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厂是火力电厂吗
垃圾发电厂也属于火力发电厂范围,但是与传统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发电方式不一样,利用垃圾发电更环保。
垃圾焚烧发电的优点:
1、消灭垃圾中的病原体,高温分解二恶英,无害化程度高;
2、大幅度减量减容,减重80%、减容90%,渣及飞灰可综合利用。可节约大量填埋场地;
3、成功取代传统填埋处理方式,避免填埋对环境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4、焚烧产生的高温蒸汽,可用来供热或发电,还可回收铁磁性金属等资源,充分利用垃圾焚烧技术转化为再生能源;
5、可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气影响。
6、以垃圾替代煤,石油或天然气等有限资源作为发电燃料,节省天然资源;
7、减少温室气体例如甲烷排放。
8、焚烧发电处理的操作费可望低于填埋。
垃圾焚烧发电在欧洲已是淘汰技术,垃圾分类回收加上垃圾填埋发电才是更为环保的方式
1.
填埋气发电厂概况
当垃圾填埋后,厌氧发酵过程产生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每吨填埋垃圾可产生沼气145立方米,集中收集后可发电200多千瓦时。利用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可回收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项目建设周期:6-8个月。
采用内燃机发电机组,全系统包括沼气抽送、过滤设备、脱水设备、机组燃气管线及附属设备、内燃机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等。
每年可稳定运行5000~8000小时。
常备人员:3 - 5人 。
所需土地:2000 - 3000平方米 (约4~5亩)。
只要城市固体垃圾量不少于25-30万吨/年;还可以实现一边填埋,一边发电。
2.
填埋气发电厂政策
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属于可再生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根据环境保护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环发〔2008〕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条规定:
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而垃圾焚烧发电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见填埋气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远远低于焚烧发电厂。
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的填埋场,并计划到2015年建立300家垃圾气体回收的填埋场,年处理垃圾1亿吨。
3.
填埋气发电厂环境问题
环保指数:
l
能够减少填埋场臭气及甲烷温室气体的排放;
l
发电机组采用集装箱式结构,内部进行隔音降噪处理,另外配备排气消声器,噪声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l
电站使用闭式冷却系统,日需水量不足1立方米(含括生活用水),无污水排放。
l
不会产生其它危险废弃物,没有废渣、灰飞固化物等。
l
不会产生二恶英。
l
垃圾填埋气电站排放指标完全符合欧盟要求及中国标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接近为零。
l
不会出现民众抗 议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4.
填埋气发电的效益
据有关部门分析调查,中国可开发和利用垃圾资源潜力十分巨大。城市生活垃圾来自于千家万户,如果一个三口之家,若每年形成一吨生活垃圾,一吨垃圾全部发酵后,可产生的填埋气体量约为300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可燃气体能够发一度半电,即每一吨生活垃圾实际上可以给我们提供400多度的电能,这个数量,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半年的生活用电。
垃圾填埋气体发电投资小,为焚烧设备的1/10。
垃圾填埋气体发电的运行费用低,仅为焚烧费用的1/4。
与垃圾焚烧发电相比,不会产生垃圾处理费用,不会增加民众的负担。
使用期16~22年,填埋场产气寿命结束后,发电设备可拆除,移动到另外的地方使用,不存在永久占地问题。
占地少,一般只需5亩左右,比垃圾焚烧发电厂的120亩左右少得多。且为临时占地。
建填埋气发电厂是中国切实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具体体现。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品位。
如今,美、日、法、英、德、意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将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投入大量资金,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大规模开发城市垃圾发电新技术,并使其趋于商业化。
沼气发电的电价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不计燃料费用,沼气发电运行成本约 0.10 元 /kWh,以2000千瓦沼气发电站为例,机组年运行成本约 160万元,年收入可达 864 万元。项目总体投资约4000万,四年多就可收回投资。
另外,沼气发电可以申请CDM项目,得到可观的减排费。具有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
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同时还是联合国和国家重点扶持的环保项目,它不需要地方政府财政补贴,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如果采用BOT项目方式,政府不会投资一分钱。
5.
