钱眼里了?),就是不会考虑长远利益,所以需要一些大公无私比较有远见的人来管管那些不太有远见的人,而我们居然有能力找到这样的人或者靠制度找到这样的人。

这是错的。

为了说明「环保主义」的错误,需要一个技术,叫做「算数」。对,就是「算数」。

- 2 -

算错的「资源总量」

隐隐约约,你可能听说过石油还能用几年的预言。每一次,环保主义者都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否则人类将(比如说,在十年后)面临灭顶之灾」。而这样的预言一直被打脸,环保主义者只能不断把石油枯竭的时间(和灭顶之灾的时间)往后推。

那么,你以为他们是怎么算错的呢?如果你只是把这些事迹当做专家们很多个笑话中的一个——显然他们配不上「环保主义者」这伟大的称呼——而不关心他们为什么错,那么你也会犯同样的错。

剩余资源可用时间 = 剩余资源总量 ÷ 资源消耗速度(虽然专家们用的不是这么简单的公式,但你可以这样理解。)

答案很简单,因为 「剩余资源总量」变多了,越用越多。 (还有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但不是主要的。)

这怎么可能呢?哦,知道了,因为有一些资源之前「未探明」嘛。把那些尚未「探明」的石油算进来,全世界石油的总量肯定是越用越少的。嗯,对,所以这是个文字游戏。

错了,错了,错了!

全世界资源的总量(包括已知的未知的,石油和别的资源)可能确实是越用越少的,但是啊,那是对 科技升到顶的「上帝视角」 来说的。科技不进步,地图没点亮,人类根本活不到「成为上帝」的那一天。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可利用的资源,不仅取决于大自然的馈赠,还有科技。要「探明」那些「未探明」的资源,千难万难。而科技从哪来呢? 科技水平的提高,需要知识和资产的积累、更新, 这些都要消耗资源。科技是很贵的东西,带着知识穿越,你也用不了石油。我们不可能强制把资源消耗速度砍下来,还指望人类的科技实力延续原来的速度甚至更快的进步,不倒退就是奇迹了。

你以为的现实: 可使用的资源总量有限,铺张浪费,不可持续。

你以为的环保: 虽然可使用的资源总量有限,但节约使用的同时提倡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持续。

现实的现实: 科技进步,「探明」的资源总量越来越多,可持续。

万一真环保了: 科技停滞甚至倒退,「探明」的资源总量不再增加甚至减少(对,总量,不只是剩余总量,会减少),根本找不到可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可持续,回到贫病交加愚昧野蛮的原始社会,最终灭亡地球人。

当我们选择要不要环保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在我们有了上帝的科技、上帝的资源以后,要不要节约资源、具体应该使用什么技术的问题;而是地球人如果「环保」了,还能不能获得科技和资源的问题。

早在很久以前,在地球人知道石油以前,地球人就已经有了「环保主义」的思想。这些古老的地球人担心他们自己不够节制,把地球给吃穷了。今天看来,他们消耗的资源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确实够浪费的,太不环保了。如果当年的地球人把「环保主义」贯彻到底,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仅拥有一点点资源还超级不环保的科技水平上。嗯,不会停留的,会倒退。地球是不会被他们吃穷的,他们灭亡以后还有大把的资源留给三体人。

- 3 -

算错的「灾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所谓的「破坏」环境,其实能确定的往往只有 「改变」 环境。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对人类有利的,你就不知道什么叫「破坏」。

「环保主义」想象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伊甸园里,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你让环境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或者不好看了,或者犯了杀戒,你就会触犯天条,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导致你没有饭吃、遇到瘟疫、海平面上升或者进入冰河世纪。而如果你不改变环境,你依然有好东西吃、有好衣服穿、有好房子住,生病了一般都能治好,手机可以刷,世界另一边的球赛可以看甚至亲自去看,连地球的气候都可以永远保持下去,即使遇到一点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也会逢凶化吉的,彗星撞地球更是永远不会发生。

这当然是妄想。地球人有信心面对饥饿、疾病、战争、糟糕的气候、要命的地质问题、乃至来自外太空的威胁,靠的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是森林长得好。

在正常的经济发展中,随着知识和资产的积累、更新,获取能源的科技、应对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的科技也在自然提高。这些科技实力的积累都要消耗资源、改变环境。

大自然根本不是人类的朋友,地球是充满了威胁的破石头。把这块破石头变成你熟悉的家、马路、医院、超市、汽车、wifi,才叫 「保护」 环境。把上海的房子都推倒了用来恢复大自然,让上海人去荒野求生,才叫 「破坏」 环境。

真要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变,会限制各种资源的获取、各种生产技术的使用,因此必然限制产品的获取和科技进步,然后是可利用资源的枯竭和科技水平的倒退。当灾害真的来临的时候,缺乏科技实力的地球人将无法应对。即使没有那些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产品的匮乏、科技实力的停滞和倒退也会导致不得了的问题。

「环保主义者」不相信人类可以靠科技应对灾难。但不知怎么的,他们对天气预报特别有信心。虽然他们还没想好几年以后究竟是「全球变冷」还是「全球变暖」,但他们认为已经对这个气候变化的原因研究的很透彻。