国内外填埋气发电厂实例
现在全球有800多座填埋气发电厂在运行,填埋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其开发前景广阔。在发达国家,由政府投资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同时铺设气体收集装置,然后将气体使用权向社会公开拍卖,开发商通过竞标获取气体使用权。一般5~10年之内即可收回气体收集利用装置的投资。这种做法一方面规范了填埋场建设,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开发商投资风险,提高了开发商的积极性。
2009年06月24日,重庆长生桥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营后,每年可发电上网约14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甲烷500万立方米,即减排二氧化碳当量为6万吨。
成都市首个沼气发电项目,将利用长安垃圾场填埋气体资源进行发电上网,并按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向联合国申报CDM项目。
2008年07月23日,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上海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填埋气体发电项目正式在上海投入运行。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平均每年可向国际上申请交易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60万吨左右,按现在市场价每吨12欧元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收72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200万元。
海南颜春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该垃圾处理场日产生填埋气约2.6万立方,现日发电4.4万多度。该项目近期已安装2台1000kw发电机组,并计划3年后再增加一台,往后根据气量的衰减逐渐减少至一台。并网后每度电还可获国家补贴0.25元。预计运行12年,总发电量约为2.65亿度,年均发电量2200多万度,日发电量可满足 8800多户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
2008年6月1日,绵阳市垃圾发电厂已经建成发电。电站装机:2000千瓦,年发电约1100万千瓦时,可供2万户家庭用电。发电厂年效益:470多万元。从去年2008年6月到今年3月,9个月时间累计清洁燃烧870多万立方米废气,相当于减少2.5236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按照有关约定,这2.5万多吨减排指标将由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企业以购买的方式进行资助,这是四川首家获联合国清洁发展机构资助的减轻二氧化碳排放项目。
所以垃圾焚烧发电厂好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火力发电(thermal power,thermoelectricity power generation),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其利用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具有的化学能。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
中国除了水能的可开发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之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也都非常丰富。中国太阳能较丰富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年辐射量超过6000MJ/㎡,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1.7万亿tce的能量;风能资源量约为32亿kW,初步估算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约10亿kW,按德国、西班牙,丹麦等风电发展迅速的国家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中国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量可能超过30亿kW;海洋能资源技术上可利用的资源量估计约为4亿-5亿kW;地热资源的远景储量为1353亿tce,探明储量为31.6亿tce;现有生物质能源包括:秸秆、薪柴、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物等,资源总量达7亿tce,通过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生物能的资源量可以在此水平再翻一番。总之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可以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有可为。
2006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这为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性能源10%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0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24万兆瓦,比2004年增加了50%。
2007年至少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欧盟已建立了到2020年实现可持续能源占所有能源20%的目标,而中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2007年,全球并网太阳能发电能力增加了52%,风能发电能力增加了28%。全球大约有5000万个家庭使用安放在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取热水,250万个家庭使用太阳能照明,2500万个家庭利用沼气做饭和照明。
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升传递着“绿色经济”正在兴起的信息,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全面发展。
根据中国中长期能源规划,2020年之前,中国基本上可以依赖常规能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能源需要,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届时需要可再生能源提供数亿吨乃至十多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因此,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的将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供给能力,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样化,切实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
只有一次能源才有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分是对的。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没错,但是自然再生数量和速度有限,而中国人口众多,所以要节约用水。
电能是二次能源。中国的很多电力是煤电厂生产的,环境成本很高。其实水电厂也破坏生态,核电厂技术要求高,若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废料处理也不理想。
垃圾发电现在还处于兴起的阶段,这种项目不是哪个城市都愿意用的,这种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的成本费用较高,如果技术设备处理不好的话,还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记者:垃圾焚烧是否会二次污染? 李处长:哈尔滨垃圾焚烧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为这一整套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标准都是经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部门的反复考查和论证。垃圾焚烧厂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流化床焚烧技术焚烧垃圾的设备,这套设备价值1亿多元人民币。可以说,垃圾焚烧使垃圾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三化标准。
而生物质电厂国家也有相关补贴政策和地方亏损补贴,大概0.35元每度电。补贴力度有增大趋势。
但是两者目前也都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垃圾电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环保。目前这种锅炉焚烧垃圾,环保是否真正过关。仍然是不得而知的。日本等已经出现拆毁垃圾焚烧电厂。国内的垃圾焚烧技术应该不会超过日本。所以环保问题不能回避。
生物质发电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是燃料问题。比较国情不同,燃料特殊,面临零散的农户收购燃料。前期的收购模式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成熟。
解决了燃料问题,应该说电厂技术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提高垃圾发电效率的方法很多,从技术发避孕药趋势看,垃圾的气化熔融技术受到极大的关注,因为它在实现高效率的同时,还能抑制二恶英排放,并达到灰的减容化和排气的无害化。
气化熔融系统把垃圾的焚化和余灰的熔融在一个流程中完成,具有下列优点:(1)可以用垃圾的燃烧热来使余灰熔融,基本不需要外部热源;(2)可以采用低空气比燃烧,排气量减少;(3)燃烧温度高达1000~1300℃,可使二恶英分解,而且,因为前驱物质减少,再合成的量也少;(4)可以在气化部分的出口分离金属以作再生利用。
德国是研究开发气化熔融技术的主要国家,西门子公司开发的日处理量480吨的系统,已于1997年春投入商用试运行。日本从事气化熔融技术开发的厂家已超过20家。
我国的垃圾发电技术的发展还刚刚起步,然而却有迫切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起步阶段就应考虑垃圾焚化和发电结合,并要十分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积极安排气化熔融处理技术和高效率发电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答案补充 1988年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成投产。自此,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逐步引起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有深圳、珠海等15个城市的2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行。上海浦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浦西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广州垃圾发电厂、深圳市南山区垃圾发电厂等几个典型示范工程的设计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垃圾处理能力每天在1000吨以上,烟气处理标准均达到欧共体90年代的烟气排放标准,甚至略有超前。全国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上海浦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投资6.7亿元,建设3台垃圾焚烧锅炉,2台8500千瓦发电机组;有3条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烟气净化采用石灰 脱硫、活性碳吸附和布袋除尘等多种方式,执行欧洲环保标准。这些垃圾发电厂基本上是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引进的技术设备。据对1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统计,总投资约为36.9亿元,平均日处理垃圾627吨,最低处理成本13.1元/吨,最高达109元/吨。