- 4 -

算错的「长远利益」

你可能觉得上面某些说法很极端。「环保主义者」没说过要荒野求生呀,凡事都有一个「度」。「环保主义」没有反对科技进步呀,反而是希望科技进步的,那样才有更好的清洁可再生的资源。一边鼓励科技进步,一边节约资源、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才是「环保主义」的目标。

可是,在没有「环保主义」「暴力干预」的时候,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在「一边鼓励科技进步,一边节约资源、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

我想我们没有必要讨论人有没有远见这回事。重要的是,即使是有远见的人,「不知道怎么的(可能是因为掉进钱眼里了?),就是不会考虑长远利益」这个观点。

这个观点是错的。「环保主义者」只想到「消耗」和「破坏」(姑且用一下「环保主义者」的「破坏」的概念)能带来的金钱,而忽视了「节约」和「保护」能带来的金钱,仿佛庸俗的金钱不应该和这种高贵的词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高贵的「环保主义者」驱策别人的大棒和胡萝卜(而且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所有的资源本身都是资产,都有价格,即使这资产是一块下面有石油上面有森林的地。当人以自用或赚钱为目的使用资源的时候,他对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会反映到价格上,导致成本增加或收益降低;他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也会反映到价格上,导致成本降低或收益增加。因此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可以根据他对价格的预期,判断「消耗」和「破坏」与以此得到的其他利益相比,哪个更大;同样他要判断,「节约」和「保护」与为此牺牲的其他利益相比,哪个更大;总之,他要判断资源的每一种用途,究竟哪一个带来的利益更大。

价格是什么, 价格反映的是全世界的人对资源各种用途的评价 ,越重要越缺乏的东西就越贵。比如同样是面粉,你可以选择做成馒头、做成花卷,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继续保存下去。如果你不是做给自己吃的,但是又错误的估计了别人对馒头和花卷的喜好,就会亏损;如果别人预期面粉将变得越来越缺乏,决定保存面粉,而你把面粉都做成了馒头花卷,你也会亏损,因为面粉(可能是未来的馒头花卷)比(现在的)馒头花卷更贵啊。

如果你浪费资源,生产一些和你消耗的资源相比没什么用的东西,或者资源利用率太低,就会亏损。如果你「探明」新的资源,找到了用更少的资源给人类创造更多好处的方法,就会获利。 一个东西越便宜 ,说明消耗的资源就越少,也就越环保。 一个东西越赚钱 ,说明创造的好处比消耗的资源多并且差距也越大,也就越环保。如果阻止人买便宜的东西、阻止人赚钱,我们将不得不为了更少的好处用更不环保的方式消耗更多的资源。

如果你是一个「温和的环保主义者」,认为大家应当自觉自愿地为了环保选择一些贵的东西或生活方式,希望这一节可以回答你。

如果别人都想错了呢? 如果资源没有被标上正确的价格呢 ? 那说明你认为某个资源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以后还会涨价,这显然是个发财的机会,以营利为目的的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低价抄底,公布信息,涨价获利;或者闷声发大财,但是因为你买的太多或者被竞争者争相模仿,还是会导致涨价,浪费资源的都会亏损。

考虑到时间,考虑到长期和短期呢,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会不会出现人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的情况呢? 没有。上面说过了,比如面粉的例子。价格反映的是全世界的人对资源各种用途的评价,包括短期的用途和长期的用途。创业者可以把公司卖掉,他人的长期利益和个人的短期利益一致。如果公司资产里有自然资源,难道就会产生什么不同吗?当然是没有任何不同,人类的长期利益和个人的短期利益依然一致。

小结一下,由于金钱这个伟大的发明,通过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通过价格信号,不需要人人都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就可以实现人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一致、个人利益和人类长期利益一致。虽然人不是全知全能永不犯错的,但这已经是最好的做法了。依靠金钱和市场,人类得以在资源所有可能的用途中做出最好的选择,得以积累知识和资产,提高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人类长期利益的行为受到市场的奖励,有害的行为受到市场的惩罚,个人拥有的重要知识也得以迅速地传播。

但我们还不满意,难道就没有漏洞吗?

如果资源的价值没法给出正确的价格呢?有没有那种资源,它很重要,我们需要它静静地存在,一旦破坏就会导致灾难,但是没有产品生产出来,或者产出没法卖,所以资源卖不出价格?有没有呢?

只有一种情况,经济学上叫做 「公地」 。这个资源,可以用,它是有限的,每一次使用都造成肉眼可见的「消耗」和「破坏」,但是它不属于任何人。因为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人都无法通过保护资源获得好处。对于这样的资源,当我们做选择时,很多用途是锁死的,你点不到,你也没机会看到那些可能存在的既「节约」「保护」又能获得好处的更好的选择。

所以,「环保主义」可以用在「公地」上?还是错了。 「公地」产生的原因,和「环保主义」的内核完全一样,是「暴力干预」 。 没有「暴力干预」,一旦人们发现保护资源能给人带来好处,就会想方设法为资源建立产权,再通过自己保护资源给自己带来好处,或者通过保护资源给别人带来好处来交易获利。对于难以占有的资源,比如空气、流水、阳光,依然可以确定人的权利,通过维权(有具体的人受到损害)和交易实现最有利的用途。

以前看一个新闻,一位中国好青年在非洲保护野生动物,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很多伟大光荣的事,虽然成果非常有限,还是很励志的。但是同样在非洲,在坦桑尼亚,因为坦桑尼亚没有用「暴力干预」禁止人们拥有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生存 一点也不危急 。由于可以正常交易,象牙之类的东西无可避免的变得更便宜了,也间接保护了其他地方的野生动物。

但「环保主义者」并不领情,他们指责坦桑尼亚的象牙交易导致象牙涨价。有这么便宜安全的象牙,别人干嘛要走私你「环保主义者」治下又贵又危险的象牙?你「环保主义者」治下的野生动物受难,明明是因为你们人为制造「公地」,导致当地人保护野生动物得不到任何的回报,那为什么要保护呢?别说卖象牙了,把野生动物都弄死了空出更多的资源养养鸡也是好的。你越是要「暴力干预」保护野生动物,当地人对野生动物就越是仇恨。地球人天天吃饭,饭也没有灭绝,而地球人想吃的野生动物不知怎么的就危急了。

所以我当时看到环保好青年的新闻时是什么心情呢,苦心做了一件毫无意义甚至南辕北辙的事,多么悲剧的一厢情愿。很多年前,对面的一群爱国青年,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前赴后继的牺牲,终于弄坏了自己的祖国,享受到核武器的待遇,还殃及了我们,惹了一肚子仇恨,有什么意义呢,一场悲剧而已。

请不要再用你庸俗的三观玷污纯洁的金钱。

- 5 -

「环保主义」的「算数」难题

人们觉得金钱庸俗,可能是因为人要为了这「身外之物」而改变自己的本心。这完全是个误解,仿佛没有了金钱,这世上就没有小偷和强盗了。通过交易市场,人类得到了与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可能——我们有大量利人利己的选择,而不是只有损人利己的选择——否则我们将陷入永无止尽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威胁之下。你如果不想参与这种互利合作的活动,或者某些互利合作的活动,可以不参与啊。你们对金钱、价格和市场的误解,只是一种毫无道理的想象而已。

然而,「环保主义」和其他主张「暴力干预」的思想,都完全无视了这个人类发展至今最重要的成果。为了不让人类只做以营利为目的的人,需要另一套权衡利弊的方法来决定什么是应该做的。 然而,他们根本无法进行利弊的计算,他们也根本无视真实的利弊的存在。

在「环保主义」和其他主张「暴力干预」的思想里面,人类的经济活动似乎和解决饥饿、疾病、战争、自然灾害等等都没什么关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似乎也和解决饥饿、疾病、战争、自然灾害等等都没什么关系。好像市场只提供无关紧要的一点点好处,而为了这一点点好处就要「破坏」环境。于是人们就想,能不能为了「保护」环境,牺牲这一点点好处,而把某些科技保留下来,继续享受繁荣、健康与和平呢?并不能。由于缺乏利弊计算的方法,「环保主义」甚至没有客观的方法来区分「破坏」和「保护」。

人们选择石油,因为石油更便宜,而石油更便宜是因为煤炭、畜力、可再生能源「消耗」的资源更多、对环境的「破坏」更大,石油已经是最清洁的能源了。当石油变贵了,也就是「消耗」、「破坏」变多了,如果「探明」不可再生的新能源比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破坏」更小,人们会继续「探明」不可再生的新能源,直到可再生能源「消耗」、「破坏」更小的时候。而「环保主义」居然以为,人们从来没考虑过清洁可再生能源,而且不知怎么的清洁可再生能源那么贵以至于没人愿意做,仿佛上天早就赐予了人类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似的。「环保主义」无视价格和价格高低的原因,要怎么权衡利弊?

「环保主义」所有的断言和决定,都是空想和武断的。

- 6 -

假如战胜「环保主义」

如果地球人终于克服了「环保主义」的巨大威胁,能够正常的发展经济了,随着科技进步,城市最终自给自足,也许有一天大部分地球人会集中到很少的几个城市里生活,其他全是大自然,这是「环保主义」永远实现不了的环保目标。也许有一天,地球人会关掉太阳,这个太阳系最浪费能源的东西,今天所有的节能口号都是如同字面意义的与日争辉。

- END -

PS:没看电影,看了@菁城子 (陈兴杰老师)的影评,不能忍啊不能忍。

参考:

《石油会枯竭吗?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知乎

冷傲的洋葱
美满的滑板
2025-07-18 14:31:40
提出了。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肯尼亚驻华大使馆公使爱德华·基曼尼认为,中国政府和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围绕实现双碳目标而开展的诸多实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肯尼亚处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可以从中国的环保行动中汲取经验,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提高绿色发展能力。肯尼亚、坦桑尼亚、摩洛哥、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大规模清洁能源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许多非洲国家正努力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发展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